《2021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萧红确实是一位富有过人才华和非凡胆识的民国作家,其生死场呼兰河传等系列作品也确实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杰作。正如她的崇拜者,文学家骆宾基所说:“她的文字开阔、浩荡、舒缓,流动着无尽的忧伤,让人怀念起久违的北方。”在那样一个山河破碎、神州陆沉的时代,作为一个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地流亡出来的女作家,她对故土、故人以及个人人世苦难的书写,确实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与感染力,否
2、则大师鲁迅也不会先后为其作品作序,还深加引导,延其为座上嘉宾。但昔日鲁迅热心推重过的青年男女作家甚多,红到今天的唯有萧红。 萧红今日之所以这样红,是不是其性别所带来的特殊福利?的确,从事文艺工作的女性确实要比从事相同工作的男性更具有话题性。女作家似乎理所当然要比拥有同等才华的男作家更红,更具备超越时代的潜质。这与一个男模特永远红不过同等的女模特是一个道理,这已非文学,而是社会营销学的范畴。但昔日才华过人而富有姿容的女作家,也绝对不止萧红一人。同样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为什么红的不是更温雅的石评梅,不是更大胆的吕碧城,而是萧红?作为同时代有声望的女作家,为什么不是庐隐,不是凌叔华,而是萧红?必须
3、说,今日作为话题人物出现的这个“萧红”,已非昔日之苍白且悲惨的那个女作家萧红。这个被改编出来的话题人物,已经比真实的女作家本身更丰满、更性感、更具备女性惹眼的一切元素,她已经从民国年间那个命运多舛的女作家的单薄身份中跳脱出来,幻化为一个被后世反复大胆添加了诸般社会学元素的“文艺消费品”。 从个体身世来看,萧红身上,有太多可资今日公众“消费”的因素她的文艺范儿,她的苦出身,她的破碎的家庭,她的逃婚出走,她的两度非婚而孕,两度怀孕期间被另一个男人爱上,以及她最终破败凄凉命绝他乡的命运。这其中的不幸、叛逆以及掩饰不住的香艳都符合今日“消费”的诸般标准。 (摘编自胡丽萍萧红的“红”与勃兰特三姐妹的“热
4、”) 材料二: 在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中,我们往往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研究、评价的倾向和现象不是获得历史的真实性,获得过去历史时代的启示意义,达到对历史人物综合的直观、理性、客观的准确评价,而是功利化地对待历史人物,把历史人物消费化,让人们看不到真实的人物的历史生活,真实的时代的戏剧性事件。无可否认,这种娱乐化、消费化乃至工具化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就存在于当下文化圈的“萧红热”中,我们正在用消费化、媚俗化乃至庸俗化的态度对待萧红。 作家以作品成名,以反映的历史和时代生活成名,也正是因此被历史、被文学史铭记。然而在今天的“萧红热”中,萧红依旧被人们追捧,更多的时候,被反复提起的却只是她的绯闻八卦,无论
5、是影像,还是书籍。萧红的这些“绯闻”,正在被炒作成一个看点、卖点,而真正去阅读她的作品的人却不多。这样的结果就是,在这个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盛行的时代,萧红更像是一个被娱乐的明星,而非文学的创作者,更淡化和遮蔽了萧红创作生死场狂野的呼唤这样的作品的严酷时代的现实。 研究、评判历史人物,正确的方式是我们从物质的、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生活的等一切必然事件中,来获得对历史认识的自由境界,达到历史的高度。今天我们以各种文艺形式去表现萧红,解读萧红,也须有这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有这样的文化态度和文艺态度。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今天重新了解萧红对于当代人的意义,应该是通过阅读萧红和她的作品,去了解那个
6、时代,透过她的笔端,去见证整个大时代的风云变幻,达到一种对萧红这样的历史人物的判断和认知的高度,而绝不是通过文化工业来娱乐化、消费化萧红这样的历史人物。 (摘编自杜浩消费萧红,是文化的媚俗) 材料三: 当下萧红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各种各样的反馈声音中,“消费”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消费萧红,是文化的媚俗”“被过度消费的萧红”“消费时代对萧红的欲望化解读”等文章,已经为热到发烫的“萧红现象”敲响了警钟,萧红似乎已经在文化消费的热潮中越来越走向媚俗。这提醒我们必须对“萧红现象”保持高度理性的清醒的认识。古往今来,任何一位作家在走向大众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萧红也一样。但就“
7、消费”这个词而言,它本身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就像萧红受到广泛关注这件事情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一样。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讲,这对现代文学的再次回暖和经典作品重读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萧红是否会在消费文化中走向媚俗,这个问题同样值得商榷。一个优秀的作家,不会在追捧中产生,也不会在追捧中丧失自身的价值。虽然今天我们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去表现萧红,从文本到银幕、从纸质空间到网络空间,但是归根结底,萧红的价值是体现在自己的作品里,在根本上与大众追不追捧无关。 萧红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遭遇比她的作品更容易吸引大众的关注,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让大众通过萧红悲剧的人生去理解萧红作品背后的意义,这是我们可以逐渐引
8、导的。萧红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对精神自由的执着、对苦难忧患的理解,这对当下的文化环境来说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它能够不断地提醒人们历史上曾有过的惨痛遭遇,能够使人们深切感受人生的悲哀和生存的价值。如何将大众的关注点从萧红的绯闻、经历渐渐转移到这些方面来,是当下这个时代的研究者的重任。 (摘编自刘勇、张悦“萧红现象”的文化意义) 1下列对材料一中当今“萧红热”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红才华过人、胆识非凡,她的作品书写特殊年代的苦难,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 B萧红的起点高,文学家骆宾基对她极为推崇,鲁迅对她青睐有加、倾力提携等。 C从事文艺工作的女性确实要比从事相同工作的男性更具
9、有话题性,萧红享有性别带来的福利。 D当前的消费文化与萧红身上所具有的可资今日公众“消费”的因素十分契合。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一第一段,A、B两项是萧红在过去名声斐然的原因。由材料一第二段“但昔日才华过人而富有姿容的女作家而是萧红?”可知,C项不是当今“萧红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日萧红受追捧,被反复提及的只是她逃婚出走、非婚而孕以及怀孕期间被另一个男人爱上等绯闻八卦。 B当今“萧红热”中的萧红是被改编的话题人物,带有功利性与消费化的特点,已经不完全具备历史的真实性。 C作家靠自己的作品而为大众所接受,当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遭遇也有可能会被大众“
10、消费”。 D萧红受到广泛关注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但应引导大众通过萧红悲剧的人生去理解萧红作品背后的意义。 答案A 解析说法绝对,材料二中说的是“萧红依旧被人们追捧,更多的时候,被反复提起的却只是她的绯闻八卦”。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电影黄金时代以萧红的人生情感经历为主线,全景式地呈现了这位女作家令人唏嘘与伤感的一生。” B“图书市场上有关萧红的传记,经常以萧红的情人们萧红与萧军的乱世情缘等题目,来吸引读者关注。” C“以前只是通过文学作品来解读萧红,看了这部歌剧萧红后我才真正了解了萧红的人生经历与精神内涵。” D“虽然很多人已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她
11、作品的关注,但对萧红作品中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挖掘程度依然不足。” 答案C 解析材料二的主要观点为:不能以消费化、媚俗化和庸俗化的态度对待萧红,而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解读萧红。C项,并没有谈人们对待萧红的态度,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4关于“萧红热”,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5分) 答:_ _ 答案材料一侧重分析当今“萧红热”的原因;材料二着重论述对待萧红的正确态度;材料三辩证分析了当今的“萧红热”现象。(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答全得满分) 解析分析每则材料的侧重点,一方面可以关注材料的出处,有些材料出处会暗示材料的侧重点;另一方面要理解每则材料的内容,抓住关
12、键性语句进行概括。如由材料一中的“红到今天的唯有萧红”“萧红今日之所以这样红”“萧红身上,有太多可资今日公众消费的因素”等句子可知,材料一主要论述了“萧红热”现象的原因。材料二从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讲起,先破后立,论证分析了对待萧红这一历史人物应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材料三则主要从正面肯定了“萧红现象”的文化意义。 5在当前的网络化时代,历史人物“被消费”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 _ 答案要用正确的“消费”方式对待历史人物,即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看待历史人物;要选择正确的“消费”内容,要弘扬历史人物身上正面的、积极的因素,而不能
13、盯着历史人物的私生活和娱乐八卦;应该冷静、理性、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被消费”的现象,不能一棍子打死,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结合材料,三篇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谈到“萧红热”问题,我们由作者的观点可以推断出一般性的认识。所以,问题的答案仍在文本内。从材料二中,可得出观点;从材料三中,可得出观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铁匠 刘半农 叮当!叮当! 清脆的打铁声, 激动夜间沉默的空气。 小门里时时闪出红光, 愈显得外间黑漆漆的。 我从门前经过, 看见门里的铁匠。 叮当!叮当! 他锤子一下一上。 砧上的铁, 闪作血也似的光
14、, 照见他额上淋淋的汗, 和他裸着的,宽阔的胸膛。 我走得远了, 还隐隐的听见, 叮当!叮当! 朋友, 你该留心着这声音, 他永远的在沉沉的自然界中激荡。 你若回头过去, 还可以看见几点火花, 飞射在漆黑的地上。 【注】这首诗写于1919年9月,当时封建文人和资产阶级贵族纷纷反对以劳动人民生活入诗。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反复出现“叮当”的打铁声和闪烁的火花,传神地写出铁匠劳动时富有代表性的特征。 B“外间黑漆漆的”“漆黑的地上”富有深层含义,象征了时代背景的黑暗、滞重和沉寂。 C诗歌最后发出“该留心着这声音”,注意这“火花”的呼吁,体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
15、关注和敬重。 D诗歌写的是铁匠打铁,但其寓意是突出底层人民劳动生活的沉重与苦难,精神的压抑与痛苦。 答案D 解析“突出底层人民劳动生活的沉重与苦难,精神的压抑与痛苦”错误。这首诗意在表达对铁匠的歌颂和赞美,立意指向光明,而非“沉重与苦难”“压抑与痛苦”。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具体生动地刻画铁匠的形象,诗人采用了空间移动的手法,通过距离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来描写铁匠劳动。 B全诗以诗人的视觉和听觉为中心,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展现了三组互相联系又各有特色的画面,描绘出铁匠打铁的全景轮廓。 C诗人以洗练的笔法,有点有面,有声有色,有实有虚地塑造了在黑夜中打
16、铁的铁匠的形象,生动真切,有强烈的感染力。 D诗句基本上由二拍、三拍、四拍三种不同整数的诗行组成,错落有致,起伏多变,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富有音韵之美。 答案B 解析“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错误,与诗歌内容顺序颠倒,应是“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 8这首诗塑造的铁匠形象给人以怎样的感受?请简要概括。(4分) 答:_ _ 答案诗歌塑造了一个勤劳、刚健的劳动者形象。诗歌对黑夜中铁匠的形象及其劳动场面的塑造,给人以光明与希望之感。 解析第二节中“他锤子一下一上”“他额上淋淋的汗”“他裸着的,宽阔的胸膛”等描写,突出了铁匠的勤劳、粗犷与刚健;将铁匠置身于黑夜中,对其劳动场面中“清脆的打铁声”“红光”的
17、描写,寓意着希望和光明。 9这首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6分) 答:_ _ 答案用“清脆的打铁声”与“夜间沉默的空气”“沉沉的自然界”进行对比,从听觉上给人带来铿锵有力的节奏感,衬托出周围环境的沉寂,突出了铁匠所生活的时代的滞重。用打铁时的红光、火花与漆黑的夜晚进行对比,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突出了红光与火花的明亮,寓意光明与希望。 解析诗歌中的对比主要是铁匠的劳动场景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对铁匠劳动过程的描写主要通过打铁时发出的“叮当!叮当!”的声音和“红光”这两个意象来直接表现,一个为听觉描写,一个为视觉描写。诗歌中的“夜间沉默的空气”“沉沉的自然界”和“外间黑漆漆的”“漆
18、黑的地上”是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一组为听觉描写,一组为视觉描写。由此可以得出对比的是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的描写。对比主要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作答时结合诗歌内容与主旨,对其表达效果进行分析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越州赵公救灾记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
19、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
20、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细,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有删改) 【注】赵公:赵抃。熙宁三年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五年知成都,七年知越州。是年“吴越大饥,民死者过半,公尽所以救荒之术,发廪劝分,而以家赀先之,民乐从焉。生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得葬,下令修城,使民食其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
21、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B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C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D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答案B 解析在解答断句题时,考生要对句子的主要内容进行揣度。“法”是“按规定”的意思,单独成句;“尽三月当止”“尽五月而止”构成对称句式,“当止”“而止”后面要停顿;“事有非便文者”是定语后置
22、句,单独成句。综上,可先排除C、D两项。“其属”,即他的属下,其间不可断开,排除A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B吴越,江浙地区的借代词,此名称来自春秋吴国、越国的国名。 C孤,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人;常与之一起出现的“独”,指年老而无子孙者。 D朔,农历每月初一,用的是干支纪日法,每月十五叫“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答案D 解析D项,“用的是干支纪日法”错误。“朔”,月球恰好运行到与太阳黄经相等的时刻,用的是月相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是指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23、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纪日的方法。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公经验丰富,主观能动性强。早在旱灾爆发初期还未形成饥馑时,便提前安排下属各县摸底排查情况,防范灾情。 B赵公规划得当,救灾工作有条不紊。登记孤老病弱者,制定粮食分发策略、领粮规则,设置发粮地方,畅通粮食供应等救灾措施细致完备。 C作者认为,作为地方官员不能因循守旧,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施政爱民措施,考虑问题要周全,这样地方官员才能深受民众敬重。 D这篇文章朴实无华,不循章法,广泛收集救灾琐碎诸事;叙议结合,使塑造人物和阐发主张相得益彰。 答案D 解析D项,“不循章法,广泛收集救
24、灾琐碎诸事”分析错误,文章记叙赵公在越州救灾始末,从多个方面详细地描述了具体的救灾措施,叙述有条不紊。从整篇文章来看,先叙后议,文末点睛,思路清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译文:_ _ (2)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译文:_ _ 答案(1)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交纳的粮食和僧人、道士多余的粮食,共得粮食四万八千多石,用它来补充救济粮的不足。(关键词“敛”“输”“佐”各1分,句意2分) (2)早晚疲惫、劳心费力也没有稍微懈怠过,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处理,供给病人药品和饮食,
25、常常是他自己掏钱。(关键词“蚤”“少”“私”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的赵公,在百姓还没有遭受饥荒之前,就下发文书询问下属各县:“有多少个乡遭受了灾害?有多少户百姓能够养活自己?”让各县呈文上报,并且谨慎地做好准备。州县官吏经过登记,报告说全州有孤儿、老人、病人、体弱等不能养活自己的人共二万一千九百多。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供给三千石就停止了。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交纳的粮食和僧人、道士多余的粮食,共得粮食四万八千多石,用它来补充救济粮的不足。让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小孩子每天领
26、半升。赵公担心领粮的人太多,会相互拥挤践踏,又规定男人和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粮,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人们将要流亡,于是在城市和郊外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让人们各自到方便的地方领粮,并通告大家,离开家的人不发给粮食。对能够买得起粮食养活自己的人,就替他们告诉富人不能停止向他们卖粮。赵公又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多石,按平常的价格卖给百姓。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们收养他们。 第二年春天,瘟疫非常严重。赵公便设置诊所,安置患上疾病而无家可归的人。招募两位僧人,委托他们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凡是死去的人,便叫当地的人就地埋葬他们。按规定,每年给穷人发放救济粮满三个月就停止,这
27、一年发放五个月才结束。凡是不便用公文处理的事情,赵公一概承担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下面向他请示的事,只要对救灾有较多好处,就立即实行。赵公在这段时间内,早晚疲惫、劳心费力也没有稍微懈怠过,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处理,供给病人药品和饮食,常常是他自己掏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和瘟疫,能避免在辗转流亡中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 当时,旱灾和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疫的折磨,死去的人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赵公抚慰百姓所做的一切,使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他用来经办救灾、安定百姓的措施,各件事的轻重缓急以及如何开始和结束都安排得周到细致,没有一点
28、不完备的。他救灾的措施虽然只在越州推行,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灾害的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做好准备。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不经过学习就去办事,与那些平时注意学习、积累经验的人相比,两者也有很大差距。所以我特意到越州采访,搜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们详细地记载下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望秦川 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注】这
29、首诗是诗人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写。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此诗中指长安一带。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颔联中的“净”字和“重”字,将秋色的明净阔朗,长安城的庄重肃穆,传神地点染出来了。 B本诗前两联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不言秋而秋色自现,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 C颈联写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了一层寒冷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清冷意境。 D尾联中的“霜露”,既指自然界中的霜露,也指自己在官场经历的风霜雨露,“凄其霜露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 答案B 解析B项,“萧瑟、苍凉”错误,应为“辽阔明净的画
30、面”。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_ _ 答案体现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之情。诗人将离长安时,以明净的色调、简洁的笔触,描绘出长安一带山川明净而阔朗的秋天景色。表现了诗人官场的失意。本诗前两联通过描写“秦川”“日出”“山河”“城阙”之景渲染了一种明净、壮丽的氛围,反衬出诗人的官场失意之感。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和辞官归乡之前的怅惘、凄凉之情。后两联通过描写“竹之声”“松之色”“霜露之浓”,营造了一种萧条、清冷之境,同时尾联中“归欤叹”和“凄”字又直抒胸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卖炭翁中“可
31、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_,_”,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深为人们所称赞。宰相张说曾命人将此诗中的某一联写成条幅挂到朝堂上,让其他官员引之作为居官行事的标准。此联是“_,_”。 (3)古人宴饮常奏“丝竹”,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两句描写的别宴情景则独具异域风情。 答案(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四季是来自宇宙的最大节拍。在每一个节拍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
32、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四言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_,合拢为冬。合在一起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节拍,无论是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吗? 我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我儿时的伙伴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蝉、蚂蚁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