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领导核心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迅速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正确面对并应对这一系列变化,更好地服务“三农”,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先进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创新执政方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和解决新问题,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转变中适应
2、,在发展中提高,逐步形成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工作机制。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不相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部分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
3、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我认为应该从完善基层组织职能、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创新执政方式、统筹城乡党建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农村基层组织全面发展在完善职能上下功夫求突破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过去传统命令式的单一领导职能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形势的需要。亟需对自身职能重新定位,发挥好组织管理、服务协调和教育引导职能,在全面发展中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组织管理职能。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开展党的活动,落实党的工作,体现党的战斗力的基本
4、单位,处于党的工作的最前沿。发挥好农村党组织的组织管理职能要重点发挥好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确保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首要的也是最神圣的职责。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切实健全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民代表大会为决策机构、以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以广大群众为现实主体的农村民主政治体系,不断加大农村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力度。要主动适应社会转型的新要求,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把过去以行政权为依托的无所不包的全能式、命令式领导方式方法转换到民主法治、服务协调、示范带动的方式方法上来。二是思想上的教育引导作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
5、、教育群众是党的基层组织重要的职责。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对政策、法律、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宣传,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科技文化意识和政策法纪观念,为建设新农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经济上的引领作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作用,立足现实,带领广大群众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支撑,以特色为品牌,以效益为根本,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完善经济发展措施、培育经济发展产业、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夯实根基。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服务协调职能。只有不断地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精益求精地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才能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
6、务协调作用。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要牢固确立“关怀农民、服务农民”的核心理念,坚持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二是转变干部作风。要善于与群众沟通,倾听群众的意见,广开言路,广纳善言,克服任人唯亲,损公谋私,独断专横,重视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建立长效机制。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服务对象,突出重点,实施分类指导,对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固定下来,并探索建立“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如
7、经常开展一些结合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主题活动,积极跑市场、找项目,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从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采取上下联动、结对帮扶等办法,在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的同时,尽可能帮助农村生活困难的党员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努力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帮助生活困难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关心帮助困难群众的局面。第三,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教育引导职能。新形势下,党实现自己领导核心作用不应该是简单的发号施令,而是要站在群众中间,引导农民科学发展,要以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重视解决现阶段农村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的各种风险。在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时,
8、不应该是强制性的推行,而是要以科学的机制引领群众自觉执行。对于在群众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突发事件,也要加强引导和疏通,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包容。要通过政策宣传、技术指导、教育培训等方式,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保护和调动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增强农民主人翁意识和参与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这三项职能的发挥和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相辅相成的。领导核心是农村基层组织的灵魂,领导核心作用的实现需要有好的载体形式,服务与引导就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形式。同时,服务与引导之间又是融会贯通、不可分割、同步推进的。全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上求突破强基固本,用人为
9、先。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去动员、组织和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在基层得以落实的“领头雁”。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始终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农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我们要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灵活的机制和更加创新的举措,不断加大对农村党组织书记选任调配、教育培训、保障激励的工作力度,努力造就一支善于创业发展,为民办事,依法行政,公信力强,群众拥护的农村党组织书记
10、队伍,为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证。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完善选任程序和机制,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要按照四中全会提出的“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那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有知识、有见识、思路宽、点子多,懂经营、会管理,办事公道、善做群众工作,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维护社会稳定,热爱基层、对群众有感情,真心实意为党员群众服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党员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要敢于打破地域、年龄、身份、资历职业的界限,扩
11、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任渠道,创新选拔机制,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以及“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提高选用村党组织书记的公信度。同时要积极探索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村任职、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或向社会公开招聘等选任途径。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要推行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不仅能够化解“两委”矛盾,而且可以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镇(街)机关公务员的力度,充分调动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强化监督管理机制,着力整顿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着力提高村党组织书记的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进取意识。其次,坚持以人为
12、本理念,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党组织书记综合素质。实践证明,农村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当地党组织书记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高低,农村党组织书记素质高、有思路、能力强,就能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点实施农村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日常教育、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等手段,重点加强对政策法规、农村工作规范、办事程序和群众工作基本方法、实用技能等基础知识学习;依托党校、高校等主阵地,每年对农村党组织书记有计划地进行轮训,有条件的可到发达地区
13、甚至国外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更新思维。同时还可选派部分政治素质高、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包村帮扶,帮助农村党组织书记理清思路,规范管理,促进发展,并按照“按需对接,结对帮带”的原则,组织部分班子强、经济发达的农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跨区域结对帮带,帮助那些班子弱、经济欠发达农村党组织书记理思路、教方法,实现共同发展。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后顾之忧。要把农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的工资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通过财政和个人分担的办法为农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让农村基层干部“经济上有保障、政治上有盼头”。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上向基层一线倾斜,优先提拔在基层一线
14、工作且实绩突出的优秀的党支部书记。同时,要重视、关心、爱护农村干部,要为那些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对那些蓄意打击报复农村基层干部的人和事坚持查处。通过这些措施,解决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后顾之忧,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都能干成事的良好氛围,调动农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创新执政方式上求突破党的建设的成效,最终都要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农村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骨
15、干力量,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关系着农村各项事业的能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党员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的成果。首先,要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员的整体素质。党的先进性是靠高素质的党员来体现的,近年来,通过开展 “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农村党员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与时代发展以及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在思想觉悟、理论素养、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加强农村党员的素质教育仍是一
16、项长期而艰巨任务。一是抓好政治性教育。要组织农村党员认真学习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深入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是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它不是抽象的、笼统的理论,而是具体实在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农村党员的实际,结合创先争优的基本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将党员承诺管理与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结合起来,实现用目标考党员、管党员、促党员,推动党员更多地为农民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三是抓好技能教育。除了加强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农村党员
17、业务知识、适用技能、工作方法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水平,使其工作有见解、有思路、有方法、有措施、有效果,真正成为工作中的骨干,致富路上的表率。同时还要积极总结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新经验,探索新方法,把好“入口关”,使发展党员工作始终体现时代要求,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其次,要打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注重培养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引导党员树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形象。积极推行党员联户制、党员服务承诺制、重大事项公示制,将工作重心下移,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集中接访”为“入户询访”,努力把群众的问题和矛盾纠纷
18、化解在基层。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按岗明确工作职责,确定目标任务,不搞一刀切,使每个党员有岗有为,有为有位,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农村党员在宣传政策法律、传播实用技术、调解邻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党员做好本职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广大农村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辐射、示范、激励、鞭策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党员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第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创新党建工作。当今时代,互联网凭借其信息来源广、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创造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的全新方式,对政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举足轻重,特别是对党的基
19、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已有8000多万党员,他们中相当多的一部分已经成为现代传媒的使用者、建设者和传播者。党的各级组织应把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贯穿应用于互联网络体系中来,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传媒手段推进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利用互联网扩大对党员的教育。网络为党员教育提供了理论辅导、时事政治、财经法律、科技知识等全方位的信息,任何人都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通过网上来接受各种信息,通过上网来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同时网络使党建工作从“面对面”变为“键对键”,使党员之间能够平等地进行交流,实现了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党组织亲和力与向心力的目的。二是通过互联网加强
20、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可以通过开设“党建信息网”、设立网上信箱等形式,及时了解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特别是外出务工等流动党员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组织生活、进行学习交流,真正使党建网站成为他们的“娘家人”和“贴心人”。三是利用互联网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利用互联网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党建工作的透明度,促使广大基层干部认真对待网上投诉、质疑和批评,接受群众全方位、多层次、连续性的监督。四是加强对党建网络的建设。注重把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需求,做到党建网络迅速进入农村社区,遍布家庭居户
21、,努力做到导向准、信息快,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党员,努力使互联网成为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思路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上求突破经过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城乡关系延续了几十年的农村支援城市转变到了城乡统筹、城市支援农村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社会组织形式的不断融合,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的不断出现,党员的流动性不断增大,给党员的管理、党员作用的发挥、党组织活动的开展等工作都带来许多问题,传统单一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和管理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只有采取灵活而又丰富多彩的新形式、新方法,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才能“促
22、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首先,要探索城乡一体的组织设置新模式。坚持服务发展、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强弱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逐步打破地域界限、行业界限、城乡界限,注重组织设置的纵横结合,不断完善在产业链上、专业协会中、社会楼宇里建立党组织等模式,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等模式,努力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结合的网络化、全覆盖的设置新模式。其次,要探索城乡联动的组织活动新形式。要推动农村组织生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组织生活不仅要面向党员开展,而且要面向一般群众开放;提倡组织生活活动主题由党员自定,党员可以按兴趣特长参加不同的社团和兴趣小组;不断尝试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新活动载体,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广搭组织活动平台。第三,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和改进对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完善农村流动党员服务站点建设,建立农村流动党员信息库,及时为农村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探索跨区域、跨行业开展党组织活动的有效途径,建立城乡共育的党员动态培养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体现党内关爱,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向心力,切实形成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