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学(教师版).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551492 上传时间:2021-09-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四章学(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子》四章学(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四章学(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四章学(教师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章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了解老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老子的相关知识。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4.理解老子的辩证哲学。【学习重难点】准确把握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并直接论说道理的特点。【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知识链接】了解老子思想l 政治思想: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无为”思想。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l

2、哲学思想: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学习过程】一、积累文化常识,文学常识:高考调研P41、P42二、整体感知(一)预习检查:高考调研P41“文言知识”(二)诵读指导。(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例如: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范读:听范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三)自读课文,读后请

3、尝试着翻译全文。要求:字字落实,文从句顺,把握内容。(四)用简短的话概括每一章的主要观点。三、文本研究【思考1】研读第十一章,思考:1. 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请你说说围绕学习、读书、交友等具体事件,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 呢?2. 试分析本章的论说特点【思考2】研读第二十四章,思考:1、 老子列举企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它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老子举例意在说明什么看法?明确:企者用脚尖直立身体,违背人体自然规律。跨者迈大步行走,不是行走的最自然状态。自然状态才最适合。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追逐显相,看重我“有”。自我炫耀不可取做人不要“企立”“跨行

4、”,不要主观妄为,而要遵循遵循自然规律,顺“道” 而行。 做人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而要谦虚、谦让。“曲则全 ”的处世哲学:求全之道,莫过于不争,不争之道,在于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2、现实中,有的老师或家长特别鼓励孩子去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你对这种做法怎么看?请联系实际简要回答。【思考3】研读第三十三章,思考:1、 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明确:“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明于道。反省自身,把握自己,体察生命本质。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

5、。“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杂念;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强者。2、 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话与上文的联系?明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必先自胜,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朽。(

6、参见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年2006版;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 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自知、自胜更重要。通过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知足与强行,不失其所与死而不亡,两两比较辨析,告诉人们:人生唯有自知,自胜,自强,才能实现天地之志,与道长存。【思考4】研读第六十四章,思考:1、 尝试给这一章分层,概括各层大意:明确:第一层:“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层意:(1)为之于无事。(2)防患于未然。第二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层意:(1)大由小发展而来。(2)为之于细微,终成其大。第三层:“民之

7、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层意:没有以慎重态度对待事情的终结,没有注意细微和小节,所以“常于几成而败之”。始终谨慎从事,才不会出现失败。2、请你用三个成语说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观点,并联系现实或历史谈谈你的理解或看法。提示:成语: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居安思危/有备无患/防微杜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四、探究思想内涵:高考调研P47“任务二”五、艺术感悟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技法指导】先秦诸子的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有其独特和巧妙之处,如善用譬喻、对比,思路简洁明晰等。分析其论证特点,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先秦儒家思想的智慧,对我们的写作以及民族精神的塑造有指导

8、作用。明确: 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举例说理,以具体事物为喻,概括出抽象的道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毂”“器”“室”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相依相生。善用逆向思维。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说理的效果。如“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等,都体现了老子的逆向思维。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老子中,多用方言、谚语、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闪耀着思想之光。善用比喻、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课外拓展】一、习近平谈道德经:2013年4月,

9、习近平主席进行了他就任国家主席之后的首次外访。行前,习近平主席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在回答巴西记者提问时说:“(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懈怠,不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治理大国就像烹制小鱼一样。“小鲜”即小鱼。这是老子基于“无为”理念阐发的治理大国的基本原则。烹制小鱼,必须注意调和好各种佐料,精心掌握好火候,使每条小鱼都入味;同时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与此相类,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域、阶层的差别大,治国者要精心周到,统筹兼顾,使政策措施惠及每一个人;国家大政方针一旦确立,施政者不要过多干预社会生活。一句话,治理国家必须要有审慎负责的态度。二、儒道之别儒家: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B.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道家: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B.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