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蒂凡尼的早餐》改编的启示.docx

上传人:李** 文档编号:4732524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蒂凡尼的早餐》改编的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影《蒂凡尼的早餐》改编的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影《蒂凡尼的早餐》改编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蒂凡尼的早餐》改编的启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摘 要近年来,随着媒体的迅速发展和电影行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搬上银幕,供大众欣赏同时也受人们欢迎,可以称之为一种视听文化。本文以蒂凡尼的早餐电影改编为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论述小说文本与电影的不同表现形式,又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文学与电影的互动,即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谐共赢。关键词:蒂凡尼的早餐;电影;改编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and the prosperity of the film industry, more and mor

2、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adap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by movies. More and more literary works are brought to the screen to be appreciated by the public and welcomed by the public, which can be called a kind of audiovisual culture. Taking the film adaptation of breakfast at tiffanys as an exampl

3、e,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 forms of expression of the novel text and the film, and also use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o mak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film, that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to a

4、chieve a harmonious and win-win situation.Keywords:Breakfast at tiffanys;literature;film Adaptation目录引 言1一、文本内容的转换1(一)情节的变更11.情节的删减22.情节的转换23.情节的增加3(二)主要人物形象的重构41.女主角的形象重塑42.男主角的形象重塑4二、叙事策略的变化5(一)叙事视角的变化51.小说的内视角叙事52.电影的全知全能叙事6(二)叙事结构的变化71.小说的时间循环叙事72.电影的单线叙事8三、电影对小说改编的得失分析9(一)电影改编的成功之处91.视听造型的添加92.

5、配乐完美搭配10(二)电影改编的不足之处111.选角的失当112.主题的简单化12四、电影蒂凡尼的早餐改编的启示12(一)消费心理,准确定位12(二)适度改编,大胆创新13五、总结14注 文14参 考 文 献15致 谢16引 言文学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从上古传说到各国的经典作品,再到如今的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文学已经伴随人类发展了数千年。电影虽然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它对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年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一开始就与文学联系在一起。文学是一门静态艺术,语言是叙事、描述和表达情感的载体,与文学不同的是,电影是一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使用现代技术,如电影图像、声音

6、等等表达情感。尽管文学和电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但它们相互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在电影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电影不是文学的附属物。电影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文学。所以,要研究这两种艺术,我们需要了解它们在各个方面的互动。文学是电影的培养皿,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成熟的艺术形式。在过去100年的电影艺术史里,许多经典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如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1995)、简爱 (Jane eyre,1943)、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2005)等等。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代表作之一蒂凡尼

7、的早餐自1958年出版以来就创下了非常大的销售量,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商业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文本内容的转换影片蒂凡尼的早餐由布莱克爱德华兹执导,是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电影的创意性改编,这是常见的改编方式。当然,这里的“忠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复制,而是忠于“原著的精髓”,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电影从故事情节的变更和主要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两个方面实现了对小说的改编。(一)情节的变更电影和小说是各不相同的表达形式。小说的情节往往更加复杂,更加完整,也更具关联性,尤其是由几十万字组成的长篇小说,多条线索同时展开,错综复杂。而影片由于受时长的限制,不能把小说的内容完全地容纳。因此,在

8、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的改编中,对小说情节的变更主要体现在删减、改动和增加三个方面,以此适应电影艺术的要求。1.情节的删减小说蒂凡尼的早餐中,霍莉对“我”微妙的情感变化所进行的细节描写,是吸引众多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似乎也能真切感受到霍莉对爱情、亲情的情感变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由于时间和表现手法的限制,电影不能完全表现出这种情感变化,因此,影片另觅出路,将小说中无爱情火花的“我”和霍莉结合在一起,使电影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影片删除了霍莉和巴西富豪若泽的感情线。例如,若泽搬进霍莉的公寓,两人开始同居生活,霍莉对操持家务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当起了家庭主妇,也在为了能嫁到巴西努力学习

9、葡萄牙语,从霍莉和保罗的闲聊中,保罗知道她有身孕以及她对若泽深厚的感情。然而这些在影片中都是次要的感情线,影片里的保罗(小说里的“我”)才是霍莉的男主角,而若泽在影片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小说中,霍莉被认作为黑手党萨利的同伙被抓进监狱时,若泽没有出现,而是让表弟来公寓替他收拾行李,这样的情节在影片中出现,必然造就霍莉复杂繁琐的感情线,也更加明确霍莉对若泽感情的深厚,从而削弱了影片故事结局的圆满,因此影片将这个情节也删去了。作品容量过大有时也不适合拍成电影。对此,电影蒂凡尼的早晨省略了很多与爱情主题无关的情节。如在“我”知道小说即将被刊登在杂志上与霍莉出门看到一个漂亮的鸟笼后来霍莉当作礼物送给我。霍

10、莉、玛格和若泽三个人的出游。霍莉总是把各色各样的男人带回家,霍莉楼下的太太看不惯她的行为举止,总是举报她。“我”生日那天霍莉很高兴地带我去骑马,“我”骑的马受惊导致“我”摔伤,霍莉在帮“我”上药时因涉嫌犯罪被逮捕,霍莉被逮捕后流产我去医院探望她。“我”很好奇霍莉名片上为何印着:霍莉戈莱特莉小姐,在旅行中。布莱克在改编电影时,将这些情节完全删减。2.情节的转换影片不仅仅只通过删减小说情节来达到喜剧性的效果,也修改一些情节。如小说里,故事的开始是“我”和酒吧老板乔贝尔展开关于霍莉如今在哪的讨论,电影则改为霍莉在清晨时分,穿着黑色的礼服,吃着早餐站在蒂凡尼的橱窗前。一直被霍莉叫起来开门的汤濑先生在小

11、说中只出现了一次,然而在影片中从头到尾都在,并且协助警察捉拿霍莉。霍莉入狱是保罗和酒吧老板贝尔协助她逃走,影片里是贝尔曼教保罗如何帮助霍莉逃离。这些关键的情节的修改直接促成了小说意蕴层面的跳转。另外,还有一些细节的改动。小说里结尾是未知的,电影则改为在出租车上保罗情真意切的对霍莉表达出自己的爱,霍莉给自己戴上了刻有“tiffany”字样的易拉环,并把丢失的猫抱在怀里,与保罗相拥于倾盆大雨中。小说里,霍莉邀请各界单身男士到家中聚餐,电影中则改为男士携伴参加。小说里聚会时,我对玛格突然出现是不满的,电影则改为玛格是受到霍莉的邀约,她带来了巴西富豪若泽。小说里“我”与霍莉的第一次见面是她突然闯入我的

12、家中,电影则改为保罗刚搬到新住宿,由于没有钥匙,无意间按了霍莉的门铃,保罗向霍莉借电话,两人有了第一次谈话。由此,小说中两人一次心心相印的长谈,在影片中变为了多次。3.情节的增加在电影改编中,除了通过对情节的删减和改动适应镜头语言要求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情节来凸显。蒂凡尼的早餐电影情节的增加是为了达到喜剧性的效果,这个增加是小幅度的,但却达到了观众的笑点。新的情节带了许多新的细节。小说里对于霍莉举办的聚会并没有其他过多的描写,吃喝玩乐也没有被邻居投诉。电影在这新增,楼上汤濑先生被噪音吵醒,给社区报警,警察来后在楼下遇到霍莉,霍莉指着自己公寓的位置后,和一位男士走了,此时保罗无意间看到,叫上巴西富

13、豪若泽从窗子外的防火梯逃走。这一情节的添加,使得影片的喜剧性达到了高潮。电影为让保罗了解霍莉,也为两人的感情做铺垫。霍莉带保罗去监狱探望黑手党老大萨利先生。保罗是一位经济困难但被有妇之夫包养的作家,后来保罗发现自己爱上了霍莉便于有妇之夫决裂。在小说中这情节是不存在的,而电影改编增加了两人之间的互动,后面和有妇之夫决裂也是保罗对霍莉情感的爆发,使得影片的故事更加紧凑。值得注意的是,对情节的改编使剧本更加完整和紧凑,然而也使得电影的厚度比起原著的有所减损。有些转折略显得突兀,人物角色没有得到充分的自然呈现,但这是电影改编中常见的问题。总的来说,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与原著的主要内容相一致,例如“我”与霍

14、莉如何认识-两个人心心相印的对话-聚会-“我”的书出版-霍莉乡下的丈夫来找她-霍莉卷入案件。都展现了原著的基本面貌。(二)主要人物形象的重构高尔基曾说过:“文学是人学”,强调了文学艺术离不幵人的主题。与文学相比,电影则属于另一番光景。克拉考尔说:电影是攫取事物表象的艺术,电影距离人的心灵愈远愈好;让米特里也认为电影不太适合表现纯内心活动,它无助于分清主客,反而增添了混乱。” 由此看来,电影在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方面比文学弱,因此,小说为了适应转换成电影相对较小的时空容量,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是不可避免的。1.女主角的形象重塑在卡波特的小说中,霍莉是一个乡下来到纽约寻求理想生活的交际花,她美貌出众,气

15、质高贵,引来了形形色色的男人的围绕。正如村上春树所言,霍莉身上有一种纯洁的放荡。她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获取自身的独立、自由和精神的需求,是时代的叛逆者。卡波特对霍莉的塑造不同于以往的小说,他不是对霍莉的行为和内心世界了如指掌,而是游走于现实和理想世界之间。与原著霍莉身上惊世骇俗的奔放、在性上的开放,以及纯洁的放荡相比,奥黛丽赫本所塑造的霍莉,其天真、脆弱的性格更为明显,她外在形象的优雅和神秘更让人回味。小说里,霍莉追求自我的存在和心灵的自由的决心是坚定的。尽管经历接二连三的打击,她也没有放弃追寻自己的美梦,在最后一刻也还决定远离纽约。甚至霍莉最终迎来什么样的结局,在书中都并未表明。只用猫的归宿暗

16、示霍莉或许也有了归宿。在电影的最后,保罗推心置腹,“霍莉,我爱你。我很爱你,你属于我。”霍莉开始坚决反对,“没有谁属于谁这回事,没有人能把我关在笼子里。”保罗反对她的话,扔下刻有蒂凡尼的易拉环戒指,愤然下车。经过一番思想挣扎,霍莉也紧随下车寻猫,最后两人在滂沱大雨中激情拥吻。影片中的霍利选择回归现实生活,享受简单地幸福。不再寻找能让她呼吸顺畅的自由空间。电影为适应市场需求,对原著人物形象做出相应改动,人物关系和情节加入了理想主义的成分。在影片中,霍莉的矛盾、焦虑被完全抹去,而这些恰恰是霍莉性格的根源,由此影片中霍莉的形象不可避免地相对单薄。因而村上春树一再在蒂凡尼的早餐导读长文中强调,阅读本作

17、,切不可将女主角霍莉与赫本混淆。作者卡波特也说,赫本并不是他想要的霍莉。2.男主角的形象重塑电影赋予了小说中“我”一个姓名保罗(乔治佩帕德饰演)。保罗是个郁郁不得志,但显然已经成熟的作家。影片中保罗一出场就是一幅高大帅气的模样,外形健壮、金发的纯美式英俊青年形象。正被有钱的富太太包养,着装都是私人订制,经济上没有烦恼,生活也平稳。即使后来保罗和富太太分手,他的作品也已出版,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卡波特的故事里,这位住在楼上公寓的男子,和霍莉一样来自乡下,脸上还带有少年的痕迹,内心敏感,同时还有几分倦怠。他还在为自己的作品能无偿被发表而开心,生活的全貌,其实才在他的眼前徐徐展开,同时他还有同性恋的倾

18、向。霍莉感知到他身上的中性特质和漂泊不定的孤立感,正因如此,霍莉信任他,和他成为朋友。这倒使他和霍莉的交往,变得更为纯粹。支撑二人交往的情感,应当是普世的“同情”,而非具有戏剧性和观赏性的爱情。二、叙事策略的变化叙事是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生活的本质和意义传达给他人。由此可见作者选择了不同的叙事策略与谁一起讲故事,从什么角度讲故事,目的都在于以揭示个人经历和对生活的感知。在文学影视化的今天,由于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决定了从小说叙事到电影叙事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叙事方式进行重置。(一)叙事视角的变化叙事视角的存在使得叙事有了层次,使故事有不同的讲述方式,也让作品带给受众新鲜的感觉。叙事视

19、角被马克柯里等人认为是叙事学在20世纪最成功的研究内容之一。1.小说的内视角叙事内视角又被称为限知视角,作者除了进行少量的叙述外,几乎没有声音。内视角叙述让作品的人物或事物发挥指导作用,讲述并参与事件的情节、场景和生活。在小说叙事中使用不同形式的内视角,可以为小说创作增添了鲜明的色彩。卡波特对小说蒂凡尼的早餐高超的叙事视角设计,是该小说一个重要的特色,也是小说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卡波特在小说蒂凡尼的早餐并没有遵循传统小说中上帝视角的叙事方式,而是非常巧妙的设置了内视角下“我”第一人称叙述者,而在这之中穿插了配角叙事。蒂凡尼的早餐中叙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在“我”的帮助下, 作者通过间接引用、

20、人物之间的对话以及有限的景观描述和象征技术,完整地呈现了故事及其主题,使读者从中领略了蒂凡尼的早餐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作为一名参与者,作家总是遇到意想不到的意外,例如,他被邀请参与霍莉的聚会,遇到很多奇怪的人,或者他看到霍莉突然情绪失控,把她周围的一切都毁了,这使得故事生动有趣。作为观察者,作者讲述了他对所看到和遇见的事物的感受和判断,增强人物的特征,帮助读者获得了隐藏在故事中的更多信息。小说中“我”与霍莉半途相识,并不是她所有故事的见证者。在这穿插了其他人物的叙述视角。在霍莉邀请“我”去的聚会上,遇到知情人物叫0J贝尔曼。在和贝尔曼的交谈中,“我”获悉霍莉过去的一些事情,包括她与一名骑师交好

21、,贝尔曼如何打造霍莉成为好莱坞影星,还有霍莉在初来纽约在社交圈的一些细小情景。在这里提到贝尔曼,一方面贝尔曼替“我”完成霍莉的过往的叙述。另一方面为后文贝尔曼帮助霍莉埋下伏笔。小说中“我”虽不是全知叙述者,但其叙事比全知叙述显得更加真实。叙述者与霍莉有同样的情感,如对爱情、自由、同性恋的看法上,两人意见相一致。叙述者“我”对霍莉的观察,其实也就是对自身的观察,也同样投射在作家本人身上,带有浓烈的自我表达意味。2.电影的全知全能叙事与小说相比,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为了讲好一个故事,采用“全知视角”的叙述方式。一般来说,“全知视角”是导演在一部影片中所运用的最主要的叙事手段。它采用隐蔽性的不易察觉的方

22、式,借用摄影机的眼睛将故事讲得更加自然流畅。小说中,“我”既是叙述者也是参与者,在对霍莉的观察和叙述的过程中,难免会赋予作家个人色彩,会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在电影中,摄影机的眼睛是客观呈现的,其展现的画面更接近人们日常的视觉行为。因此,电影采用全知视角叙事,更有利于观众以自身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影片思想。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镜头语言的被运用的淋漓尽致。电影结合整个时代的故事背景以及爱男女主人之间轻快暧昧的情感综合运用了长镜头、特写镜头等多种镜头叙事,也尽最大可能客观地还原60年代纽约特有的生活环境。在影片中长镜头运用的不多,第一次出现是在电影的开头,长一分钟左右。镜头里霍莉作者出租车,身穿黑色小礼

23、服,化着淡妆,踏着清晨的微光,来到蒂凡尼的橱窗前,吃着早餐。这个镜头给故事背景一种华丽的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霍莉对蒂凡尼的向往。第二个长镜头出现在戈莱特利医生跟随保罗,想要和他谈话。我们可以看到周围男人和女人从他们身边走过,医生有时接近保罗,有时远离他,这让我们怀疑这个男人打算做什么,一种紧张的感觉在我们心中蔓延开来。如果需要更清楚地显示人物的面部表情,特写镜头应该是实现这一效果的最佳镜头。影片中,当若泽选择离开霍莉,她的梦想再次破灭,她变得非常沮丧而悲伤。这个情节电影用特写来处理它,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霍莉痛苦的脸和她的眼泪,激发了我们同情她的处境。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保罗的脸清晰地显示

24、在屏幕上,通过屏幕我们可以看到他复杂的眼神。他不想霍莉离开,但他知道他阻止不了她。电影的全知视角叙述,没有着力在影片的某个人身上,而是通过摄影机客观忠实地将演员的对话、行为记录下来,再通过蒙太奇手法将整部影片串联起来呈现给观众。(二)叙事结构的变化叙事结构就像是支撑一座现代高层建筑的主梁结构:你看不到它,但它却决定了你构思的作品的轮廓和特点。然而小说结构的影响不是在空间上,而是在时间上,往往是经历很长的时间之后才能让人感受到。1.小说的时间循环叙事轮回再生或循环往复的时间观是中西文化的最为古老的意识。 “四时循环”引发的节侯感应赋予叙事时间人情化。人们常用自然的寒暑易变, 隐喻“冷暖”人情。用

25、不同季节渲染人物心境 , 或者隐喻人际关系 、人物命运等。戴维洛奇指出 :“我们都知道天气影响人的情绪, 小说家可以随心所欲发明各种天气状况以适合他制造的某种情绪。” 这种时间观曾是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具活力、最有想象力的时间形式。小说蒂凡尼的早餐,季节循环叙事也很明显。它赋予了整部小说以绚烂的季节变化,每一季都表明故事的某个阶段,对应人物的关系。如小说中,春天霍莉与作者相遇,也是故事的起点。夏天,霍莉邀请作者参加她的私人聚会,作者由此进一步了解霍莉。秋天,由于霍莉成为别人关系中的不速之客,作者对她表示失望,是故事的高潮。冬天,霍莉失去她的猫,逃到了非洲,这是故事的结局。与此同时非洲的春天也是霍

26、莉新生活的开始。小说四季循环和首尾相应的结构显而易见。时间循环打乱直线前进的剧情线索,让小说不再是刻板的直线进行, 而是循环往复。这样时间循环的架构应合了杨义叙事学概念中的“结构顺序绵密细致 ,在绵密细致中分出许多层次 ,而这些层次在故事的顺序中制造参差 ,既有时间上的跳跃和回溯, 又有空间上的节外生枝 。” 2.电影的单线叙事与采用的小说倒叙顺序不同,电影蒂凡尼的早餐运用的是好莱坞经典叙事结构,又称为单线性叙事结构或线性事理结构。在这个叙事结构中,时间方向是单一的,即所谓的线性原则。在逻辑原则下,这个叙事结构遵循单一的因果逻辑。简言之,这个故事结构基本上发生在一个统一的时空中,且故事具备一定

27、的完整性。其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都比较清晰地传递给观众,观众的情绪也根据叙事的四个阶段获得良好的调动。例如,在蒂凡尼的早餐中,剧情很简单,即一个通俗的都市爱情。女主霍莉从蒂凡尼店回到家中休息,男主角保罗刚从罗马飞到纽约,没有公寓大门的钥匙,无意中按到霍莉的门铃,两人相识完成了叙事中的开端部分。而霍莉为摆脱家中的醉鬼,通过防火梯从窗子进入保罗的家中、邀请保罗参加她的聚会以及通过一些之情人士保罗进一步了解霍莉则完成了叙事的展开。后来霍莉成为别人关系中的不速之客,保罗间离她,得知霍莉哥哥逝世的消息又在关心她是叙事的一个高潮。在电影的后三分之一时,霍莉涉嫌犯罪遭到男友抛弃,保罗出手相救并对霍莉

28、表明心意,叙事在这里完成了剧情的再高潮和结局部分。在空间、时间和叙事线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这种叙事结构产生戏剧的方式往往取决于叙事各方面的巧合或偶然。因此,在故事中各类意外的发生往往便是线性叙事的亮点。例如,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整部电影始终围绕爱情喜剧的单线性展开。但是影片的精彩之处在于意外的发生,对于还在幻想和哥哥去海边的霍莉来说,突然收到哥哥意外死亡的消息是推动剧情的意外。保罗受邀来到霍莉的聚会,认识形形色色的人,还在谈笑风生时,突然听到警报声,从窗子里爬回家以及后来保罗的小说发表,两人出门庆祝,去商店偷东西一路跑回家,则是电影为观众制造笑料的意外三、电影对小说改编的得失分析小说的电影改编是

29、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大众文化艺术的归属。小说蒂凡尼的早餐改编成电影,一方面影片视听造型深入人心,影片音乐也成为经典曲目。另一方面电影改编影响读者对小说的想象,削弱了小说的文学性。(一)电影改编的成功之处在阅读小说过程中,对于读者而言,文字所描述的艺术形象往往是靠自己的想象获得。而电影带给观众的艺术形象是直接的、可观赏的,想象的空间是有限的,这些形象必须通过电影的声音和画面构图体现出来。所以改编时适当的视听造型的添加和音乐影响的完美搭配对影片的效果呈现非常重要,也是电影改编创意性的表现。1.视听造型的添加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电影试图利用技术手段传递一系列连续运动的图像,使光线在人类的视觉神经系统

30、上传递。同时,色彩也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光线和电影中使用的颜色相结合,有助于现场演员的感觉堆叠。光可以分为高光、中光和弱光,颜色分为暖色和冷色,暖色代表喜庆气氛,冷色代表悲伤场景。影片中人物的穿着视觉造型十分引人注意。霍莉和作者为了庆祝“我”的书的出版出门吃饭,这个情节充满了快乐和兴奋。小说里写到我们一起去喝酒,漫步到第五大道,在餐馆吃饭,饭后边笑边唱,最后偷面具戴回家。而在影片中,这个情节是用高光和暖色两种手法来处理的。高光呈现出一幅非常明亮的画面,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霍莉的橙色外套体现了温暖的色彩效果。明亮的画面加上温暖的橙色外套给我们观众的眼睛带来温暖的视觉效果,甚至在我们的心

31、灵上,也让我们感觉到一股轻快的溪流围绕着两位演员。在霍莉得知哥哥意外死亡时,电影画面用冷色调呈现,给观众以视觉悲伤的冲击感,电影人物形象的服饰和妆发,也是视听造型的重要表现。小说中,“我”是叙述者,同时也是旁观者,完整地描写女主角霍莉的穿着打扮,“她身穿一件苗条合身的凉爽的连衣裙,脚上是黑色凉鞋,颈上戴着一条珍珠项链。”电影开头赫本穿着纪梵希的黑色礼服,梳着精致的发型,画着浅淡的妆容。仅是一分钟的画面,已近乎完美地为我们展现了小说人物的外形描写。黑色通常意味着优雅和尊严,影片开头的黑色小礼裙也暗示霍莉的美丽和优雅。影片成功地运用色彩将彼一时代的纽约风光描绘得美丽而欢快。色彩在该影片中不仅可以给

32、观众带来视觉享受,而且也是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感受。通过合理、创造性的色彩运用,既可以传达电影中复杂而又抽象的思想,又可以充分发挥色彩的表意功能。2.配乐完美搭配影视造型的视听结合是现代电影的语言表现,而电影中的音乐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运用表现力强、配合剧情发展的音乐,可以大大提高影片的艺术魅力。电影美学家钟惦棐说:“电影音乐是电影的有机构成之一,是电影中一个极为活跃的因素,是空间艺术的时间走向,是故事情节中属于情绪渲染与凝结的产物,是电影美学中的独立篇章。”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的配乐都是由出自亨利曼西尼之手。他把摇摆乐、流行乐和管弦乐还混搭在一起,也把小号、大提琴、吉他、钢琴等多种乐器融入编曲,还

33、有加入大量的人声演唱。影片刚开始霍莉穿着华丽,举止优雅,踏着清晨的雨露,拿着早餐来到蒂凡尼的橱窗,这时响起了由曼西尼创作的月亮河的伴奏。从摇摆乐中提取音乐的精华又巧妙搭配大量爵士乐,旋律轻柔悠扬使得音乐和画面谐和,但又似乎不和谐,充满了迷惘不清的情绪,却又体现出影片的主题,既霍莉在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之间的挣扎,将观众带入影片中。在影片中,出现明朗欢快的小号,都是霍莉对金钱名利的执着和追求,如霍莉举办宴会,邀请众多单身人士参加,夜深人静的屋内灯火通明,交谈声此起彼伏,酒杯觥筹交错,男女士舞动身姿。热闹的氛围,欢乐场面,在欢快的小号声衬托下令人十分振奋。相反的,当低沉的大提琴出现时,则是不愉快或不

34、热闹的氛围,有时是男女主角在争吵。霍莉得知哥哥去世,此时屋内光线昏暗,环境混乱,低沉的大提琴声也弥漫着悲伤的氛围。保罗在屋子里写作,听到美妙的歌声月亮河(MoonRiver),“Whereveryouregoin,Imgoinyourway,Twodrifters,offtoseetheworld(我会优雅地遇见你不论你流向何方,我都将逐你而去,与你流浪着看遍大千世界)”,这是在黄昏时刻,霍莉坐在窗台自弹自吟唱,歌词很巧妙地诉说霍莉的内心诉求,音乐和影片画面在这里完美融合,将剧情推入高潮,吸引了众多观众。这里既是现实的,同时霍莉又用歌声表达出内心的渴望。此刻,我们可以看到霍莉在现实与梦想之间难

35、以抉择的困境。就如美妙的歌声中又充满伤感。蒂凡尼的早餐在电影改编过程中各种风格音乐的引入表现出人物内心复杂而又细腻的情感,也给我们带来一种浪漫、高贵、时尚的氛围。而影片的主题曲月亮河也获得了奥斯卡歌曲奖。(二)电影改编的不足之处小说在影视化的改编过程中,由于电影拥有独特的镜头语言叙事,读者获得了视听文化上的极大满足。但电影蒂凡尼的早餐,在获得商业上的巨大价值时,电影的改编在演员的选择以及作品的主题造成了一定的失衡。1.选角的失当从小说的人物形象来看,影片选奥黛丽赫本来饰演霍莉,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首先体现在演员气质与小说人物气质的不同上。赫本在媒体上几乎没有负面报道。而且她优雅大方

36、的气质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从罗马假日中甜腻与高贵的“安妮公主”,到修女传中为了正义良知毅然还俗的“璐克修女”,再到黄昏之恋中怀春少女的“艾莲”。这些角色使得赫本留给观众的是圣洁无暇的身影。赫本的内在气质与外在形象与小说在性上纯洁的放荡及一个反叛者的形象是不符合的。由她饰演霍莉无异于一个高贵的公主堕入凡间,但其还是公主本身。这种距离还体现在演员自身对角色的表演上。卡波特看过电影后很愤懑。他说,电影把霍莉这个角色演得孱弱了,单薄了,脸谱化与表面化了。卡波特对霍莉的描述,是介于轻盈与厚重,清朗与沟壑之间的。她轻浮、草率、行为不端但却又正直可爱,她生活混乱却又一直怀抱美好的的原则“不伤人家感情,不做烂污

37、货。宁可得癌,也不愿要一颗不老实的心”。她不是影片中知途迷返,被爱感化,有着公主式的华丽转身的赫本。她应该是为寻求呼吸顺畅的自由空间,不为花花世界以及爱而停留的霍莉。尽管霍莉的饰演得到许多人的青睐,但看过原著的读者,大多是不买账的。从赫本的饰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穿着时尚,气质高贵的形象,然而我们看不到一个逆天违众、水性杨花的女人。2.主题的简单化一部作品最重要的便是主题的凸显。显然,蒂凡尼的早餐仅5万的文字的小说,表达了多种主题,如自由、安全、归属、同性恋等等。而作品中卡波特突出的主要主题是“人对安全的需要与对自由的渴望”。而不是电影中“美少女的蜕变记”,“男女的世俗爱情剧”。导演布莱克的这

38、种改编固然满足大众的观影需求,但在情节的呈现上却使影片脱离小说的主题。片中的人物、场景、对话无一不是精致且优雅地在为剧情的展开而铺陈。导演布莱克为了保证影片的主流性,把影片变成了爱情喜剧。而美好的爱情,最终也成了霍莉的救赎。小说本没有爱情,有的只是简单地朋友之情。影片中闪动的“爱之光”,把复杂的人性加以简单化的爱情表现出来,使得电影的主题简单化了,也因此丧失了小说本身的厚重感。男主人公和霍莉一样,来自乡下。他敏感、细腻还有几分的孤独。然而为了凸显影片的罗曼史爱情,导演选高大帅气的乔治帕佩罗出演。男帅女美的两位主角相遇,也暗暗把观众引到爱情上。影片中改编过的月亮河显然也是为了契合影片中唯美的爱情

39、。甚至为了罗曼史的爱情更加令人动容,影片结尾时男女主角激情拥吻,由此被美国媒体称为“无法超越的银幕第一吻。”电影主题的选择上,并没有遵循小说。电影另辟蹊径的同时,也让很多读过原著的读者在观影过程中,明显感受到改编后小说主题被隐藏,呈现的是大众所喜爱的爱情喜剧。四、电影蒂凡尼的早餐改编的启示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纵然有不足之处,但不可否认,它一经上市就取得巨大的成功。在这成功的背后,少不了导演准确地把握大众观影需求,以及对电影改编的大胆尝新。(一)消费心理,准确定位从文艺上看,小说属于高雅文学,而电影、电视剧是市场文化经济下的大众文化消费,属于通俗文学。基于这点,改编者在再次创作应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接

40、纳度。小说蒂凡尼的早餐篇幅短小精悍,意义深刻,作品中所蕴含的关于身份地位,关于自由以及安全进行一系列的讨论,令读者印象深刻。一方面这种内在的意蕴很难通过画面表达出来,需要读者慢慢品读;另一方面小说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读者可以很好的代入,具有“亲身参与”性,第一人称的叙述在影片中是很难呈现的。所以这就需要改编者进行转化处理,例如改编后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俨然成为了一部爱情喜剧片,增加了霍莉和保罗之间的感情戏,把两个主要人物身上的一瞥一笑都放大了,形成一种诙谐的喜剧。改编后的结局,温情了许多,保罗与霍莉相拥于倾盆大雨中。这是很符合美式爱情片的处理手段,也是大众对大团圆结局的崇尚心理,相对于悲剧结尾

41、,消费者更乐于看到美满欢乐的结局。改编者先是作为观赏者,再是创作者,自然也考虑到了大众的心理。(二)适度改编,大胆创新改编要紧抓原著的精髓,适度改编。拿安娜卡列尼娜为例,1997版的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列文的叙述,将两个主要的故事串联起来,在安娜和列文之间建立了一个拱形结构,增强了时空感,使故事更加流畅,人物角色更加生动。2012年版本中戏剧场景的使用可以被看作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过于关注图像、戏剧和夸张的表演之间的无缝联系,使得电影缺乏激发观众思考的内在力量。国内,张纪中版的西游记与原著相比感情戏有所增加,和现代人有着相似复杂感情的师徒四人自不必说,遇到的妖魔鬼怪也变得感情用事,比起吃唐僧肉,反而

42、更想像人一样恋爱。这无疑也在警示改编者,改编是对原著的二度创作,以原著的基本情节为基础,进行过大幅度的改编,反而适得其反。在改编方法上,布莱克将忠实性和创意性结合在一起。电影在主题、人物塑造、艺术体裁等方面,以充实和忠实原著为基础,反复进行了对原著的创意性改编。为了符合观众的观影情感需求以及电影的要求和特点,电影对原著的情节进行合理的增减重组,使之更加紧凑,更加集中,更加符合原著的精神,故事也更加吸引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对性方面的言论很严苛,例如小说中“我”是一位具有同性恋倾向的作家,而影片中“我”却是一位被有妇之夫包养的作家,消除了保罗同性恋的可能性,同时也肯定了保罗后期对霍莉产生

43、情感埋下伏笔。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创作。影视改编从文学中吸取养分,文本在被阅读是重新获得活力。从接受的美学角度看,任何作品都必须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再造才能突出其意义。五、总结在电影市场的大背景下,可以说,电影蒂凡尼的早餐是应运而生的产物。而小说与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媒介,能够成功完成叙事转换,更在于艺术家们的不懈追求,这不仅是对小说的思想深度有深刻的理解,更是对影像技巧的恰当运用,才能最终实现了小说与电影改编之间的双向交流,成就了珠联璧合的传奇。尽管卡波特对女主的选角不甚满意,不可否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的改编获得巨大的成功,成为1961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并获得五项奥斯卡的提名,奥黛丽赫本也借此提名“最

44、佳女主角”。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的改编也为我国的电影制作提供借鉴思路。在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下,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应该要准确的分析把握市场需求和观众观影感受,以便更好的定位原著的思想内涵,抓住小说中最动人的情节。在改编上,不囿于成规,即便相同的题材也可以拍摄出不同的影片效果。影片在选择演员时,也应注重演员是否符合小说人物的形象、性格、气质,要表现出小说人物的神态气韵,契合小说人物的演员,会给影片带来亮点,使电影效果更出彩。反之差距太大可能会影响影片的呈现效果。注 文 中林小萍电影内心化剧作叙事方式的转变,北京电影学院报,2005年,第2期。美电影蒂凡尼的早餐,布莱克艾德华,1961。,美电影蒂凡尼的早

45、餐,布莱克艾德华,1961。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 M ,王峻岩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8中杨义.杨义文存第一卷中国叙事学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美杜鲁门卡波特蒂凡尼的早餐,董乐山、朱子仪译,南海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28页。中钟惦棐起搏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第296-297页。美电影蒂凡尼的早餐,布莱克艾德华,1961。美杜鲁门卡波特蒂凡尼的早餐,董乐山、朱子仪译,南海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26页。参 考 文 献1丁怡萌. 吉陵春秋中的时间循环叙事之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102-107.2鲁瑛. 在蒂凡尼店用早餐

46、中叙事策略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关系J. 湖南社会科学, 2012(06):200-202.3王敏. 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内容比较研究以1997和2012年安娜卡列尼娜改编电影为例J. 电影评介, 2015(12):39-41.4章杏玲. 试论影视活着的改编艺术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143-146.5陈林侠. 人物与人称:小说与电影叙事的比较研究J. 艺术广角, 2007(2):7-7.6邹丽. 浅论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J. 电影文学, 2011(04):124-125.8张丽华. 浮华中的寻梦人蒂凡尼的早餐女主人公郝莉形象解读J. 名作欣赏, 2009(

47、24):68-70.9南颖. 浅析影片蒂凡尼的早餐的配乐J. 音乐时空, 2015(18):75-75.10武迪. 电影音乐美学视角中的音画关系J.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6(12):53-53.11钟惦棐. 寻声记致荒煤同志J. 电影艺术, 1982(01):32-35.12梁沛好. 论小说内视角的叙事魅力J. 西江大学学报, 2000(03):68-72.13杜芳. 杜鲁门卡波特小说的故事空间变化J. 学术探索, 2014(07):104-107.致 谢论文至此,将近落笔之处,笔墨易收,却难收离别之情。四年青葱很久,久可细细回忆树影灯长、纸张书页于校园,而又不过弹指一挥间,初进校园的情形尚历历在目便将作别离。一谢恩师之情,没齿难忘。求学期间,承蒙语文与文化学院的恩师们的敦敦教诲。时光匆匆,言语或已随风飘散,但恩师们“示之以美好,授之以希望”的精神和态度,将永远铭记在学生心中。论文得以圆满收尾,尤谢陈赞琴老师,不嫌我愚笨,面面俱到,悉心指导。恩师循循善诱,通情达理,胸藏文墨让我获益匪浅。二谢父母之恩,感激涕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