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素材:抗疫卫生类素材积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作文素材:抗疫卫生类素材积累.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考作文最新抗疫卫生类素材积累目录:01“彩虹丝口罩”让新冠病毒“迷路”02谎言重复一千遍仍然是谎言03用理解和信任呵护医者仁心(金台随笔)04因势利导管好长期处方05家长不要在营养补充剂方面也内卷正文:01“彩虹丝口罩”让新冠病毒“迷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2021年11月11日 03 版)“现在我觉得做事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了。”北京化工大学青年教师李好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2020年年初参与科技抗疫的深刻感受直到现在都激励着自己。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他戴上自己团队研发的“彩虹丝口罩”乘公交车出门。这位该校英蓝实验室的青年教师觉得,像他这样的党员、科研人员
2、,就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抗疫。当时不少北化人都行动了起来。疫情初期口罩奇缺,这些科研人员觉得“应该有所作为”。据介绍,该校陈建峰院士团队专研“口罩荷电再生重复使用技术”,张立群教授团队开发新型高性能硅橡胶口罩,李好义所在的杨卫民教授团队,则想帮助更多人尽快戴上可重复利用的彩虹丝纳米纤维膜口罩。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党支部书记谭晶介绍,“彩虹丝”是一种能阻隔新冠病毒的纳米纤维材料。2005年,为解决传统过滤材料过滤效率低、呼吸阻力大的痛点,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英蓝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杨卫民提出“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法”的概念,团队钻研10余年后,一种制备过程无污染,纤维表面致密、强度
3、高的纳米纤维问世。因其在灯光下会发出彩虹光泽,加之有“历经风雨、终见彩虹”之意,团队将其命名为“彩虹丝”。“彩虹丝”如何防住新冠病毒?谭晶解释,新冠病毒颗粒尺寸在100纳米左右,“彩虹丝”相当于给新冠病毒造了“迷宫”,其纳米尺度的长纤维纠缠层叠,让本就狭窄的透气通道变得错综复杂,所以新冠病毒一进去就会“迷路”,也就被有效阻隔于人体之外。前些年,为防雾霾,“彩虹丝口罩”一度被该校学生创业者投入量产,但随着空气污染缓解而停止。面对疫情侵袭,杨卫民教授团队决心让“彩虹丝口罩”尽快“重出江湖”。团队的教师们先是赶往天津。在那里,此前生产的“彩虹丝口罩”还有数万只库存,为尽快把这些库存送给武汉等地的医护
4、人员,教师们承担起打包、装箱、寄送的任务。库存处理完,他们又赶回北京实验室。当时,国内口罩紧缺逐步得到缓解,但处理废弃口罩的压力又显现出来,这些科研工作者立刻转战新“阵地”,开始研发可降解的升级版“彩虹丝口罩”。同时,护目镜短缺的问题也引起他们的关注,谢鹏程教授提出用3D复印技术制备护目镜的思路,并自己操作机器制备样品。“我们好像在和时间作战!”从打理制作样品的设备,到原材料配料、粉碎、混料,再到纺织、测试、优化过滤性能、生产、组装实验室一下子成了生产车间,科学家又搞研发又当工人,科研一线瞬间变成抗疫前线。不久后,实验室里建起的3D复印护目镜小型流水线,争分夺秒地生产出两万多副护目镜;利用聚乳
5、酸材料做成的可降解“彩虹丝口罩”研发成功。这些防疫物资被送到湖北、北京、湖南等地的医护人员、环卫工人的手上。回忆起抗疫场景,谭晶有些激动,她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党员,平常大家就一直学习四个面向立德树人用科技创新解决民生问题,这次算得上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真实写照。”在许多人的生活被按下“暂停键”的那段时间,谭晶感到身边同事的日子飞转起来。他们的科研干劲也带动了身边的学生。其中一位博士生陈明军,也是名党员,他原本在中国煤矿科工太原研究院工作,是带着预防煤矿工人尘肺病的使命来读博,而疫情赋予他一项更加紧迫的使命。当老师们在实验室忙碌时,陈明军为优化口罩过滤效率,将多电场耦合强力牵引静电纺丝技术应用到熔
6、喷生产线上,并试验成功。“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科研有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段雪得知北化师生科技抗疫的故事,特意为“彩虹丝口罩”题词“彩虹收雨,光风霁月”,以示鼓励。科研成果固然重要,科学家精神更加可贵。正如陈明军所理解的那样:“解决人民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把最热切的科研情怀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科研人最应该做的。”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11月11日 03 版02谎言重复一千遍仍然是谎言(钟声)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2日 第 03 版)美方一直在精心打造其谎言工程,企图通过有罪推定抹黑栽赃中国。这种痴迷于搞病毒污名化、
7、溯源政治化的行径,同团结抗疫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罗马峰会推动国际社会合力抗击疫情之际,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却发布所谓新冠病毒溯源问题解密版报告,继续在溯源问题上搅浑水、搞栽赃。美方痴迷于搞病毒污名化、溯源政治化,同团结抗疫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国际社会对美方不负责任的态度也看得更加清楚。新冠病毒溯源是一个严肃复杂的科学问题,应该也只能由全球科学家合作开展研究。然而,一年多来,美方丝毫不顾科学和事实,大搞情报溯源。从通过美国媒体爆料所谓“重大突破”,到今年8月底发布所谓报告摘要,再到此番炒作所谓“更新、更详细的解密版报告”,美方一直在精心打造其谎言工程,企图通过有罪推定抹黑栽赃中
8、国。美方动用情报部门搞溯源,本身就是将溯源问题政治化的铁证。美国情报部门劣迹斑斑,造假、欺骗伎俩世人皆知,由其炮制的所谓溯源报告,根本就无公信力可言。谎言重复一千遍仍然是谎言。这份所谓解密版报告完全是谎言的重复。“武汉实验室泄漏论”有违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的科学结论,早已被国际科学界否定。美方继续炒冷饭,足见其毫无科学精神。至于溯源国际合作问题,中方从一开始就表明了科学、专业、严肃和负责任的态度,率先同世卫组织开展全球溯源合作,两次邀请世卫组织专家来华开展溯源研究,并在专家组来华开展溯源工作时完全公开透明,满足了其全部参访要求。这样一份报告的出笼只能再一次说明,美方无论发布
9、、炮制多少个版本的报告,也改变不了其彻头彻尾的政治报告和虚假报告的性质,美方的动机就是要将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在病毒溯源问题上,尊重科学和事实、坚持真理和正义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近期,80多个国家以致函世卫组织总干事、发表声明或照会等方式,明确表明了反对溯源问题政治化、维护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的立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政党、社会组织和智库向世卫组织秘书处提交反对溯源政治化的联合声明。这些国际社会的正义声音,充分表明搞溯源政治化没有市场,借病毒溯源抹黑他国企图不可能得逞。面对肆虐全球的疫情,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能早日战胜疫情。与中方在溯源问题上的
10、负责任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方尽管国内疫情发生的时间线不断提前,德特里克堡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实验室疑点重重,却始终没有正面回应国际社会合理关切。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近460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74万例。事实证明,美方搞病毒污名化、溯源政治化不仅严重干扰国际社会团结抗疫,而且严重阻碍本国疫情防控,已经沦为病毒的“帮凶”。全球疫情持续反复,美国应该早日停止对外甩锅推责,把精力放在国内抗疫和全球合作上来;早日停止政治操弄,为全球科学家开展溯源合作创造条件;早日停止攻击抹黑,回应国际社会合理关切,接受世卫专家访问,并开放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以及生物实验基地。美国如果继续置国际公义于不顾,执迷于政
11、治操弄和情报溯源,只能进一步损害全球溯源科学合作,进一步破坏国际抗疫合作,造成更多的生命损失。03用理解和信任呵护医者仁心(金台随笔)何 娟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4日 第 05 版)有孩子的家庭,少不了和儿科医生打交道。前不久,一档儿童医疗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将镜头对准儿科医生,24小时不间断的沉浸式拍摄,为我们真实呈现了儿科医生的职业现状和相关医院的众生相,也提出一个个关于医疗救治、医患关系、科学育儿的现实问题,启人深思。行医,是爱的艺术。对于儿科来说,尤其如此。儿科患者有体征却不一定说得清楚症状,小患者们情绪常常失控、行为难以约束,这些都让诊疗变得困难,
12、也意味着儿科医生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纪录片里的许多医生,不仅医术高超,还练就了哄孩子的十八般武艺:兜里常备糖果、饼干,用动画片拉近与患者的距离,通过天马行空的对话转移患者注意力他们,有严肃专业的一面,也有风趣幽默的一面;他们,总是把疾病挡在身后,把耐心和微笑留给患者;他们,不仅治疗身体上的疾病,也以耐心和用心驱散小患者们心理上的阴霾。相比于其他医疗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稍显不同:让人揪心泪目的场景很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片段也不少。正如导演所说,孩子们天然的萌趣,会冲淡医疗节目悲伤、沉重的氛围。不过,儿童患者的童真、稚嫩,却让那些生命的沉重、抉择的艰难愈加凸显。令家长无所适从的罕见疾病,令医生束
13、手无策的危险病情,让屏幕前的观众也跟着揪心。看见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所以更加敬畏生命;认识医学的边界、生命的禁区,也更懂得了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会全力以赴的医者仁心。对于儿科医生来说,挑战不只来自于疾病。现实中,孩子往往是家庭的注意力中心,这意味着儿科医生在工作中面临更高的期待、更严苛的审视,需要具有更强的心理抗压能力。有时不被信任、不被理解,或许是年轻医生成长的必经路;遇上忧心忡忡、情绪激动的家长,被迁怒、遭误解、受委屈可能也是“家常便饭”。除了工作压力大之外,培养周期较长、收入偏低、晋升不易、医患关系紧张等原因,也使得儿科常常面临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难题。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现阶段儿科医
14、生的缺口已经超过20万。破解儿科医生紧缺这一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予以更多支持,一方面要用理解和信任为医生筑牢保护墙,另一方面也要为他们的职业发展竖“阶梯”搭“桥梁”。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医生的呵护,更需要家长相向而行。除了呈现治病救人的真实场景,儿童医疗纪录片更像一面折射家庭和教育的镜子。情绪失控的妈妈误伤孩子,小孩的“呼救预警”被忽视导致疾病恶化,长辈不信医生迷信“秘方”面对防不胜防的疾病,要避免或者减轻对孩子的伤害,家长的作用不可替代。健康,不仅是身体康健,更是心理舒展;护佑成长,需要科学知识和方法,更需要良好心态。在共情共鸣中增进理解、触发思考,这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同样是一种慰藉。0
15、4因势利导管好长期处方(人民时评)李红梅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4日 第 05 版)着力完善配套措施、激励办法,让基层医疗机构开出合理的长期处方,并在质量、药事管理等方面提供保障,确保长期处方安全有效长期处方是指具备条件的医师按照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开具的用量适当增加的处方。近年来,在疾病谱转换、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慢病人群在扩大,长期处方的需求日益增加。慢病又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与2015年相比,我国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症发病率有所上升。
16、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肺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慢病,随着疾病发展会影响身体各器官和功能,损害健康。慢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在定期检查、按时服药等治疗手段的控制下,处于稳定期的慢病患者,只需定期复诊开药即可。按照我国2007年公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对慢性病患者可以开具长期处方。实践中,一些地方也制定出台了针对慢性病提供长期处方
17、管理的政策,受到患者的欢迎。今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公布关于印发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实施长期处方政策。根据文件,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可以开到慢病用药;长期处方的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最长不超过12周。经验表明,长期处方一般适用于临床诊断明确、用药方案稳定、依从性良好、病情控制平稳、需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按照规定,今后长期处方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具,不适宜在基层诊疗的,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具,首次长期处方原则上应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具有与疾病相关专业的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开具;在药品范围方面,放宽至治疗慢性病的一般常用药品,同时
18、医保予以按政策报销,不对单张处方的数量、金额等作限制;基层医疗机构还能和上级医院共享和流转长期处方。此前,大量慢病患者到大医院定期看病开方买药,就诊频次较高,是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因素之一。同时,患者花费也比较多,不如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报销比例高。将长期处方权下放至基层,有助于实现分级诊疗,提高药品可及性,还能减轻患者负担。面向未来,还应着力完善配套措施、激励办法,让基层医疗机构开出合理的长期处方,并在质量、药事管理等方面提供保障,确保长期处方安全有效。近年来,很多地方建立了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推行了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助于加强对联合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的指导,有利于对长期处方进行质量把控
19、、对长期处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例如,得益于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的构建,福建省三明市、广东省深圳市等地探索建立打包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高效利用医保资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激励基层医疗机构加强慢病患者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了长期处方安全有效。相关经验值得参考借鉴。小处方关系着全民大健康。一张张安全有效的长期处方,保障着广大患者健康,守护着群众幸福生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因势利导管好长期处方,才能更好造福群众,助力健康中国建设。05家长不要在营养补充剂方面也内卷 这些没必要给孩子吃来源:科技日报2021-11-11 10:26“双十一”购物节将近,打开各大电商平台网站,各种儿童营
20、养补充剂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补钙的、补锌的、补铁的在商家的强烈攻势下,部分家长陷入营养补充“焦虑”,对照保健品宣传语查找孩子的健康问题,总觉得自家孩子“缺点儿什么”。可是,这些儿童营养补充剂,是真能给孩子“进补”,还是智商税?针对上述问题,科技日报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天津市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赵煜。婴幼儿切记要补维生素D“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可以分为7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水。”赵煜介绍,市场上针对儿童销售的营养补充剂主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两大类。像比较常见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属于维生素,而钙、锌、镁等属于矿物质。面对如此庞大的维生素“字母表
21、”和矿物质“元素周期表”,绝大多数爸妈恐怕都有点儿懵。“维生素D是婴幼儿最早接触到的营养补充剂,在他们出生后的2至3周,就需每天补充400至600个单位活化的维生素D,可一直吃到2至3岁。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预防婴幼儿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赵煜解释,维生素D与人体对钙、磷等矿物质的吸收、代谢息息相关,婴幼儿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且骨骼、牙齿、身高发育都离不开钙,因此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较大。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占人体中90%的来源),但婴儿很难通过日晒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婴幼儿从人乳中摄取的维生素D比较有限,每天大概只有200个单位左右,牛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更低。此
22、外,婴幼儿易患的感染性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肝胆系统疾病等,也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因此需要额外补充。“有些婴幼儿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可适当地补充一些钙。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部分婴幼儿钙的摄入量可能不足。”赵煜介绍,人乳的含钙量相对较低,每100毫升含钙量一般在34毫克左右。牛乳含钙量相对较高,每100毫升含有超过110毫克的钙。而婴儿每天需摄入500至600毫克钙,3岁以上的幼儿每天需摄入1000毫克钙。正常饮食的孩子,摄入的钙量基本可达标,对于食量较小的孩子,每天补充少量的钙即可。此外,现在维生素D都是和维生素A一起补充,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维生素AD滴剂。“维生素A又称为视黄醇,是构成视觉
23、细胞内感光物质的重要成分,临床上其主要被用于治疗夜盲症。”赵煜表示,没有必要神话维生素A,如果没有疾病症状,无需单独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AD同补即可。这些补充剂没必要给孩子吃“目前,市面上多数儿童营养补充剂都是可补可不补,婴幼儿基本都没必要专门进行补充。”赵煜举例,比如较常见的补铁剂。在2至6月龄时,有些婴儿会出现生理性贫血,此时其血红蛋白会降低,但这种生理性贫血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逐渐发育成熟,得到改善。一般来说,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若血红蛋白含量超过100克/升,就无须额外补充铁剂。铁元素完全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取,人乳中每100克含铁0.5毫克左右,配方奶的铁含量约为人乳的10倍
24、,其他食物中的铁元素也比较丰富,因此对于正常饮食的孩子来说完全够用,无需额外补充。除铁元素外,家长们还爱给孩子补的是锌。对此,赵煜表示,锌有利于保护儿童视力,具有提高味觉,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1岁以下的儿童,每天摄取10克锌就可满足身体所需,人乳和配方奶都能提供充足的锌元素。对于已经可以吃饭的儿童来说,坚果、油脂、海鲜中都富含锌元素。“除非在疾病状态下,比如儿童食欲减退,或患有某种胃肠道疾病,才需要专门补锌。”赵煜说,也有研究显示,即便是婴儿有腹泻时,在无锌缺乏的地区也可不额外补锌。“此外,镁、磷和维生素K通过口服补充的效果非常差,很难被消化道吸收,临床上都是通过静脉或肌肉注射补充这些元素。”
25、赵煜强调。此外,还有家长喜欢给孩子吃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的多维软糖。“这些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乳、配方奶和牛奶中的含量都不低,食物中如水果、杂粮、谷皮也都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只要儿童膳食相对全面,不严重偏食、挑食,一般身体就不会缺乏这些东西。”赵煜表示。“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给儿童补充一些锰、锡等微量元素,以提高儿童免疫力。”赵煜介绍,儿童免疫力在6月龄前依靠母乳,6月龄后则依靠自己塑造的“屏障”,不需要外源性补充剂,因此严格来讲,补充这些微量元素对提升免疫力的意义不大。是否要补需看症状、听医嘱盲目给儿童“进补”的危害,远不止交了智商税这么简单。“在上述营养素中,水溶性维生素属于
26、小分子,很容易随着体液排出,不存在摄入过量;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这些脂溶性维生素以及各种矿物质元素,它们很难被排出体外,日积月累补充过量易引发中毒,对儿童身体产生副作用。”赵煜强调。至于儿童该不该补、该补哪些营养素,赵煜建议家长把这个问题交给医生。“在临床上判断是否需要进补,要根据症状和疾病。比如,对于因疾病造成磷、镁吸收障碍的低磷血症、低镁血症患儿,医生会根据生理需要量为患儿进行补充。”对于有些家长拿着儿童营养补充剂宣传语所说的症状给孩子“对号入座”,赵煜表示大可不必这么焦虑。他举例说,有的婴儿乳牙萌出晚,家长就觉得孩子缺钙。其实,导致乳牙萌出晚有很多原因,比如下颌骨发育问题等。此外,家长们不要在营养补充剂方面也“内卷”起来,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补,自己也必须给孩子补。“每个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差异巨大,即使哪方面确实缺乏,也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赵煜说。赵煜表示,目前在我国,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营养素缺乏,而是营养素过剩。儿童摄取营养过多就会让营养变成脂肪,导致体重超标,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摄入过多的营养还会让儿童提前进入青春期,影响身高发育。“家长真正要注意的是确保儿童饮食的多样化和均衡。对于健康的孩子来说,从日常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素,就能保证身体所需。”赵煜最后强调。(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