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的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的探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的探究 王德明 (福建理工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1) 摘 要 在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的活动中,班级学生既是教育对象,是客体,也是情境活动的参与者和体验者,是 主体,而不是旁观者。因此,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的实践,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在创设的德育情境中实现主客体的融合, 从而达到预期的德育实效。 关键词 创设;德 育情境;探究 1、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的概述 创设班级德育情境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环境有 机统一的哲学原理,教育者立足于班级建设平台,把德育目标 与德育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精心创设 的一种教育环境。同时借鉴教育心理学中的情境暗示、移情育 德、角色效
2、应等理论,把教育者的意图,通过真实的氛围、熟悉 的环境,生动的活动等形式,引导班级学生融入其中,得到耳濡 目染、身临其境的体验、训练,并自觉践行思想道德行为,最终 达到促进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 展。其中德育是目标和 内容,情境是模式。德育驾驭情境,情境为德育服务,从而实现 德育目标和提高德育实效。 2、 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的探究 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的目的就是让班级学生 在 “ 精心创设 或 人为优化的教育环境 ” 中进行情境体 验 、 训练及践行等系列 活 动。情境体验等系列活动要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 创设班级 德 育情境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 遵循目的性原则 , 创设目标情境 。“
3、凡事预测立 , 不预 则 废 ” 。目标管理大师彼 得 德鲁克也认为 , 一个领域如果没有 目 都互为参照物 , 互 为 “ 情镜 ” , 彼此产生类 似 “ 见贤思齐 ” 的可 参 照感 , 这样更能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发现自我 , 表现自我 , 完 善 自我和提升自我。 2.5 遵循情感性原则 , 创设情感德育情境。德育本身就 是 一种情感教育。从情与境的关系看 , 情在境中 , 境为情设 , 情 因 境生 , 情境交融。因此 ,创设德育情境就是要融入教育者的 情 感 , 创设情境交融的德育情境。只有融入教育者的浓情厚意 , 才能最强烈地触动和激发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和心理活动 , 才 能 最强
4、烈地吸引其主动地加入体验与训练 , 并自觉践行 , 而不 是 消极地排斥或远离 , 从而促成学生按德育目 标 “ 移情育德 ” , 使 其在思想道德情操上不知不觉地得到陶冶与提升 , 逐 步迈向 更 高的思想道德层次。 2.6 遵循美育德育原则,创设审美德育情境。众所周知,美 具有无穷的魅力和感染力,美的情境引人入胜。因此,在创设 德育情境中要善于发掘美,展示美,让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 表达美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催化真善美的德性,鄙弃假丑恶的 陋习,促进完美品格的形成,达到德育目标。 2.7 遵循多样性原则,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情境。通过对 标 , 那么这个领域就很容易被忽视。德育有很强的目的性
5、 , 会 “ 境 ” 的理解与探究 , 我们认为德育 情境包括德育物理环境 、 德 表现出强烈的动机,能起到鼓舞与鞭策的作用;同时,德育目标 也有约束作用,要求人们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明确德 育目标是达成德育实效的前提,对个人而言,是形成良好道德 育心理环境以及体现师生及学生之间关系的人文环境等;另 外,根据德育目标具有阶段性的相对的静态性和随着学生发展 阶段不同而改变的绝对的动态性特征,德育情境还可分为德育 品质的前提。创设德育目标情境, 就是要把德育目标具体化, 动态情境与德育静态情境。总之,德育情境创设越新颖多样, 使之可参照、可操作、可量化、可实现。 2.2 遵循主体性原则,创设
6、主角情境。学生既是教育对象, 是客体,也是情境体验与参与活动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内涵 包括学生的个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育的本质归根 到底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德育也是如此。因此,创设主角 情境,就是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情境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 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既符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 要求,又尊重学生在情境中的自我感受与体验,促进学生的自 我成长。 2.3 遵循生活性原则,创设生活情境。德育应该是在生活 中进行的。离开生活的德育,是空洞的、低效的,甚至是无效 就越有吸引力,德育效果就越好。 3、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的意义 一直以来 , 社会 、 学校和教育者都十分关注德育实
7、效性 的 问题。特别是近年来 , 随着社会转型加速 , 中职学生的价值 观 越来越多样化 , 中职德育的实效性也倍受挑战。精心创设的 班 级德育情境 , 凝结着教育者丰富的教育意图 , 这样 的 “ 情境 染 缸 ” 具有很强烈的主客体交融性 , 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强烈 且 积 极的影响力 , 对提高德育实效会产生很强的效能作用 , 具有 更 显著的德育意义。 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立足于比较微观的班级层面,突破了在 学校层面开展比较宏观的德育环境建设,可以使教育工作更具 的。德育要根植于实际生活的土壤中,才是真实的,可及的。 德育效能,提高德育实效。一方面,对教育者而言,更了解教育 因此,创设的德育
8、情境要反映社会的实际、时代的特点和学生 的实际生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 思想品德状况,才能令 受教育者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另外,道德、价值观都是比较抽 象的,当我们脱离学生实际,大谈思想道德品质时,常会使学生 感到逆反,而创设具体的德育生活情境,让学生看到身边的诚 信、自律等品质的真实表现,则能使学生觉得亲切易懂,从而达 到易接受终认可的德育目的。 2.4 遵循活动性原则 , 创设德育活动情境。包括德育在 内 的教育 要 “ 动起来 ” 才能体现出活力与魅力。在活动情境中 , 人 与人 、 人与境的互动 , 可以消除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感 , 陌生 感 和异己感 ; 同时成功的活动一定具有强
9、烈的互动性 , 使人与 人 对 象,教育手段也能更具针对性,其责任也更加明确;其次,以 一个班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受众面比较小,教育者更能 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而言,微观的德育 情境更可感可触,更具吸引力,更能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从 而获得更佳的德育效果。 德育情境创设以往更多运用于德育课堂教学上。在此,创 设德育情境从教学领域运用到班级管理与建设上,是对德育课 堂主渠道教育的有效补充、深化与提升,使德育目标得到进一 步浸润、巩固和内化,对帮助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具 有深远 的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2 年福建省中小学德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为 DY201202B。 217 作者简介:王德明( 1969 ),男,福建理工学校德育组,组长,高级讲师。 华 章 二 一四年第八期 Magnificent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