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咨询师继续教育-工程项目社会评价方法-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咨询师继续教育-工程项目社会评价方法-讲义.docx(8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4页 共84页第一章社会评价基本框架工程项目社会分析评价方法第一章社会评价基本框架社会评价是把社会分析和公众参与融入项目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要求对受项目影响并同时影响项目的社会因素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提出减少或避免项目负面社会影响的建议和措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目标实现。社会评价需要贯穿项目周期的全过程。本章阐述社会评价的目的及任务,需要开展社会评价的项目类型、关注重点及实施步骤,项目周期不同阶段社会评价的关注内容。一、社会评价的目的、作用及任务(一)社会评价的目的社会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判断项目的社会可行性,消
2、除和尽量减少项目实施所产生的负面社会影响,使项目更符合项目所在地区的发展目标及目标人群的发展需要,为项目地区的区域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的目标包括提高人们的教育水平、知识技能,增进人们的健康,促进社会公共福利增长以及公平分配等,这就决定了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目标具有多重性。在宏观层面上,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1)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持续和协调发展;(2)满足人们的基本社会需求;(3)保证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协调发展;(4)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人力、技术和知识,增强地方的参与程度;(5)减少或避免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引致的社会问题。在项目层面上,投资项目社会评价
3、的目的主要包括:(1)制定一个能够切实完成项目目标的机制和组织模式;(2)保证项目收益在项目所在地区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公平分配;(3)预测潜在风险并分析减少不良社会影响的对策措施;(4)提出为实现各种社会目标而需要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改进的建议;(5)通过参与式方法的运用增强项目所在地区民众有效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以维持项目效果可持续性的途径;(6)防止或尽量减少项目对地区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二)社会评价的作用1、有利于防止单纯追求项目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如果缺乏对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项目的社会、环境等问题未能在实施前得以解决,将会阻碍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例
4、如,有些项目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并引起社会矛盾,将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有些项目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没有充分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导致当地居民和有关部门的不配合;有些项目由于移民安置解决不好,导致移民生活水平下降等等,这些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项目建设与社会发展保持协调配合,是促进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是建设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2、有利于项目所在地区利益协调一致,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防止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促进社会稳定。投资项目一般都存在对所在地区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与所在地区利
5、益相协调,对地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不利影响则会对地区的局部利益或社会环境带来一定的损害。分析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的大小,判断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在项目投资效果中的分布情况,是社会评价中判断一个项目好坏的重要尺度之一。如一个水利工程项目,有利影响包括防洪防涝、发电、灌溉和水产养殖,不利影响主要就是由于库区建设而导致的人口迁移。如果库区迁移人口安置不当,致使当地人群生活水平下降,生活习惯改变,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可能引起移民的不满或过激行为,对当地社会稳定和项目的顺利进行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因此,社会评价中应该始终把项目建设同当地人群的生活和发展联系起来,充分估计到项目建设可
6、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预先采取适当的措施,把由项目建设引起的社会不利影响降至最低。3、有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提高投资效益。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是指由于在项目评价中忽视社会评价工作,致使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与当地社区发生种种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工期拖延、投资加大,经济效益低下,偏离当初拟定的项目预期目标。这就要求评价人员在进行社会评价时要侧重于分析项目是否适合当地人群的文化生活需要,包括文化教育、卫生健康、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通过考察当地人群的需求状况,对项目的态度如何,是支持还是反对,深入广泛地进行实际情况分析,提出合理的针对性建议以避免或减少项目的社会风险,保
7、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持续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三)社会评价的任务投资项目社会评价需要考察、分析与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方案有关的社会发展目标取向、潜在的社会负面影响和其他社会因素,如受益人的参与、贫困、社会性别平等、少数民族发展,以及征地拆迁的社会风险及脆弱群体等。社会评价要求采用公众参与的方式,收集有关项目地区的社会经济数据、利益相关者的人口统计特征,以及在当地社会生活中对项目具有潜在影响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组织和社会网络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影响项目实施效果的社会因素,以及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和社会后果,并提出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减少或避免负面社会影响、降低社会风险、提高项目实施效
8、果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如下:(1)识别关键利益相关者,制定适当机制使其参与项目的方案选择、设计、实施、监测和评估,尤其要为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参与制定恰当的机制;(2)确保目标受益人群能够接受项目的目标及项目实施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使项目的内容和方案设计能够考虑到性别、民族及其他社会差异问题;(3)评估投资项目的社会影响,并在确认有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提出减轻由项目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行动方案,并使行动方案符合当地社会习俗;(4)加强目标群体在社区参与、冲突解决和服务提供等方面的能力。二、社会评价的项目类型、关注重点及实施步骤(一)社会评价的项目类型由于不同的项目,其目标、
9、内容和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项目影响群体和目标群体不同、项目的社会影响和社会风险不同,社会评价的内容也有所差异。对于那些社会因素复杂、社会影响久远(具有重大的负面社会影响或显著的社会效益)、社会矛盾突出或社会风险较大和社会问题较多的工程项目,应当进行全面的社会评价。这些项目一般包括:(1)引发大规模移民征地的项目,如交通、水利、采矿和油田项目;(2)具有明确的社会发展目标的项目,即扶贫项目、区域性发展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如教育、文化和公共卫生项目等)。对于其他项目应当首先进行初步社会筛选,然后根据社会筛选的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详细的社会评价。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社会评价的项目一般具有以下
10、特征:(1)项目地区的人口无法从以往的工程项目中受益或历来处于不利地位;(2)项目地区存在比较严重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3)项目地区存在比较严重社会问题;(4)项目地区面临大规模企业结构调整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失业人口;(5)可以预见到项目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如非自愿移民、文物古迹的严重破坏;(6)项目活动会改变当地人口的现行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7)社区参与对项目效果可持续性和成功实施十分重要;(8)项目设计人员对项目影响群体和目标群体的需求及项目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缺乏足够的了解。(二)项目影响群体和目标群体项目影响群体既包括项目受益群体(包括直接受益群体和间接受益群体),也包括可能会受到
11、负面影响的群体。在项目准备的开始阶段,首先要识别项目影响群体,一般需要从正式和非正式渠道收集、分析有关信息资料。为更准确地了解项目影响群体的需求,需要将项目影响群体细分为亚群体,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受影响人口的贫困状况、民族、社会性别、受影响的程度,分为不同类别的亚群体。项目目标群体是指项目直接瞄准的预期受益人群。识别项目的影响群体和目标群体包括识别该群体中具体亚群体的需求及其应对项目实施所带来的变化和负面影响的能力。这需要对一系列社会因素进行评估,如目标人群的社会凝聚力、协助项目活动的现有社区机构以及当地人口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等。(三)社会评价的关注重点1、公平问题公平指的是公正,或公平原则所追
12、求的目标,强调相同的需求应获得相同的供给(或相同的获取机会)。这在发展研究中已经被视为社会发展的一项主要目标,同时在国际社会中也被视为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现实世界中,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常常与平等或不平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当公平被视为社会评价中的一个指标时,必然要涉及不平等问题。在现实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不平等,如经济的、社会的不平等,地位、权力的不平等,分配性不平等及关系性不平等。如果公平目标必须通过当地人群的参与才能实现,那么,社会评价人员应确定项目的目标人口,并分析目标人口的利益、需要及能力等。同时还应当分析其它一些对实现公平有影响的社会因素,如信仰、种族、社
13、会习俗及亲戚关系等。最后社会评价人员应当推荐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通过项目活动实现公平目标。重点关注如下问题:(1)项目的收入分配是否公平?使社区居民间的贫富差距扩大还是缩小?群众是否不满?需要采取什么措施?(2)项目的收益在各群体间分配的比重如何?哪些群体增加了收入,哪些群体,哪些人受损?对受损的人如何补偿?(3)项目的收益分配是否存在目标受益人得不到,而被其他单位或有权势的个人夺走的问题?如果有可能,采取什么预防措施防止效益流失?(4)目标受益人是否包括妇女在内,如果由于当地特殊情况可能使得妇女应得的收入实际难以兑现,如何解决?(5)项目的收益分配如果存在不公平的问题,是否将影响项目的效益,
14、是否将影响项目的持续性,如果是,需要采取什么措施?2、参与问题参与通常是实现项目持续性目标的一种有效工具,是吸收公众参与项目方案设计、评价和实施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项目方案的透明度和决策民主化;有助于取得项目所在地各有关利益群体的理解、支持与合作;有利于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减少不良社会后果。一般来说,参与程度越高,项目的社会风险越小。参与对于那些当地居民和地方组织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项目,如移民项目、扶贫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农村发展项目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尤为重要。3、持续性问题项目的持续性是判断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项目效果的持续性意即实现项目所计划的目标为人们提供产品和服
15、务的能力,满足人类需要(包括当代人和未来几代人的需要)的一种持续能力。影响项目效果持续性的各种社会因素在项目周期的各阶段都要进行分析。实际上,有很多因素,如环境的、技术的、资金的、经济的及社会的因素对项目效果的持续性都有影响。这些因素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4、机构发展问题实践经验表明,如果没有一个良好地组织起来的机构来负责项目建设、实施和运行的管理,将很难实现预定的项目目标。因此,机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评价的一项主要内容。机构发展不同于公平、参与和持续性,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发展目标,它是实现项目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手段。在对具体项目进行组织机构问题分析时,可提出如下一些问
16、题进行分析:(1)项目的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合理,能否适应项目建设与运营的需要?(2)项目的组织机构设置方案是否与项目采用的技术方案相适应?(3)项目承担建设、运营、维护的机构能力如何?能否保证项目持续实施?如何提高项目承担机构的能力,以保证项目的持续性?(4)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需要,是否需要建立非政府组织,协助项目承担机构保证项目持续实施?(四)社会评价的实施步骤社会评价一般包括社会调查、识别社会因素、论证比选方案三个步骤。1、社会调查调查项目所在地区和受影响的社区基本社会经济情况,以及项目影响时限内可能的变化,包括人口统计资料、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状况;当地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各利益相关者对项
17、目的反应、要求与接受程度;各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活动的可能性,项目所在地区干部群众对参与项目活动的态度和积极性,可能参与的形式和时间,妇女参与有无特殊情况等。2、识别社会因素分析社会调查获得的资料,对项目涉及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分类。一般可分成三类:(1)影响人类生活和行为的因素。如对就业、收入分配、社区发展和城市建设、居民身心健康、文化教育事业、社区福利和社会保障等的影响因素;(2)影响社会环境变迁的因素。如对自然和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源节约、耕地和水资源等的影响因素,以及由此对社会环境的影响;(3)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因素。如对人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团结的影响,对社区组织结构和
18、地方管理机构的影响,对国家安全和地区发展的影响等等。从这些因素中,识别与选择影响项目实施和项目成功的主要社会因素,作为社会评价和对项目方案进行论证比选的重点。3、论证比选方案对拟定的项目建设地点、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中涉及的主要社会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选推荐社会正面影响大、社会负面影响小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评价目标与评价范围。根据投资项目建设的目的、功能以及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战略,对与项目相关的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项目对社会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确定社会评价的目标,并分析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分析的范围包括项目影响涉及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空间范围是指项目所在的社区、县市
19、等。有的大型项目如水利项目,影响区域可能涉及多个省市等较为广泛的地域。时间范围是指项目的寿命期或预测可能影响的年限。(2)选择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的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包括各种效益和影响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所选指标不宜过多,且要便于搜集数据和进行评定。(3)确定评价标准。在广泛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收集项目本身及评价空间范围内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信息,并预测评价在项目建设阶段有无可能发生变化,然后确定评价的标准。(4)制定备选方案。根据项目的建设目标、不同的建设地点、不同的资金来源、不同的技术方案等,提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并采取访问、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项目影响区域范
20、围内地方政府与群众的意见,将这些意见纳入方案比较的过程中。(5)进行项目评价。根据调查和预测的资料,对每一个备选方案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首先,对能够定量计算的指标,依据调查和预测资料进行测算,并根据评价标准判断其优劣。其次,对不能定量计算的社会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判断各种社会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揭示项目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再次,分析判断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对项目实施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程度,对各指标进行排序并赋予一定的权重。对若干重要的指标,特别是不利影响的指标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制定减轻不利影响的措施,研究存在的社会风险的性质与重要程度,提出防控风险的措施。(6)编制社会评价报告。将对所评价
21、项目的调查、预测、分析、比较的过程和结论,以及方案中的重要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写成一定格式的书面报告。在提出方案优劣的基础上,提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或建议,形成项目社会评价报告,作为项目决策依据之一。三、项目周期各阶段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社会评价工作应贯穿于项目周期的全过程,但项目周期各阶段的社会评价工作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在项目建议书阶段(识别阶段),应进行初步社会筛选,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准备阶段)应进行详细社会评价,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应进行社会监测与评价。(一)项目识别阶段的初步社会筛选初步社会筛选的目的是识别对项目设计或实施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并确定是否需要在项目准备阶段进
22、行详细社会分析。初步社会筛选要通过实地考察来进行,要考察拟建项目所涵盖的样本社区。在实地考察中,社会评价人员要实地考察社区情况并访问目标受益人群、受影响群体以及能够掌握相关信息的关键人物。1、初步社会筛选的主要任务(1)识别关键利益相关者关键利益相关者是指在项目的设计、决策及实施中具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利益主体,包括与项目有关的各种社会群体、公共和私有部门的正式和非正式机构,以及各类非政府组织。识别关键利益相关者可以从研究现有的项目资料入手,在审阅二手资料时,可以发现与项目活动关系最大的群体和机构,然而要确认哪些机构与项目息息相关,必须与决策者、中央和地方政府代表、经验丰富的国内外社会学家以及当地
23、非政府组织进行磋商。此外,还要充分了解项目地区广泛的社会发展问题和项目的内容和可能包括的技术方案,以识别与之关联的关键利益相关者。(2)识别与项目密切相关的社会因素和社会风险在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总体判断并确定关键利益相关者之后,社会评价人员应当分析项目实施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项目实施可能遇到的社会风险,关键利益相关者、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参与能力,以及他们的参与对项目目标的实现和项目效果可持续性产生的影响。同时,初步社会筛选还要考虑更广义的一些社会因素,如社会凝聚力、社会资本、社会组织等对项目设计与实施的影响与作用。(3)判断进行详细社会分
24、析的必要性和内容在对现有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和对项目地区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之后,应根据初步社会分析的结果,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详细社会评价,如有必要应确定详细社会评价的具体内容。2、主要步骤及内容(1)明确项目的目标和主要社会效益与影响首先,运用逻辑框架分析法研究项目的初步设想方案,投入、产出及主要内外部关系,从而明确项目的目标,包括直接目标与宏观目标。分析研究项目的目标是否与国家、地区发展目标相适应。其次,调查了解项目拟建地点的社会经济环境,当地的社会人文情况,人口统计特征,资源情况等,根据项目社会评价的内容,结合项目的行业特征、功能、产出等,初步预测评价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社会效益与影响
25、,包括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有利影响(效益)与不利影响。例如,某项目的直接有利影响有:增加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不利的直接影响有:生活区将被项目征地,有些人需要拆迁,失去土地、失去生计等。间接的不利影响如项目引起水质恶化,可能影响农业灌溉水和生活用水,并由此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农民的生活和收入,还要调查预测当地社区居民对项目影响的反应等。(2)明确项目的目标群体与受影响群体通过明确影响区域,进行影响区域的社区调查和识别项目的主要影响和波及范围,就可以初步确定目标群体与受影响的群体。目标群体是指项目直接受益的群体,受影响的群体是指非目标群体中受项目影响的群体。明确目标群体与受影响群体一般可按两个步
26、骤来完成。首先收集项目区人口统计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收入状况、地理位置、职业与社会经济特征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然后,按照人口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特征的不同,对人口构成进行分类(如按职业、收入水平、宗教、风俗习惯等指标来划分),并进一步收集,整理各子群体特有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特征的信息和资料,以明确目标群体与受影响群体的结构及特征。(3)评估目标群体对拟建项目的需要和需求对项目的需要,可以通过评定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区或当地的发展规划与发展重点、资源状况等加以确定;对项目的需求,则要通过了解当地目标人口对拟建项目的反应和态度,比如是否欢迎这个项目,是否愿意参与项目的活动并为之做贡献等来加
27、以确定。(4)评估目标群体对项目的接纳能力目标群体对项目的接纳能力,反映目标群体对项目带来的技术、经济和文化的变化,特别是项目的不利影响的适应和承受能力。影响目标群体对项目接纳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目标群体及其社区的内部凝聚力、自主性、基层组织的健全和发展程度、当地领导的素质、目标群体的现代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他们与项目执行机构之间的关系等。如果当地社区组织机构健全,经营管理以及与外部协作的能力较强,社区凝聚力、自主性强,干部素质较好,具有开拓进取精神,与项目执行机构及有关部门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等,则表明其接纳能力高。反之,则显示其接纳能力低。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有些项目,如引起大量非自愿移民的建设
28、项目,或在少数民族地区投资的项目,对部分目标群体或受影响群体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较大。对这类项目,要特别注意评估项目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鉴定易受损群体及其接纳能力,并研究如何减轻、化解不利影响,提高易受损群体对项目的适应及承受能力的措施。初步社会评价的结果,如果显示出项目没有消极影响,目标群体对项目的需要和需求较高,受影响群体对项目的反应较好,没有潜在的不满和反应情绪,接纳能力较高,就可确定不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社会分析评价。否则,如果发现项目对某类人口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目标群体对项目的需要和需求有限,接纳能力不强,或受影响的群体存在不满和抵触情绪,则需要在下一阶段进一步详细社会评价。综上所述,
29、识别阶段的初步社会评价,应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并得出初步结论:(1)项目目标及其功能与当地的适应性;(2)项目区各群体与当地干部愿意接受、参与拟建项目的可能性和程度;(3)是否需要进行详细社会评价,以使项目有利影响最大化,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4)估计项目持续实施是否存在社会风险;(5)进一步开展详细社会评价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6)从初步分析结果,判断拟建项目是否可以批准立项。(二)项目准备阶段的详细社会评价详细社会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项目设计和实施提供有关社会组织和文化习俗方面的信息,为消除和减缓负面社会影响的行动方案提供详尽的社会经济数据,以确保项目准备的质量和实施的成功。在工程项
30、目的社会评价中,收集和分析与社会发展相关的信息是一个相互作用和参与的过程。项目地区人口的社会文化和人口统计特征、他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以及项目内容与他们的需求兼容的程度等,是影响诸多发展活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详细社会评价的内容应根据初步社会筛选的评价结论和建议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应主要侧重于以下方面:1、利益相关者分析详细社会评价应当对在初步社会筛选中识别出的项目利益相关者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主要分析各个利益相关者受项目影响的程度以及他们对项目的影响能力。2、评价机构制度和社会组织项目活动的预期受益人群,如贫困与弱势群体(如妇女、儿童、老年人),可能在利用项目资源方面遇到困难。原因多种多
31、样,如正式和非正式机构、当地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形式、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社会机构(如家庭、亲族或民族群落)、正式的和习惯的规章制度、产权、补贴安排、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以及信息和通讯系统。因此,社会评价应确定是否存在体制性和机构性障碍;如果存在,则提出克服这些障碍的建议。社会评价中的机构分析是对项目技术、财务和经济分析的补充,它侧重于考察所建议的相关措施的可行性和所建议的参与机制的可持续性。同样重要的是,社会评价人员在进行机构分析时,还应分析研究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等因素对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影响与作用,并列出能够帮助动员利益相关者实现发展目标的现有当地机构。一些非正式的地方规则,如那些影响社会群体
32、的行为和态度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可能会影响项目的实施安排。因此,社会评价中的制度分析不仅要识别是否存在机构障碍,还要提出克服现有机构障碍的建议,包括现有机构安排的改进或新制度的建立。3、制定参与框架社会评价要注重不同群体的参与。首先是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参与,这是社会评价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其次是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资金提供者和其他伙伴)在项目准备、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参与机制的方案设计是社会评价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完整意义上的参与框架机制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信息分享机制,协商机制,参与机制。详细社会评价应在基于对项目的基本内容、项目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经济特征、传统
33、文化、风俗习惯等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项目应当采用的参与机制和参与框架。4、制定详细的负面影响减缓计划对于那些无法量化或确定的负面或间接影响,社会评价要切实找出减缓负面社会效果的措施,对弱势群体的负面影响尤应重视。比如,大型土木工程中的短期流入劳动力可能带来负面的和间接的影响,项目设计者应该考虑到这种外来劳动力的流入给项目社区带来的影响。在已经识别了具体社会群体所受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必须确定减轻影响的措施方案,并确保有相应的机构来负责实施这些方案。如果减缓计划必须纳入整个项目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就特别需要社会评价专家参与项目工作。5、确定评价指标并完成基线调查要衡量一个项目的社会影响,必须要有
34、一定的指标。在详细社会评价阶段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目标,项目地区的社会发展目标和项目目标群体和影响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评价的指标。同时,为了衡量项目的实施效果,在项目实施之前或开始实施之际就应当对项目地区进行基线调查,以确定“无项目”状态下可能发生的情况。此类基线调查可以得出衡量项目影响的基准点。这种调查应尽可能地得出量化数据指标,以便通过“有无对比”分析,判断项目的实施可能带来的变化程度。从社会评价的角度看,每一个亚目标群体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受项目影响的程度也会各不相同,因此应该区别对待。(三)项目实施阶段的社会监测和评估为了衡量项目的实施成功与否,评价项目设计方案能否满足项目目标群体
35、的需求,需要充分、及时地获得有关项目实施各个方面的信息。这就要求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做好社会监测和评估工作。为了保证评价方法的严密性,社会监测与评价应对“无项目情况”做出估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该项目会怎么样,或者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了确认无项目情况,需要关注来自其它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通过利用比较群体或控制群体,即不参与项目,不从中受益的群体,与那些目标受益人群进行一系列对比分析就能掌握这方面的信息。控制群体是从参与项目的人群中随机抽样而选定的,而比较群体则是完全不参与项目活动的人群。这两种群体都可以用于社会评价的对比分析对象,其区别仅为是否参与项目。确定无项目情况是社会监测与评价工作
36、方案制定的核心,确定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实验法(随机抽样)和类实验法(非随机抽样)。然而,对无项目情况下的可能情景进行描述却非易事,因为会受到历史、选择偏好等的影响。也可运用定性和参与式的方法来评价项目的实施活动所产生的各类社会影响,以便让项目的有关受益人群直接发表对项目的观点和看法。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社会监测与评价,能有助于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这些问题有碍于项目目标的实现时,应当提出调整方案。(四)项目后评价阶段的社会评价投资项目后评价是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的决策、执行、效益、影响和管理的系统的总结性评价。它是对项目预测评估进行的再分析评价,是项目决策管理的反馈环节。目的是
37、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建设同类项目提供经验;改进项目管理,消除或减轻不利的社会影响,提高投资效益,并为国家、地方改进投资决策管理,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服务。后评价中社会评价的内容、方法、步骤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社会评价基本相同。但项目后评价主要是分析评价项目实施若干年后产生的实际情况,并在实际影响的基础上预测项目寿命期内影响的变化状况,因而在分析内容、方法、步骤上有不同特点。1、后评价阶段社会评价的步骤(1)重新明确项目的目标与实际影响范围根据项目前评估时的目标,分析收集到的项目实际状况资料,重新用逻辑框架分析法明确项目投资要达到的目标。能定量的应尽量定量。根据项目的目标与已有的实
38、际社会影响情况,重新确定评价的时间范围与空间范围。(2)调查预测除了从监测获得的影响状况的信息资料以外,后评价的调查预测要着重深入项目影响区各社区开展现场调查。(3)进行分析评价后评价中的社会影响评价,要注重实际影响与预测影响的对比分析,发现影响的变化状况,找出变化的原因,还要研究对仍然存在的不利社会影响采取适当的减轻措施。在与预测影响对比时,实际影响要用“有项目”与“无项目”情况进行有无对比分析,确定哪些实际影响确实是项目投资引起的。(4)结论后评价的分析结论,应着重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从社会评价方面看,项目是否成功,有何经验教训,还存在什么不利影响,如何采取措施对其予以减轻。2、后评价阶段
39、社会评价的内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影响评价、项目与社会相互适应性分析和持续性分析。(1)影响评价主要揭示项目实际发生的社会环境影响,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对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其中对社区的影响和对社区各群体的影响。与前评估对比,是否存在没有预测到的影响,是否存在原来没有发现的受损群体和不利影响。如果有,不仅要总结经验教训,还应研究采取补救措施,消除或减轻不利影响,以利于项目持续实施,并促进社会稳定与进步。(2)项目与社会相互适应性分析主要分析项目是否与社区群众的需要相适应,当地社区对项目是否满意并能支持项目持续实施;扶贫、收入公平分配、组织机构发展、妇女地位等方面,利
40、益相关者参与等实践状况如何;与前评价对比,研究总结项目与社区是否协调,如果存在问题应研究采取措施解决。(3)项目的持续性分析在后评价时,项目的持续性问题,比前评估时容易看清楚,因为有些影响项目可持续性的问题,在项目实施中可能已经显示出来。后评价应对持续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持续性分析应综合各方面的实际影响因素,如政府的政策、管理、组织机构发展、地方政府与社区群众参与、财务、技术、社会环境(文化、风俗习惯等),外部的政治、经济环境等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研究项目能否可持续地顺利实施下去;承担项目建设与运营的单位是否愿意并可以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继续实现既定的目标;是否还存在影响项目可持续性的风险因素,
41、如发现存在不利于项目今后持续实施并持续发挥效益的问题,如项目的收入在受益人之间的分配不公,妇女未得到应得的收入份额,群众中存在不满,或新建的组织机构不能适应项目发展,群众参与不充分,影响项目的效益和持续运营等等。应在可持续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建议,以保证项目的持续性。第二章参与式社会评价参与式社会评价是社会评价的基本理念,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投资项目的参与式分析虽然还不像经济学、社会学那样具有清晰的、成熟的框架,但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方法体系。本章主要介绍参与式社会评价的理念、工作框架及重点关注内容。一、参与式评价及其作用(一)参与式方法及参与式社会评价参与式方法是通过一系
42、列的方法或措施,促使事物(事件、项目等)的相关群体积极地、全面地介入事物过程(决策、实施、管理和利益分享等过程)的一种方式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或措施的运用,使当地人(农村的和城市的)和外来者(专家、政府工作人员等)一起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对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进行分析,从而做出计划、制定行动方案并使方案付诸实施,对计划和行动做出监测评价,最终使当地人从项目的实施中得到收益。参与式方法在社会评价中的具体运用包括参与式评价和参与式行动两个方面。参与式评价,如参与式贫困评估、参与式规划、参与式监测评价等,主要强调乡土知识对专家知识的补充和完善,侧重于应用参与式的工具进行数据的
43、收集、分析,以弥补专家知识的不足。参与式评价包括收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信息,特别是那些受项目消极影响的群体的信息,从而根据充分的信息资料制定出能够为他们所接受的项目方案,以便能够最大程度地优化项目的实施效果,并为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参与式行动和参与式评价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参与的程度不同。参与式行动更偏重于让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在决策和项目实施的具体活动中发挥作用。当某个项目的受益群体(即受项目积极影响的群体或者机构)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对该项目的成败起关键作用时,参与式行动发挥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二)参与式方法的理念和原则1、参与式方法的理念(1)外部的支持固然重要,但当地人在一般情况下有能力认
44、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2)每一个人,不论是当地人还是咨询专家,他们都具有自己特有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都应该同样地得到充分尊重和运用;(3)分享知识,共同决策,共同行动,共同发展。在行为与态度上,参与式方法的应用要求尊重每个人以及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充分利用每个人的力量,所有的参与人员都应视为处在完全平等的位置上。(4)关注公平、公正、公开等问题,重视倾听弱势人群的声音。注意了解政府机构的决策过程和决策机制,理解他们的决策语言;尽量理解当地人的文化、生计、经济状况,以及他们面临的问题、需求和需要的帮助;对于需要采取行动的项目,可能由于资源有限而无法满足当地人的所有需求,
45、但也应通过相关群体的相互协调、共同探讨来尽量满足当地人的需求。2、参与的原则在应用参与式方法时,社会评价人员应坚持以下原则:(1)尊重每个人;(2)尊重每个人以及每个群体的知识;(3)站在当地人的观点和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外来者的观点;(4)理解当地不同人群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及需求。(三)开展参与式社会评价的必要性1、参与式方法在社会评价中的作用参与式方法在社会评价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通过相关群体的参与,增强人们对项目或者是某件事情的了解和拥有感,有助于项目的成功;(2)在决策体系中,每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更多人知识的贡献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3)参与式工具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人们参与
46、的热情和意识;(4)参与式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增强项目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公正性。当地人是最直接的受项目影响的群体,如果项目出现了负面影响,就应减少这些影响。通过参与式方法的应用,了解他们所处的处境,理解他们的问题和想法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沟通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找到减少负面影响最佳措施的出发点。表现为:(1)通过当地人的参与,能提高当地人对项目的关注程度,妇女、贫困人口、少数民族以及其他弱势群体更大程度的参与,可以增强项目的公平性,使项目获得更为广泛的支持;(2)能发现当地对项目有用的资源,更好地实施工程项目并确保拟建项目具有可持续性;(3)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当地人的意见在一定
47、程度上能降低做出错误决策的风险。2、开展参与式社会评价的必要性应用参与式社会评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项目的社会风险,确保项目能够获得成功。参与式方法的有效利用,使得社会评价在考虑到专家知识和意见的同时,还考虑到当地人群的知识和意见,使得社会评价更加全面、完整和更具有针对性,并使得所提出的社会行动方案建议更易于被当地人所接受,为项目的成功运营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运用参与式方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1)使项目更有效地满足当地需求;(2)使项目得到更好实施,提高拟建项目的可持续性;(3)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增强当地人对项目的了解和拥有感;(4)决策过程中运用当地知识,可以减少决
48、策失误;(5)参与式工具的运用可以增强当地人对项目的支持和兴趣;(6)通过妇女、贫困人口、少数民族和其他弱势群体的积极参与,促进社会公平;(7)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增强其参与当地建设活动的能力;(8)提高项目的透明度和可归责性,可促进当地制度和机构能力建设;(9)实现项目的更多承诺,包括愿意分担成本和增强利益相关者持续受益的能力。二、参与式社会评价的工作框架(一)参与式社会评价的工作步骤参与式社会评价工作大致包括如下环节:(1)识别和确定社会评价的目标及任务要求;(2)根据目标和任务要求,组织由当地人员(包括当地政府官员)和社会评价专家组成的社会评价工作小组;(3)对工作小组成员开展参与式社会评价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4)通过召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