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教学设计6.docx

上传人:陆** 文档编号:4657406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惊弓之鸟》教学设计6.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惊弓之鸟教学设计6【教材简述】这篇课文写的是射箭能手更羸在打猎时,见到一只边飞边鸣的大雁,经过仔细观察,不用射箭,只拉空弓就让大雁掉了下来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意图主要是告诉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是第三单元第二课,写的是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把大雁射下来了,难点在于怎样让学生学会主人公善于思考、勤于观察的思维过程,做生活的小能手,这也是三、四年级阶段孩子所缺乏的,所以课堂上要着重讲解。【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懂得“惊

2、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有关大雁的知识;2、收集有关大雁的文字或图片资料;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成语,你能告诉老师吗?(点名答: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2.很好,看来你已经

3、把学过的成语都牢牢记住了。(出示一些成语)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3.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惊弓之鸟(PPT呈现课题)4.看老师板书课题:惊弓之鸟。5.师:“齐读课题(学生读),很好,再来一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到底讲了什么样的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带上你们的好奇,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遇到的不认识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学生读书)2、通过预习,生字词都认识了吗?下面老师检验一下你们预习得怎么样?(1)(PPT呈现生字词)齐读生字词两遍。齐读都会读了,那找同学读可以吗?(2)点名读(要求学生仔细听,一起检查他读得

4、怎么样)(3)大家说他读得好吗?(生答:好),那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吧。(如果读得不够好,下一人来读)三、指导写字1.看来同学们预习的很充分,生字词都掌握了,下面我们来写写生字。2.PPT呈现“我会写”生字(齐读、点名读)3.师:下面请同学说说你们认为这些字书写时都该注意哪些地方?(点名答,师进行集体点拨)弓:第三笔要一笔写成;魏:“委”上下对正,“禾”右边的一捺变为点,“鬼”第十四画是撇,第十六画是撇折,竖弯钩要伸展;射:是翘舌音,结构上“身”做偏旁的撇不要出头;箭:和箭相似的字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剪、煎)“前”的第三笔横较长,要托上盖下;雁:里面是两个“人”,要左长右短;弦:字音是“xian

5、”而不是“xuan”;惨:是平舌音,结构上左边先写两点后写一竖,“参”下面三撇宜长,最下撇最长;愈:字音是“yu”而不是“yue”痛:里面结构的左边一竖没有勾4.教师指导范写魏;射;箭;雁;痛5.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走查看书写情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成语故事。二、学习课文让学生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师:那课文讲了谁的故事?(生:更羸)师指导学生:“更”是一个多音字。同学们了解到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点名答:是一个能手;射箭能手.)很好,你从课文哪里知道的?(PPT呈现第一自然段),那什么样的人能成为能手呢(PPT中能手变红)?师:那我们试

6、着理解能手是什么意思?(点名答:擅长某种能力的人)师:文中说更羸是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PPT中射箭能手变红),射箭厉害的人。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到九自然段过渡:我们来一起看看他的射箭技术到底有多好,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到八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体会。全班交流从文中哪里看他的射箭技术好?(PPT呈现第二段)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很自信、爱观察)指导朗读:用肯定的语气,读出更羸的自信(点名读)师:读得很有自信师:“更羸说他不用箭,只要一拉弓,大雁就掉下来了,你信吗?是啊,老师也不相信,那文中谁不相信更羸呢?(生齐答:魏王)那魏王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呢?生答:“第3自然段”(PPT呈现第三段)师

7、:这段中哪些词最能表达魏王的态度?(生答:信不过、本事)变红指导朗读:读出怀疑的语气(点名读)师:从你读的语气中我们看出魏王对他的不相信师: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表达魏王态度的?生答:“第6自然段”(PPT呈现第六段)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生答:大吃一惊)变红师:魏王从信不过,怀疑到大吃一惊,说明了什么?生:更羸真有这样的本事。(点名答)指导朗读:读出惊讶的语气(点名读)师读得很棒,同学们向他学习,再读一读这句话(学生读)那更羸是怎么做的,让魏王大吃一惊?(PPT呈现第5段)带动作朗读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更羸真的有这样的本事;他是怎么做到的)对呀,这是什么原因?PPT呈现第九自然段师:

8、这段话中哪些是他看到的,哪些又是他听到的,用直线画出来。生:第一、二句是看到的和听到的,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点名答)板书:飞得慢 叫得惨师:看到这些现象,更羸又是怎样分析的呢?(你来读一读他怎样分析的句子,“2句”)师:答得很对,看得出来,这位同学也是一个很仔细的人。板书:分析师:更羸通过仔细观察,他分析出了大雁飞得慢是因为什么?(点名答: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师:大雁叫得惨又是因为什么?(点名答: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师:第二句话是采用了先说结果(飞得慢;叫得惨),才引出原因(受过伤.;离开同伴.)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呢,想一想。师继续:是为了作出正确的

9、判断,同学们以后写作中也可以试着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进一步分析,更羸知道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雁了?引导进入3、4句学习。师:所以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啊,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齐读全文分角色读,男生组合女生组,教师旁白(要求:有感情朗读,读出大王的信不过、大吃一惊等语气。)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师总结:更羸通过观察、分析、进一步观察、判断出来大雁不用箭,只拉弓就会掉下来,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点名答:聪明、机智、善于观察.)同学都说得很好,更羸就是一个乐于观察,善于分析的人。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向他学习,

10、做一个生活中的小能手。板书: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师引导: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来,拼命像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答)惊弓之鸟(师指课题)现在请同学们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点名答:被箭惊吓怕了的鸟)师:答得非常好,“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弦的响声;“之”就是的;“惊弓之鸟”是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PPT呈现成语解释)四、作业1、和爸爸妈妈分角色朗读课文。2、写本课生字词。3、做语文同步。板书设计飞得慢 善于观察10 惊弓之鸟分析叫得惨善于思考惊弓之鸟教学设计7教材说明:惊弓之鸟是小学语文义

11、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课文讲述的是古代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这只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因此得名,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全文环环相扣、说理清晰,逻辑性强。它采用了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写法,用魏王来衬托更羸,表现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课文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12、教时安排:第一课时: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王、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读通课文,能说出文章主要内容。第二课时:读熟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下面以第二课时为例具体介绍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2、分角色朗读课文,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回顾课文内容。1、(课件出示)树上有十只鸟,如果被人用箭射下一只

13、,还会有几只?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第课惊弓之鸟中也有一位善于射箭的人,他就是更羸。揭示课题。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初步感知大雁落地原因,感受更羸判断的准确。1、播放动画。2、大雁是如何掉下来的?理解此句话中两个“直” 意思的不同。3、是什么使大雁从空中掉下来了?4、指导朗读。三、深层探究大雁落地原因,理解更羸的话。1、大雁为什么会直掉下来呢?2、动画播放更羸说的话,提出学习要求。3、汇报交流。(1)更羸共说了几句话。(2)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作出了什么分析?(4)他做出了什么判断?指导学生用“一就”、“因为所以”这两组关联词语说话,领会更羸语言中的因

14、果关系。(5)检查理解,完成填空。四、分角色朗读课文。1、画出表现魏王神态变化的语句,读出情感。2、更羸的语言应如何朗读?3、分角色朗读。五、理解运用。1、出示大雁报记者小雁的报道。问:如果你是更羸,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2、说话:如果大雁不,就不会。领悟大雁死亡的更深层原因。六、拓展延伸。、解题。说说自己身边,以及在电视、电影或者读过的故事里所知道的类似的人。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成语故事,掌握更多道理,学到更多知识。板书设计: 惊弓之鸟裂开往上飞 善于观察害怕惊弓之鸟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

15、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小黑板(生字词)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从更羸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1、出示小黑板: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2、导入: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更羸

16、这么多的情况,时至今日,我们还谈到他,是因为他与一个成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惊弓之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手的奥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读不好的段落重点指导读好。3、认读生字词: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提醒:“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gng,不要读成gng。弦,读xin,不要读成xun。“愈”读“y”,不要读成“yu”;“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并归纳问题。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全班交流。3、再默读课文,提出自

17、己不明白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归纳出有价值的问题,如:(1)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2)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第二课时一、朗读感悟,解决难点(一)说“更羸不用箭能射下大雁”是哪几自然段(14)1、指名读14自然段。2、更羸打猎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他们看到的那只大雁的(用“”画出来:一只、慢慢的,边飞边鸣)3、更羸指着大雁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他的话(更羸的话中用了“只要就”,表达出更羸的胸有成竹,所以读时语气要肯定。)4、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如果是你,你相信更羸的话吗5、指导朗读:更羸虽有把握,但态度谦和。魏王的话要用不解和疑问的语气来读。6、齐读14自然

18、段。(二)师:更羸到底有没有将大雁射下来呢哪几自然段告诉我们1、齐读5、6段。2、更羸怎样射大雁的大雁听到弦声怎样哪些词写出拉魏王吃惊的程度句子对比: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那只大雁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掉下来。(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3、指导朗读:突出两个“直”,突出“啊、大吃一惊、真有、这样”(三)师: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1、默读79自然段。思考:最后一段话,更羸一共说了几句话每一句话讲什么(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

19、的是他的分析)2、同桌交流。3、集体交流:更羸的这段话总共有四句。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力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见大雁飞的情形分析所得。第三、四句是他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终得出的结论。4、语言训练: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因为,所以。5、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二、总结课文1、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你觉得更羸是个怎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2、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第三课时一、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2、记忆字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3、难字书写指导:“弓”是独体字,笔画是3画;“魏”是17画,第14画是从“田”字里面通下来一撇,第16画是“撇折”;“雁”字,“厂”字里边是两个单人旁,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4、书写练习。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同步练习。布置作业: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