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抗疫卫生类素材---年少已知“愁”滋味你的心事为哪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抗疫卫生类素材---年少已知“愁”滋味你的心事为哪般?.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高考作文最新抗疫卫生类素材-年少已知“愁”滋味,你的心事为哪般?目录:01你不是懒,只是患了抑郁症02年少已知“愁”滋味,你的心事为哪般?03如何远离“甜蜜的负担”04二孩家庭应格外关注老大的心理健康05拥抱中医药发展的春天正文:01你不是懒,只是患了抑郁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2月07日 11 版)“我终于鼓起勇气去医院,确诊得了抑郁症。”在今年的脱口秀大会上,脱口秀演员Rock坦言自己患有抑郁症,并分享了抑郁的感受。他说:“抑郁给我带来的最大困扰是,它会让我失去行动力,有的时候就只能躺着,什么都不想做,看起来好像是我这个人很懒。但
2、你知道,懒和抑郁是有区别的,懒人躺着的时候,脸上有笑容;而抑郁的人,脸上没有笑容。”究竟是懒,还是病?“没有兴趣,精力体力下降,都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得病后人会缺乏动力,原本喜欢做的事也不爱做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姜思思说,“患者说那是一种从心里冒出来的没意思、没劲儿,严重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做,刷牙洗脸都是忍着去做的,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明白。这种什么都不想做的表现很像人们常说的懒,所以很多患者及家属都会问,究竟是懒,还是病了?”作为精神科医生,姜思思认为Rock关于“抑郁”与“懒”的区别的描述非常精准:“懒人在躺着的时候,内心是高兴的,因为懒着不动是得偿所愿。而抑郁的人,虽然躺
3、着不动,内心却一点儿都不开心,常常上演我应该起来做事和我确实一动都不想动的斗争,甚至会在内心攻击自己懒没用。”“懒作为一种特质,应该是从小到大都相对稳定的;而抑郁症作为一种病,则是一个人一段时间的状态。因此如果你本来很勤快,爱干活,在一段时间里变懒了,变得什么都不爱做了,要考虑是不是得病了。”姜思思说。究竟是思想问题、文化现象,还是一种疾病?“抑郁不是被夸大的现象,不是思想有问题,更不是懒。抑郁是真实存在的疾病,有着生物学基础和疾病实体。”姜思思说。姜思思介绍,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其病因还在研究中。目前可以明确的是,抑郁症与遗传、环境因素、性格特质,以及大脑神经递质变化都有关联。需要指出的是,
4、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识别自己抑郁情绪的能力,很多人甚至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没有觉察。这些人通常不太关心自己的情绪,也不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所以会一直觉得自己的情绪没有问题,直到出现睡眠质量变差,思维迟缓,行动力丧失,甚至出现自杀想法,在看过医生后,才发现自己的情绪出了问题。因此,觉察自己的情绪,及时了解自己的身心状况,非常重要。姜思思认为,情绪是一个身体内部信号,反映的是身心系统正在发生的事情。比如当一个人感到害怕时,“害怕”这种情绪就是一个重要的内部信号,意味着一些可怕的事情可能正在发生。同样,抑郁也是一种信号,它意味着一个人目前的身心状态,某种生活模式,大脑里的神经递质,或者是与周围人的人
5、际关系,需要调整。是一过性的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如何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呢?姜思思说,首先,抑郁情绪是一种心情。而抑郁症则不只是心情低落,是以情绪低落为核心的一组综合征的总称。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心境低落,同时还伴随着思维障碍、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以及一些躯体症状。第二,抑郁情绪通常在人们遇到挫折、不顺心时产生,是人们遇到负性事件时产生的一种生理性的情绪表现,事情过去情绪就会恢复。然而,严重的抑郁情绪会持续存在,尤其是在没有特别诱因的情况下,那就有可能是“抑郁症”。如果一个人总是时不时地、没来由地出现抑郁情绪,即使程度不是很严重,也要敲响警钟,引起注意。第三,抑郁情绪是短暂的,它像一阵
6、风,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抑郁症至少会持续两周以上。抑郁患者就像是被抑郁情绪捕获,如果不去寻求帮助,认真调整,持续低落的情绪不仅不会自行消失,甚至会愈发严重。“对号入座”抑郁症状的自我识别姜思思指出,抑郁症包含一系列症状,很多表现都可能暗示抑郁症的存在。例如,心境低落是抑郁障碍的特征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和悲观。轻度抑郁症患者表现为闷闷不乐,缺乏愉快感,兴趣缺失,做事没有干劲,患者常会诉说“心里有压抑感”或者“高兴不起来”;重度抑郁症患者可感到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痛不欲生,患者常会诉说“活着没有意思”或者“生活没有乐趣”。抑郁症患者还会变得悲观消极,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认为凡事都
7、对自己不利,自己是最不幸的人,不会有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姜思思强调,自我评价过低是抑郁障碍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但是患者很难自我识别。“当一个人抑郁的时候,会非常倾向于贬低自己,认为自己没有价值,甚至有些人会对自己有强烈的攻击。如果患者对这些过低的评价信以为真,就会更加低落,抑郁症患者很难从自己的思维沼泽里跳出来,所以必须寻求他人的帮助。”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例如妄想或幻觉;一些患者会有自责和自罪观念,认为自己的存在给周围的人带来了麻烦,这种麻烦不可饶恕,认为自己对不起家人、朋友和同事,进而出现自杀观念;个别患者还会出现扩大性自杀行为即出于对亲人的同情、怜悯或难舍亲情,将亲人杀死
8、后再自杀例如新闻里时有报道的产后抑郁的妈妈抱着孩子一起自杀的行为。容易被忽略的抑郁症状:认知损害和躯体症状抑郁症状的复杂性远不止于此。姜思思指出,抑郁症还会带来认知功能的损害,比如近事记忆力降低,负性记忆增强,注意力下降,反应时间延长,抽象思维能力下降,学习能力降低,语言流畅性下降,此外,眼手协调、空间知觉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也会受到损害。姜思思观察到,有一些患抑郁症的学生开始没有意识到自己心情的变化,或者将心情变化归结为叛逆,并未在意。他们常最先发现自己不如从前聪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变差,于是开始自责,责备自己不努力学习,容易走神,并且强迫自己使劲学习。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患者很痛苦,
9、也走了很多弯路,有一些患者也因此学习成绩下降。姜思思提醒,记忆功能降低,注意力下降,抽象思维能力下降,都是抑郁症常出现的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考虑是否存在患抑郁症的可能。在服用药物方面,很多人会有认知误区,认为“是药三分毒”,担心服用抗抑郁的药物会让大脑变笨,其实,影响大脑思维功能的是抑郁本身,而不是药物,通过服用药物往往可以使大脑的思维功能和认知功能得到改善。此外,抑郁症经常以一系列具体的躯体症状为表现,例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乏力、疼痛(身体任何部位)、便秘、闭经、性欲减退、阳痿等。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和老年这两个群体,在抑郁起病时,常常是以躯体不适开始的。
10、姜思思说,临床发现,儿童青少年和老年这两个群体的很多抑郁症患者,发病情况非常相似,“比如孩子总是肚子不舒服,消化科检查不出问题,后来诊断出是患有抑郁;老年人体重突然下降,或是躯体疼痛,但各项检查都没有查出问题,最后发现是抑郁引起的躯体症状。”姜思思介绍说,虽然人们对抑郁的讨论越来越多,但目前抑郁依然是被低估的一种疾病。很多人出现了问题,却没有就医,因此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抑郁的自我识别非常重要。”姜思思强调说,“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上列举的抑郁症状,尤其是同时具有多条症状,就应该在心里打一个问号,问问自己会不会是出现了抑郁的问题。”她同时提醒,抑郁的自我识别,并不等同于抑郁的诊断,抑郁的诊断一
11、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并不是所有来医院的人都会被诊断患上抑郁症,临床也会遇到患者经过评估,发现没有发展到抑郁症。这些患者也能通过评估更了解自己的情况,获得一些调整情绪的建议。”姜思思说。而确诊患有抑郁症的人,应积极接受系统科学的治疗。“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疾病,很多患者能从药物及心理治疗中获益,希望大家在发现自己可能有抑郁问题时,及时去正规医院寻求帮助。”姜思思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12月07日 11 版02年少已知“愁”滋味,你的心事为哪般?作者:本报记者 秦伟利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5日 10版)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青春之
12、心灵、青春之少年”。不久前,“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公布,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10月15日,教育部对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青少年健康离不开身心的全面发展。面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如何携手,为青少年的“美丽心灵”构筑起防护屏障?总是情绪低落,是病了吗小宇是一名高中生,学习成绩一般,最近一段时间情绪低落,时不时还会发脾气。父母双方都忙于工作,没把小宇这些情况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
13、小宇突然抱怨一上学就头疼,后经医生诊断为抑郁,需要休学并进行药物治疗。小宇的父母懵了,怎么到了要休学的地步?“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很常见,我们经常会质疑学生到底是真的抑郁了还是逃避学习的借口。特别是因此不能参加中考、高考的案例也很多,作为老师难免为之惋惜。”青岛启元学校专职心理教师郭凤说。抑郁情绪都是抑郁症吗,究竟医学层面是如何界定的?“青少年的抑郁症诊断标准、诊断体系与成人是一样的,不过由于青少年身体和大脑均处在快速发育的阶段,有时症状不像成年人那么典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何凡介绍,诊断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病史的采集,一般是从养育者那里了解孩子的主要症状及发育状况,然后进行
14、精神检查,了解孩子的认知、情感及行为等心理过程。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评估,包括自评量表、他评量表,以此来综合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抑郁症。“每一种疾病都有自己的症状,抑郁症也不例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曲珊说,“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有三个,一是情绪的低落,二是兴趣的减退,三是体力精力的下降;附加症状是通常会在抑郁症患者身上出现的情况,如自我评价低、对未来无望、自责自罪、食欲异常、睡眠障碍等。我们诊断抑郁症的一个基本底线是有两条核心症状和两条附加症状,而如果是三条核心症状加上附加症状,那就是重度抑郁的表现了。”“上述症状,如果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并且持续两周以上,我们就可以做出抑郁症的判断
15、。”曲珊说,“很多人今天情绪不好,明天情绪转好,不管当时有多严重,都不能称为抑郁症。”可见,在医学层面,抑郁症的诊断比较严格。近来热议的“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说法,来源于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这其中已明确写出调查数据来自最近一周内抑郁症状出现的频率,这里面的抑郁只能定义为一种抑郁情绪或抑郁状态,并不能准确判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少年的烦恼,并非胡思乱想“最近,一个高三的学生经常找我谈心,说失眠折磨了她很久,有时还会幻听,怕家人担心一直没敢告诉家长。直到好朋友相劝,才鼓起勇气去医院检查,诊断确实心理有些问题。”提到自己接触过的一个案例,郭凤说,“自我对
16、心理健康的认知、成年人的关注程度都影响着青少年的精神状态。”目前,青少年精神障碍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是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何凡介绍:“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如一些精神障碍会有家族聚集的情况,还有神经内分泌的异常等,有研究表明炎症相关因子与抑郁障碍也存在相关性。”“其中有抑郁症或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其患有抑郁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到4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张财溢说。生物学因素一般是很难预见的,而环境因素是相对容易观察和干扰的对象,其中最直接的是家庭环境。“一些家庭存在不当的养育方式,比如过度溺爱、放任型养育,有些家长认为只要
17、孩子学习好,其他都可以代劳或者放任,容易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我照料能力差,缺乏同理心等问题。在集体环境中,遇到挫折后不知如何处理,容易出现社交困难,体验更多的负面情绪;有些家庭还存在对孩子的虐待和忽视,包括身体、情感等多个方面,孩子缺乏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现在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各种兴趣班占用孩子休息时间,甚至占用了他们的睡眠时间,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何凡解释道,“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赖于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不健康,如父母婚姻关系不稳定、亲子关系不和谐、师生关系不良、校园霸凌等,都是诱发青少年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高危因素。”“此外还包括青春期的一些独有因
18、素,如性激素波动、青春期自我评价偏低、自我认知的混乱和不稳定等。”张财溢说。青少年尚处在稳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也容易受周围环境中消极价值观的错误引导。“一个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的女生经常跟自己的同桌讲学习很累,爸妈不理解自己,生活不快乐等,结果她的同桌也开始有了类似情绪。”郭凤说,“这当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说明了具有相同特质和生活背景的青少年容易抱团取暖,个性不够独立的学生也常常容易卷入到别人的故事中。”出现问题既不能忽视,也不必夸张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每年接诊量近5000人,其中六成是初中生,三成是高中生。“孩子们的心理疾病以抑郁症为主,还有焦虑症、强迫症以及学习障碍、人际
19、关系障碍问题。”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何蕊芳说。何蕊芳介绍,青少年面临学业、升学与交友等方面的压力,但是正值青春期的他们,身心都处在不稳定状态,时常感到彷徨和迷茫,而父母对这一变化没有充足准备,难免无意识地打压孩子的负面情绪,导致青少年心理压力增加。“一部分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出了问题,甚至会主动要求家长带自己去找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也有一部分孩子初期意识到自己可能出了些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直至逐渐失去自知力,出现了社会功能损害,这才引发家长、老师的关注。”何凡说。“过来咨询的学生,主要是担心自己的心理问题会给父母造成负担,也担心自己的求助行为会被老师和同学另眼相待,这
20、种病耻感让他们不能及时寻求帮助。”郭凤说,“与之相反的是过度炫耀,有的学生在公共场所毫不避讳地谈论自己得了抑郁症,甚至会在朋友圈晒自己的诊断报告,这体现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认知,不重视仍占大多数。“能够早期发现孩子心理问题的父母并不多,大部分父母更多关注孩子的社会功能,如孩子的学业有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对于孩子的焦虑,烦躁,发脾气等情绪变化,很多父母会理解为孩子可能到了青春叛逆期,等青春期过去自然就好了。”何凡告诉记者,有些经过病史采集、精神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确诊孩子为抑郁症后,还有家长认为孩子是为了逃学而装病的。当前,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
21、高,但在曲珊看来,这种重视还欠缺一些客观理智。“现在有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过度化的倾向,有点风吹草动就给孩子扣上有心理疾病的帽子。也有人觉得可以不用看大夫,自己在家里调整就好了,这都是非常不好的现象。”曲珊说。曲珊告诉记者,抑郁障碍也分轻重,轻症病人不能过早地扣上重度抑郁的帽子,即使是重度抑郁也是可以治疗的,而且能治疗得很好,最重要的是及时向心理、精神医生求助。帮助孩子远离负面情绪,防患于未然近几年,在国家倡导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背景下,到专业机构咨询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和家长也逐渐多了起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青少年的自我保健意识有了加强,家长也有了更科学的态度。”曲珊说。那
22、么抑郁问题,应如何治疗?“如果是轻度抑郁症,在心理治疗资源可获得的前提下,首选心理治疗为主,持续3个月再进行评估,如果是中度及以上,要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并辅以心理治疗,需要综合干预来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其社会功能。”何凡介绍。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时还要辅以饮食、运动、光照等治疗,比较严重的需进行物理治疗。”张财溢说。比起治疗,帮助青少年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才能防患于未然。“现实环境中或多或少都有压力,包括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作为家长,首先要允许青少年出现负面情绪,发觉孩子有负面情绪后,避免慌张,甚至抱怨。父母最应该做的,首先要接纳、理解孩子的各种情
23、绪,并帮助孩子寻找负面情绪的来源,帮助孩子解决引起负面情绪的压力源。同时鼓励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增强情绪调节能力。”何凡说,“青少年自身对负面情绪、压力的认识和解决能力不足,需要由父母、老师等参与和帮助。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调节负面情绪、缓解压力的能力。”“从学校视角看,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的科普工作,同时,多组织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主题活动,营造阳光向上的校园氛围,也要制定详细的危机干预流程,一旦发生心理危机事件要立刻按照流程开展工作。”郭凤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0年起,甘肃省精神卫生中心与兰州市教育局合作,在兰州市中小学构建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体系,组建
24、心理危机专家团队,帮助青少年及时化解心理危机。兰州市多家学校还加入甘肃省精神卫生专科校园联盟,让遇到心理障碍的学生,享受专业医疗机构绿色就医通道,同时心理医生通过举办专题培训,促使更多家长、教师掌握心理危机应对策略。不少心理专家认为,帮助青少年塑造“美丽心灵”正迎来更多良好外部环境。其中,“三孩政策”的放开,会让更多独生子女有家庭玩伴,这有助于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而“双减”政策的出台,能够减轻青少年负担,更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03如何远离“甜蜜的负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1月16日 10 版)有潜在糖尿病患病风险人群需注意:4
25、0岁开始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尽量规避重油、重盐、重糖饮食习惯;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一定强度的运动;控制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4或以下;避免过大精神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严格限酒。杨琨是一位“资深”的糖尿病患者,“糖龄”近36年。1985年,年仅9岁的他被确诊为型糖尿病。在上世纪80年代,大众对糖尿病的认知较少,全家人通过买书自学了解糖尿病。回忆起小时候的控糖经历,杨琨说:“三餐前和睡前都要验尿糖,18滴班氏液加两滴尿液,然后用酒精灯烧,烧完了根据颜色判断血糖高低。”到现在他还记得,小时候打胰岛素要用蓝芯针管,为此经常去买针头,每
26、周都要对这些医疗器械进行蒸煮消毒。如今,杨琨注射胰岛素已经非常容易了。在医生的指导下,他的血糖基本控制平稳,没有并发症。而且,他取得了两所大学不同专业的文凭,还从事着糖尿病的公益事业,成立糖友互助会,创办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为型糖尿病人提供就业机会。日前,在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文秘宣传组指导,中国家庭报社主办的“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上,杨琨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作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重点防控的四大慢性病之一,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
27、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强调,糖尿病健康管理需要在健康教育层面持续发力,要做到受众在哪里,宣传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放在哪里。还需要不断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落地基层,从根本上预防各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与肥胖和超重有一定相关性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立新介绍,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糖代谢异常疾病。在糖尿病的认知上,人们常有误区。比如,经常有人说“别吃太多糖,小心得糖尿病。”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吃糖与糖尿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长期摄入过甜的食物或是含糖饮料等,会导
28、致超重、肥胖,增加代谢疾病发生的风险。糖尿病与肥胖以及超重有一定的相关性,长期摄入过多的糖分,患糖尿病的概率会明显高于健康饮食的人群,因此要做到吃糖有度。另一个误区是,在同等条件下,有家族病史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没有家族病史的人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患糖尿病。除遗传因素外,我国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如果他们能在潜在风险期就进行健康饮食,加强锻炼,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科学地干预,完全有可能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的发生。郭立新表示,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合理膳食,配合科学运动,遵医嘱管理血糖,同时关注血脂、血压,控制多种代谢异常,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潜
29、在糖尿病患病风险人群需注意:从40岁开始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饮食上尽量规避重油、重盐、重糖的不良习惯;注重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一定强度的运动;控制体重,BMI在24或以下;避免过大的精神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严格限酒。“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应咨询专科医生,开始运动前应进行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运动风险方面的评估。有并发症的患者要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郭立新说,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运动有利于提高机体抵抗疾病能力,帮助更好地控制血糖。但在并发症的严重阶段不宜进行运动,比如视网膜出血急性期、视网膜脱落、低血糖频发、血糖剧烈波动、糖尿病足
30、合并严重感染、严重的心肺疾患、肾功能不全的终末期、急性脑血管病等。郭立新提醒,在运动中和运动后要防范与运动相关的低血糖,尤其是运动后迟发的低血糖。运动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根据情况配合抗阻运动(增加肌肉的量和肌肉的力量)和平衡训练。要根据情况,选择自己能坚持的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意避免运动损伤。家庭是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核心单位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长,中国有1.29亿人患有糖尿病。尽管糖尿病的管理还面临很多挑战,但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表示,糖尿病是可防、可治、可控的疾病,家庭是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核心单位。纪立农认为,有效地防范糖尿
31、病的发生并做好管理,一定要贯彻“三级预防”的方针。一级预防指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提高社区人群整体的糖尿病防治意识;二级预防是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出糖尿病患者,及时进行健康干预等,并加以规范化管理,使他们的病情得以控制;三级预防是全面控制型糖尿病,预防其并发症导致的残疾或早亡,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纪立农表示,内分泌医生要加强对大众的糖尿病科普,让更多人提升对糖尿病的认知;对于患者要给予正确的糖尿病教育,提升糖尿病的综合管理,让糖尿病患者减少或不发生并发症。另外,要响应慢病防治基层下沉战略,加强基层的培训,提升基层医院医生,包括社区医生和家庭医生的糖尿病
32、诊疗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的慢病管理。患者对糖尿病家庭护理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家庭的作用举足轻重。”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主任赵芳说:“在家庭中,我们要求患者个人做好健康记录,同时引导家人发挥监督、支持作用,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抵抗不良情绪,最终目的是遵从医嘱提高用药依从性,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赵芳一直推荐患者在家中使用血糖监测日记。它不仅可以记录血糖变化,更重要的是为医生提供居家自我管理中看不见的问题和误区。“糖尿病需要伴随终生的管理,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可能会经历心理抵抗。大部分情况下,医生对患者在家的血糖波动、饮食变化以及抗拒用药等情况只能凭借患
33、者含糊的描述来判断。如果有详细的日记记录,哪怕是一次心情不好的药物漏服,都可能会影响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决策。”随着糖尿病人数的增多,患者对于家庭护理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各大医院中糖尿病教育门诊的数量多了起来。“胰岛素针头不能重复使用”“这几个部位不能再注射了”等患者容易疏忽的问题,常常暴露在门诊之中。皮下脂肪增生是糖尿病患者长期注射胰岛素后,注射部位的皮下组织出现增厚的“橡皮样”病变。在脂肪增生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胰岛素吸收减少或不稳定,增加血糖波动,还会导致胰岛素注射剂量增加。90%的患者认为自己采取了注射部位轮换,但实际上仅在同一部位内进行轮换,同样会出现皮下脂肪增生。另外,针头
34、重复使用在糖尿病患者中也十分常见。有数据统计,针头重复使用一次,皮下脂肪增生率会提高20%,重复使用6次,会提高70%-75%,如果打一管药只用一个针头,意味着皮下脂肪增生率为100%。临床中,赵芳就曾遇到过一位注射胰岛素9年多却从来没有自我检查过注射部位的患者。“有些皮下脂肪增生不易肉眼观察或触诊发现,只有通过超声检查才能判断,而大部分患者仅仅是凭感觉凭记忆。家人要提醒患者一年做一次超声检查,对于已经发现增生的患者,更要加大检查频率。”赵芳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11月16日 10 版04二孩家庭应格外关注老大的心理健康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35、 夏瑾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1月16日 10 版)随着我国二孩、三孩政策全面放开,很多父母在考虑要不要为家里的独生子女再添一个弟弟或妹妹。然而,多一个孩子并非仅仅意味着多一次生育,家长的养育方式、对爱的平衡的把握,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二孩家庭易忽视老大的需求研究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很多家庭在二孩到来之后,老大因为感觉受到忽视而出现了心理问题,甚至会出现极端行为,导致悲剧发生。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科副主任刘豫鑫医生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决定养育二孩的父母,要格外关注老大的心理健康。虽然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
36、健康快乐地成长,也认为自己给予每个孩子的都是同样多的爱,然而在现实中,家长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会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刘豫鑫看到,在二孩家庭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家长忽视了老大的需求。在新宝宝到来之前,很多家长没有跟老大进行充分的沟通,在新宝宝来到之后,老大通常都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觉得以前自己可以独享全家人的爱,现在新来的弟弟或妹妹分走了爸爸妈妈的爱,也分走了全家人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孩子会出现退行行为。比如孩子原本可以独立大小便,独立进食,独立穿衣服,在新宝宝出生后,忽然丢失了原本学会的生活技能,变得什么都不会了,开始像小宝宝一样尿床、尿裤子,也不会自己吃饭、穿衣服了。
37、刘豫鑫解释说,孩子出现退行行为其实是因为内心感到受到了家人的忽视和冷落,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于是也变得像小宝宝一样,什么都不会,希望以此重新获得全家人的关注。还有一些孩子会变得爱发脾气,甚至会趁着大人不在的时候,偷偷欺负小宝宝。这些孩子发脾气和欺负小宝宝其实是因为自己感到委屈,又不知道怎么表达和发泄。刘豫鑫告诉记者,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原本独自享有来自家里所有大人的爱,当家里出现第二孩子时,往往会感到不适应,需要一个心理转变的过程。准备生二孩时一定要事先跟孩子进行充分沟通“当一个家庭准备生二孩时,一定要事先跟孩子进行充分沟通。”刘豫鑫说,“沟通需要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进行,不是只谈一次话就了事
38、。这是一个贯穿新宝宝出生前和出生后的漫长过程。”她建议,从妈妈怀新宝宝之时就开始对家里的孩子慢慢地进行教育和渗透,让他了解家里会多一个弟弟或妹妹,会陪自己一起玩耍,这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并且尽量让老大参与弟弟或妹妹降生的过程。如果条件允许,妈妈在做产检时,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让他通过B超看见婴儿心脏的跳动,让他感受到一个小生命正在慢慢地成长,从而增加和这个新生命的感情。此外,在新生儿降生前,父母可以向孩子灌输应该做一个好哥哥或好姐姐的想法,并且教导孩子应该怎么去做。在新宝宝出生后,家长也要尽可能地给老大更多关注。刘豫鑫特别指出,在二胎出生后,父母及家里的大人很容易在无意之间冷落了老大,其实这个
39、时期,大孩子需要感到更多的关注和爱,才不至于失去安全感,也才能够和新宝宝相亲相爱。父母应该在新宝宝出生后,经常给予大孩子拥抱,对他的需求给予及时的反馈,在照顾小宝宝的过程中也让大孩子充分参与其中,让他从中获得成就感,要让他觉得“我长大了,我不但自己能照顾好自己,还可以照顾弟弟妹妹”,这可以培养大孩子坚强和独立的人格,让他更有责任感。亲朋好友在上门探望新宝宝时,也不要忘记给大孩子准备一份礼物,不要让大孩子感觉自己被忽视。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必须“一碗水端平”刘豫鑫认为,孩子之间产生竞争关系,在多子女家庭中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孩子之间既会争夺父母的关注也会争夺家庭资源,如何让孩子们“相爱”而不是“相杀”
40、,是对父母的教养方式的考验。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必须要有公正的态度,“一碗水端平”,不能对某个孩子有偏爱。现实中,经常会听到家长们对家里的大孩子说“你是哥哥,应该做出表率”“你是姐姐,应该让着弟弟妹妹”类似的话,这其实对大孩子很不公平,会让大孩子感到委屈,感到自己的爱和权利受到剥夺,也会让小孩子觉得被溺爱理所当然。这样既不利于两个孩子的友好相处,也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尤其会使小孩子在走入社会时,因为感到别人不总顺着自己而受挫。应根据孩子各自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关注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并不意味着将同样的教育方式照搬到每一个孩子身上,而是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对孩子们给予不同的关注方式。刘豫鑫
41、指出,虽然出生在同一个家庭,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父母需要了解每个孩子先天的气质特点,给予适合他气质特点的关注方式和教育方式,不能抹杀孩子的天性,要求每个孩子都一模一样,或是盲目地要求一个孩子向另一个孩子学习,以另一个孩子为榜样。在刘豫鑫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的“长幼有序”可以说是多子女家庭教育的“法宝”。父母可以在孩子中灌输“长幼有序”的观念,树立大孩子的权威,既可以让大孩子感到被关注和尊重,能够让大孩子更有责任感,更愿意照顾弟弟或妹妹,处处做出表率,并且能够从中获得价值感,同时也能够让小孩子懂得尊重大孩子,懂得感恩,让两个孩子更加相亲相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
42、青年报胰岛素集中采购开标 平均降价48%作者:本报记者 董蓓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8日 03版)本报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董蓓从国家医保局获悉,胰岛素专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于11月26日在上海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8%,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90亿元。据介绍,本次集采涵盖临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包括16个通用名品种。全国医疗机构首年采购需求量约2.1亿支,按集采前价格计算,涉及采购金额约170亿元。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胰岛素需要长期使用,虚高的价格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本次集采各内外资企业
43、均有产品中选,拟中选产品既包括医疗机构常用的知名企业产品,也包括新兴企业产品,在降低虚高价格的同时,与临床实际需求实现了较高的匹配度。“以临床常用的甘精胰岛素为例,从平均180元/支降至70元/支左右,每位患者每年可节约费用4000元左右。”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本次集采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在前期药品、耗材集采探索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针对胰岛素特点优化了采购规则。一是充分尊重临床选择,保持临床用药稳定性,减少替代风险;二是相同治疗目的和临床作用机制的不同通用名胰岛素合并竞争,兼顾了临床使用需求和竞争的充分性;三是高度重视中选产品供应,针对胰岛素生产和使用特点,通过产能摸底
44、调查、预留足够生产准备时间等方式,多措并举保障供应。“本次胰岛素专项采购是国家组织药品集采首次拓展到生物药领域,是集采改革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仅促使胰岛素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惠及更多患者,对于完善集采制度、实现改革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05拥抱中医药发展的春天作者:本报记者 王胜昔 丁艳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7日 01版)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调研时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
45、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面对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和嘱托,“老中医”如何答好新答卷,他们又有什么期待?本报记者进行了调研采访。很多“老中医”老专家,就如何落实总书记嘱托,提出了不少建议。打开中医药学这个宝库近日,“我们该如何拥抱中医药发展的春天”研讨会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举办。全国著名医古文专家及中医药文化专家许敬生表示:“落实总书记嘱托,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需要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识中医药,因为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在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学科,是因
46、为它涵盖了人文道德修养、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格物致知的科学层次等多个方面。中医不是一般的“术”,而是大道,不仅是防病治病的大道,更是治国救世的大道,也是修身养性的大道。只有具备了大医精诚的精神,才能成为真正的医者。中医药工作者应当认真地用中医药学这把钥匙,向全世界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大门。许敬生建议,学习医古文、阅读中医经典和原著,普遍提高中医药工作者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是当务之急。各界也应该进一步支持中医古籍,特别是历代医家的著作整理挖掘工作,进一步支持中医药文化遗迹及中医药老字号的整理研究工作。“发掘整理的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这也是提高中医工作者古代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许敬生说。让中医药科研不
47、断推陈出新“要从顶层设计层面增加中医科研课题。”河南中医药大学科研处处长李东阳说,中医治未病和健康管理是中医文化的精髓之一,但目前国家和地方配套的政策、科研课题、学术期刊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很多中医从业人员因为科研和课题少,在职称评定、学术发展上受限。中医药科研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结合临床实践,有效才是王道,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首届全国中医高校教学名师赵文霞说,科学性地创新要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同时要注意将传统的研究方法同现代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运用好现代诊疗技术。赵文霞说,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对肝硬化、肝癌、慢性乙型肝炎的诊疗,各自具有长处和不足,例如对于
48、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机制明确、疗效确切,但不能兼顾肝脏的炎症及肝纤维化,且存在部分患者长期乙肝病毒难以转阴的现状。对于肝硬化患者常见的腹水、肠道内毒素易位、肝性脑病、凝血功能下降以及乏力、纳呆、脘腹胀满等症状的改善上,中医药具有确切的疗效和优势。需要加大力度总结这些临床实践,创造条件让中医药科研不断推陈出新。让世界听懂中医、读懂中医有人说,中医是让人“糊里糊涂地活着”,西医是让人“明明白白地死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中医药需要用目前大数据分析、科学论证对比等世界都能听懂读懂的语言来解释。简单地说,就是“传统中医的现代表达”。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