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银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docx(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白银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开展规划第一章开展基础一、开展成就“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正 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在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市直各部门的 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对甘肃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重 大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努力克服新 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 大,服务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平安 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为服务脱贫攻坚和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方面发挥了 重要
2、作用。“十三五”期间,全市公路水路累计完成固定资 产投资141.2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08倍,全市交通 运输高质量开展呈现良好态势。(一)综合交通网络逐步完善铁路网络逐步完善。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加速建设, 截止“十三五”末,全市既有和新建铁路里程到达538公里, 其中,既有铁路里程约283公里,在建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 里程约128公里,王家山专用线、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等铁 路专用线里程约127公里。略布局,立足新开展阶段,贯彻新开展理念,构建新开展格 局,以推动高质量开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动力,以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加快建设 交通强国甘肃实践为统领,以服
3、务乡村振兴为着力点,以路 衍经济为新抓手,以推动新基建为动力源,以投融资保障为 指挥棒,聚焦“补短板、优供给、提服务、增动能”,加快 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平安可靠 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为实现兰白都市圈、全省三次产业融合 开展、西部创新开展“三个高地”夯实交通基础,为实现经 济行稳致远当好先行。二、基本原那么服务大局,当好先行。聚焦支撑国省开展战略、构 建新开展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以增强人民获得感、幸 福感、平安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提升综合交通服务能 力和品质,改善服务体验,当好经济社会开展的“先行官” 和“施工员”。系统谋划,一体融合。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盘活存 量
4、、优化增量,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建 设、管理、养护、运营全面开展。全面统筹各种运输方式之 间一体化开展,积极促进交通与农业、工业、商贸业等产业 深入融合开展。推动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区 域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和综合交通一体化。深化改革,创新引领。立足新开展实际,深化交通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开展的体制机制 障碍。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动 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深入实施科技 创新驱动开展战略,协同推进交通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创 新、政策创新,培育开展内生动力,积极打造西部交通创新 开展新高地。强化绿色,突
5、出平安。树牢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 高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好构筑“两屏两廊两带”生态 屏障要求,积极推进交通生态文明建设,坚持集约节约利用 土地等资源,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运输装备结构、运输 组织方式和能源消费结构。将绿色交通理念融入交通运输发 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促进交通低碳开展、循环开展、可持 续开展。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平安性和可靠性,提高应 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保障能力,积极打造黄河上游生态安 全先行区,全方位促进交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推进绿色 交通可持续开展。三、开展目标围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展、乡村振兴和兰西城市群、兰白都市圈建设等战略目标, 以
6、建成高质量开展高品质生活为统领,以提升内联外通水平 为导向,加快推进交通强市建设。至2025年,初步形成陆空联动、东西互济、南北贯通的 “三横两纵”综合运输通道格局,综合运输服务效率和品质 大幅度提升,创新开展和可持续开展能力显著增强,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高 质量开展的支撑能力稳步提升。设施网络更加完善。“三横两纵”通道网、“两纵 三横两联”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贯通,布局完善、功能完备 的现代化航空体系基本形成,等级航道基本建成,码头专业 化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兰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更加完善, 革命老区干线公路基本贯通。运输服务更加普惠高效。运输服务质量稳步
7、提升,客运“一站式”服务基本实现,货运“一单制”加快探索。定制化、个性化、专业化运输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城市交通 拥堵和“停车难”问题有效缓解,农村地区运输服务更有保 障,快递企业乡镇网点覆盖率达100%。技术装备更加智能先进。5G互联、大数据、云计算、 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交通运输领 域新基建取得重大进展,数据开放共享和平台整合优化取得 实质突破,北斗系统对重点领域覆盖率到达100%,运输装备 标准化率大幅提升。低碳绿色交通明显转变。交通运输领域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铁路承当中长距离货物运输比例稳步上升,绿色出行比例明显提高,清洁低碳运输工具应用比例稳步提 升,单位周
8、转量能源消耗显著降低,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利用 水平持续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平安交通保障更加可靠。交通设施耐久可靠、运行平安可控、防范措施到位,多部门联合协作的平安风险防控 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健全,交通运输平安多方共管共 治格局基本形成。行业治理体系更为健全。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 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融资、管理运营养护等领域更加规 范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开展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形 成,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更加健全,以 信用为基础的行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到2035年,初步建成平安、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综合立体设施网、高品质 联运服
9、务网和新一代智能交通网框架基本建成,“交通+” 融合模式普遍应用,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交通运输服务全省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开展能力显著增 强。白银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开展主要目标开展指标2020年2025年属 性铁路运营里程(公里)410538预期性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公里)0128预期性高速(一级)公路通车里程(公里)323646预期性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重(%)8295预期性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7485预 期性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100预期性通用机场数(个)3预期性内河航道新增及改善里程(公里)103预期性高速公路优等路率(MQI) (%)90以
10、上约束性开展指标2020年2025年属 性普通国道优良路率(MQI) (%)85以上约束性普通省道优良路率(MQI) (%).75以上预期性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MQI) (%)85以上预期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开展水平到达AAAA级及以上的区县比例(%)80预期性道路运输较大及以上等级行车死亡 人数下降率()20预 期性重大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时间(小 时)22约束性高速公路一、二类桥梁比例()95约束性普通国省干线一、二类桥梁比例(附90约束性国省干线公路新发现四、五类桥梁(隧道)处治率(%)100约束性开展指标2020年2025年属 性二级及以上汽车客运站和定制客运 线路电子客票覆盖率(%
11、)100预期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使用率(%).90以上预期性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C02)排放较2020年下降率(%)4预期性运营公共交通新能源车辆比例(%)90预期性联网收费客服热线综合满意度(%)90以上90以上预 期性交通运输服务监督 系统业务限 时办结率(%)95以上95以上预期性第三章构建畅达优质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一、优化对外综合运输通道空间格局以铁路、高速、航空为主干,以普通公路、水运航道为 补充,精准优化通道布局,强化重点方向通道衔接,结合全 省“两廊六轴十直联”综合交通主骨架布局,重点围绕黄河 流域城市群、兰西城市群互联互通,构建“三横两纵”的综 合交通网主
12、骨架,形成“东连西出,南耕北拓”的综合运输 通道。横一:河西白银银川北部运输通道。建设以干武铁 路、G2012定武高速、G338海天线和G109京拉线等为主的 北部运输通道,发挥白银邻近武威陆港作用,形成京津冀、 银川等方向经白银至河西走廊的运输大通道。横二:银川一白银一兰州沿黄运输通道。建设以中兰客 专、兰白城际、G6京藏高速、S103兰黄线等为主的沿黄经 济带通道,助力支撑和引领兰白都市群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 开展、融合开展。重点加快白兰城际铁路和S103兰州至黄 河石林沿黄通道等工程,强化银川、中卫等地与白银、兰州 方向的客货运输联系。横三:兰州一白银一陇东能源运输通道。建设以环县至 海原
13、至中川铁路、白银至会宁铁路、G22青兰高速、G341胶 海线和G309青兰线为主的经济能源大通道,助力兰白都市 经济圈和陇东经济区有机衔接,畅通白银与关中平原城市群 的互联互通,助推白银煤炭储运交易转化产业基地建设。纵一:内蒙白银兰州纵向运输通道。建设以包兰铁 路、G1816乌玛高速、S101兰景线等为主的纵向运输通道, 提升白银至内蒙的互联互通水平,提高兰白都市圈互联互通 水平,有效发挥白银邻近兰州陆港作用,助力支撑兰州陆港 建设。纵二:河西一白银一关中纵向经济通道。建设以定平铁 路、S35景礼高速、G247景昭线等为主丝绸之路经济带大通 道,有效支撑白银市融入“一带一路”,打造兰西城市群副
14、 核心城市。二、建设高效的快速交通网络结合综合运输通道空间格局,聚焦“通道畅”,以高速 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提升主干通道快速化水平,构建高 效的快速交通网。(一)推进高速铁路建设按照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总体布局,加快构 建以兰州为中心,辐射白银的多向连通高速铁路网。建成中 卫至兰州客运专线,谋划推进兰州至白银城际铁路、定西经 会宁至平凉、兰州经白银至景泰至武威至金昌等客运铁路建 设,构建由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等组成的高品质铁路快速交 通网络。(二)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为指引,完善白银市高速公 路规划布局,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协调,重点推进S35 景泰至礼县高速
15、公路白银段,合力把控工程节奏,形成“两 纵三横两联”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专栏1:快速交通网重点建设工程L高速铁路建成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推进兰州至白银、定西经会 宁至平凉、兰州经白银至景泰至武威至金昌铁路建设。2.高速公路两纵:G1816乌玛高速、S35景礼高速三横:G2012定武高速、G6京藏高速、G22青兰高速两联:S22白银至中川、S60会宁至西吉重点实施S35景泰至礼县高速公路白银段和G6京藏高 速白银东、响泉出入口、G6京藏高速新墩服务区、G22青兰 高速会宁服务区等高速公路拓展工程。三、构建完善的干线交通网络以普速铁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以通用航空为 补充,加快建设能力充分
16、、保障有力的干线交通网。(一)优化普通干线铁路布局。坚持客货并重协调开展,强化白银与相邻重要城市之间的联系,有序推进白银 至会宁、环县至褚家湾至红会铁路,形成“三横一纵”干线 铁路运输主骨架,满足不断增长的客货运输开展需求。(二)加快普通国道升级改造。全面推进普通国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交通需求,合理 确定技术标准。规划“三纵五横”的普通国道网布局,重点推进G341胶海线辘辘坝至白银段、G247景昭线景泰至水 泉至吴家川段和G109京拉线水泉至范家窑段升级改造,谋 划储藏G109京拉线范家窑至猩猩湾段升级改造,提升区域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围绕“提升公路等级,改造国 省道、畅通县
17、乡道,打通断头路”的开展思路,积极推进高 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 100%县区通 高速、100%乡镇通油路、100%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100% 的建制村通客车的“四个百分百”目标。高速公路有序推进。G1816乌玛高速景泰至中川机 场段、S60固西高速会宁至老君坡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 增高速公路79公里,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23公里。干线公路全面提升。G247景昭线靖远至会宁段、 G309青兰线汉岔至定远段、G338海天线景泰至年家井段、 S209共九线共和至黑城子段等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成通车; G341胶海线白银至中川段、S217景定线景泰至白银段等一 级公路及S
18、209共九线郭城至嵯口二级公路快速推进。全市 新增普通国道537.34公里,普通国道到达840公里,普通国 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82%;新增普通省道654.69公里, 全市普通省道达1150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到达 41%o旅游公路循序渐进。制定印发了白银市加快旅游 公路建设实施方案,以“通路”为重点,全面建成红帆台至 黄河石林、白银至青城古镇等旅游公路,基本实现了市域范 围内4A级景区通二级及以上公路,3A级景区通三级及以上 公路,极大改善了重点乡村旅游景区(点)的交通条件。畅通能力。完善革命老区国道干线网络,启动实施G309青兰线祁家南山至汉家岔段,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开展当好
19、先行。(三)推动普通省道有序贯通。加快普通省道贯通升级,优先推动乡镇对外公路三级及以上贯通,加强低等级普 通省道提级改造。规划“一环两横五纵五联”的普通省道网布局,重点实施S217景定线景泰至白银段、S209共九线郭城至嵯口段、S217景定线白银至四龙段、S224双青线双铺 至复兴段和S315景山线正路至红水段等工程,实现乡镇与县城、临近国省干线之间便捷连通与快速集散,推动公路与 旅游等产业融合开展。专栏2:干线交通网重点建设工程L普速铁路有序推进环县至褚家湾(红会)铁路,积极争取白银至 会宁铁路。2 .普通国道三纵:G247景泰至昭通、G666景泰至兰州、G667武 威至定西五横:G109北
20、京至拉萨、G309青岛至兰州、G312 海至霍尔果斯G338海兴至天峻、G341胶南至海晏重点实施G309青兰线祁家南山至汉家岔段、G341胶海 线辘辘坝至白银段、G247景昭线景泰至水泉至吴家川段、 G109京拉线水泉至范家窑公路升级改造等工程;开展新增 国道G666景泰至兰州白银段和G667武威至定西公路白银 段、G109京拉线范家窑至猩猩湾段公路研究论证。3 .普通省道一环:S103兰州至黄河石林和S217景泰至定西公路共 同组成环线两横:S308杜寨柯至永昌、S315景泰至山丹五纵:S209共和至九寨沟、S217景泰至定西、S225三 营至锁龙S224双铺至青江驿、S227头寨至渭源五
21、联:S526邢家忿至沙湾、S561草滩至土高山、S562 韩家集至石碑帆S563大芦镇至箸笠、S564三岔口至新庄建成通车S209郭城至蝮口段,重点实施S103待贯通路 段,积极推进S225会宁至华家岭、S315正路至红水段,研 究谋划S561、S562、S563、S564等联络线。四、打造广泛的基础交通网络建设以农村公路为主,铁路专用线、航道治理、通用航空为补充的广覆盖、均等化的基础交通服务网。(一)推进农村公路延伸联通。深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农村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的导向,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 公路与产业融合开展,加快乡村产业路、旅游路
22、、资源路等 建设,改善农村重要经济节点对外交通条件,服务乡村振兴。 一是全面推进乡镇通三级公路建设。以推动“四好农村路” 高质量开展为抓手,集中力量做好巩固拓展交通脱贫攻坚成 果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强化农村公路与普通干线公 路网的衔接,加快县乡村公路中等级偏低、路况较差的瓶颈 路段升等改造进度,灵活选用技术标准。优先实施乡镇通三 级公路建设,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连接。“十四五”期 间,全市共规划实施乡镇通三级公路100公里以上。积极推 进“十县百路”示范创立,在全市打造一批特色示范路。二 是推进自然村(组)硬化路建设。构建普惠均等的农村公路 基础设施网络,推动交通建设工程更多向进村入户
23、倾斜,因 地制宜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进一 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十四五”期间,全市共规划实 施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通硬化路3000公里以上。三是加 强农村公路对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化“农村公路+产业” 开展模式,加强农村公路对旅游、农业等的支撑服务作用, 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推动农 村公路与农村产业工程同步建设和开展,强化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各类旅 游路、产业路、资源路200公里以上。四是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管养水平。保障农村地区基本出行条件,加强农村 公路平安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加快危桥改造进度,加
24、大灾毁 修复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平安水平。加大财政资金对 普通公路养护投入力度,鼓励采取多种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 于农村公路养护。加强路况技术检测和路网运行监测,推广 现代化养护技术。加快开展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养护技术和工 艺,鼓励采用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技术。进一步建立健全养护 管理机构,加大养护人员和设备投入,进一步扩大管养覆盖 面,提升管养水平,促进养护管理标准化、常态化、精细化、智能化。(二)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围绕工矿企业、能源化工基地、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布局,积极推进铁路专用 线进矿区、进园区、进基地,加强与普通干线铁路网的一体 衔接。(三)积极壮大通用航空产业。鼓励建设通用航空,构
25、建省市内低空短途运输网络,扩大公益服务市场,探索通 用航空与低空旅游、航空运动、飞行培训、抢险救灾、灾害 预警、医疗救援、农林作业、国土开发、地质勘查、环境监 测等融合开展,规划建设白银、会宁、景泰等通用机场,积 极开展低空旅游及临空经济。专栏3:基础交通网重点建设工程.农村公路实施乡镇通三级公路:实施乡镇通三级公路100公里以 上。推进自然村(组)硬化路:实施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硬 化路3000公里以上。建设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实施旅游路、产业路、 资源路200公里以上。推进安防、危桥和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安防工程600公 里以上,实施危桥改造30座以上,实施干线公路灾害防治 工程200公里
26、以上。1 .铁路专用线谋划实施东方钛业厂区铁路专用线。2 .通用航空建成投运白银通用机场,布局新建会宁、景泰等通用机 场。五、构筑一体化的交通枢纽体系围绕白银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功能完备的枢纽节点体系, 优化综合交通枢纽一体衔接服务功能,谋划实施一批开放式、 立体化的综合客运枢纽和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货运枢 纽。(一)打造功能完备的客运枢纽。优化铁路客运站、公 路客运站和城市交通枢纽布局,鼓励同站布设,加强同城市 交通系统有效衔接,打造一体化客运枢纽。对网络衔接功能 重要、运输需求潜力大的客运枢纽,做好衔接通道用地和空 间预留。规划布局“3+2+N”布局的客运场站体系。重点加 快推进中兰客专白
27、银、靖远、平川三大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 持续完善县区客运站场,推动实施会宁汽车北站、郭城驿镇 汽车站、黄河石林客运站、水川云小镇客货运输集散场站等 交通综合服务中心等工程建设,新改建的综合客运枢纽(场 站)换乘距离原那么上不超过300米,换乘时间不超过10分 钟。专栏4:客运枢纽建设工程“3+2+N” 布局:“3”指:中兰客专白银高铁南站综合客运枢纽、中兰客 专靖远综合交通枢纽、中兰客专平川综合客运枢纽三大综合 交通枢纽;“2”指:白银汽车站和白银汽车东站两个市级客运站;“N”指:假设干个县区客运站场。重点推进白银、靖远、平川3个综合客运枢纽工程,积 极推进会宁汽车北站、郭城驿镇汽车站、黄河石
28、林客运站、 水川云小镇客货运输集散场站等县级客运站改造升级工程。(二)打造全方位开展的货运枢纽。充分发挥白银 市作为兰州陆港和武威陆港的桥梁纽带作用,以“交通+物流+产业”的开展思路,整合既有物流I区资源,加快推进铁路、公路等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开放平台建设,重点支持 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拓展冷链物流等服 务功能。规划布局“一带三翼”的物流开展体系,重点建设 白银综合物流园区等一批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结合地方财力,统筹推进通用集散型枢纽建设,依托良好的区位和便利的公路运输条件,推进会宁物流、景泰物流园、靖远范家窑服务综合体等干支线衔接的枢纽建设,积 极谋划白银市现代综
29、合智慧物流园区相关前期论证。统筹推 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 开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构建辐射西部、通达全国、 连接欧亚的物流网络,打造辐射区域广、集聚效应强、服务 功能优、运行效率高的综合物流枢纽。专栏5:打造全方位开展的货运枢纽(物流园区)一带:欧亚大陆桥物流枢纽开展带。三翼:平川物流枢纽开展翼、会宁物流枢纽开展翼、景 泰物流枢纽开展翼。重点推进白银综合物流园工程,适时开展平川公铁货运 枢纽工程研究。积极推进会宁物流园区、景泰物流园、靖远 范家窑服务综合体等通用集散型货运站场工程。(三)完善衔接顺畅的集疏运体系。围绕综合客货运枢纽和重大经济节点建设,不断完善
30、城市主干线、社会停 车场等客货集疏运设施,强化综合客运枢纽衔接换乘功能。 完善铁路专用线、专用集疏运公路等货运集疏运设施。持续 推进重大经济节点集疏运设施建设,重点强化普通国省干线 公路、集疏散、连接和扶贫、旅游专用等公路设施建设,鼓 励县区规划建设干线公路向大型交通物流园区、产业园区延 伸的支线道路建设。六、完善衔接融合的黄河航运体系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国家战略要求,以打造“百公里黄河风情线”为目标,积极推动黄河航 道开展。统筹考虑黑山峡水利工程中长期规划建设,积极推 进黄河乌金峡库区及龙湾至南长滩河段航运建设二期工程, 不断提升黄河干流航道能力。深入推进黄河干流码头资源整
31、合,推进全市渡口码头等水上旅游及便民设施建设。专栏6: “十四五”水运网建设重点工程统筹考虑黑山峡水利工程中长期规划建设,推进黄河乌 金峡库区及龙湾至南长滩河段航运建设二期工程建设,有序 实施黄河渡口码头改造工程。七、建设便捷普惠的邮政服务网络以市场为主导、质量为引领、创新为驱动,不断完善邮 政基础设施布局,提升邮政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初步建成 竞争有序、服务优质、技术先进、平安高效的现代邮政服务 网络,提升邮政行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十四五”期间,邮件快件业务量年均增长率达8.8%,邮政 业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1.5%0(一)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邮政服务网点建设和改
32、造升级,进一步扩大网点覆盖面。强化末端投递, 构建以“村邮户箱”为重点的邮政普遍服务城乡终端服务 体系,积极推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村邮站、城乡邮政 营业网点、便民服务站和三农服务站等改造新建。(二)完善邮政服务网络。探索普遍服务实现方式的多元化、规范化机制,促进邮政服务创新开展,充分发挥 邮政的网络信息和服务优势。鼓励寄递企业因地制宜开展农 村寄递服务,打造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快速通道。加强 邮件妥投工作,提高邮件直投到村比例。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落实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形成责权统一的邮政普遍服务 保障与监督机制。(三)完善快递服务网络。持续推进“快递下 “快递进村”工程,采取有效措施
33、鼓励引导快递企业健全完善乡镇及行政村快递网络建设,优化乡镇及村级快递网 点布局,打通城乡大动脉,畅通乡村微循环,有效解决工业 品下乡和农产品出城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难题。将快 递服务通达建制村工程纳入地方各级城乡交通开展规划和 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打造贯通县、乡、村的农村快递服 务网络,进一步激发农村快递市场各类主体活力,推动农村 快递有效嵌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专栏7:建设便捷的邮政网络重点推进邮政营业场所、村邮站、城乡邮政营业网点及 便民服务站、三农服务站等改造和新建工程。八、有效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以提升路况水平为导向,加强养护实施力度,加快建成 可靠耐久的供给体系、规范高效的
34、管理体系、绿色适用的技 术体系和长效稳定的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公路养护效能,深 入推进公路养护高质量开展。(一)加强公路养护巡查和经常性检查。按照相关公路养护规范标准的要求,严格落实公路检查制度,鼓励采 用快速巡查车、手持终端等方式开展自动化巡查和信息化巡 查,及时上报发现问题,建立日常养护信息化管理平台,实 现事件上报、审批、处理、验收的闭环管理和日常养护电子 档案的存储管理。(二)大力推进预防性养护实施。加大预防性养护投入力度,在年度计划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实施预防性养护, 根据路况衰变情况适时安排预防性养护工程,促进公路养护 良性开展。脱贫攻坚成效显著。重点围绕会宁、靖远、景泰三个贫困县,统
35、筹兼顾平川、白银两个插花区,累计完成农村 公路建设投资16亿元,新改建各类农村公路6000多公里, 完成“畅返不畅”路段整治800多公里,贫困地区交通出行 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立, 会宁县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典型引领 作用凸显。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先后抽调19名年轻干部驻村 帮扶,承当帮扶责任的靖远县靖安乡和会宁县老君坡镇的7 个村实现了整村脱贫。机场建设开局良好。白银通用机场(国网甘肃电力 西北直升机作业基地)建成投运,填补了白银航空运输的空 白。运输场站逐步完善。景泰县汽车客运北站、靖远县 客运中心、鼎丰现代物流园等工程相继建成投运,全市累计 建成
36、等级客运站140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 站4个、三级客运站1个、四级客运站3个、五级客运站131 个,实现了全市各县区二级客运站全覆盖。同时,白银汽车 东站和白银综合物流园的加快推进,有效形成了以物流园区 为龙头,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体系。码头布局更加合理。着力巩固完善和提高水运基础 设施建设,白银市码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工程和龙湾至南长 滩航运一期工程建成投运,黄河乌金峡库区及龙湾至南长滩(三)提升修复养护工程效益。加强修复养护工程 方案的专业化设计,充分考虑公路病害特点,结合自然条件、 交通量、养护维修历史等因素,有针对性确实定养护对策。 在路面改造的同时,同步提升交通平安
37、设施、沿线服务设施 的基础状况,改善公路路域环境。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 加强对养护工程的质量进行检验评定,确保养护工程实施效 果。U!)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深化好农村路”示范创立,开展“最美农村路”评选活动,推进“美丽农村 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农村公路养护生产组织模式,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 力度,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创新养护模式, 尝试对不同等级公路组成的农村公路网实行集中统一养护。 (五)推进养护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拓展路况检测应用范围,强化路基、桥梁、隧道、沿线设施等公路全资产的检测。完善公路养护数据库,提高大数据储藏、分 析与应用能力
38、。加强连续年度路况检测数据应用,坚持全寿 命周期理念,综合考虑资金约束、社会需求等因素,合理确 定以技术状况指标为主的养护管理目标,利用基础设施养护 决策支持系统,科学编制养护计划及养护工程工程储藏库, 提高公路养护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养护资金使用效率。(六)强化养护工程管理。完善养护工程设计、管理、质量验收、效果后评估等管理制度,规范各类工程的计 划、审批、实施和验收,强化对养护工程的质量监管,健全 质量控制体系。规范养护作业秩序,加强养护路段交通组织 管理,保障施工作业现场平安和车辆有序通行。养护工程应 坚持统筹考虑整条线路的技术状况,突出规模效应,建立健 全标准化、快速化养护体系,推行限时养
39、护作业管理,减少 养护作业对交通运行干扰。(七)提高养护作业能力。推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基层养护场站建设,强化养护机制构建,落实人才培养 体系,完善设施设备储藏,优化养护场站布局,开展养护全 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第四章打造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系统分类分级充分考虑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不同开展趋势 和阶段特征,兼顾基本需求和品质需求,提供更加高品质、 多样化、个性化的客运服务,提供一体化、专业化、标准化 的货运物流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有效地支 撑构建“双循环”新开展格局。一、优化道路客运服务品质(一)推动城际道路客运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 开展。深化道路客运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公路
40、客运 在城际客运系统中的作用,优化长途客运网络资源配置和道 路班线车辆运力结构,优先实现白银至兰州、白银至武威、 白银至银川等城际快速客运班线车辆高级化。创新城际客运 运营模式,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旅游包车、校园包车等定制客 运服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差异化、多样化出行 需求;普及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网络购票、实名购票,完善 旅客往返、异地等出行票务服务功能。(二)强化道路客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程接驳。加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干线公路、民航机场与地面公交 等设施有机衔接,充分发挥道路客运机动灵活和“门到门” 的比拟优势,强化公路客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程接驳,推 动公路客运与铁路、民航、水路旅
41、客的联程联运与联网售票, 大力推进客运“一票制”联程运输服务。推进跨方式出行信 息互联互通,鼓励客运联程联网第三方服务平台建设,支持 公路运输企业因地制宜开展公铁等联程运输服务。(三)提高客运服务普惠均等水平。加强客运服务人文关怀,推进客运场站无障碍设施改造,强化老弱病残孕 等群体服务保障,推广应用低地板公交车。提升城乡交通运 输一体化服务水平,依托高速(一级)公路,以城际直达公 交加强远郊县区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依托国省干线公路, 以城际公交加强沿线乡镇、城乡结合部与中心城区的联系。 依托县乡公路,以城乡公交加强县城与各乡镇及沿线农村的 联系,依托现有城乡公交覆盖网络,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共交
42、通线路向周边延伸。鼓励支持城乡客运在现有基础上创新发 展,对客流较少的偏远地区,通过 预约、手机APP预约 等定制式、个性化服务,加快推进镇村公交,保障农村居民 村到村、村到乡镇的出行需求,继续开展园区班、预约班、 学生班、周末班、赶集班、旅游班等客运服务,切实提高农 村公交覆盖率。二、促进货物运输提质增效(一)建设高效物流网络。建设与产业布局、消费格局相适应的物流网络,强化大容量、低本钱、高效率物 流骨干通道建设,提升道路货运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完善 以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城市三级物 流配送网络,加强与干线运输、区域分拨有效衔接。优化县 级物流中心、乡镇农村配送站、农村货
43、运网点三级农村物流 服务体系,鼓励县级公路客货运站拓展建设邮政快递作业设 施,持续推进“多站合一”的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将管理、 养护、客运、货运、物流、邮政、供销、快递、电商等多种 服务功能整合,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二)加快货运多式联运开展。强化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和多式联运枢纽与关联产业的联动开展,支持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多式联运枢纽站场和集疏运体系建设、运输装备升级改造、信息互联共享。以兰州设、运输装备升级改造、信息互联共享。以兰州际港务区为示范,加快培育白银市内多式联运经营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推动联运装备改造升级,推进运载工具标准化,加快推 进集装箱、厢式半挂车等标准化运载单元的推
44、广应用。加快 多式联运信息共享,推进不同运输方式标准规那么衔接,推广 应用单证票据标准化和货运电子运单,加快开展“一单制” 联运服务模式,实现货物“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三)开展专业化物流服务。在市域县城周边根据需要建设一批具有低温条件下中转和分拨功能的配送中心, 形成冷链长短途有效衔接、生产与流通环节紧密联系的物流 体系。探索建立商品冷冻冷藏供应链,鼓励培育专业化冷链 运输龙头企业建设,利用物联网和现代信息化技术,建设全 程温控和可追溯系统。健全冷链物流标准规范,强化事中事 后监管与处分力度,制定便利通行、税收优惠及土地使用等 政策,降低冷链物流企业本钱。改进公铁联运技术,探索冷
45、 藏集装箱多式联运,鼓励企业研发大型冷藏运输设备及联运 车辆装备,降低运营本钱。(四)持续推动降低物流本钱。降低物流制度本钱,完善证照和许可程序,加强与铁路部门沟通,持续优化完善 铁路货运价格灵活调整机制。降低物流要素本钱,保障重大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降低物流税费本钱,规范和降 低公路运输等物流收费,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积极落实 好国家和省上物流领域税费优惠政策。逐步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鼓励开展符合国家标准的中置轴汽车列车、厢式 半挂车,促进非标道路货运车辆更新淘汰。(五)推动运输装备应用升级。深入推广甩挂运输、创新货车租赁、挂车共享、定制化等货运车辆开展模式,进 一步加强对城市
46、配送车辆车型、平安、环保等方面的技术管 理,推动城市配送车辆的标准化、专业化开展。加大对新能 源城市配送车辆推广力度,加强政策支持并给予通行便利。加快推动城市建成区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鼓励物流能源汽车,鼓励物流区、产业园、配送中心等地集中规划建设专用充电设施。(六)健全城市配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统筹规划建设以综合物流中心、公 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三级配送网络,合理设 置城市配送车辆停靠装卸相关设施。鼓励开展共同配送、统 一配送、集中配送、分时配送等集约化配送。鼓励应用无人 配送、智能快递柜等拓展末端服务能力。深化与规划、自然 资源
47、、公安交管等部门联动,优化城市配送运力调控和通行 管理。(七)提升农村物流供给水平。完善乡镇综合服务 站及货运网点,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体系, 依托乡镇农村客运站、电商服务中心、邮政站点等进行功能 整合,实现多站合一。打造依托农村电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开展农村物流示范工程,鼓励因地制宜开展多样化农 村物流示范工程建设,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全面 提升农村地区运输服务水平。三、开展先进邮政快递服务 (一)提升寄递服务品质。实施邮政快递枢纽能力提升工程,加强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处理中心等设施建设, 与铁路、公路等枢纽加强统筹。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完 善县乡村寄递物流体系,强化资源共享,推动共同分拣、共 同运输、共同收投,基本实现建制村直接收投邮件快件。推 进快递“进厂”,开展入场物流业务,拓展快递服务制造业 规模。(二)完善寄递末端服务。加快城乡快递服务站、 智能收投终端和末端服务平台等布局建设和资源共享,推动 城市居住区和社区生活圈配建邮政快递服务场所和设施。建 设集邮政、快递、电商等功能于一体的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支持推广无接触递送服务。四、提升运输产业开展质量(一)壮大运输市场主体。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