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5.1延续文化血脉教案课题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 延续文化血脉计划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导学案1.怎样认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有什么重要作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3.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是什么?4.怎样增强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5.怎样认识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有哪些影响?6.怎样积极践行传统美德?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以电影片段为素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通过欣赏传统文化之美,自然而然增强文化自信,免去说教的尴尬和无效。从学生的传统文化功底以及思想深度而言,对不同
2、的班级本框学习难度有很大的不同。教学设计在运用的时候可以灵活处理。教材分析本框共分为两目,“中华文化根”和“美德万年长”。第一目“中华文化根”是本框的重点也是难点,介绍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内容、发展,以及文化自信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和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第二目“美德万年长”介绍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以及如何去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是二者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1. 了解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特点和发展。2. 理解文化对民族国家的重要性。3. 知识什么是文化自信,理解文化自信的来源,知道如何增强文化自信。4. 理解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的关系,了解传统美德的内容
3、、特点、和作用。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1. 能够分析归纳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和民族国家发展的关系。2. 能从自身出发,增强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3. 向榜样学习,践行传统美德,做美德少年。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1.热爱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2.自觉修身,赞赏并践行传统美德。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文化根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学方法设计思路本课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以传统文化为主要素材,使学生不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热爱祖国。教学首先以电影闪光少女片段为主要素材,传统音乐的展示使学
4、生充分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继而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其次以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则过渡到传统美德,不仅明确了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而且突出了主线,使内容不零散。教学过程教师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导入:图片展示唐朝时期的“国子监”设问:请你根据了解的历史知识分析唐朝时期为什么有很多留学生到中国来?来干什么?生:略师:正如同学们所言,这些留学生来中国是因为中华文化的魅力,更因为当时的唐朝各方面的繁荣吸引了他们。看来文化的繁荣与国家强盛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正如十九大报告中写到的一样: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
5、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如此,中华文化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设计意图】通过较为开放性的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路和参与,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结合学生的分析,以十九大报告内容做总结,既能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又很好的阐述了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对第五课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导入作用。讲解新课一、 中华文化根以电影闪光少女为主要素材和话题,认识中华文化【活动一】:视频欣赏:乐器演奏(闪光少女片段)回答问题设问1:视频中出现的乐器有什么特点?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中华文化生:都是中华传
6、统乐器,历史悠久。师追问:有同学发现有些乐器是西域或其他地方传入的,但现在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说明什么?生: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设问2:除了乐器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特有的元素?生:剪纸、汉字书法、古诗词、文学作品师追问:根据这些你所了解的以及同学们口中的中华文化,你能归纳中华文化的特点吗?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师小结: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让今天的我们能够有幸领略到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通过这些,文化形式,我们也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设计意图】:中华传统乐器的演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
7、乐器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列举传统文化的内容,感受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师:今天我们都知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那同学们知道汉字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吗?(可以找一两个学生回答)【活动二】:阅读汉字的变迁 ,回答问题汉字作为世界现存的唯一的表意文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再到今天的行楷草书。新中国成立,又进行了汉字注音拉丁化,也就是产生了今天的拼音。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为什么以汉字为载体中华文化可以传承至今?生:包容力和创造力师: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
8、弥新。【设计意图】通过汉字的不断演变使学生体会到文化要想绵延不绝,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创造力和包容力,中华文化能够绵延至今,正是因为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力和与时俱进的创造力。【活动三】视频欣赏闪光少女片段回答问题设问1:你怎么评价民乐学生与校长的抗争?生:略(文化对个人对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师: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的和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设问2:(2)请你分析这些学民乐的学生敢选择在领导视察学校的时候和学西洋乐的学生PK
9、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生:文化自信。师:从这些学生身上我们看到了自信,对自己所学民乐的自信。这自信既来源于民乐本身的博大精深,也来源于自己的音乐修养。这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含义: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每个中华儿女都需要这样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视频,激发学生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热情。通过对民乐继承与发展的具体问题的分析讨论,让学生理解如何
10、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过渡: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与传统文化有何关系?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活动四】播放视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就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追问:联系民乐学生的做法,归纳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略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
11、传统文化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设计意图】通过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介绍视频,了解了其发展过程以及其含义,联系民乐学生的做法,归纳总结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美德万年长活动四:经典鉴赏弟子规(学生齐读)设问:1. 从弟子规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看重的是什么?2.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美德?3. 今天我们还有必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吗?生:略(孝或品德)师:弟子规总则中提出了五种要求,而前四种全是有关德行的。所以说中华传统文化有非常鲜明的重德色彩。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内
12、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很有必要继承和发展。【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同学们所熟悉的弟子规总则,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也了解中华文化的重德色彩。通过列举,知道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活动五:P64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设问1:从朱子家训的内容到“顺其自然”的行为,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生:略师: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设问2:我们如何继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生:略师: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感悟让学生在此感受中国人对美德的重视,以及践行传统美德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积极去践行美德。课堂知识小结本节课我们感受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明白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探讨了传统美德的价值,未来还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延续文化血脉,守望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板书设计【设计意图】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板书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采用突出核心概念的方式板书,让学生对核心概念有较深的印象,围绕核心概念去理解本课内容。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