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稚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稚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摘要】攻击性行为又叫侵犯性行为,是指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有意侵犯、争夺或破坏的行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一般表现为打人、踢人等身体上的直接攻击,也有间接攻击,如从面部表情、姿态手势等表现出来的攻击性倾向。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注意观察、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正确认识和分析攻击性行为的性质,寻找其成因,以使我们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
2、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因此分析和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我们幼儿教育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关键词】 幼儿 攻击性行为 原因 心理 环境. 现状 解决方法一、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攻击是指个人或者团体有意地攻击或伤害他人身体或精神或者损害他人财物的反社会行为。儿童, 甚至是成年人都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言语攻击,即指通过取笑、讽刺、诽谤、谩骂、背后说别人坏话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格欺侮, 或者是恶意造谣中伤他人, 破坏别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身体攻击, 即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是有可能造成伤害的
3、工具攻击他人身体。三是损害他人财物, 比如用暴力抢走他人的东西2、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一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开始了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了解社会对他有哪螳需要与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等,并逐渐地达成这些期待,学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在幼儿园,我们常常会看到幼儿身上总会出现一些与社会规范不一致,直接或间接损伤他人、对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不利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攻击性行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其实,几乎每个幼儿身上都有攻击性行为。只不过在有的幼儿身上表现出较强烈的方式,有的较弱。从动机上看,可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分为两类:一类称作工具性攻击行为,如在“娃娃家”玩游戏时看到同伴抱着会眨眼的布娃娃,也想
4、抱,便去争抢。在这里,攻击行为是指并不带有伤害的动机,而只是通过攻击性行为达到占有某种资源(如玩具、食品)的目的的行为。另一类称为敌意性攻击行为,如故意抓伤小朋友的脸、破坏别人的游戏成果或用口水吐人、骂人、咬人等。这类攻击性行为具有伤害别人或自己的目的,是幼儿园中令人头痛的问题之一。有的时候,幼儿的攻击行为是这两种类型的混合。一些心理学家研究还发现:攻击性行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幼儿阶段攻击性行为出现较为频繁,主要表现为更多地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稍大一点的孩子则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攻击性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l出现第二个高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还存
5、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一)生理因素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体征、体质、气质等),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那些天生爱热闹的、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但是生理因素只是影响因素的次要部分。(二)家庭因素有研究表明,幼儿的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模式有关。高度攻击性幼儿大多数来自“绝对权威”和“过度溺爱”类型的家庭。这两类家庭类型的共同特征是对儿童限制的失当。即绝对权威”型的父母过于控制幼儿的自主性。易于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抗的要求,并常常从父母的言行中学
6、会攻击。“过度溺爱”型父母则完全放弃对幼儿的限制。使幼儿的利己排他行为滋长。一旦他们的某种需要受到限制,就会大哭大闹。以反抗来达到目的,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所以说家长过分溺爱幼儿、过分要求幼儿、过分放任幼儿都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1、家长过分的溺爱。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因此,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关爱过度、疼爱有加,对孩子百依百顺,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从不控制孩子的行为,让其为所欲为,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式的家庭教育。调查表明,很多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带大,此时正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形
7、式的奠基时期。而老人带孩子常常有这样的传统,当小孩子不小心摔跤,老人便赶忙说:“都是这条路不好,把我孙子摔倒了,”甚至还踩踩石头说“石子不好,谁让你把我孙子摔倒的!”采用这种方法,当时还真能奏效,小孩不会更哭泣,因为他的注意转移了,但时间一久,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则易怒、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的不对,没有自己不对的。到了幼儿园,与同伴有了纠纷时,总责怪别人,不能协商解决问题时,攻击性行为就产生了,此时如果被欺负者退缩,则更助长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2、家长过分放任幼儿。这类家长只是把孩子看作是传宗接代的希望,使其自由发展,不加任何限制和要求,对孩子不关心、不重视。对孩子的
8、任何行为不分时间、场所、性质,都不加控制,而是让孩子为所欲为。这样的孩子到了幼儿园表现的很松散、不服管教、不遵守常规、随意的攻击别人,与老师顶撞等。3、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幼儿的影响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一个在家里因侵犯性行为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在外边往往有更大的侵犯性。惩罚使孩子在家里限制了侵犯行为,但却等于鼓励了他在外面的侵犯行为,因为孩子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惩罚教
9、育孩子在家里要老老实实,等于告诉他们,如果干了坏事不被发觉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样使儿童不是减少了侵犯行为,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另外,经常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放纵、宽容和无所谓的态度,也能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强攻击频率。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三)环境因素心理环境1挫折的产生引起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当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时,遇到障碍,挫折感油然而生,而这种挫折感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攻击性行为。虽然挫折可以引起攻击性行为,但不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必要条件。2社会中无意识的学习现在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因子,儿童对这些因子的吸收良莠不分
10、,这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班杜拉 1961年和1965年的两次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模仿平常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如果在他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当时,没有任何成人对他的错误行为做出反应,那么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在这个孩子身上会逐步提高,将来发展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社会评价和指导也对攻击性行为的再次产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3心理成长因素 34岁是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反抗期,心理发育的状态会影响人今后的性格和情感的健康形成和发展。这个时段是人在生理上的断乳期,对于儿童来说,这种震撼不亚于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所造成对人的震撼。3岁之前,孩子在心理上同父母处于一
11、体状态;3岁以后,他们开始能区分自己与环境的不同,想自己独立行动。随着孩子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心理变化急剧,特别是孩子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教育者却还停滞不前,造成教养者要求与孩子心理需要的不同,从而引起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出现了反抗倾向。 教育环境 在六岁之前,人这一生所需要的习惯、态度、发展倾向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培养成功的,这与儿童所处的教育环境有着紧密联系。 1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我们常遇见那种父母很难管带的婴儿,他的攻击性行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抚养者针对婴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某些特点,采用严格的控制手段,让婴儿形
12、成急躁、易怒、易反抗等性格特征,表现出攻击倾向。 2在3岁后,学校成为儿童的接受教育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师对儿童在教学生活上采取的方式和态度,也是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因素。教师会逐步培养儿童之间的合作性,却在经常采用 “谁坐得最好”、 “看谁跳得最好”等语言时,不经意强化了儿童的争强好胜心理和挑战行为。很多教师认为这是竞争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攻击性与竞争性只是一墙之隔,因为有竞争精神的人拥有一种善于超越、不甘落后的“攻击意识”,这种“攻击”是有限度的,但是超出后就会演变成攻击性行为。 可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环境教育的一些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我们更多地从环境中去认识了解它,并寻找原
13、因,积极矫治。现代社会,环境因素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电视大众化以后,幼儿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为幼儿提供了攻击样板,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学习了攻击性行为。(四)心理因素(一)教师不当的保教因素引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1、没有科学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而引发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 这是根据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疲劳特点决定。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却在幼儿园看孩子常趴在桌上静息或长时间在户外“放羊”,这种长时间的抑制和长时间的兴奋,使孩子的情绪极为不稳定并出现了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六一”前的节
14、目排练,班里没有节目的孩子终日无事可做,便以打闹等各种不良方式发泄其烦燥的消极情绪。 2、幼儿行为受到挫折后而引发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挫折,当一个人朝着特定的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为对人对物产生攻击性行为。成人的批评,自己成果被破坏,对幼儿来说都是一种挫折。幼儿遇到挫折之后会出现情绪反应(如生气、哭闹等)和行为反应(攻击性行为)两者有可能会同时发生。其中,行为反应常表现为迁怒于别人的攻击性行为。这是由于幼儿期情绪发展的易激动性和直接性造成的幼儿情感的不易控制,反应的外部表现就是情绪上的反应和行为上的反应。在日常
15、生活中,幼儿经常遇到的挫折有:没受到成人的表扬(主要来自于教师的);同伴能完成的事自己做不到;受到成人的批评;自己的作品成绩被破坏或否定等等。如:中班小朋友志旭在游戏中捣乱,受到我的教育后,正坐在一张小椅子上,这时,旁边一个小朋友走过来说:“这是我的小椅子!”说完,就要搬走自己的小椅子,志旭站起来就猛的一推,把小朋友推到了地上。又如:在游戏中,博博搭了一架漂亮的飞机,兴高采烈的向小伙伴炫耀,旁边一个幼儿走过,不小心把飞机碰到了地上,小飞机散了,博博立刻嚎啕大哭,边哭边用拳头在小朋友身上捶打着。3、幼儿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而引发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当一个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得到默许或赞同时,他的攻击性欲
16、望会有所增强。例如:当一个孩子偶尔几次使用攻击性行为抢的别人的玩具后,他的这种行为在他的脑海里得到强化,他就会认为只要使用攻击性行为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心理不健全的幼儿也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孩子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希望别人注意他,当孩子的第一次攻击性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时,也许由于没有妥善处理好、不够严肃等原因,让误认为孩子这样子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 4、幼儿缺乏与同伴的交往方法而引发的幼儿攻击性行为。由于现在的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与成人交往的机会大于与同伴的交往。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成人的关爱,成人的谦让使幼儿形成了类似“我要的东西,你就要给我”的不正确的心理。而在幼儿的同伴交往与情
17、感发展的过程中:渴望与同伴一起活动,渴望得到同伴的承认与支持是幼儿交往的特点。幼儿年龄发展的心理特点与情感特点,与实际生活中的“以我为中心”形成了一种矛盾,造成了幼儿的交往方法的缺乏,表现在幼儿交往中的攻击性行为较多。如:游戏中,佳佳在玩着积塑片,在搭建吊车的过程中发现缺少一片红色的。正巧,邻座的洋洋手上拿了一个,佳佳什么也不说,从洋洋手上抢过那片红色的积塑片,洋洋立刻大叫:老师,他抢我东西5、幼儿不正当的模仿而引发的幼儿攻击性行为。模仿成人的粗暴方法,去对待同伴,于是会产生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强强与小朋友一起在排队,前面的幼儿没有站在队伍里,强强叫了他几声,他就是不理,强强举起了小拳头我问
18、强强:“你为什么打人?”强强说:“他不听话!我在家不听话,爸爸就打我!”在家中,不少幼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不听话了,家长采取了粗暴的方法对待,不少的幼儿迫于家长的打骂,就乖乖的承认错误,做听话的乖宝宝,幼儿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存储了这种信息,孩子遇到类似的这种事情时,他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迁移:我不听话了,爸爸就打我,爸爸一打我,我就会听话,做个好孩子了!这个小朋友不听话,我也要让他听话!在这种迁移之下,幼儿会付诸于行动,而产生了攻击性行为。 由此可见,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案例一:在幼儿园实习时,有个叫贾开放的小朋友,他是一个霸气十足的孩子,常动手打人、抓
19、人、踢人、骂人。有时不受老师管教,在老师面前也抓人,不听教师指导,在教室随意扔小朋友的书。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其他小孩子对老师打报告,造成教师课程无法经正常进行。分析:这位小朋友是在学校住宿,没有家人的细心照顾,正确引导逐渐养成这样的坏习惯,而老师针对这样的行为习以为常,对其他小朋友过来打小报告有时候没能及时合理的解决,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家庭是幼儿园最主要的的生活环境,因此我觉得家庭教育在幼儿性格形成上至关重要。案例二:上课时,龙龙小朋友不认真听讲,用脚踢前面小朋友的椅子,影响正常的上课次序,写作业时,用铅笔对着其他小朋友,被影响的小朋友用语言想阻止他,可过了一会,龙龙又继续打扰
20、其他小朋友,知道老师过来阻止才安静下来。分析:通过多次家长联系,原来龙龙和同龄孩子一样,孩子特别迷恋奥特曼,还常常模仿其暴力行为手舞足蹈,嘴里还不断配音“嗨,嗬。”,家长在明知孩子的性格不适宜这类武力动画,但为了迁就孩子,孩子的书包里就塞满了奥特曼粘胶纸、VCD带子、图书、塑料奥特曼模型、卡片等。但当家长实在无法忍耐时,就进行“体罚”,可见家长的体罚实际成为了孩子侵犯行为的坏榜样。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的方法一、家庭方面扮演教育者角色的家长应该给予教师适当的配合,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保持一致的态度,使儿童不至于在行为和思维上造成混乱,同时使教育作用相互抵消。当然,家长不仅需要配合教师,自身也
21、应该对儿童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教育。1、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例如给幼儿提供较宽敞的游戏空间,而不是提供繁杂、拥挤的活动空间。还包括平时家长不经意的娇宠所造成的霸气及带有暴力情节的影视录像的影响。其实孩子攻击他人,是想通过这种方法达到自我表现的需要,这就需要父母好好引导孩子,给他分析影视上以及生活中的暴力行径的坏处。提高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家长应注意与孩子的情感联系,摒弃以暴制暴的棍棒教育,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2、转移注意法。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给予较多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一些有趣的事情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样可以培养起孩子多方面的兴趣,陶冶性情,从而达到根治攻击性行为
22、的目的。3、家长积极配合正确对待孩子们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冲突。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矛盾冲突时,家长不要偏袒自己的孩子,放手让孩子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孩子犯错,必须要求他道歉。家长还可以启发幼儿对攻击性的理解和思考,以便从动机上改正其攻击性倾向。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他人对其攻击性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情绪。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向榜样学习的愿望,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4、给予榜样示范或直接教给孩子正确的非攻击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
23、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运用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能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是因为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所以,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可以给予榜样示范或直接教给其正确方法。这就要求,一方面成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或恶意攻击;另一方面,应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矫正,即使孩子攻击行为发生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5、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出“不一致反应”,即对其攻击性行为不予强化、不予注意,而对其被攻击的对象却给予充分的关注。孩子有可能以攻击性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因此,成人可以用不予理睬其攻击性行为和言语的方法使其达不到目的,同时用温柔
24、、亲切的态度去安抚被攻击对象,成人这种一冷一热的不同态度,实际上也为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提供了非攻击性行为的榜样。6、轻度的惩罚。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采用轻度的惩罚是有效的,例如:暂时隔离孩子。对幼儿来说,最大的愉悦莫过于成人对他的关注,所以,不理睬孩子,是一种特别敏感的惩罚。再如:对比较冲动、不冷静的幼儿,必要时可以实行短时间的“坐冷板凳”的惩罚,让其独自呆在单独的房间里或暂时剥夺其参加某项活动的权利等。这样既可以使孩子体会到攻击行为发生后的不良反应,也可以有机会使其平静,以便进一步与他交谈。但是,运用该法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让其“坐冷板凳”,在帮助其认识错误后要解除惩罚,而且要注意安全
25、,时间不宜过长。2、 学校方面幼儿园方面1、对攻击性行为要及时干预和制止教师要在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后及时干预和制止,使攻击性幼儿认识到攻击性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并且要帮助受害幼儿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对旁观儿童进行预警教育。具体做法是:一是批评、惩罚攻击性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和默许。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要及时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根据规则给予必要的惩罚,让幼儿认识到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但是批评惩罚一定要做到及时、合理、适度,切忌体罚。体罚是一个反面示范教材,只能让幼儿更加推崇暴力。二是要表扬奖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积极因素,尤其是攻击性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奖励
26、,使其得到强化。当我们看到一个经常表现攻击行为的孩子跟同伴玩得很融洽,或者正在帮助别人时,不要把它看作一件平常小事,要抓住这个机会大力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因为对其良好行为的正面强化正是对其不良行为的抑制,幼儿正确的待人方式得到教师的肯定,就会慢慢向好的方面进步。三是沟通。攻击性强的幼儿自我中心倾向比较严重,自我评价能力和社会认知水平比较低,情绪往往有障碍,因此仅仅进行批评和惩罚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沟通。对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应当耐心倾听他们的看法和观点,从心灵上沟通认识和感情,并作出正确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幼儿明辨是非、掌握社会规范、疏导不良情感。2、创设良好的环境,减少环境中易于引发攻击性行
27、为的刺激首先,为儿童创设适宜的室内外活动空间。幼儿园要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控制好班额,不要为了单纯的经济效益而不断增加班级人数。教师在设置环境时,应将各活动区域进行合理间隔,尽可能为幼儿创设更多的空间,防止幼儿因空间过分拥挤,引起无意的碰撞造成冲突和摩擦。在指导幼儿活动时也可以有意引导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到人数较少的区域去活动,降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第二,为儿童创设一个适宜的心理环境。幼儿的行为易受情绪支配,处于不良情绪状态的幼儿更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教师对待幼儿严厉苛刻,则幼儿必定对教师心存畏惧,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幼儿对教师的不满情绪往往会通过攻击同伴发泄出来。因此教师以自己的爱
28、心平等地关注每个幼儿,理解他们的各种需要,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在师生之间、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使每个幼儿都处于积极的情绪体验中,尽量避免给幼儿造成过多的挫折感和压抑感,并注意观察对出现不良情绪反应的幼儿及时加以疏导,使他们能从不良的情绪体验中恢复过来,以维持心理的平衡,从而减少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因素。第三,要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很多是因为争夺玩具或材料而引发的。因此,适宜的玩具和材料的投放,对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有很大的影响。适宜的材料包括材料数量的适宜和内容的适宜。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数量要充足,以减少幼儿
29、彼此为争抢玩具而产生的矛盾,而材料的内容也十分关键,有一些玩具本身就具有攻击性倾向,如小棒、玩具刀枪等,教师在投放时应回避这些材料。3、帮助幼儿建立自控能力完全依赖外部控制约束幼儿的行为是不可能的,必须帮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首先,要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一是要帮助他们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和社会规范,初步培养幼儿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评判是非的标准,让幼儿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是不对的、是令人讨厌的。二是要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让他们学会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对违反规则的行为感到自责和不安; 三是要帮助幼儿正确评价自己、理解他人。那些攻击性强的幼儿大多生活在同伴的回避、成人的指责氛
30、围中,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理解他人。教师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理解和信任,帮助他们重建自我认识,增强“我是好孩子”的自信,并按心目中“好孩子”的形象要求和塑造自己。有些敏感幼儿还将别人的友善接触误以为是攻击,教师应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理解和认识别人的行为,以友好的态度与同伴相处。第二,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小学生、青少年还是成人在受害者明显表现出痛苦时,都会停止攻击。然而幼儿往往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心理学家认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缺乏同情心,在伤害别人时,他们一点都没有感到羞愧或不安。培养儿童的同情心,能有效地降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培养同情心最关键的就是要
31、让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学会体验受害者的痛苦,心理学家称此为“共感性”,即从他人的角度感知某种现象或体验他人的感情、感受的能力。对幼儿共感性的培养,关键在使幼儿知道其他人也会疼痛、痛苦,意识到攻击给他人造成的伤害。也就是教会幼儿把自己对疼痛、不快的感觉扩大到别人身上,让他体会受害者的苦痛,从而抑制自己不再进一步攻击别人。第三,让幼儿学会自我控制的策略。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教给幼儿自我控制的方法。比如注意力转移法,在情绪不良时,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延迟满足法,当幼儿为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烦恼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积极思维: 这一切都是暂时的,自己的需要过一会儿也会获得满足;
32、 自我意念控制法,鼓励幼儿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默念“我不发火,我能管住自己”,从而避免冲动行为。4、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当幼儿面对冲突情境时所能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非常有限,从而选择简单粗暴的武力手段。一般情况下,如果能想出很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他们就不会倾向于使用武力。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通过讲解、讨论和榜样示范等方式,教给幼儿人际交往的规范和技巧,正确对待和解决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对于那些攻击性强的幼儿,要特别重视对他们进行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使之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让他们逐步学会用社会赞许的方式而非
33、攻击的方式来解决人际矛盾。幼儿在被别人嘲笑、伤害、辱骂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应对,或者向攻击者屈服或者进行反击,两种策略都不是理想的,都会导致进一步的攻击性行为。如果教师认真对待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抱怨,直接干预进来,指导幼儿适当地处理这类问题,就会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有些幼儿常常把无意攻击看作是有意攻击,做出敌视和报复的反应。教师可以通过表达自己对受害者情感反应的理解,向他澄清事件的意外性来消除紧张状况,例如: “你被球打到的时候吓了一跳吧,我知道你很疼,但是他不是有意要伤害你,他只是想控制住球。”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报复行为的发生。5、允许幼儿合理宣泄不良的情绪如烦恼、忧虑、愤怒、厌恶等积累到
34、一定程度就会引爆攻击性行为,积累愈久,爆发就愈猛烈。如果幼儿由于害怕惩罚而强行抑制自己的攻击意向,就会产生过分的焦虑,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允许幼儿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来取代攻击行为。如教育幼儿向父母、同伴倾诉积累的攻击性情感,引导他们在适当的场合喊叫或痛哭,以发泄积郁的情绪,或者迁怒于无价值的物品,也可以用有趣的其他活动来代替和消退不良的情绪等。比如在玩黏土游戏时拼命地挤压、摔打,在模仿战斗场面时相互间“打打杀杀”,都有利于幼儿把不良情绪通过这种“破坏性”游戏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不同的情况组织不同的游戏来满足他们,比如对于喜欢奔跑的幼儿可以
35、组织他们踢足球、练武术、赛跑,对于喜欢叫嚷的幼儿,可让他们朗读、表演等。6、家园合作,共同干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家庭影响关系极大。要预防和矫正攻击性行为,必须加强家园合作。教师要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信息,并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首先,教师和家长要达成共识,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其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纠正不正当的教育方式。要指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被欺负和孩子欺负别人的事情。当孩子被欺负后,应告诉孩子及时向老师反映,而不要鼓励孩子动手反击; 当自己的孩子打别人后,不要有任何偏袒言行,一定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并带着孩子向被欺负
36、的孩子及家长道歉,如果情况严重,要登门看望赔罪。此外,当被欺负的儿童或其家长来告状时,教师要认真听取情况,待调查了解清楚后,作出公正的判断,绝不可敷衍了事。第三,配合家长指导幼儿的家庭精神生活,阻止幼儿接触不良传媒和游戏。看电视、玩游戏是幼儿家庭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教师应该和家长紧密合作,对孩子的精神生活加以正确引导。要支持和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参加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同伴交往和游戏活动,合理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对电视、游戏的内容要认真选择,避免接触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万一接触也要以批判的态度从正面对孩子加以引导。 三、总结 在帮助幼儿纠正攻击性行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及家长的作用特
37、别大。一方面,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较多的接触幼儿,且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发生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待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应以耐心说服为主,尊重孩子,关心帮助孩子。另一方面,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教师。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对其他幼儿造成一定伤害时,不可采用同样的攻击性为来教训幼儿,这样反而消极巩固了攻击性行为。幼儿年龄小没有是非观念,我们教师和家长应对幼儿加强是非观的引导,让幼儿明白一些简单的行为准则,知道那些是不应该做的,此外,幼儿也会从成人的行为及评价中学会一些正确的行为态度及行为方式。另外,家长要和我们要达成共识,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不管老师
38、和家长采用哪种方式来帮助儿童纠正攻击性行为,重点在于以儿童为中心点,改变其周遭环境,减少环境的刺激(人文环境,学习环境,心理环境,生理环境),让儿童拥有一个美好童年的同时,拥有一个璀璨的明天。给予儿童适当的关心,不忽略小事的重要性,将小事情分析清楚,给予儿童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在儿童期形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你留给孩子的是一笔无穷的财富。【主要参考书目】 1、郑静等著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陈帼眉等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张家恕著心理医生病案录重庆大学出版社。 4、吕妮娜 刘海梅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及矫正策略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5、 李兴.浅析儿童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6、张源侠、骆丽萍等编著.实用心理自我疗法M.湖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7、名家思想.要抓住孩子的关键期,首先要认识理解孩子EB/OL.华东师范大学郑静等编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