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颐和园》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22835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教案——《颐和园》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颐和园》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教案——《颐和园》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教案——《颐和园》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教案颐和园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指导思想: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理论依据:本节课中充分运用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的指导理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个性培养,注意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创设情景加强协作会话最终形成意义建构。让学生主动积极获取知识,让其学会,会学,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设计特色:图片展示,直观感知;感情朗读,读中体会;概括特点,加深印象。二、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

2、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2、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课文移步换景,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

3、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3、本课内容与小学相关教材的联系与区别:这是一篇游记,与三年级中课文记金华双龙洞属同一类型的文章,区别在于写作方法上,本课文让学生了解移步换景按游览顺序写作的方法,并在自己习作时能够运用。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四年级的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词意句意的理解上还有欠缺。他们在三年级时已学过参观游记的文章,对这一类文体并不陌生。2、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画面、感受美景的能力不够完善。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借助工具书,联系

4、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四、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对一些优美的句子熟读能诵。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五、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教学运用品读学习型教学模式,产生式教学策略与替代式教学策略交替使用,利用课件演示等手段。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读通课文,理解生字词语,收集颐和园相关资料。2、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好课件,了解颐和园的相关内容,最

5、好对课文熟悉到能背诵的程度。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无4、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八、教学过程县级备课设想镇街交流意见教师使用体会一导:1、(师)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游玩?谈谈自己的感受。大家今后想不想到富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的颐和园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美丽风光。板书课题。2、(师)在出发之前,让我们先观看一下一些颐和园的图片,对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二观:1、(课件播放颐和园风景图。)(师):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点什么吗?(生自由表述)(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2、颐和园很大(课件打出颐和园的平面示意图)景点当然很多,一时半会是游览不完的,所以在去之前,我们得有点安排,才不至于走

6、了半天,还是把最美的地方给漏看了。恰好,有一位作家他也到颐和园去了,写下了一篇游记,就是昨天我们已经读了课文,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他的游览顺序。(师)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把有关句子画下来?(生)读作者游览路线的四句话。(师)(屏幕出示四句话)轻声读这四名话,请留意这些加点的表示动作的词。说说作者去了哪些地方游玩?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游览吧,看看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是如何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的。三读: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自己印象深刻的词语、句子。2、师:读了这一段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课件)3、交流反馈:(1)长廊的长、美引导

7、:哪些词中看出了长?(七百多米,273间,一眼望不到头。)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1992年他被认定为世界吉尼斯记录,怎样?够长吧。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一下。指导朗读(抽生读、齐读)。4、比较句子,让学生说说哪一种写法好?为什么?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这条长廊很长,分成很多间。小结:在这儿作者使用了具体的数字来描写长廊的长和间数的多。运用数字可以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具体、更清楚。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后大家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写法5、对于长廊,除了长,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美)哪里看出来的?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学生读)师:这是古代

8、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谁来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指读、齐读小结:颐和园的长廊有着五彩的画,是画的世界,花的海洋,果然名不虚传。谁愿意通过整体朗读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抽生读,齐读第二小节。)四悟:运用学习上一自然段学习方法去感悟一下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内容1、自由选择万寿山与昆明湖两处景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得优美的句子,说说作者在万寿山、昆明湖看到了哪些景观,他是按怎样的顺序看的。2、说说文中那些语句让自己感受到了景观的美。一读;二谈感受;三讨论分析;四练习朗读,注意语调重点分析:滑过用得对不对,能不能用划过代替。重点句子: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

9、的琉璃瓦闪闪发光。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分号的用法)五说: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扮成小导游员说说颐和园的景观,并介绍一下他们的特色(随机出示课件)。六品:学生用欣赏、陶醉、赞美的情调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在脑海里再现颐和园的美丽景观。七练: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颐和园,及其他风景名胜的图片,文字资料。2、完成作业本中第六、七题。3、拓展题:根据课文内容,概括一下颐和园景观的特点,填在括号里,谱成一首三字经。颐和园、(景色美);长廊(长)、画五彩;万寿山、好景观;佛香阁、(耸半腰);排云殿、(真辉煌);昆明湖、(似镜玉);南湖岛、(葱又绿);长石桥、十七孔;雕小狮、(无一同);.说不尽、道不完;请大家、细游赏。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颐和园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佛香阁排云殿)(南湖岛十七孔桥)十、作业设计第一课时:作业本第1、2、3题第二课时:作业本第6、7题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第三课时:作业本第4、5题学习课文作者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问题研讨1、如果没有多媒体课件,能把这节课上好吗?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