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_我们该关注什么_任伟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课_我们该关注什么_任伟良.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教师报 /2003年 /II月 /12曰 / 综合实践课 :我们该关注什么 任伟良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弱化传递知 识 ,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除了他的正式职 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 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 现成真理的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角 色的精辟论述 一、综合实践课的基本定位 1. 培养目标的定位。 把 “ 以学生发展为本 ” 作为指导思想,使学 生从感知到初步形成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对国 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以培养科学的认识论为基础,使学生联系社会 实际而形成良好的科
2、学态度、一定的探宄精神 与创新意识、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多方面的实 践能力 ;通过一些探究学习的实践,使学生具有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情 操,具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自我与选择学习的能 力、生活与发展的能力,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 上的生活方式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面向世界 的胸怀。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素质都 得到较全面的提高,个性与特长得到开发与持 续性的发展。 2. 学习内容的定位。 综合实践课 的内容是广域性的。性质上可 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分科性的 ;形式上可以 是实践性的,也可以是思辨性的 ;指向上可以是 社会现实性的,也可以是学术前瞻性的;从研究 意义上看,可以是
3、目前有结论的课题,也可以是 暂时还没有结论的课题。同时可以是上述各种 角度不同课题的交叉与综合。 从课程层面上看,根据综合实践课的功能 定位,其学习内容虽然几乎是不可穷尽的,但可 以在对学生作选择学习内容的介绍时,在一定 的范畴中用 “ 列举 ” 的方式予以指导性阐述。这 些指导性的内容介绍一般都可按 “ 课题库 ” 或 “ 主题库 ” 的形式列举,供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 的兴趣与特长作出一定的选择。但都应符合 “ 可研究性 ” 和 “ 开放性 ” 的特征,允许学生在完 成某个课题的探究学习后,能由此派生出新的 探究课题。 3. 学习方式的定位。 从综合实践课的内涵特征出发,突出学生 的主体性、
4、时空的开放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建立 一种全新类型的学习方式 :应着眼于学生发展 的要求,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的具体方案,将课 内与课外、学校与社区结合起来 ,将整个研宄学 习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方式系统。 4. 评价原则的定位。 为引导学生在基础学力提高的基础上,进 一 步着眼于创造性学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的综 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局,以及个性与特长的 发展,所确立的评价重点应是学生在实施综合 实践课中的 “ 过程 ” ,包括每一个学生在该项探 究学习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合作能力等 ; 同时,要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之形 成与提高方面的评价。 二、改革教学方法 1. 课程内容、结构
5、的变化。 从内容上讲 ,综合实践课与传统课程的区 别在于大大增加了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学校除 了提供一部分现成的内容外,许多资源还来自 于各种媒体,学生必须上图书馆、各有关机构或 互联网查找。其结构也由确定 的、固定不变的 结构转化为开放性的结构,由线性结构转化为 有分支的、跳跃性的非线性结构,由预先设计好 的按部就班的结构转化为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应 答各种不确定性的随机应变的结构。 2. 教师扮演角色的变化。 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角色应由传统的管 理者、解释者和评判者转变为合作者、协调者和 服务者。 3.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对待综合实践课,不应单纯追求其结构、计 划、方案和结果,关键在于资源
6、的收集和开发利 用以及信息的筛选、编码、归类、加工和重新构 建等。学生应主动和积极地参与,以培养自己 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养成科学的研究方法 和技能,激励自己去探索新的、未知的领域。同 时还应发扬团队精神,既要充分表现自己的个 性和独创性,又要注意互补和彼此的合作。 三、确定评估方式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产生了多 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如 :相对评价和 绝对评价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 价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但传统的评价标 准对于新能力有相当的局限性,或者说,新能力 是不能用过去的评价方法度量的。在传统教学 中,我们的评价基本上用于区别胜 利者和失败 者,而不
7、是作为一种转变性的协调发展过程。 综合实践课的目的不单纯是理解前人发现的知 识,而是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因 此,在开展综合实践课中,评价方式必须发生根 本性的变化。 1. 评价目标的转变。 综合实践课的教育评价应由以往偏重总结 性评价转向重视形成性评价,即重视在学习过 程中对学生情感和行为进行积极评价,而不是 只注意学习结束后的说教与总结。教师应抓住 综合实践课开展过程中的有利条件,针对学生 在活动中情感和行为的细微变化,适时进行点 评、点拨,这必然会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 综合实践课。 2. 评价对象的转变。 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是将学生的 行为或取得的成绩作为教育绩效的基
8、本标志。 综合实践课的实施,使人们意识到,学生的研究 是他们在实践中成长的必然过程,也是实践中 成长的象征和结果。学生获得的积极的内心体 验是成长的结果和评价的标准。实施综合实践 课,不能用传统的分数或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教 育效果,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也不能只停留在 “ 知 ” 的程度上,而要关注学生在实践中有没有 探究,探究到了什么。 3. 评价人员角色的转变。 综合实践课应改变过去教育评价由教师说 了算的做法,应十分重视小组评价与自我评价。 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角色,要从教育者转变为 综合实践课的设计者与参与者。综合实践课的 评价也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特别 应当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从某
9、种意义上讲, 综合实践课是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能力 的形成也应当是综合实践课的重要目标之一。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既可以保证评价的真实 性,又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会更客 观确切地反映学习者的实际情况。 4. 评价手段的转变。 综合实践课应重视评价的多样性,否定评 价的单一性。由于学生主体意识的个性化,加 之他们的感悟能力有差异,同时又受现代价值 观多元化的影响,综合实践课的评价应该以每 个学生为评价对象,将其在综合实践课中的感 受变化作为具体评价内容,构建一个新型的评 价体系。评价的手段,可以是在综合实践活动 过程中的考核与评价,也可以是活动后的相互 点评与自我小结。讨论、评比、成果展示、少年 论坛、记笔记、写体会等手段都是可以采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