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教师版).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865352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教师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皇帝的新装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及童话的有关知识。2.熟悉故事情节,复述课文,把握人物形象。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学习重难点:重点:熟悉情节,把握人物形象。难点: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对文学的“真实性”有感性认识。学法指导:1.用快速阅读法读课文,把握主要的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参考“思考探究 一”)2.分角色朗读 ,边读边想像故事情节。角色形象及语气特征提示:(1)旁白: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2)皇帝:语调傲慢、神情自负。(3)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4)老大臣: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5)诚实的官员:故作姿态,语调低沉。(6)骑

2、士们:随声附和。(7)典礼官:讨好皇帝,语调温柔。(8)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明白。(9)小孩子:天真单纯,高声叫了出来。(10)小孩的父亲: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1.安徒生,全名是汉斯.克里斯坦.安徒生,19世纪 国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 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贫困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 , , 等。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

3、、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二、预习任务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及童话。2.快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圈点勾画陌生的字词句。3.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 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中心人物:皇帝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 新装为线索;爱新装织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3)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4)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因为骗子说“任何不

4、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给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5)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6)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

5、,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滑稽(j) 称职(chèn)钦差(qn) 妥当(tu) 呈报(chéng) páo(袍)子愚蠢(chn) bì(陛)下 圈定(qun) xn(勋)章 yù pìn(御聘) 爵士(jué).文学常识填空。()皇帝的新装一文的体裁是_,作者是_,他是_(国家)著名的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_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_、_和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6、,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根据释义,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坏事)。()()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言语、动作等)引人发笑。这里是荒唐的意思。()4.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在后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字母序号。(1)(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 (2)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3)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4)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

7、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A.从心思、兴趣方面夸张皇帝只图穿得漂亮。B.从换衣次数方面夸张皇帝只图穿得漂亮。C.从治装费用方面夸张皇帝只图穿得漂亮。D.反复使用,描写老大臣极尽赞美,刻画出他的虚伪嘴脸。答案:(1)C(2)A(3)B(4)D5.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这篇童话围绕“新装”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主要写了骗子登场,称能织出奇特的新装;骗子装模作样织布做新装;大臣虚伪赞新装;皇帝傲气十足展新装。(2)骗子行骗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行骗成功?骗钱骗财。迎合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抓住人们的虚荣心理。(3)皇帝的癖好是什么?文中用什么修

8、辞手法来体现这一癖好?从全文可看出皇帝的什么性格特征?喜欢穿新衣。夸张。愚蠢,昏庸。(4)大臣和大人们说假话的目的一样吗?是什么?不一样。大臣为保官,百姓为保命。(5)小孩为什么就敢讲真话呢?小孩子天真无邪,没私心,无顾忌。(6)你最喜欢文中哪一段?为什么?6.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中心意思是(C)A.指责了两个骗子的卑劣行径,他们利用人们的信任骗取他人财物。B.讽刺了皇帝图漂亮,求虚荣,反而被骗得赤裸裸地大出其丑。C.揭露了封建皇帝、大臣们的贪婪、愚蠢、昏庸、腐朽的本质,歌颂了儿童的天真无邪。D.指明了只有无私欲、无邪念的人才能说真话,讽刺了那些自欺欺人的人们,揭下了他们虚伪的面纱。 【课中导

9、读】 一、感知内容1.听课文录音,注意边听边想象,看能否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明确: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中心人物:皇帝(2)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明确:从前有一位皇帝最爱购买新衣服。一天,王国里来了两位自称能做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衣服的织工,而且任何不称职或者是太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过了一阵子,皇帝接连派大臣去看衣服的进展,可是无论他们怎么瞪大双眼都看不见这衣服,于是便向皇帝撒了谎。当皇帝自己去看的时候,也看不见衣服,他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愚蠢,便在镜子面前,假装欣赏着这件“美丽的衣服”。在游行那天,

10、被小孩子揭穿真相,他颜面尽失,却还是坚持走完了游行。2.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加上一个动词来概括文章情节,给课文划分层次。(PPT)第一部分(1)引子:皇帝爱新装成癖。 第二部分(2-4)开端:骗子诱皇帝上钩,织新装。 第三部分(5-22)发展:皇帝派两大臣及亲自去看新衣。 第四部分(23-32)高潮:皇帝似穿新装。第五部分(33-36)结局:皇帝穿新装游行,真相被揭穿。二、复述课文根据以下文字和图示提示复述课文。(PPT)提示:(1)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是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3)皇帝先后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和官员去看织布,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是如何向皇

11、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7)结果如何?三、分角色朗读课文(5-17、20-30)要求: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语气、性格特征。 角色分配:旁白一人;皇帝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集体朗读。四、内容解读(一)自学指导一1.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明确:从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具体的夸张皇帝嗜衣成癖,不顾国计民生。  2.第一段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12、:目的是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3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明确: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着的癖好。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的。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  4.皇帝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去看织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13、  明确:他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诚实的老大臣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5.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明确: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这位诚实的官员不敢说真话也是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课文语句:“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14、0;6.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来看织布,他看到了什么?皇帝为什么也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明确:皇帝也“什么也没有看见”。皇帝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二)自学指导二:1.皇帝对这件美丽而神奇的新衣已是垂涎欲滴了,总想去看新衣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描写了他的心理活动,请找出能反映皇帝当时心理活动的有关词语,说说这些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明确:很想知道不大自然无须害怕先派一个人去看看。

15、说明: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现出来了,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又深化了中心思想。2.皇帝和大臣、官员看布料的场面是相同的,但写这三人去看时哪些地方的描写是不同的?什么地方又是相同的?明确:不同:(1)神态、动作老大臣: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眼睛越睁越大; 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老大臣注意地听着。官员:看了又看。皇帝:点头。(2)心理老大臣:非常惊诧,使用了祈使句,表可怜可叹。自恃年高资深,用反问句,否定语气强烈。官员:年轻得志,不禁有点自我怀疑,所以用的是疑问句。皇帝:非常惊诧,多用疑问句,表吃惊、怀疑。因为他自以为自己至高无上。用感叹句,语气强

16、烈。相同:语言老大臣:反复称赞,答应要呈报皇帝。官员:称赞。皇帝:称赞。3.皇帝为什么要派老大臣去看新衣?明确:因为老大臣诚实,很有理智,而且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4.对这两位大臣的描述起到什么作用?明确:为了揭露皇帝,他们处于陪衬、烘托的地位。(三)自学指导三1.皇帝穿衣时,明明没有穿东西,为什么要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  明确:写皇帝穿衣时的丑态,来表现皇帝自欺欺人。2.大家为什么都称赞新衣?  明确:写出他们的阿谀奉承,自欺欺人。 3.皇帝穿着“新装”开始游行,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17、60; 明确:怕招来杀身之祸或怕别人知道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4.小孩子为什么敢于说真话?  明确:小孩子天真烂漫,无私无畏。5.众人为何会上当?明确:皇帝有皇冠怕丢掉王位;众大臣有官职怕丢掉官职;老百姓有私心杂念怕别人嘲笑6.骗子为何能得逞?明确:善于钻空子,欺骗有术。7.大臣、骗子、百姓、孩子各是什么样的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明确:(1)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术。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2)最喜欢小孩。五、合作探究1.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并说说它为什么是关键语句。明确:“任何

18、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明确: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3.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的?明确:在这样一个谎言

19、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说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胆、率真,从一个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4.为什么老百姓刚开始不敢说真话,后来却又敢说真话了?明确:老百姓开始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大人们说的都是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们私下里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最后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也都说了实话。老百姓胆

20、小怕事,他们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不敢讲真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那么严重,比大臣们要少点私心。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因而能把真话传播开来。5.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明确:“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6.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明确: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

21、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六、品味语言安徒生童话中的语言如山中一股涓涓细流,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幼小的心灵,那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一份崇敬去慢慢品味这份美味佳肴。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明确: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等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夸张到极点。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和爱慕虚荣。为后文骗子成功行骗作了铺垫。

22、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明确: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里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这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愚蠢。3.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明确:一“转”一“扭”写出皇上做作的丑态。也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4.

23、“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明确:四个“多么”写出了众人的虚伪。七、写作特色思考:文章开始写出皇帝的什么嗜好?这可能吗?这是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 换一套 衣服”合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夸张而又合理的想象是本文一个鲜明的特点。开头一段写皇帝酷爱穿着打扮,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用这样夸张的方式开头,不仅一开始就让读者对皇帝虚荣、愚蠢的性格特点有所认识,而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整个骗局故事。清晰的脉络。全文以“新装”所具有的奇怪的特性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按照时间顺序

24、,围绕骗子编造的新衣服具有奇怪的特性这一谎言,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全文情节的发展脉络为“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脉络清晰,很有条理。故事内容简单浅显,情节却波澜起伏,很有喜剧色彩。八、本课小结本文围绕_,并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_、_分别刻画了_、_、_、_、 等人的形象,揭露了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社会现象,深刻地讽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新衣;动作;心理;皇帝、骗子、官员、孩子)九、拓展训练1.怎样才能做到讲诚信说真话?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我们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会

25、变得更加美好!2.材料阅读。一天,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中是否有苹果的气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举手的学生说:“难道 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蜡苹果。”这位学生 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3.根据课文,写句子。如果他们

26、_,就不会被骗。如果他们不被名利支配,就不会被骗。如果他们不想贪图高官厚禄,就不会被骗。如果他们都没有虚荣心,就不会被骗。如果他们都相信自我,就不会被骗。如果他们都很勇敢,有自己的思想,就不会被骗。如果他们都不迷信权威,就不会被骗。如果皇帝不那么虚荣,他就不会被骗。如果皇帝不把自己的名利看得那么重,他就不会被骗。如果皇帝对自己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他就不会被骗。如果皇帝足够自信,他就不会被骗。如果皇帝的内心很强大,他就不会被骗。如果皇帝不随潮流,他就不会被骗。如果皇帝立场很坚定,他就不会被骗。如果皇帝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他就不会被骗。如果皇帝是一个能够面对自己的失误和缺陷的人,他就不会被

27、骗。4.议一议。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示例:(1)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2)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3)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4)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病态的社会人生。(5)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捞取个人钱财。5.说一说。故事可能会有什么结局?作者对故事结局的描写是有局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

28、典完毕之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个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会厚待骗子,或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治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要求:1.以“回到皇宫之后”为题; 2.字数不少于300字; 3.充分运用想象和夸张。【课后导练】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

29、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1.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这样的称赞”指的是什么?2.文

30、章第二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一连用了四个感叹号,有什么作用?3.皇帝、内臣和百姓明明没有看到新装,他们为什么要说假话,装出都看见新装一样?4.真话从一个小孩子的口中说出,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态度?5.皇帝已经知道了真相,可他仍然坚持要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而且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你对皇帝这样的行为怎么评价?答案:1.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的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2.突出众人对皇帝新装极尽赞美的语言。3.因为他们内心都怕被别人说成是“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人”。4.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无邪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5.明知错误还坚持不改,那就是错上加错;坚持自己的错误才是真正愚蠢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