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抗疫卫生类素材---仁心仁术成就最温暖的记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抗疫卫生类素材---仁心仁术成就最温暖的记忆.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作文最新抗疫卫生类素材-仁心仁术成就最温暖的记忆目录:01仁心仁术成就最温暖的记忆02缺氧气,但不能缺志气!03突破那“百分之九十九的瓶颈”04发挥中医药优势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05医养康养结合 应向社区居家延伸(提案提要)正文:01仁心仁术成就最温暖的记忆作者:杨珏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6日 03版)【短评】在李廷俊的老家,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武家庄镇上庄村的一间老房子后面,有一条与肩同宽的乡间小道。正是从这条小路出发,12岁的李廷俊踏上了学医之路。他看熟了医书,背透了医理,尝遍了草药。在小儿子李子平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在煤油灯下学习的身影;在大儿子李平的记忆里,印象
2、最深的是父亲常常半夜被人叫走的脚步声;在妻子郭爱华的记忆里,是对丈夫始终如一的牵挂。李廷俊的子女们带着对父亲深深的怀念,整理父亲的生前物品。一枚枚荣誉奖章、一张张荣誉证书、一本本医疗书籍、一幅幅珍贵合影他们发现,其中最多的就是照片。泛黄的照片上,医院大门是不变的背景,而父亲与康复患者则是里面永恒的主角。“每一个病人身后都系着一个家庭,救治一个病人,就是救治一个家庭”“让来找我的病人,都能看得起病”60多年间,经李廷俊救治的患者,无一因缺钱而中断治疗。每一位病人的康复,都成为他心底最温暖的记忆,而他也成为病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医学家孙思邈曾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
3、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李廷俊从医60多年,从赤脚医生到临床大家,研究和攻克疑难顽症,治愈国内外患者30余万例,以高尚的医德践行医者仁心,以精湛的医术传承中医国粹,大医精诚,乃后世楷模。02缺氧气,但不能缺志气!作者:本报记者 王琎 万玛加 刘宇航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5日 01版)【奋斗青春 无悔抉择】“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1958年,21岁的吴天一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带着一句誓言来到青海。此前,这位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的志愿军战士,刚刚随部队医院撤离朝鲜。“青海好,青海好,青海风吹石头跑”那时的青海,正如歌谣中所唱,遍地荒漠,满目苍凉。面对艰苦的
4、自然环境,面对肆虐的高原疾病,吴天一义无反顾走上新的“战场”。从此,他像胡杨树一样,把根深深扎在青藏高原,以碧血丹心守护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一年又一年过去,他创造了不胜枚举的医学奇迹,填补了国际医学领域多项空白,成为我国高原医学的开拓者,被藏族群众誉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每当谈起自己的经历,这位塔吉克族院士总是说:“中国的高原医学搞得好,不是我吴天一有多了不起,而是高原人民了不起,青藏高原了不起。这里,是我科研事业的江河源!”“高原医学只能诞生在青藏高原,我不能离开这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建设者来到青南地区开垦。沉寂已久的高原,一时热闹起来。一天,有位患者被紧急送到吴天一所在的医院
5、。吴天一清晰记得,这位患者是一名退伍军人,20多岁,四川口音。他呼吸困难,脸色发紫,大口大口白沫从口鼻中喷涌而出医生们两天两夜没合眼,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在朝鲜,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没把我打倒,在高原上得了这种怪病,看样子是挺不过去了!”患者离世前的这句话,刺痛了吴天一的心。此后,这种要命的“怪病”接连出现。吴天一意识到,这不是寻常的肺炎、肺充血症,而是高原低氧环境中的特发性疾病。当时,国内关于高原医学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吴天一暗下决心,要闯一闯这片“无人区”!然而,环境流行病学研究谈何容易。经验表明,只有对自然人群的普查率达到90以上,才能准确掌握疾病的人群分布和患病因素。而在高原上,牧民
6、的毡房动辄相隔几公里,调查之难可想而知。“群体调查,一家也不能落!问题,可能就在这一家。”蹬上皮靴,戴上毡帽,跃上骏马,吴天一冒着冰雪风沙,向最高最远的地方奔去。吴天一边治病、边调查,初到青海时学会的藏语派上了用场。走家串户间,他与藏族兄弟打成一片饿了,吃点牧民们的青稞糌粑;渴了,借点烧不开的水喝;夜深人静时,他蜷缩在借宿的帐篷里,整理白天收集的资料。这项调查持续多年,覆盖人群达10万。在系统摸底基础上,吴天一首先提出了“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理论,钻研出符合我国实际的高原病防治措施。工作间隙,吴天一写了一篇介绍高原藏族人群的科普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上。没承想,这篇短文给他带来了意
7、外收获。“吴天一,你在美国的父母来电话找你了!”1981年的一天,吴天一刚从昆仑山西大滩考察归来,同事兴奋地告诉他。原来,早在1948年,吴天一11岁时,就同远在美国的所有亲人失去了联系。30多年来,他独自生活、求学、参军、从医。机缘巧合。大洋彼岸,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员的吴若兰,有一天翻看光明日报,“吴天一”的名字令她怦然心动:“这不是失散已久的哥哥吗?”一番辗转联络,电话两端,无尽唏嘘。父母和妹妹向吴天一倾诉相思之苦,呼唤他来美国定居。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闻讯后,也向他伸出橄榄枝:“来美国吧,这里有你的家,有更好的科研条件!”吴天一渴望团聚,但他放不下挚爱的事业,更放不下青藏高原和这里的人民
8、。“高原医学只能诞生在青藏高原,我不能离开这里!等攻克高原人类适应和高原病防治的课题后,我再去看望你们!”在给父母的信中,吴天一写道。这又是一次无悔的选择。次年,吴天一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就得准备好为科学献身!”“山就在那里,在风的背后,可以感觉到,只是还未看见。”作家阿来在果洛的山与河中,如是描述神秘的阿尼玛卿雪山。这座位于黄河源头、昆仑山东端的大山,科考价值非同寻常。1985年,在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工作的吴天一,与日本信州大学高山医学专家酒井秋男,一起接受了国际高山医学协会的重大课题组队联袂攀登阿尼玛卿雪山,对生活在海平面的民族和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民族进行人体高原适
9、应性的对照综合研究。就在准备工作加紧进行之际,意外发生了。一次赴海西州调研,途径橡皮山,坡陡弯急,吉普车不慎翻下山崖。幸亏附近做工的老乡及时赶到,才把满身是血的吴天一从扭曲的车里拖了出来。经历这场事故,吴天一四根肋骨断了,肩胛骨断了,腓骨、胫骨也断了,髌骨粉碎性骨折。“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就得准备好为科学献身!”吴天一坦然视之。106天后,他又奇迹般骑马出现在雪山脚下。5年一晃而过。1990年,阿尼玛卿雪山医学考察进入“决战时刻”。攀登从海拔2261米起步。吴天一率队前行,牦牛驮着X光线机、心电图机、脑电图机等沉重设备尾随其后。海拔每升50米,队员们就要把仪器卸下来、安装好,测量心跳、脉率、呼吸
10、、内分泌、细胞对氧气利用率等指标。行至海拔5000米,牦牛“撂挑子”了,科研设备也频频出现“高原反应”。不久,日方有3人因严重缺氧被抬下山,6人呼吸困难。无奈之下,酒井秋男宣布,日方不再攀登。但吴天一没想过放弃。“人在高原,缺氧气,但不能缺志气!”他让大家戴上脉率仪,心率超过180就停步,降到160再进发。历时45天,中方队员终于攀爬至5620米的特高海拔。用肩挑背扛上来的科研仪器,装配起一座高山实验室。翌年,第四届世界高原病医学大会在日本举行,阿尼玛卿雪山医学考察成果在会上大放异彩。吴天一也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授予“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我们的目标,就是不让一个人因为高原反应倒下!”20世纪
11、末,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青海:“火车要开上青藏高原了!”青藏铁路建设,是一项世界性难题:铁路将途经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要在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开凿长达1338米的隧道高寒缺氧,筑路工人的健康保障成为“难中之难”。刚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吴天一,被任命为铁道部青藏铁路一期建设高原医学顾问和二期建设高原生理研究组组长。“我们的目标,就是不让一个人因为高原反应倒下!”他许下诺言。开工前,吴天一带着精心编写的高原性疾病预防常识和青藏高原卫生健康保护手册走遍每个工地,指导高原病的自我判断方法;施工中,他力主建起23个供氧站、25个高压舱站,提出“三高三低”急救措施,把抗缺氧药物装进每个工人的口
12、袋。铁路沿线的点点滴滴,吴天一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晚上睡得热乎乎的,跑出去上厕所,外面气温低,一旦感冒就很容易发生高原肺水肿。”在他的建议下,带暖气的卫生车在夜间与住宿车对接,既解决了工人起夜问题,也防止了环境污染。2001年至2006年,青藏铁路施工期间,全线抢救高原肺水肿千余例,成功率达100,14万劳动大军无一例因高原病死亡。国际高原医学权威韦斯特教授认为,这是“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常年穿行于高山、草地、冰川,吴天一数不清遭遇过多少回事故。也许是命运的眷顾,如今84岁的他,虽全身曾14处骨折,却步履稳健;虽经历两次耳膜穿孔、多次白内障手术,却耳聪目明。每年,他都坚持带队到“黄果树”
13、(黄南、果洛、玉树)等地义诊。今年6月底,吴天一由西宁启程前往北京,参加“七一勋章”颁授仪式。透过飞机舷窗,他深情凝望着这片扎根63年的土地昔日的荒山,早已变了模样;戈壁滩上,胡杨林蓬勃生长;一条条江河,在高原流淌,百折不回,奔向远方(本报记者 王琎 万玛加 刘宇航)03突破那“百分之九十九的瓶颈”国产宫颈癌疫苗获国际“通行证”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欧阳桂莲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5日 08版)2021年10月14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由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和养生堂万泰生物旗下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馨
14、可宁”通过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成为中国第一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的宫颈癌疫苗,这也是第一支由发展中国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获得国际认可的宫颈癌疫苗。19年,几十万次实验,上千人的努力,厦大“智”造的“馨可宁”在保护全球更多女性免受宫颈癌困扰、保障世界人民健康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是2001年启动的一项联合国行动计划,包括一整套评审程序,目标是确保国际基金和非政府组织等采购药品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服务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健康需求。PQ认证范围最初仅针对抗艾滋病类药物、抗疟药、抗结核药,后又陆续增加了针对生殖保健药品、锌剂、流感类药品、抗病毒类药物、抗菌药物、原料药(
15、API)、疫苗和检测试剂(RDT)等产品的认证,受理产品范围和品种正逐渐扩大。通过PQ认证,是一个里程碑。通俗来说,只有通过PQ认证的产品,才能参与联合国大宗公立采购。采购方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此外,对于通过PQ认证的药品,许多国家允许免除当地注册或者简化注册程序,也就是说药品向这些国家出口时不再需要一个个重复复杂冗长的上市注册过程,而可以直接在该国销售使用。通过PQ认证意味着这支国产宫颈癌疫苗拥有了一张获得国际认可的“通行证”,这对促进全世界预防和消除宫颈癌无疑是个重磅好消息。当然,认证是一个句号,
16、更是一个开始。位于厦门海沧的万泰工厂内,二价宫颈癌疫苗生产线正在马不停蹄地工作。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成说道:“目前我们正在努力迅速扩大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疫苗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说:“造福更多女性,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我们疫苗研发的意义所在。通过PQ认证意味着疫苗不仅可以惠及中国女性,而且可以惠及其他低收入国家的更多女性。”据了解,国产宫颈癌疫苗的研发缘起于一次访问。2002年,夏宁邵和张军在访问美国期间,偶然得知国外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推进基因工程宫颈癌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当时,夏宁邵团队正在依托自主开发的大肠
17、杆菌技术平台研制世界上首支戊型肝炎疫苗,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受此启发,他们决定继续依托大肠杆菌技术平台,启动宫颈癌疫苗项目。是否可行?质疑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这注定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1997年,张军加入夏宁邵团队,开始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那些年,在我们的研发过程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瓶颈。我们每一天都是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和坚持在与瓶颈斗争。”张军说,“当然,我们的坚持不是盲目,是基于充分论证得出的实验数据的自信。”疫苗组组长李少伟至今记得,疫苗研发路上充满了各种艰辛。最开始,当时的博士生顾颖(现在仍在夏宁邵团队从事疫苗研究)花了数个月才从厦门一家医院的宫颈病变病人中克隆到用于疫苗研发的人
18、乳头瘤病毒(HPV)的L1基因,随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了HPV类病毒颗粒,取得了关键的进展;在疫苗工艺开发过程中,曾经有一次为了解决其中一“价”的生产工艺难题,课题组成员崩溃大哭。“难,是真难,难到怀疑人生。可是只能擦干眼泪,继续坚持,突破就在下一转角。”李少伟感慨道。19年来,全年无休,几十万次实验,从学生到教授,从几十人到上千人百分之百的共同努力,夏宁邵团队凭借坚实基础和过硬能力,终于突破了那“百分之九十九的瓶颈”。(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欧阳桂莲)医保政策显成效 群众看病有“医”靠作者: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于洪专光明日报( 2021年11
19、月15日 10版)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保到大病医保政策落地,从医保报销“一站式”结算到“村医通”打通待遇保障“最后一公里”一张张“健康成绩单”,让基层群众看病有了“医”靠。“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忠平说,近年来,广西围绕健康扶贫工作,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等“急难愁盼”问题开出“药方”,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大病医保,让患者“有病不再扛”“如果没有医保,我可能都不能正常上学了。”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森岭村地中海贫血患儿梁觉东(化名)说,他看病总共花费22万多元,享受基本医疗保
20、险、大病保险以及医疗救助后,自付了两万多元。梁觉东的父母都是农民,靠在附近打零工获取微薄收入,无力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所幸,在扶贫政策帮扶下,梁觉东于2021年4月接受器官移植及抗排斥免疫治疗,目前身体状况良好。“广西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比较高。针对以往地贫医疗救助标准不高、救助对象范围较窄等问题,广西不断健全地贫等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探索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副局长赖永东介绍。目前,广西地中海贫血患者年度救助限额已提至10万元,并将因医疗费用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家庭濒临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让地贫患者有病不再扛、看病不再难。
21、2021年起,广西实现大病保险保障范围、起付标准、支付比例、筹资标准、招标管理、盈亏分担机制、“一站式”服务及监督管理“八个方面统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费报销比例在60%以上,年度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50万元。对城乡特困救助供养对象、孤儿、城乡低保对象、低收入对象以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取消了大病保险封顶线,患者看病少了后顾之忧。“村医通”报销很畅通“一次腰椎理疗,只花5元钱。”南宁市上林县甘六村村民吴柳芳告诉记者,她腰痛严重,以前病发时,只能花两个小时到县城去理疗,现在到村卫生室就解决了,而且可以直接刷医保卡报销医疗费。甘六村卫生室主任黄平介绍:“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村医通实行之前
22、,村民生病后,只有到乡镇以上医院就诊才能报销,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报销了。”“村医通”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村卫生室医保结算系统,整合乡村两级医保报账系统和医疗业务系统,使村卫生室实现与县区医保中心实时结算。村医可入户为患者提供服务,并直接通过“村医通”开具药品清单和打印结算清单,让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门诊报销政策。广西“村医通”工程于2018年起实施,解决了乡村参保群众就医便捷度不高、医保政策落地较难、医保直接结算不畅等问题,实现让农村患者“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解决了医保结算“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广西已为全区行政村配备了1.5万台“村医通”设备,贫困村覆盖率
23、达100%,已结算超1900万人次,结算金额超6亿元,医保报销金额超4.35亿元,推动村级“一般诊疗费”及异地就医结算的落实。监测“前哨”防返贫“得了病,怎么办?三重保障解您难;报不完,怎么办?接着还有大病险;困难群众更别烦,医疗救助再解难。”在柳州市柳南区,医护工作人员用快板演绎宣传医保政策,一字一句深入人心。“医保保住了我的命,也保住了我们全家人的生活。”柳州市鹿寨县江尾屯村民郭某,因车祸导致骨盆骨折、创伤性脾破裂,在柳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3个月,医疗总费用17万元。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大病保险、政府兜底等报销后,个人只需自付1.7万元。郭某出院后,鹿寨县乡村振兴部门经监测和核实,认定他存在
24、返贫风险,便将其纳入脱贫不稳定户监测范围。因郭某受伤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乡镇政府安排他担任水域巡查员,每月工资1700元,有效化解了他返贫风险。“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曾是不少中低收入群体面临大病时的真实写照,因病致贫返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顽疾。为防止脱贫群众因病规模性返贫,2020年9月,广西开展医保防返贫监测工作,创新实施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利用医保扶贫“一策两库三平台”,及时预警致贫返贫风险。“通过全区统一的医保结算信息数据库平台,对发生高额医疗费用、可能存在因病致贫风险的低收入人群实施动态监测,”王忠平介绍,广西已对农村特困、低保、脱贫不稳定户等低收入人口医疗费用
25、结算数据304万条进行分析研判,及时预警因病致贫返贫风险,为有关部门综合研判和及时帮扶起到关键“前哨”作用。(本报南宁11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于洪专)周岱翰 治病先解心中结(走近国医大师(35)本报记者 姜晓丹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2日 第 14 版)周岱翰,第三届国医大师。他长期致力于中医治疗肿瘤研究,通过改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他追求医病先医心,帮患者建立信心;他坚持中西医结合,以创新推动中医发展。“他们说你很有名,你是什么医生啊?”“老医生。”“哟,你还是个大师?”“我是老师,带过一
26、些学生。”诊室里,患者焦躁不安,话一句接一句扔出去,言带挑衅。周岱翰却始终平静,温和的脸上不起一点波澜。长期患癌,病情反复,一块石头压在患者心头。他抵触治疗,对医生有怀疑,也有不满。周岱翰并不在意对方的冒犯。几句话下来,先给绷得紧紧的气氛松了松劲,然后和气地问起病情。眼见自己投出去的狠话像没入深湖的石子,患者没了起初的火气,开始嘟囔着诉说重病带给他的痛苦。几番对话下来,就聊透了病根:患者没有信心,自暴自弃,不愿意进食,家人怎么劝都没用。“老先生,你的病不至于那么严重哦,可以好转,但不吃东西身体会垮的。再说,饭总比药好吃吧。”周岱翰劝道。患者安静下来。家人趁机递上牛奶,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来,
27、慢慢喝了起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这间诊室里,以“冲突”开头的接诊并不鲜见。来就诊的患者大都是中晚期的癌症病人,他们心理上的创伤,有时比身体上的更难医治。善待患者,医病先医心80岁的周岱翰深知这一点。身为医者,他追求医病先医心。“来找我的人,可谓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们很多人病势较重,心理上难免有负担,也会不配合治疗。”周岱翰往往从医治心病着手。心里的病根除了,也有助于控制身体上的病情。一个月后复诊,老先生进食和排便都好了许多,胖了七八斤。见到周岱翰,他语带歉意:“周大夫,上次是我不对,言语上冒犯您了。谢谢您帮了我,现在我感觉好多了。” 很多人感念于周岱翰的温语相劝。有一
28、位患者郭女士,1996年确诊患晚期宫颈癌,做了切除手术几年后又复发,鹅蛋大的肿瘤压迫神经不能再次手术。拿到病危通知书,郭女士觉得天都塌下来了:“那时候别人看到我都有点怕,不像人样。”经人介绍,她找到周岱翰,尝试中医治疗。周老还是先聊天,慢慢分析病情,帮她建立信心。然后施方开药,通过大半年的调养,郭女士病情得到改善,胃口好了,脸上有了血色,局部肿瘤也得到控制。周岱翰和善的态度,让他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在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张照片。照片里,周岱翰和8位面带笑容的中老年人聚拢在一起,照片左下角写着“感恩”二字。“照片里有好几位都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时间最长的已经出院20多年了。他们基本上每年都会来看看
29、我,聊聊近况。”周岱翰看着照片,笑容欣慰:“从医过程中,有酸苦,也有甘甜,他们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治疗肿瘤,中医有优势周岱翰常劝患者,学会与肿瘤“相处”。受到明清医家“带病延年”“带疾终天”论述的启发,周岱翰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带瘤生存”的观点在肿瘤治疗的漫长过程中,在邪正对峙、邪难压正的情况下,会出现“带瘤生存”的特殊阶段,类似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虽然病灶还在,但通过治疗,症状缓解,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提升。周岱翰解释,中医药治疗肿瘤,虽然在缩小肿瘤的效率上不如西医立竿见影,但是多数病人接受治疗以后身体改善,原来卧床的能够下地活动,生存时间得以延长。“此时治疗目的在于通过辨证
30、论治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周期。这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和优势所在。”周岱翰说。周岱翰出生于广东汕头的一个医学之家。1960年,进入广州中医学院(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学习。1968年初,周岱翰来到广东泗安医院工作,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医师。在工作中,他接触到一些肿瘤患者,受癌病折磨,痛苦不堪。周岱翰发现用中草药有效果,于是下定决心钻研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1976年,周岱翰调回广州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他翻遍学校图书馆、资料库,主动找到当时的肿瘤医院,积极参与广州地区肿瘤科研项目,从事中医治癌研究。1978年,周岱翰开始筹建肿瘤研究室,并开设肿瘤专科门诊,成为我国较早从事中医药治癌研究、
31、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临床探讨和开设中医肿瘤学专科教育的学者之一。1987年,周岱翰在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肿瘤科病房。“当时国内其他医院没有中医肿瘤病房,无章可循,挑战很大,设施条件也不好,甚至没有护士愿意来肿瘤科。”顶着很大压力,周岱翰坚持带领学生将病房建了起来,几个月就住满了病人。他的医术吸引了许多远道求医的患者。“最多的时候,一个科室住了一半来自境外的病人。”周岱翰说。中西结合,关注新发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校园里,经常有学生碰到周岱翰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如果不说,很难看出这是一位已经80岁的国医大师。周岱翰并不在意年龄,他在意的,是自己能否以最好的状态工作。
32、多年来,周岱翰都保持着每天阅读十几本中外医学杂志的习惯。他会把其中关于肿瘤治疗最新进展的内容都看一遍,重要的再仔细研究。周岱翰认为,要更好地发挥中医治疗肿瘤的作用,既要精通中医理论与理念,也得熟悉西医治疗肿瘤的机理,还要了解世界上肿瘤医学的最新进展。所以,一本专门聚焦中医治疗肿瘤的学术杂志十分必要。2019年,周岱翰成为中医肿瘤杂志主编。这份双月刊是国内唯一专注于中医肿瘤专科的杂志。周岱翰十分重视这一学术交流平台。为了保证文章质量,他对每一篇稿子,都要求严格,还会亲自改稿。坐诊、带教、科研、主编这么多工作内容,别人只做一项都不轻松,但周岱翰在80岁的年纪却一并承担,每一样都精益求精。很多人都问
33、过他:“辛苦吗?”“怎么会不辛苦!”周岱翰哈哈一笑,“可我肩上担着那么多病人的希望哦,很多是最后的希望。”转眼间,轻松的表情变得庄重、严肃。周老心里始终有一份信念在支撑:希望尽可能发挥中医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作用,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受病痛折磨的患者,也希望能够培养更多学生传承中医精髓。“传承是中医的生命力,创新能够推动中医发展。背经典、多临床,对中医有热爱,才能对中医有情怀。”周岱翰说。04发挥中医药优势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履职思考)黄璐琦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8日 第 18 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
34、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医药发展不仅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之一,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使这一宝贵资源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建议:彰显中医药临床优势,构建中西医并重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此次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针对公共卫生服务、应急救治储备等方面的基础性短板和供给不足,建立中西医协同高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西医并重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非常重要。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强化中医药工作平台建设,将中医医院纳入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设范围,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
35、障。发挥中医药科技优势,打造完善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在中医药、针灸、中西医结合等基础研究领域部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汇集生命科学与中医药科研优势资源,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传承中医药文化优势,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医药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中医药文化并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有力举措。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内涵,对古典医籍精华进行梳理和挖掘,追溯中医药学术源流。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人文素养、国学底蕴的中医药领军人才,使中医药文化薪
36、火相传。坚持中医药预防优势,完善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治未病”是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提倡“预防为先”,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养生为一体,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让中医药全程参与到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中,在健康中国主战场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重视中医药生态优势,促进中医药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中医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重视中医药生态优势,实现中医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中药规范化基地和中药资源保护区,完善中医药资源的
37、保护制度与措施,促使中医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相辅相成。挖掘中医药产业优势,发挥中医药产业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中医药产业价值的挖掘与利用,对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挖掘中医药产业优势,应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在服务模式、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协同发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05医养康养结合 应向社区居家延伸(提案提要)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8日 第 18 版)提案人:
38、全国政协委员舒晓琴案由:“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然而,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还不成熟,特别是社区居家养老与医疗卫生服务结合不紧密,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繁重,家庭医生上门少、服务难,不能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建议: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健全市场机制,扩大养老服务就业创业,提高养老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和待遇,支持医养康护企业、养老机构、物业、家政等社会化养老服务团队进入社区。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在老年餐桌、理发、文体活动等日常生活服务基础上,着力强化健康照护服务,形成以社区为依托的“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提升养老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推动医养结合延伸至社区。综
39、合考虑区域内服务资源、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以及城镇化、老龄化、人口流动迁移等因素,将养老与卫生服务机构统筹规划、毗邻建设、签约合作,融合医养结合服务。支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新建或改扩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和老年康复护理专区。积极发展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针对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迫切的居家健康服务需求,将健康管理、诊疗护理、药物配送等医养结合服务向居家养老延伸。加强基层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和医疗机构建设,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居家健康养老服务的重要抓手,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护理”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加大老年人健康支持设备和居家防护传感系统研发力度。构建智能化老年人健康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快捷、高效掌握老年人健康需求。(文 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