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区文化旅游局工作报告 (2)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区文化旅游局工作报告 (2) .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区文化旅游局工作报告区文化旅游局工作报告一、三年行动计划涉及我局工作完成情况(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以 xx 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为契机,三年来新建、改建综合文化站 5 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76 个、电子阅览室 66 个、农家书屋 12 个,全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开展了“xx 区文化体育广场”评比活动,评选命名了 20 个“文化体育广场”。区文化馆、图书馆通过国家二级馆验收。(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全面提高。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公用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以文化惠民、文化亲民工程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免费公益电影放映”、“xx 区文化志愿者公益服务
2、演出”、“xx 区文化艺术公益大讲堂”、“送图书、送知识”等活动。三年来,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 1590 场(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2000 余场(次),举办各类文化培训 206 期,捐赠图书 3.8 万余册。(三)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力推进。按照“综合文化站配有 3 名工作人员,社区(村)配有 1 名文化管理员”的标准,成立了村级文化管理员队伍,建立了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文化工作队伍。以“田园二七”文化志愿者服务艺术团为骨干,组建了 xx 区文化馆“兰花草残疾人合唱队”和“星光少儿合唱队”;大力扶持广场舞队伍建设,培育和发展编外“文化志愿者”。建立区级民间文化骨干资源库,涵盖舞蹈、声乐
3、、器乐、戏曲、曲艺等,储存文艺节目 200 余个。以全区三级编内队伍为主导,编外队伍为补充的“四位一体”文化人才队伍初步形成。(四)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突出。公布了 xx 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3 处;完成了“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公园”项目的保护规划、项目立项、本体维修、工程建设等相关工作。公布了我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2 项,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 项,确定 xx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人2 人,编撰出版了永远的记忆xx 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一书,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0 余项。(五)文化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开展旅行社、娱乐场所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 25 次;
4、文化旅游市场日常检查、巡查1100 余次,检查各类文化旅游经营场所 2384 家(次),办理扫黄打非大案要案 1 件,收缴各类违法出版物 7 万余册,受理市、区舆情通告 28 件,办理旅游投诉和文化行政执法案件 34件,旅游投诉率控制在 0.5以内。(六)“休闲二七”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一是加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景区(点)、农家乐旅游安全警示标识和防火警示标识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樱桃沟景区基础设施综合提升、龙园水乡升级改造和毛家湾生态农庄升级改造 3 个项目。三年来,政府和社会资金共投入 5800 多万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二是率先在全市开展乡村旅游标准化(试点)创建,两批次共 15 家试
5、点单位通过验收。三是深入开展 XX 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星级评定,共评出 22 家 XX 省乡村旅游星级经营单位,其中三星级 4 家,二星级 4 家,一星级 14 家。四是创新开展旅游宣传。圆满举办了春季浪漫赏花游、郑州樱桃节等系列活动,成功承办了“郑州文博森林公园首届森林生态文化节”、“三走进、三二七”等活动;推出了“市区樱桃部落御品堂”和“市区xx 市树木园毛家湾龙园水乡”2 条二七近郊一日游线路,“休闲二七”乡村旅游旅游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二、2014 年度工作进展情况(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初步实现了每个社区(村)建设一支群众文化队伍、每年组织一次文化培训、每季度开展一次文
6、化活动的目标。我区马寨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国家一级综合文化站,侯寨乡综合文化站、嵩山路综合文化站、长江路综合文化站、淮河路综合文化站被评为国家二级综合文化站。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并率先实现了与 xx 市图书馆系统的通借通还。(二)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以文化惠民、文化亲民工程为统领,大力开展了“免费公益电影放映”、百场公益演出”、“百场公益讲堂”等活动,举办了 xx 区第一届群众文化活动展演,进一步满足了辖区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截至目前,共放映公益电影 636 场(次);组织“公益演出”活动100 场(次);“文化艺术公益大讲堂”100 余场(次);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各级文化骨干培
7、训 1500 场次,捐赠图书18000 余册。同时,配合完成 2014 年 XX 省“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 4 场,xx 市“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活动 26场。(三)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力推进。建立了“田园二七”文化志愿者艺术团服务站;进一步充实了区级民间文化骨干资源库内容;举办了 xx 区 2014 年基层文化队伍培训班和 xx区素质提升公益培训舞蹈班,对我区文化专兼职人员约 140 余人和广场舞骨干 400 余人进行了培训。组织辖区文艺团队积极参与了 xx 市 2014 年华夏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展演、第六届 xx 市少儿文化艺术节、xx 市第二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等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并荣
8、获全国中老年服饰艺术大赛暨省十二届中老年模特大赛团体金奖、优秀组织奖及其他国家、省、市级荣誉 7项。(四)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加强。深入开展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整改和古城保护中文物违法与消防安全专项督察工作,对“三普”公布的 388 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调查摸底和自查,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配合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初步完成了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保护中心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启动了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保护大棚挡土墙、栏杆项目建设;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主教修女楼和樱桃沟天井院文物维修方案进行了评审。编撰出版了永远的记忆xx 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一书;古琴斫制、面塑两个项目
9、申报了第四批 XX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组织部分民间艺人参加了 XX 省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节,举办了 xx 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李秀莲作品展。(五)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持续强化。依托网格化管理,继续保持对辖区文化旅游市场的高压监管态势;深入开展了“扫黄打非”、“春季文化市场集中整治”、“中小学教辅专项治理行动”、“旅游合同”等专项整治,维护了文化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截止目前,共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 13 次;市场检查 564 次;出动稽查人员 1260 人(次);检查歌舞娱乐(包括电子游戏)、出版物销售、景区(点)等各类文化旅游经营单位 640 家(次);受理市、区舆情通告 9 件,按
10、时处理 9 件;办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案件 7 件,立案 7 件,结案 7 件;收缴盗版、淫秽等各类违法出版物共计 5000 余册;受理旅游投诉 4件,处理 4 件,旅游投诉率控制在 0.5以内,游客满意度在全市排名持续上升。(六)旅游营销宣传活动丰富有效。联合中原网,开展了“乡野美味”-二七农家乐巡礼活动,对我区农家乐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收到了良好效果。推出了“市区樱桃部落御品堂”和“市区xx 市树木园毛家湾龙园水乡”2 条二七近郊一日游线路。深入开展了“5.19 中国旅游日”、“文明旅游”进社区等宣传活动。预计全区全年接待游客 551.9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78 亿元。我局荣获 20
11、14 中国(郑州)自驾车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暨中原最美自驾游线路推荐奖。(七)旅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积极指导樱桃沟景区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及景区旅游信息标准化工程、稷水生态园温泉洗浴项目、申河溶洞-明辉金鑫老年山庄项目和毛家湾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协助完成了樱桃沟新宏种植园樱桃果塑造及樱桃叶制茶研究与开发和创业养鱼场食用锦鲤的引进研究与示范。其中,樱桃沟景区旅游信息化工程已近尾声,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井院修缮工作正在对外公开招标;稷水生态园温泉洗浴项目投资 1000 多万元,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住宿楼、民俗园等。申河溶洞明辉金鑫老年山庄项目已完成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毛家湾升级改造项目投资 600 万元,
12、初步完成了园区餐饮服务设施的升级改造。(八)旅游标准化及 a 级景区创建稳步推进。xx 市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创建终期验收结束,我区 4 家试点单位通过验收;第二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创建如期启动;全区第二批乡村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创建按期完成,7 家试点单位通过验收;龙园水乡成功创建国家 aa 级景区,稷水生态园成为备案景区。按照市旅游局的统一安排,圆满完成了首批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复核和全区住宿设施普查。(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四风”突出问题,联系工作实际,扎实做好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从严从实查摆问题,深入
13、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关键环节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截止目前,我局累计发放征求意见表 300 份,召开座谈会 9 次,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 42 条;走访文化旅游企业、社区 40 余家,撰写调研报告 8 篇;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问题 7 个,完成班子及成员整改事项 57 项;修改制度 7 项,新建制度 3 项。三、2015 年工作谋划(一)指导思想及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把深化体制改革与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管理工作为抓手,以加
14、快全域旅游发展、旅游智慧城市建设和省级生态区创建为契机,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旅游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努力构建文化旅游产业新体系,促使文化旅游市场环境更加优化,文化旅游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群众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游客满意度进一步提升。2015 年,力争全区实现游客接待量 600 万人次,旅游收入1.85 亿元。(二)主要措施1、完善基础,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管理工作为抓手,积极参与 xx 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村(社区)创建,不断拓展乡镇(街道)文化站、行政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继续完善图书馆新馆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实施
15、 xx 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管理、使用、服务评价等制度,全力做好县级文化馆的评估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2、贴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继续开展文化亲民、惠民工程,持续打造“百场公益演出”和“百场公益讲堂”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计划全年放映公益电影 600 场(次),开展“菜单式”公益演出 100 场(次),举办“公益讲堂”100 场(次);深入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和 xx 区群众文化活动展演,不断丰富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3、强化指导,推动基层文化队伍和人才建设。持续开展百支文化志愿者特色队伍建设;举办全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班及各类文化培训活动;组织辖区文艺队
16、伍和文化志愿者参与各项赛事。尝试开展“在校大学生进社区指挥基层合唱团”为主题的新型“双联双带”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培训,计划以全区 18 个有居民合唱团的社区为试点,定期常态化安排合唱指挥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下社区开展辅导培训。4、传承保护,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配合市文物局,做好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公园项目的建设工作;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文物安全巡查,保障文物安全。继续深入挖掘、整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成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遴选和评定,积极申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5、加强监管,维护文化旅游市场秩序稳定。继续保持对辖区文化旅游市场
17、的高压监管态势,抓好出版物印刷、歌舞娱乐、旅行社、景区(点)等文化旅游企业的监管工作;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加大对节假日、晚间等游商地摊活跃时段的监管巡查和打击力度,严查封堵淫秽色情出版物;严格落实省、市、区的有关要求,深入开展网吧、一日游等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旅游价格欺诈、欺客宰客等违法行为,巩固和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全年计划开展文化旅游市场集中行动 6-8 次,每季度开展正常市场检查不少于100 次,游客投诉率控制在 0.5以内。6、创新形式,开展旅游宣传营销活动。举办以“美丽乡村”为主题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开展“旅游进社区”、“文明旅游”等活动;参加市旅游局组织
18、的各类宣传促销活动、区域性的大中型旅游交易会和旅游商品博览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我区观光游玩。7、多措并举,抓好旅游业专项规划及项目建设。一是编制全区旅游行业污染防治规划,积极指导绿色景区创建,全面落实创建省级生态区的目标任务。二是继续指导樱桃沟景区基础设施综合提升、稷水生态园温泉洗浴项目、申河溶洞-明辉金鑫老年山庄等旅游项目建设。三是实施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筹划开展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配合市旅游局做好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相关工作和第二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创建。8、落实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行业监管、属地管理、企业主体责任”原则,全面推行 xx 区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19、,积极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扎实开展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督查检查、暗访暗查、联合抽查等活动,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年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9、持续整改,巩固党群活动成果。一是持续加强学习。把加强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形成党员干部自觉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良好风气。二是继续抓好整改。按照抓常、抓细、抓长的要求,不断完善发现和解决“四风”问题长效机制,真整真改,从根本上防止“四风”问题的反弹。三是强化作风建设。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
20、”和“两个责任”的要求,切实抓好机关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重大事项群众参与、集体讨论决策等制度,力求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大力开展作风整顿,深入贯彻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三项制度”,让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转变观念,在落实中强化作风,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内容总结内容总结(1)区文化旅游局工作报告一、三年行动计划涉及我局工作完成情况(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三年来,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 1590 场(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2000余场(次),举办各类文化培训 206 期,捐赠图书 3.8 万余册(3)受理旅游投诉 4 件,处理 4 件,旅游投诉率控制在 0.5以内,游客满意度在全市排名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