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发展与城市化.docx(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78页 共78页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内容提要:产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即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其中,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 关 键 词:产业发展;城市化;动力; 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城市学家等对城市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但是由于历史或现实方面的原因,尚有书多不完善的地方,
2、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对城市化研究出发点、城市(或城镇)的概念界定等问题,至今没有取得公认和统一的认识,在指导城市化实践的理论研究上还存在误区和不足。其中一个最基本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由哪些因素组成,并居于主导地位。对于这些问题,有的研究已有所涉及,但未能给出一个全面、系统而又逻辑一贯的理论解释。本文中的城市化概念,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而城市化的成长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化发生与发展所必须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
3、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作为社会现代化重要标志的结构转换的城市化之发展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中,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转换与发展、经济要素在不同产业及地域间的流动、相关的制度变迁与创新是影响乃至决定城市化发展的关键要素所在。其中,产业结构转换与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聚集是城市化的实现机制,制度安排与变迁是城市化的推阻机制。它们三位一体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城市化的生成机制。本文仅从产业结构转移与发展的视角研究研究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一、产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化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转型过程,
4、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等诸多内涵。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在目前对城市化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解释中,普遍认为:反映“城市化”的主体主要是两方面:人口和产业。虽然对城市化的研究可以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的领域进行,但经济学认为,城市化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三产业的转移,还包括非农产业投资及其技术、生产能力在城市的积聚。它强调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过程和机制,特别是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等方面来分析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非农化同向发展。科林.克拉克(Colin
5、Clark)认为,城市化是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经济学所论述的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它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如果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对城市化的涵义进一步的界定和分析的话,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包括市和镇)是由农村(乡村)演变而来又不同于农村的人口聚居及其活动方式的制度安排,因此城市化可以理解为使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转化为城市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多景观层面的综合转换过程。 西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大流派:结构演变理论和结构调整理论。前者以配
6、第克拉克定律和库兹涅茨的后续研究为主;后者中影响较大的是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等。产业结构理论告诉我们:由于产业平均利润率的不同,为追逐利益的最大化,生产要素必然会在不同的产业之间流动。这是一条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同时由于各产业的特性不同,所要求的空间条件(包括区位、空间聚集和集中度等)也不同: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业对其数量、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农业倾向于以分散的方式布局在地域广大的农村;而工业和服务业则由于具有原料指向、交通运输枢纽指向、人口聚集指向等特点,倾向于布局在人口密集、原料充足、区位条件优越的城市区域。因此,伴随着要素在不同
7、产业的流动,城市化的过程应运而生。 钱纳里对19501970年间100个主要国家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其中,为第二产业产值占的份额,为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份额,为城市化水平)。表1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1000$A(%)12.514.921.525.127.629.833.134.737.8B(%)7.89.116.420.623.525.830.332.536.8C(%)12.822.036.243.949.052.760.163.465.8C/B1.642.242.212.132.092.041.981.951.79 城市经济理论研究表明,城市
8、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即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这三种力量依次处于主导地位。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它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因此,就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而言,可以表述为:产业结构的变动体现为城市化的变动。城市化首先是一种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其次,城市化的确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就业人口逐步转向非农业就业人口为主的转移和集中
9、过程,其转移速度越快,转移比例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城市化是由落后的农业文明转变为以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对居民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则是通过第三产业在全社会各领域内的全面渗透。当然,产业结构的重心将沿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这种关系背后隐含着一个条件: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必须伴有相应城市化的发展,因为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形式。没有产业空间载体的变换,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全局高度化。城市即是这个空间载体的主角,而城市化是
10、产业空间实现方式的主要形式。因此可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依托城市化,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内容。二 、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母亲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城市化的历史始终是由农业发展推动的:从城市的最初形成来看,只有在农业生产力发展能够提供剩余产品的前提下,使少数人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而专门从事非农活动时,才开始了人类文明和城市发展史;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它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它总是首先在那些农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农业分工完善、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兴盛起来。国内
11、外经验表明,城市化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的增加、农业的商品化、农业资源的开发和集约化经营等几个方面,这些都是城市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可以说,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今天的城市的诞生,农业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意味着它为非农产业提供农业剩余的水平不断提高。这里所说的农业剩余是广义的概念,指的是农业生产要素和产品的剩余,既包括农产品的剩余,也包括劳动力和资本等的剩余。 从理论层面分析,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支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食物贡献”。城市化所需要的农产品包括两大类:食物型农产品和原料型半成品,前者主要是粮食、
12、蔬菜、水果、肉类、奶类及蛋类等,主要用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后者主要是棉花、油料、糖料、烟叶等经济作物产品,主要用于城市企业的生产。由于城市化了的人口一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他们仍然需要消费产品,且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有着更高的消费能力而使城市化后的人口对农产品的消费量(包括直接消费量和间接消费量)要多于城市化前,这部分农产品是要由农业提供的。因此,农业就通过所能提供的食物商品和数量决定着城市化的人口规模。而农业提供商品性食物的数量,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农业发展水平就通过所能提供的商品食物数量决定着城市化的规模和程度。(2)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原料贡献”。工业作为城市生产的核心,需要有大
13、量充足的原料供应,否则工业的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比如,中国近代工业的主干是轻工业,棉纺织业、缫丝业、粮食加工业为基本产业,这类轻工产品成本中原料成本占主要部分,原料的质量优劣和价格高低是影响成本核算的决定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质高价廉才能占领市场。无疑,各厂家都把能否获取优质价的料作为决定企业的成败的关键。而轻工产品的原料如棉、粮、蚕丝,全为传统部门中农民家庭经营的产物。没有传统部门提供足量的优质原料,中国早期现代部门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3)农业对城市化的“市场贡献”。城市化的推进需要农业为其提供市场,而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随着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不断
14、下降,农民对生产投入品和高档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将不断提高,从而使城市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扩大,城市生产得以持续进行,城市化动力不断加强。(4)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人力资源贡献”。城市非农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要有人力资源。城市人力资源的来源,除一部分是城市自身的人口自然增长外,大部分都来自农业。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为乡镇企业累计提供了1.6亿多个劳动力。当然,从理论上讲,农业能够以多大的规模为城市提供劳动力资源,还是由农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农业能够释放的劳动力数量,进而决定着城市化的人力资源规模。(5)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资金贡献”。农业为城市化提供资金积累的
15、方式很多,比如,农民携带资金进城兴办产业,农民付费购买城镇户口,农民集资兴建城镇基础设施等。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城”的浙江省苍南县的龙港镇,完全是由农民集资兴建起来的。据调查,近10年来,浙江省温州市全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共100多亿元,其中70%以上来自农民,国家投入不足10%。(6)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土地贡献”。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基础建设的依托。新兴的城市所需要占用的土地,大都来源农业。没有农业的土地贡献,就不会有城市化的大规模发展。当然,农业能够提供多少土地,则是由农业的土地生产率水平决定的,城市化对农用土地的占用,不能超过土地生产率提高使农业释放土地资
16、源的能力。 农业为城市化提供剩余的方式主要有4种:(1)赋税方式,即农民通过赋税提供剩余;(2)价格方式,即农业剩余通过不利的贸易条件(如工农产品剪刀差)由农业流向工业,由农村流向城市;(3)储蓄方式,即通过吸收农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和对政府及企业债券的认购提供剩余资金;(4)财产剥夺方式,即政府凭借政治力量使农民无法放弃财产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提供剩余。由于提供农业剩余政策干预下的价格方式及提供农业剩余的强制性方式、无偿性方式、财政调节方式的效率分别好于市场机制下的价格方式、自愿性方式、有偿性方式和金融调解下的方式,因此,多数国家及地区在工业化初期阶段资本积累对农业剩余吸取方式选择上,对前者的偏好
17、要明显高于后者的偏好。可见,农业剩余的存在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动力。三、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 无论是在近代还是在现代,国家工业化导致了人口向城市聚集,伴随着这一积聚过程的是产业的空间积聚和产业的结构转换。这已经成为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机制。人类社会最初没有城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也就是伴随着农业革命而发生的手工业与农业的社会分工,使商品交换更加频繁和活跃,并出现了原始的集市。集市的固定化和物质化,才使集市转变成为城市。但是这种原始的城市规模是狭小的,作用也是以非经济功能为主。只有工业革命
18、即产业革命是古代城市转变为现代城市,引起城市化趋势,使城市成为世界的主宰。正如吉斯特和费瓦指出的那样:“农业革命使城市诞生于世界,工业革命则使城市主宰世界。”也就是说,尽管城市先于工业而诞生,但城市的高速发展,则是近代产业革命后,工业化不断推动的结果。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由工业领域的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它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马克思)。一方面,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农业的技术基础,推进了机器在农业上的广泛使用,建立了“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另一方面,工业革命本身是机器生产的普遍化过程,使工业技术条件改善,工业向纵深发展;最后,工业生产方式的分
19、工和专业化,必然促使一部分人从事非生产性劳动,当工业的分工和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极大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即工业不仅直接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且通过产业连锁反应间接的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是非常缓慢的,到1800年时世界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只有3%,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世界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以每50年翻番的速度增长。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这已为历史发展所证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实践表明,城市发展史并不等于城市化的历史,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出现而大力发展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这主要因为:第一,工业化要求
20、生产走向集中,工业集聚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按照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原则,如果说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给厂商带来内部集聚效益,那么生产向城市的集中则可以使厂商得到外部集聚效益。工业发展追求规模化和专业化而产生的企业集聚的过程,大大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第二,工业化扩大了生产规模,小城市迅速发展为大城市。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由工业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一方面,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农业的技术基础,推进了机器在农业上的应用,建立了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人口分布发生根本变化,城市人口将越来越多,人口集聚为城市化提供了主体;另一方面,工业革命本身是机器生产普遍化的过程,使工业
21、技术条件改善,工业向纵深发展。当工业的分工和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工业不仅直接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且通过产业连锁反应间接地推动了城市规模扩大。第三,工业化带来交通革命,新的交通设施使各种资源整合为一个以城市为依托的范围很宽的社会经济大系统。总之,工业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天然的承担了城市化根本动力的使命,通过直接和间接等多种方式为城市化输送着“血液”。 当然,在城市化的动力系统中,工业化之所以居于核心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助于其他动力要素,如经济增长、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是因为工业的发展阶段与城市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加速器,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决定
22、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加速器,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 库兹涅茨把现代经济增长概括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他在现代经济增长:发现与思考一书中指出:“各国经济增长常伴随着人口增长和结构的巨大变化。在当今时代,发生了以下这些产业结构的变化: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即工业化过程;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发生了变化,即城市化过程。”(西蒙. 库兹涅茨,1989),他还认为,在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以城市化水平的变动为参照物)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为参照物)之间,可以找到一定的相关规律。在工
23、业化的初期(起步期), 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轻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发展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此阶段国民经济实力相对较低,城市化率以平缓上升的态势向30%发展。在工业化的中期(扩张期),是以资金资源密集型为特征的重工业化阶段和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高度化阶段,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工业就业人数随技术水平的提高出现相对甚至绝对下降,这时产业结构升级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不再主要表现为工业比重上升的带动,而更多地表现为由工业化带动的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此阶段工业和国民经济进入加速发展、实力迅速增强
24、的时期,城市化水平的年增长率是工业化同期的1.52.5倍,城市化率将以较快的速度向70%攀升。在工业化后期(成熟期)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无论从就业结构还是GDP结构来看,在上升到40%左右后,将缓步下降,与此相应,城市化的速度亦有所降低并主要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二者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的S型上升曲线。图1 工业化发展过程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 工业化的模式可以决定城市化的模式。对工业而言,它需要城市功能的服务、需要大规模的工业基础设施支持、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需要产业集聚的效益、需要紧靠它的最大用户大城市,这一切决定了工业分布的大城市取向。从区域与空间经济学角度看,工业布局的形态从发展过程看
25、有工业点、工业区、工业枢纽、工业地区、工业地带等5种,工业枢纽一般对应于中心城市,工业地区一般对应于大都市区,工业地带一般对应于巨大城市带(见表2)。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化的内容进入新的时期,这就是大都市区化。所谓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District),一般来说,包括一个大型的人口中心及与该中心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整合程度的社区。美国是从19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后开始大都市区化的,进入20世纪后,美国城市化出现了新的现象,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超越原有的地域界线,向周边扩展,将周围地区纳入城市化轨道,并与中心城市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大都市区化是工业化向纵深推进并与城市化
26、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趋势。1920年,美国有2700个城市58个大都市区,1990年发展到11000个城市268个大都市区。大都市区的发展,进而形成大都市连绵区(Megalopolis)(或巨大城市带),它标志着城市化、大都市区化进入一个更高层次。在美国的巨大城市带有三个: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大湖区巨大城市带、太平洋沿岸巨大城市带。在南部,以休斯顿为中心的巨大城市带也在形成之中。表2 工业布局与城市布局的匹配关系工业布局形态 工业点 工业区 工业枢纽 工业地区 工业地带 城市布局形态 城镇 中小城市 中心城市 大都市区 巨大城市带 1960年,在日本重工业化的鼎盛时期,仅占国土面
27、积12的所谓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这四个大城市圈独占了日本工业生产总值的70。分布在四大城市圈中的所谓四大临海工业地带虽然只占国土面积的2,但其工业生产总值却占日本全国的30以上。工业区位的大城市取向之强烈由此所以略见一斑。多数经济发达国家选择了大机器生产、规模经济与专业化、结构转换与升级、效率优先共同构成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他们也就选择了在城市化初期以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模式。而我国在特殊的国情下选择了与众不同的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前,实施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一方面使重工业超常规发展,使以工业产值比重为衡量标准的工业化水平超常规上升;另一方面使农业和农村发展
28、的基础受到破坏,使广大农民难以积累起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起始资本,城市化的正常机制被破坏。与此同时,利用强制性的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政策对农民进行剥夺,从而为工业化积累资金,试图以此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工业化过程中,为了防止城乡差距扩大,尽量使企业布局分散,使之难以形成城市。凡此种种,客观上加大了城乡对立,形成了城市人与农村人之间的不公平待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发展进程极为缓慢,旧城市长期得不到有效改造。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的非城市化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不仅没有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出现了两次特有
29、的逆城市化现象。改革开放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开始了工业化的新的历程。人们对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对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问题的认识开始逐渐明晰化、客观化。目前,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政策性、制度性障碍正在逐步消除,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分布的严重不平衡,我国独特的城乡非均衡制度变迁以及经济主体在既定的不完善市场制度下节约创办成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的需求,使企业的社区性和对地方各种关系网的依赖性极强,导致了农村工业在市场经济的缝隙中生长起来,从而形成了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并存的局面。因而我国的城市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30、它同时肩负着双重任务:辅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构筑以城市为依托的先进生产力。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城市化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专门就今后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进行了较大篇幅的论述,并明确提出,今后“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以便在全国形成由特大城市 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组成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我国正在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可以肯定,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将加速推进,而新型工业化正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依据。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 随着工业化
31、的实现,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且具有巨大潜力。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刺激城市化的发展,服务业亦比制造业更为重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城市服务业是作为一个服务和配套的行业而发展的,对城市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当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时,城市服务业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产业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高级阶段,这表现为城市服务业由自发发展状态走向第三产业的自觉发展状态,最直接地体现在城市服务业内容的演变和深化过程之中。从简单的仅包括衣、食、住、行等的商业流通活动,扩展到为生产服务的广告、运输、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等活动,为生活消费服务的旅游、文化、娱乐等领域,以及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机关、
32、社会团体也都成为第三产业的一项内容。第三产业服务活动专业化的特性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其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旺盛时期。特别是在工业化的中后期,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态势,成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城市化的“接力棒”也因此传到第三产业上,并由它继续推动下去。 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一国城市化进程与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从理论上来解释,作用机制是这样的:以集聚为特征的城镇提供一定范围内相对密集的人口、相对集中的企业群和相对收入较丰的有旺盛购买力的人群诱导第三产业发展为城市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城市软硬体设施的完善,吸引人口和生产要素进
33、一步向城镇集中促进城市化进程。目前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第三产业主导城市化的阶段,其第三产业的产值、就业比重均超过60%。(见表3),一些主要城市已经从工业生产中心转为第三产业的中心,彻底实现了城市职能的第三产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城市内涵的进展,即城市现代化。表3 世界部分城市第三产业产值及就业结构如果说工业化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数目的增多,即城市化在量上的扩张,那么,第三产业的发展则是促进了城市化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主要表现为城市化在质上的进步。因为第三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不仅能够吸纳较多的劳动者就业,成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
34、因素,还将有利于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聚集效益的实现。城市经济具有聚集效益,即劳动与资本的聚集引起分工深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带来收益的提高,或资源共享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以工业化经济为基础的城市聚集经济结构具有突出的空间密集性和时间过程同步性的特点。城市聚集效益是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实现的。第三产业通过为工业和城市提供服务和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为城市化提供动力。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分工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生产组织形式时,它对产前和产后的种种服务必然提出全方位和高效率的要求,例如需要有速度快、
35、成本低、载量大的运输业,保证投资、减少风险的金融业和保险业等;同时国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消费的提高也刺激了种种生活服务,如医疗、教育、饮食等行业的大发展。这些行业在为工业提供服务的同时,形成了城市的基础设施,诸如:交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信息产业设施等,使城市的产业更加齐全、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功能更强,吸引力增加,从而使工业后期的城市发展找到了“产业依赖”,使城市化的继续发展成为可能。因此,发展第三产业是城市经济实现劳动力聚集的重要途径。(2)第三产业激发城市外部经济效应。城市经济具有外部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指某单位内部效率的提高并不是由该单位内部支付代价带来的,而是由其外部的经济行为所带来的
36、,并没有通过货币或市场交易反映出来。城市的外部经济效应相当部分源于城市第三产业: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卫生条件,使城市劳动力具有较高素质;发达的市场体系、完备齐全的公用事业服务系统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输及交易成本;密集的信息和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使企业往往无需支付成本而坐享其成。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外部经济效应就越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就越高。(3)第三产业促进城市经济扩散效应的发挥。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形成一定的中心区,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边缘地区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最终的影响。城市可以发挥这种增长极的作用,其崛起对邻近地区的发展形成
37、扩散效应。而第三产业就是实现扩散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通讯服务业的发展,金融及各种要素市场的发育,是生产从城市向边缘地带转移的前提。第三产业越发达,城市经济的扩散范围越大。当代发达国家出现了市郊化或称逆城市化现象,市郊化发展的结果使大都市连绵区或称城市群带出现。另外,第三产业是个行业涵盖范围大,技术层面广的产业,既包括传统个体手工服务业,也包括现代的金融信息等产业;既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也有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只要具备一定的人口聚集与市场需求条件,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某一层次的第三产业发展起来。而现代工业以大机器生产为其物质技术基础,需要一定的资金、技术规模起点,与第三产业的许多行业特别是传
38、统行业具有劳动力和资本比较容易进入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在资金、技术不足的条件下,虽然难以迅速发展第二产业,但可以通过第三产业特别是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化。 (4)第三产业给城市化带来后续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初始动力。到后工业化时期,随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大,第三产业作为城市化后续动力则日益显现。这种后续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配套性服务的增加及生活消费性服务的增加。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配套性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科技、通讯业;商品流通要求有仓储、运输、批发、零售业的服务;市场营销要求有广告、咨询、新闻、出版业的服务;专业化程度的
39、越高,越要求企业间的协作与交流,越要求有发达的市场服务体系。随着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更多追求更丰富多彩的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由此促进城市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医疗保健、旅游度假、法律诉讼等行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赋予了城市新的活力,是城市化进入更高的层次,可以说,在工业推动的基础上,第三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城市化向纵深跃进的后续动力。 参考文献1 汪冬梅,刘廷伟,王鑫,武华光:产业转移与发展:农村城市化的中观动力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第1期第15-20页。2秦宪文:城市化与产业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25-127页。3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
40、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1103页。4许庆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动力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1期第3841页。5干春晖,余典范: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4-10页。6曾芬钰: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第30-36页。7陈可,顾乃华: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辩证思考J,南方经济2002年第4期第48-51页。作者简介:陈柳钦(1969-),男,湖南邵东县人,经济学硕士,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
41、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在经济科学、经济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研究参考、经济要参、改革、国际经济合作、财经理论与实践、农村金融研究、金融论坛、亚太经济、经济问题探索、管理科学、社会科学辑刊、江苏社会科学、国际商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改革报、中国信息报、工人日报、经济学消息报等多种经济类核心期刊、专业期刊和权威报纸上发表论文400余篇,研究方向:产业经济、金融理论。联系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宾西路西园西里39501#(300061)陈柳钦收,联系电话为:02288296020,13174885276。 在这里,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变迁已经不是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一个外生变量,现代
42、制度经济学认为这方面的制度安排不仅直接反映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发展政策上,而且还会通过产业结构转换制度安排和经济要素流动制度安排或促进或延缓或阻碍城市化进程。缺乏必要的或有效的制度安排与变迁,即使发生了产业结构变迁、经济要素流动,也可能出现诸如“无城市化的工业化”、“非城市化的非农化”。因此,从这个意义来看,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变迁可视为影响或决定城市化因素的内在因素。资料来源:霍里斯钱纳里等:发展的形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4页-25 页。 西蒙库兹涅茨著,戴睿,易诚译,现代经济增长:发现与
43、思考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转引自干春晖,余典范: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4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市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2页城市化:下阶段经济增长的一大关键 2004年06月11日13:35 中评网樊 纲 1、重视城市化水平过低所产生的问题 过去20年,为中国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个因素是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不仅使1.5亿- 2亿农村劳动力开始进入非农产业,收入得以提高而且使中国的市场
44、得以扩大。 但在另一方面,以劳动者离土不离乡为特征的“农村工业化”过程,也导致了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工业化水平高于城市化水平。到1999年底,将所有农村人口中在乡镇企业中就业和农村从事个体运输、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全部包含进去,目前我国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约为53%;而包含外来常住人口在内的城市人口,只占全部人口的32%。也就是说,我国工业化(非农产业化)的比率,高出城市化比率约20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历来是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目前国际上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比较其他国家,在同等的人均GDP水平上,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
45、平。 农村工业化,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好处是,第一,由于农村工业利用的是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劳动成本相对更低(对比城市职工的工资、劳保费用),使中国经济发展在初期阶段的资本积累得以保持较高的水平。这对于解释过去20年的高增长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避免了经济发展初期快速城市化所可能导致的城市贫困化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在经济发展初期实行农村工业化,具有必然性,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因此,现在讨论城市化还是农村工业化问题,并不意味着批评过去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对此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了今天的水平,我们就必须对城市化水平过低所带来的问题给予
46、充分的重视。这些问题包括: 第一,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低,非农产业效率难以提高,发展速度受到限制。城市化程度低,人口和产业聚积程度低,导致工业和其他各种非农产业的发展所必须支付的基础设施成本过高,交通成本也相应地过高。基础设施的规模效益是资金缺乏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重视的一个因素。在广大的地区里处处建工厂、处处建小城镇、搞“开发区”,必然造成极大的浪费,最后拖了整个经济发展的后腿。 第二,缺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聚集效应,使生活各个方面难以社会化,各种服务业就难以发展,就业也就难以增加;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就会放慢。这正是最近几年我们所观察到的阻碍经济增长加速的现象。 第三,特别值
47、得提出的一点是城市化与国民教育水平提高的关系。分散居住的农村和小城镇,使得教育设施和教师的利用无法形成规模效益,教育投入不少,但效率不高,不仅导致农村教育水平低下,也严重阻碍国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这对经济长远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 因此,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到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了。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中,城市化进程将在过去农村城市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2、城市化要求由大城市的发展来带动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城市化最主要的效果是“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正因如此,城市化进程应该首先着眼于大城市的发展;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周边小城镇也会相应地有所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还会有“城郊市区”(或称“市郊化”)的发展,但那只是大城市发展的带动和延伸,而不是以小城镇为核心搞城市化。 中国的小城镇也需要有一定的发展,实现现代化,但有些小城镇在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大城市之后,也许是要消失的。 小城镇不仅不能替代大城市,而且在综合效益上也不如大城市。根据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博士的研究,将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人口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