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年终工作总结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社局年终工作总结5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社局年终工作总结5篇【篇一】202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五县”共建目标,系统推进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深化改革等工作,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荣获“省级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机制示范县”称号,就业创业工作受省委、省政府通报,以上两项荣誉全市唯一。一、2021年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就业创业方面。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6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2%;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3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困难人员帮扶就业82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5%;支持成功创业183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带动城乡就业744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1%;
2、发放创业贴息贷款214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就业援助率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8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6%;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334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2.社会保障方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7.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5.0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7%;工伤保险参保3.7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5%;失业保险参保4.7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生育保险参保
3、3.7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697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8.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全年新增各类参保3.04万人,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7.14%;征缴各类基金11.68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养老26969万元、企业养老4.7亿元、失业167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4192.96、职工医保29342.61万元、工伤1238.26万元、生育1221.95万元、城乡居民医保5219.12万元),发放各类待遇10.3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3.人才人事方面。新增高技能人才1509人,
4、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9%;新引进长期外国专家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3%;新增留学回国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0%;引进接收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484人,完成全年目标108%,其中高层次人才58人;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培训人数219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4.48%;新增专业技术人员929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22%;招录公务员55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24人,考试安全率达100%;公务员在职培训3730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86%。征集引进“苏北特聘专家”19名。4.劳动关系方面。劳动合同备案数4776份,指导41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96
5、%,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受理职工投诉举报及咨询1085起,到期结案率100%,人均“双随机”执法检查用人单位61户;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69起,结案167件,立案处理案件结案率98.8%,案件到期结案率100%。二、主要措施(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就业创业质量明显提升。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首位,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一是全方位服务企业用工。围绕贯彻落实“六条意见”,坚持把服务企业用工和促进就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县人力资源市场就业用工服务主阵地作用,深入开展人力资源和企业用工调查,常态化监测全县人力资源和缺工情况,发挥企业用工主体作用,适时举
6、办春风行动等系列招聘会73场,帮助9722名城乡劳动者和228家企业达成用工意向,引进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劳务中介与我县理士电池、圣固机械等重点企业对接,外招2758人,发放企业外招补贴、社保补贴、外来人员购房补贴、“优秀新xx人”奖励、稳岗补贴等共385万元。二是大力度推进全民创业。以开展国家第三批支持农民工等返乡创业试点为契机,加大全民创业宣传,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扶持3个镇、40个村(社区)、1个园区创成省级创业型乡镇(街道)、村(社区)、园区。成功举办创业大赛1次,建成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1个,1名选手晋级参加“创响江苏”创业创新大赛。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降低创
7、业贷款门槛,先后开展创业培训1998人,提供创业贷款资金支持2140万元,扶持1830人创业,带动7448人就业。三是全覆盖开展技能培训。主动适应劳动者和企业需求,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提升、精准扶贫等培训,实现培训服务全覆盖。不断创新培训模式,邀请淮阴工学院、技师学院的专家教授开展“定向式”“定岗式”“订单式”培训,全年组织开设培训班75期,就业技能培训3340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2725人,2059人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月嫂”、养老护理员、焊工等已成为我县优质培训项目。四是重点抓特殊群体就业。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扎实开展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和就业服务,为419名毕业生提供
8、就业指导,吸纳“三支一扶”人员4人,年末登记率、就业率分别达100%、99%。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实施重点群体免费职业培训,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087人,低收入技能培训456人,合格者每天给予50元生活补助,培训后推荐就业,扶持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以及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827人就业,实现城乡就业困难家庭动态“清零”。(二)深化社保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密实稳健。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思路,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改革准备期保险费清算和退休人员待遇核定业已完成
9、,全县324个机关事业单位11566名职工业务上线运行。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政策,为20388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及低保七类人员代缴医疗、养老保费511.35万元,办理异地就医备案1458人,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2%以上。二是扩面征缴成效明显。进一步巩固“全民参保计划”工作成果,以新业态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扩面征缴重点,联合多部门开展企业社会保险费稽核行动,全年新增各类参保3.04万人,六个项目332名被征地村民实现全部参保,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7.14%,征缴各类基金11.68亿元。三是社保待遇稳步提高。按照省市部署,调整全县29569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
10、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调整119.86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至135元/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至1620元/月,发放待遇10.38亿元,社会化发放率始终保持100%。四是基金监督防控有效。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实行人社、财政、地税、银行四方联网监管,把好基金“进出口”关。定期开展领取养老金人员数据比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监督检查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发挥社保费征缴管理联席会议作用,切实加强稽核和欠费追缴,实地稽核用人单位105户,新增参保792人,发现重复领取养老待遇7人,追回基金1万余元,拒赔外伤案件272件,拒赔金额303.5万元,发现1例假发票
11、案件,追回金额1万余元,基金跑冒滴漏有效遏止。(三)注重人才引培渠道,人才队伍量增质优。坚持“人才强县”战略,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培步伐加快,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素质全面提升。一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贯彻落实新一轮“荷都俊才”优惠政策,有效提高人才获得感,推动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推荐11家企业申报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企业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人申报国务院特殊津贴、中青年专家,9人申报“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新引进长期外国专家4名,新增留学回国人员6名。二是畅通人才引进渠道。聚焦“高精尖缺”,主动搭建平台,先后组织22家重点
12、企业赴安徽、山东、南京等地高校参加招聘活动,引进高校毕业生542名,其中高层次人才58人。帮助2家单位建成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共吸纳70名应届毕业生来金见习,吸纳1名清华大学博士生来我县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搭建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平台,共为县内9家企业引进“苏北特聘专家”19名。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高校优质资源,推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采取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联合办班等形式,着力抓好企业员工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1509人,帮助常盛动力、神舟车业等企业开展人才评价568人。探索更符合职业特点的评价标准,不把论文作为硬性条件来审核,取消了初、中级职称外语和计算机申
13、报门槛,全年审核推荐参加高级职称评审139人,中级职称109人,评审初级职称172人。宣传引导300余人参加经济、卫技等专业中、初级职称考试。(四)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更加规范。充分运用绩效考核平台开展日常考核,完成2021年度考核工作6540人,评定优秀等次1005人。以单位岗位设置常态化管理为抓手,推进事业单位聘用制管理,分段核定教育系统中小学岗位3413个。注重公务员能力提升建设,组织在职公务员培训学习3730人次。将招录招聘工作与引进人才相结合,严密组织考试,规范考录公务
14、员55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24人,招聘编外人员205人,继续保持各类考试“零事故”。二是工资福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做好机关1792名人员两年一档、滚动升级、工作性津贴的调整以及5364名事业人员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审批工作,对全县74家机关单位开展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检查,对发现问题要求按期整改到位。严密审核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事业单位岗位变动、乡镇补贴等工资调整情况,科学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坚持“到龄即退”原则,办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手续266人。三是转业军官安置和企业军转干部服务扎实稳定。完成1名转业军官安置服务工作,组织企业军转干部进行年度体检,并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帮
15、扶解困,有效完成重要时间节点的稳控任务。(五)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劳动关系建设和谐稳定。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力度,规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加强劳动关系管理。严格落实劳动用工登记和劳动合同备案制度,深入开展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摸底调查,努力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劳动合同备案数3956份,指导41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96%,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建成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1家。受理、调查、认定工伤案件235件,配合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对199名申请病退及工伤鉴定职工进行审核。二是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以推进“两网化”管理为抓手
16、,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方式,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全年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检查4次,检查用人单位349家;开展2021年度书面审查和“双随机”抽查,检查用人单位243家,办理案件235件,案外调解194件,立案40件,涉及劳动者659人,涉案金额352.16万元。三是强化纠纷调处力度。开展“仲裁开放月”活动,完成弱势群体“绿色通道”和仲裁员挂钩联系企业方案,健全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将调解贯穿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过程始终。劳动人事争议立案处理案件结案167件(其中:裁决29件,调解138件),涉案金额530.98万元;案外调解185件,涉案金额226.
17、34万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91.8%。四是提高信访维稳质量。切实排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汇办各类信访件,根据办结时间节点要求,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切实提高信访质量,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全年办理信访答复27件,处理“阳光xx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工单517件。(六)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以方便群众为目标,切实加快基层平台建设。全面升级基层人社平台标准化建设和便民化服务水平,拓宽“四个不出村”服务范围,目前建成144个标准化村(社区)人社服务站、
18、12家新型“综合便民服务站”、20家商店“便民服务示范点”和115家“综合便民服务点”,消费、取现、转账交易量累计12.5万笔、查询1.9万笔,涉及金额17027万元,就业查询日均200多人次,帮助546名群众实现就业,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30.2万张。二是以效能提升为准则,重新规范经办管理机制。严格工作行为规范、业务经办规范、服务场所规范和服务监督规范建设,推进窗口服务制度化和规范化向纵深拓展。继续加强“互联网+社保”便民服务建设,增加“不见面审批”服务项目,开通45项网上申报项目,42个事项纳入“不见面”清单,网上办件数共计4427件,外网申报办件数3952件,群众办事时间有效缩短。三是以“
19、一核四联”为抓手,切实提升党建水准。在全局范围内创新推行“一核四联”(以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为核心,与帮扶村联合共建,各支部联办活动,全局上下联手攻坚,为群众提供联心服务)工作法,规范基层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把理论和业务学习摆在首位,利用“周五学习日”“人社讲堂”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践行恩来精神和“我为xx发展添动力”等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赴德园、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和周总理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系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加大干部问责力度,有效改进机关作风,先后提醒谈话68人
20、,问责2人。坚持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切实激发干部队伍创新活力,先后调整交流股级干部11人。三、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研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社工作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痛点”。从就业创业方面看,受制于平台场地等基础设施欠缺、区位优势不明显、福利待遇相对发达地区不高等因素,目前我县人才总量缺口仍然较大,人才流动性较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紧缺,创新驱动后劲不足。“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就业质量不高,部分企业用工在长远规划上重视不够,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人文关怀等规范化建设任重道远。从社会保障方面看,因我县人口基数小、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逐年提高、群众参保意愿
21、不强,加之部分企业未能全面履行参保义务,应保未保现象普遍存在,我县全民参保扩面空间持续收窄等问题日益突出。随着老龄化逐渐加剧,各类退休人员待遇连续调增,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赤字日趋严重,支付风险增大。今年企业养老保险费累计征缴收入4.7亿元,累计支出5.4亿元,全年预计赤字700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存在住院人次大幅度上升,转外住院费用逐年攀升;门诊特定病种待遇提高,人数不断增加;人口基数少,统筹力度不足等,导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年度将出现赤字。从劳动关系方面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故意欠薪、欠费等各类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时有发生
22、。随着劳动者平等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新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大量非标准劳动关系涌现,突发性、群体性劳资纠纷增多,传统用工监管、协调手段难以适应,处理难度加大,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带来较大压力。四、2021年工作计划(一)主要思路2021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关键之年,做好新一年的人社工作意义重大。全县人社系统将继续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结合人社发展实际,明确新目标、谋划新举措、续写新篇章,持续推进全县人社工作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二)主要目标1
23、.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00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1000人,扶持成功自主创业1000人,外招2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继续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现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2%以上,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全年开展高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创业培训1000人,全年发放小额贷款2100万元,全年发放小额贷款2100万元以上。2.社会保障。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扩面0.55万人,征缴各类保险基金10.3亿元以上,社会保险覆盖率保持97.
24、5%以上,实现全县社保制度全覆盖。按照部署要求,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适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实现医保全国信息联网,跨省异地就医费用及时结算,职工医保报销比例达80%,城乡医保报销比例达72%左右。3.人才人事。引进外国专家3名,新增留学回国人才4名,协议引进本科以上毕业生450名以上,其中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人才50名以上,培养高技能人才800名以上,新增专业技术人员900名以上,推荐申报市级创业示范基地2个。4.劳动关系。确保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维持在98%以上,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5%;力争全年劳资纠纷案件同比下降10%左右,投诉
25、案件结案率达100%,全县仲裁结案率和调解率分别达到94%、60%以上。(三)具体举措1.推动就业创业高质量。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第一位的工作,聚焦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新目标,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创业富民战略,突出重点,着力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全力助推创业致富。充分释放就业政策红利,重点推进城乡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士兵等特殊群体充分就业,确保城镇“零就业”和农村“零转移”家庭动态清零。继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加大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合作力度,全面推行“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培训服务模式,满足市场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需求。加大创业富民
26、宣传力度,营造想创业、能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精心组织好创业大赛,完善优秀创业项目征集推介机制。强化专业化创业服务,实施普惠制创业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2.推动保障企业用工高质量。继续贯彻落实服务工业企业用工的六条意见,强化企业用工主体责任,用足用好1000万元专项资金。大力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全面掌握我县企业用工需求现状,深化开展企业用工精准服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通过“大型用工招聘会、乡镇招聘会、专场招聘会、组团赴外招聘、人才网络招聘”等多种形式,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双向选择平台,全年举办招聘活动60场次,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新增企业用工7000人以上,新建外埠
27、劳务合作基地2个,外招员工2500以上,全力保障工业企业用工需求。3.推动社保体系高质量。加快建立健全基本保障全面覆盖、补充保障协调发展、兜底保障无缝衔接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加强全民参保登记动态管理,全面规范用人单位参保行为,要求被征地农民刚性参保,帮助中断缴费人员接续社会保险关系,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困难群体代缴保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员全覆盖”。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及时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继续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政策,稳步提升报销比例,全面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基本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和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住院费
28、用直接结算。落实医保精准扶贫政策,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健康扶贫。强化社保基金立体化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内控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好基金安全。4.推动人才发展高质量。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战略资源的理念,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组织全县重点企业开展招聘活动,帮助企业多渠道吸引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及技能提升平台,积极做好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政策服务、业务指导工作,督促新设站单位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流动站联系招收博士进站工作,完成研究项目。强化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老劳模、老技
29、工作用,发挥好“名师带徒”作用,全年新增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紧扣全县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双创计划”“突出贡献专家”等人才项目选拔申报,努力培养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团队。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各类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举办全县“技能状元大赛”1次,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市“技能状元大赛”选拔赛。5.推动人事管理高质量。加强公务员日常管理,完善公务员平时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健全公务员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规范事业单位岗位动态管理,最大限度留住人才。稳慎做好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招录等工作,确保各项人事考试安全率100%。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做好新录用人员初任培训、公务员在职培训、
30、学xx训等培训。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做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和乡村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倾斜工作。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围绕“吃空饷”“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进一步健全监督与查处长效机制,促进津贴补贴规范发放。全力做好维稳工作,完成军转干部安置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军转干部安置计划。6.推动劳动关系运行高质量。健全完善劳动关系运行监测分析研判制度,全面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家。深化“五位一体”调解工作机制建设,坚持以调解为主,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提升调解仲裁处理规范化建设,确保仲裁结案率和调解率分别达到94%、60%以
31、上。按照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求,做好对各镇(街)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指导工作;利用县综治研判指挥中心功用,建立覆盖全县的劳动用工监控处理机制;适时开展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及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活动,严厉打击恶意欠薪、使用童工等违法犯罪行为,力争全年劳资纠纷案件同比下降20%左右,投诉案件结案率100%。7.推动人社平台服务高质量。深化人社领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放管服”的要求,扩大“不见面审批”范围,继续推行社保经办柜员制,简化经办流程,开发人社服务手机app,开通就业创业服务、社保缴费、退休人员生存资格认证等网上服务功能,将社保经办服务的申请、受理、审核等业务采取线上线下都可办理,打
32、造经办服务的新模式。升级打造升级“15分钟人社公共服务圈”,拓宽“四个不出村”服务范围,增添社保卡使用功效,提升便民服务的功能和水平。推进服务窗口政风行风建设,健全公共服务质量评价办法和评价体系,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舆论监督,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篇二】根据要求,现将区人社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重点工作谋划情况报告如下:一、2021年工作基本情况(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截至目前,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30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市任务数3400人)的155.9%,城镇登记失业率2.82%。(二)亮点工作1、人事人才工作进展有序。一是严密组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为全区16个部门21家区
33、直单位面向社会招聘60名工作人员,全程招录“零事故”。二是加强全区编外聘用人员管理,研究制定xx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试行),落实省委巡视整改。三是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做好现有省级xx工业泵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博兰特企业刘建哲博士参加“安徽省第八批技术领军人才”评选,截止目前我区共有6人获此殊荣。四是抓好技能人才队伍提升。积极开展企业新录用员工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大力促进企业技术技能提升、劳动者创业创新,共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658人(市任务数600人)、技能提升培训607人,培养新技师20人,培训高级工280人。完成8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34、”建设。2、就业创业质量明显提升。一是搭建优质就业服务平台,先后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76场,为企业和求职人员搭建招工就业平台,提供各类岗位5.6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2437人,实际到岗1576人。二是不断创新思路举措,多渠道扶持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开展创业培训210人,其中创业成功51人,带动140余人实现就业。三是贯彻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加大对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扶持,截止目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66万元。四是不断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57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14人,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324人,高校毕业生在岗参
35、加见习57人。3、社保扩面提质增效显著。一是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43家单位参保3573人,实现在职缴费和社会化发放养老金,准备期内清算征收工作全面完成。二是强化征缴扩面工作。落实“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以新注册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为重点,加强政策宣传,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区城乡基本养老参保8.45万人(城镇职工任务数3.84万人,完成3.98万人;城乡居民宏观管理,完成4.47万人),城镇基本医疗参保8.88万人(城镇职工任务数2.55万人,完成2.98万人,城镇居民任务5.9万人,完成5.9万人),失业保险1.69万人(市任务数1.3万人),工伤
36、保险1.77万人(市任务数1.5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72万人(市任务数1.3万人),全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是足额发放各项待遇。顺利完成11732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人均月增加养老金122元,调整后我区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2116.72元/月。提高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由原来的75元调至110元/月,增幅达46.7%。为8个“老字号”共882人发放群体补助资金151.64万元。为63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380万元。四是积极落实社保各项政策。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累计为全区企业减负近1029万余元。重新修订xx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培
37、训和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扩大了保障对象,为6358名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发放养老金905.68万元。出台xx区落实社会保险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对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由政府按100元缴费标准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帮扶困难人员参加居民养老保险。4、和谐劳动关系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劳动关系调处。规范特殊工时审批工作,严格把好审批关,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大力推进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和集体合同制度的落实,全区新办理用工备案企业327户5101人,规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企业集体合同覆盖率达80%以上。受理工伤106起,认定88起。受理立案劳
38、动争议案件125件,结案125件,涉案金额766.4万元,审限内结案率达100%。二是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对199家用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书面审查,依法受理投诉、举报案件273起,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行为。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行动,截至12月中旬,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2起,涉及农民工488人,清欠农民工工资454.8万,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三)获得的荣誉表彰2021年4月,区人社局因就业创业工作成绩突出,荣获安徽省人民政府“第二届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通报表彰。二、存在的问题(一)社会保险部分险种持续出现收不抵支现象。我区五项社会保险中工伤、失业两项保险基金运行较为平稳
39、,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但在养老待遇、医疗费快速增长和社保基金赡养率基数偏高的三重压力叠加下,加上我区企业效益缩水及减员现象严重,参保人员明显减少,扩面征缴难度进一步加大,导致我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三项社保基金收不抵支问题日益突出。(二)历史遗留问题多,信访维稳压力大。xx区企业改制及其它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涉及养老、医疗、工龄等问题,且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参保、断保情况复杂,涉及人员众多,有些政策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滞后,一时还无法解决和化解矛盾,导致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三、2021年工作安排(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聚焦
40、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提高就业质量、健全完善社保体系、规范人事人才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创新理念、务实作为,促进我区人社事业再上台阶。(二)目标任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三)工作措施。1、多措并举促就业。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园区用工需求,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四送一服”专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各类公共就业服务,着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施就业扶持民生工程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的就业。2、社会保障强扩面。继
41、续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引导符合条件人员参保,争取将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纳入参保范围,确保“五险”目标任务按时完成。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严格执行省、市政策规定,认真核算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进一步优化业务经办流程,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按时足额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3、人才引培求突破。不断强化职业能力建设,健全培养体系,完善培养机制,努力提升职业技术培训水平和整体实力,培养一批适应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加快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渠道,积极为企业解决
42、技术难题提供人才平台。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我区技能人才总量,使高技能人才规模基本满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4、劳动关系保稳定。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逐步完善“监察、仲裁、信访”三位一体的维权工作机制,不断加大指导服务和监督力度,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制和“两网化”管理,依法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重点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健全案件质效管理长效机制。认真做好企业军转干部、涉老、涉军、涉教等群体工作,切实抓好信访维稳,推动劳动关系和谐发展。5、改进作风重
43、实效。以党建工作为抓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基层支部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警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管理,履行党组班子主体责任,抓好“一岗双责”落实,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结合“六城联创”,常态化开展窗口文明创评服务竞赛,改进工作作风,梳理服务事项清单,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工作效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成事,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发生,努力塑造让群众满意的窗口形象。【篇三】一、攻坚克难大胆创新,过去一年全市人社事业发展成绩显著2021年,全市人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44、全市人社系统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各项工作成绩显著。(一)城乡就业局势稳中向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211%。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47万人,占目标任务142.5%。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6%,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创历史最低水平。一是帮扶重点群体。全年帮助5063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70%,完成目标任务116.7%;帮助1679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上岗,帮扶率达93%,完成目标任务133%,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零。全市为企业发放社保和岗位补贴2861.7万元,惠及15373人,为4.8万余人免费提供职业介绍,安置1771人在公益
45、性岗位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率达99.97%。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897个,完成目标任务112%。补录基层特定岗位人员126名,为1257名家庭困难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求职创业补贴125.7万元。二是服务企业用工。开展帮扶市直园区企业招工工作,出台了专门的春节期间招工帮办政策,短短1个多月,帮招20697人,在招工帮办领域创造了“xx速度”。创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打造“每月逢8招工”、“每周周6招才”以及特殊群体招聘日、地方特色招聘日等招聘品牌,开展节庆招聘和赶集招聘193场。按照省市部署,围绕企业需求,集中开展“四送一服”行动,多形式对接企业,进园区
46、进企业宣讲政策,全年为企业招工11.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64%。三是狠抓人社扶贫。全力推进就业脱贫,帮扶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5090人,完成目标任务119%,招募就业扶贫基地47个,完成目标任务783%,建成扶贫驿站15个,完成目标任务107%。单独建成扶贫车间22个,完成目标任务147%。开发居家就业岗位7165个,吸纳贫困劳动者5296人。开发辅助性就业岗位3369个,吸纳贫困劳动者3130人。组织开展淮河行蓄洪区劳务对接和定向招工工作,举办专场招聘会30场,帮扶就业166人。组织技能脱贫培训1613人,完成目标任务151.3%。大力推进社保扶贫,共为137737名贫困人口代缴保费,为12
47、9156名贫困人口发放养老金,全市266893名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居保代缴和待遇发放均达100%。(二)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8.70万人、23.60万人、31.78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1.04%、100.74%、100.6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13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当年缴费人数达到154.9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7.43%,全市领取待遇人员为67.66万人,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养老保险工作先后两次在全省人社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一是持续“扩面”
48、惠民。出台扩面征缴专项工作方案,利用琅琊山庙会、全椒走太平民俗、就业招聘日等开展宣传9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3000多份,有效提高社保登记率,目前全民参保登记录入452.62万人,占总人口99.98%,登记录入率居全省前列。提升保障水平,将全市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等职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二是突出“兜底”解困。连续14年上调企事业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养老金,2021年全市增发待遇总计1.74亿元,惠及全市19万余名退休人员,人均月增资131元。大幅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从2021年1月1日起,将我市居保基础养老金从75元上调至110元,惠及67.66万名参保人员。积极提高被征地农
49、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全市(除定远、凤阳)被征地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200元/月提高到260元/月。在全省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础养老金逐年增长机制,每年度按当年城市低保增发金额数40%比例提高基础养老金待遇。三是积极“护航”维稳。严格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社保费政策,有效降低工业企业运行成本。落实稳岗补贴政策,发放补贴2911万元,惠及企业职工13.91万人,扎实开展全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有序推进交通运输等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全市共组织因工劳动能力鉴定5次,鉴定工伤职工共计1433人;因病劳动能力鉴定2次,鉴定因病职工共计188人,各种确认268件。认真做好退役军人社会保险补费工作,测算退役士兵补缴基本养老保险1125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持续开展社保基金安全管理情况检查。切实加强社保经办风险管理工作,受部、省督察组高度肯定。(三)人才支撑作用更加彰显。完善博士工作站建设政策体系,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00余名。强化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管理,新增高技能人才5200人、专业技术人才5000人,累计分别达到4.7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