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04页 共104页某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论1.1编制依据1.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文;1.1.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 .1-2.3-93);1.1.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1995);1.1.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1.1.5 xx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1.1.6 xx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0年9月;1.1.7 xx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定xx岩溶地下水饮用水源
2、保护区的批复(xx政字200218号)1.1.8 xx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xx新校区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鲁计社会20011455号)1.1.9 xx环境保护十五规划1.1.10 xx规划局关于xx新校区校园规划审查意见的函(xx规设200219号)1.1.11xx环保局关于xx新校区一期工程项目环评标准请示的批复(xx环函200333号)1.1.12 xx新校区建设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建筑工程学院设计研究院2001年12月)1.1.13xx新校区校园规划(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2002年4月)1.1.14 2003年度xx取水计划申请审请表及批复1.1.15 xx新校区建设一期工程项目
3、环评大纲审查会议纪要1.1.16 项目环评委托书1.2评价目的、指导思想、技术路线及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1.2.1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1.2.2评价目的在查清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工程施工期和建成运营后,对当地环境(尤其是生态环境和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有利或不利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论证工程的环境可行性及环保措施在经xx、技术上的合理性,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对策和建议,为工程施工设计、环境管理及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1.2.3 评价指导思想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为经xx建设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评价中遵循来源于工程、服务于工程、指导于工程的原则,按照有关
4、评价技术要求,突出项目特点和重点,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评价,促进经xx、社会、环境协调发展。1.2.4 评价的技术路线本项目的环评方法与技术路线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建设项目,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以生态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论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在环评过程中,始终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重点分析可能带来的区域性生态环境及地下水环境问题。通过环评,使建设单位认识到项目开发可能带来的潜在的环境影响,并在建设过程中和项目建成后,从区域大环境出发保护生态环境,并采取生态治理措施,真正实现项目开发与生态保护可协调发展,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经xx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1.2.5 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
5、目标该建设项目为学校建设,主要控制生活污水及实验室污水对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的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污染。该项目主要环境影响是项目施工期及项目运营期人类活动引起校内及周围环境生态功能的改变并对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同时项目选址位于xx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所以重点保护目标主要为校区及xx山的生态环境以及xx的地下水环境。由于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市政管网排入xx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xx河,所以地表水的重点保护目标为xx河。声环境重点保护目标为xx庄居民区及校园内教学、休息区。1.3 评价工作级别、评价重点、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1.3.1评价工作级别该项目工程影响范围20Km2,生物群落
6、的生物量减少50%,生态系统相对同质;区域环境的绿地数量不减少,分布不均,连通程度变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结合该项目特点,确定本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工作级别为三级。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以1类区为主(xx南路边界噪声执行4类标准,新校区环境执行1类标准),但项目建设后无明显噪声源,建设前后噪声声级变化不大,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因此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级别定为三级。对地表水、地下水、固体废弃物处置等其它专题进行影响分析。评价项目及评价级别见表1.3-1。拟建项目所需热负荷由学校新建供热中心提供,不包含在本项目内容中。本项目无新建锅炉,因此不进
7、行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表1.3-1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表专题等级的判据等级的确定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三级噪声标准要求1类和4类,项目运行期无明显噪声源三级1.3.2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见表1.3-2。表1.3-2 评价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项目评价范围重点保护目标地表水xx河生态环境以xx山南坡和校园为主,约2km2xx山南坡和校园生态环境地下水项目区附近深层地下水xx岩溶地下水噪声新校区、xx庄及新校区界外1mxx庄及校内学习、休息区1.3.3评价标准本次环评执行的评价标准见表1.3-3和表1.3-4:表1.3-3 环 境 质 量 标 准项目
8、执行标准标准分级或分类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中水回用执行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噪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4类注:由于新校区南侧为xxxx南路,东侧为xx路,其边界噪声执行4类标准。新校区环境执行1类标准,下同。表1.3-4 排 放 标 准项目执行标准标准分类废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一类区废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1类及4类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
9、2523-90)1.3.4 评价重点在工程分析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开发建设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及对xx泉域岩溶地下水的影响。1.4 评价因子根据拟建工程“三废”排放情况以及周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拟选取的环境空气、地下水、噪声现状评价因子和影响评价因子见表1-1。表1.4-1 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生态环境生物量、生产力、盖度、景观生物量、生产力、景观地下水PH、总硬度、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砷、氯化物、矿化度、氨氮、硝酸盐氮噪 声等效连续A声级Leq(A)等效连续A声级Leq(A)2 工 程 分 析2.1 xx现有西校区及其污染因素2.1.
10、1xx现有西校区情况简介拟建项目实际上属xx现有西校区扩建工程,以下将xx现有西校区情况作一介绍。根据xx省教育厅鲁教计字200111号文关于xx组建及发展规划有关问题的请示,xx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与xx南联合大学在2001年3月实行实质合并组建xx,同时将xx南民政学院,xx物资学校并入xx组建二级学院。xx成立后共分两个校区:东校区即原xx南联合大学,位于舜耕路南段;西校区在xx山附近即原xx建筑材料工业学院、xx南民政学院、xx物资学校所属区域。西校区现占地565亩,有民政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社科院、机械与工程学院、化学环境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信息
11、工程学院、计算中心、图书馆等单位。西校区现有在校生16000人,教职工1500人。西校区现有建筑情况见表2.1-1 表2.1-1 xx西校区现有建筑面积序号建筑分类面积(万m2)1教室5.052实验室及附属用房4.533院系行政用房0.644图书馆2.35学生宿舍9.566行政用房0.677会堂0.378学生食堂1.779其它福利用房2.8410合计27.732.1.2现有新校区公用工程原有用水量主要有生活及办公用水共计1475 m3/d (采暖期1580m3/d),均由校内自备井供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现有西校区水量平衡图见下图:xx原有西校区有采暖负荷4
12、2t/h,由原供热中心8台小采暖锅炉供热(其中6吨锅炉4台、10吨锅炉1台、4吨锅炉1台、2吨锅炉2台),锅炉型号及吨位见表2.1-2。175损耗700875生活、办公用水 0(104.5)损耗1475.5(1580)104.562.5采暖锅炉补水50实验室用水损耗12.5237237未预见用水损耗301301绿化用水外排987xx现有西校区水量平衡简图 单位:m3/d括号内为采暖期数据表2.1-2 现有锅炉一览表锅炉型号台数吨位脱硫除尘设备SO2排放浓度(mg/m3)烟尘排放浓度(mg/m3)QXL7-10/95/-A110XDC型脱硫除尘器1225115DZL2- 1.512 旋风除尘器1
13、242121SHW360-13/130/90-A363湿式脱硫除尘器1236123DZL2.8-0.714多管陶瓷除尘器1301115DZL2- 1.2512多管陶瓷除尘器1177123QXL4.2-10/95/-A16多管陶瓷除尘器1253131(合计)842污染物排放标准12001002.1.3现有西校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2.1.3.1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xx现有西校区共有小采暖锅炉8台均为燃煤锅炉。烟气分别通过45m、35m、30m共三座烟囱排放,根据xxxx环境保护监测站近期监测结果,烟尘排放浓度均未能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一类区标准(100 mg/m3)
14、,SO2除1台两吨锅炉外均未能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应标准(1200 mg/m3)。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2.1-2。根据环保监测站监测结果计算,xx现有西校区废气污染物排放量SO2:81.0t/a,烟尘排放量7.9t/a。为改变这一状况并满足新校区的采暖负荷,xx拟新建110t/h锅炉的供热中心。届时原有小锅炉将全部拆除,相应的“三废”污染因素将全部消除。2.1.3.2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现有西校区每天产生生活污水及少量办公实验污水987m3/d,经校区排水管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然后进入xx水质净化二厂(xx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以生活污水为主,水质COD,SS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5、8978-1996)三级标准及NH3-N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外排水质按COD:450 mg /l,NH3-N:35mg/l,废水污染物年排放量为COD:122.1t/a, NH3-N:9.5t/a。现有西校区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2.1-3表2.1-3 现有西校区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CODSSNH3-N外排水质(mg/l)45035035排放标准(mg/l)50040035废水排放量(m3/d)987污染物排放量(t/a)122.1(19)95.09.5(4.1)注:括号内为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污染物排放量数据。2.1.3.3 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现有西校区全年产生生活垃圾约8030吨,
16、校内专人统一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组织运送至垃圾厂处置。2.1.3.4现有西校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拟采取的以新带老措施。1、 现有西校区锅炉烟气中的废气污染物浓度超标;xx拟新建110t/h锅炉的供热中心。届时原有小锅炉将全部拆除,相应的“三废”污染因素将全部消除。2、 现有西校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实验室废物、医疗废物、生活垃圾)未分类收集。新校区建成,全校固体废弃物将未类回收,实验室废物、医疗废物将单独收集后送入xx阳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统一处理。3、现有西校区无中水回用设施,在新校区建设时将统一考虑,详见10.2章节。2.2 拟建项目概况2.2.1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项目名称为xx新校区建设
17、项目,属于扩建项目。2.2.2 项目地理位置xx新校区选址于xx市区西南,属xxxx,位置在xx现有西校区东邻,北倚xx山,南邻xx南路,东侧为xx路。具体位置详见图2-1。2.2.3项目基本情况及提出背景xx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xx建材工业学院与原xx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目前教职工总数21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30人,教师中有博士、硕士420人。目前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研究生18000人。学校现分东西两个校区,共计占地1100亩。设21个院、系、中心等教学单位,拥有34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点、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18、目前,xx校区比较分散,现有的资产和规模与国内同类高校相比差距较大。在高等教育规模日趋大型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根据xx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xx到2005年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达到20000人,到2010年将到28000人。xx老校区面积小而分散,有限的校园面积和校舍已经成为直接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扩展学校规模,扩大xx的影响力、吸引力,提高经xx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高标准大学,该校拟投资建设新校区。2.2.4 新校区建设规模、投资及主要指标新校区计划占地920亩,规划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在xx西校区以东,xx南路以北,x
19、x以南区域新征土地515亩,建设包括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等教学用校舍22万平方米。后期在xx南路以南,xx微路以东的马武寨小区新征土地400亩,建设10万平方米的学生生活设施以及与xx体育局共建全民健身体育中心3.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总投资50580万元。项目完成后,xx将发展成为一所拥有21个学院、系、中心等教学单位,50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20000人,研究生500人(共新增2500人)的综合性大学。新校区建设的主要指标见表2.2-1。表2.2-1 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的主要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一建设规模1在校生数人新增2500人2学校占地面积万m234.7二建筑面积万m222.001
20、教学、实验楼万m2132图书馆万m24.03行政用房及其它生活福利用房万m25三运动场地万m28.00四绿地面积万m214五绿化覆盖率%55六公用工程1水万m3/a37.432电万KWH/a14763天然气(管道煤气)吨15004总投资万元50580七建成后规模1在校生数人205002学校占地面积万m2106.853院、部个214专业个502.2.5 新校区总体布局及平面布置2.2.5.1新校区校园规划简介根据xx新校区校园规划(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xx新校区校园按建筑功能分为相对集中的六个区,分别为西部老校综合区、中西结合部生活区、中部公共教学区及相邻的中心建筑群、东部运动休闲区、东北
21、部文科区及北部生活区,xx新校区校园规划图参见图2-2。西部老校区为原有校区的整建,保留原建材学校西校门,规划改造西侧沿街建筑,改变原各校区混杂的建筑外观,美化沿街景观。西北部利用原两校间通道改造为主要机动车出入口,封闭原有其它校门。南北之间破墙修路,连接沟通。保留400米田径场及球场,取消民校小田径场,合建后勤服务设施,整减重复功能设施。增建标准游泳池一处,拆除临时建筑及破旧建筑物,新建停车场地。中西结合部生活区以近年兴建的学生生活设施为主,北部山(指xx山、下同)下兴建教工生活区,为相对独立的组团。此区与新老校区联系方便,位置适中,为校区学生集中生活区,规划在师生生活区内增建篮排球场等室外
22、活动场地。中部公共教学区以公共教室为主,建筑结合地形而建,四至六层不等。合班教室集中建造于沟(指校内东西冲沟)北,沟南建一组公共教学楼。建筑均为山地建筑模式,逐层跌落,依坡近水。新区核心为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组成的建筑群,其中图书馆跨沟而建。桥上六层,桥下两层,建筑、广场、桥梁、停车集于一体,山林水体与建筑交融,其南部为新区主入口,南北主轴贯通。入口之东为校行政办公中心、建工楼、新材料研发中心。北部为计算中心、基础实验室、公共实验室、理学院和环境工程学院。运动休闲区位于中主区东部,以艺术中心、山水园林和体育场馆为主体,充分利用地势修建,并可以对社会开放。区内西北修建中水试验制水厂。文科教学区位于
23、二期扩展用地内,由文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院、经xx学院组成,相对集中于一处,与其北部生活区毗邻。东北生活区分两组,其中北部山凹中为干训中心和研究办公寓区,东北部为文科学生生活区及教工公寓区。后勤服务设施及师生活动中心位于教学区和宿舍区连接处,顺应人流活动规律,方便生活且环境良好,与室外公共活动空间联系方便。山水园处于校园中轴两侧,与图书馆、公共教学楼、行政管理中心、运动体闲区穿插交融,既调节了校园内的小气候,以为整个校园的地景核心,沿排洪沟构成学校休闲活动带,并与山坡绿园、外环绿带联成生态绿地网络。拟建一期工程主要建设中西结合部生活区、中部公共教学区及相邻的中心建筑群,与校园规划基本相符。二
24、期工程与校园规划比较已作改动,在xx南路以南,xx微路以东的马武寨小区新征土地400亩,建设10万平方米的学生生活设施以及与xx体育局共建全民健身体育中心3.0万平方米。2.2.5.2 新校区平面布局及主要建筑物位置一期工程位于xx东邻区域,总平面基本上是一个长条形,南北宽280余米,东西长1200余米,西北角向外突出一块,区内面积515亩。新校区平面布局详见图2-2。一期工程建筑为教学、实验、图书及行政办公,在建设区域西北角与老校区的教工住宅区相邻,因此亦为教工住宅区(3.8万平方米),使两者合一,便于住用和管理。新建主大门与图书馆之间形成新校区的南北中轴线,它位于新校区的中心部位。它与以沟
25、为路的东西向主干道相交处形成一个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中心广场向南延伸为校前广场,直通主大门。新校区的南北中轴线中间位置布置标志性建筑之一图书馆,10层,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楼前为开阔的中心广场及校前广场与绿色草坪,大型喷水与雕塑,形成综合中心区。图书馆北部设置计算中心,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行政办公中心是学校的决策指挥中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位于综合中心区的东侧。再向东为机械工程楼和震动实验楼。教学楼群位于综合中心区南北轴线西侧,按组团方式布置,相同、相近专业共同组成一个组团,以利于资源和学科的相互渗透,该区域布置2幢公共教学楼(2 .975万平方米)及合班教学
26、楼(2万平方米)。基础实验室与公共实验室设置在中轴线的最北端。绿化与水面。沿东西排洪沟设绿化带,同时规划6-7处点式绿地。利用新校区中部沟底最低处构筑湖池,常年蓄水,非蓄水沟底两侧设雨水暗沟,留溢流孔,中小雨天水经沟内流下,大雨时从表面溢流,东部南北走向沟底设硬地球场。新校区绿化布置参见图2-2。2.2.6公用工程2.2.6.1给排水 水源xx扩建后全部供水均由市政管网供给,其水量、水压、水质均能满足扩建后的校区供水要求,部分高层建筑采用生活、消防相结合的局部常高压供水。 用水量及水量平衡xx扩建后新增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住校生2500人,用水量相应增加。同时随着学校条件的改善,校内人均生活
27、用水量也相应增加,新鲜水总量的增加得到一定控制。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后,西校区用水总量合计为2501m3/d,新增用水量共计 921m3/d,见表2.2-2。(1)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办公用水)按22500人(其中在校生18500人,教职工1500人,教职工家属2500人),每人每天用水按0.12m3计算:225000.12=2700(m3/d)(2)空调系统平均补水量:30(m3/d)(3)实验室用水量按每间实验室(50 m2)每天用水0.8 m3,实验室面积按10000 m2计算:0.810000/50=160(m3/d)(4)绿化景观等用水量为589m3/d见后表2.2-3。(5)未预见用水
28、量按前述水量的5%计算 (2700+30+160+589)5%=174(m3/d)(6)中水回用量包括冲厕用水、绿化用水、景观用水见后表2.2-3等: 共计1152 m3/d。新鲜水用量合计:2700+30+160+174+589-1152=2501(m3/d)表2.2-2 拟建项目建成后西校区用水量一览表序号名称水量(m3/d)1生活、办公用水27002空调系统补水303实验室用水1604绿化、景观、洗车用水5895未预见用水1746中水回用量-11527新鲜水合计 25018西校区原有用水量15809新增用水量921拟建项目建成后西校区全部人员在整个校区内重新布置,全校区形成统一的供排水系
29、统,拟建项目建成后西校区水量平衡图见图2-3563损耗损耗589540绿化景观用水21371152中水工程589生活、办公用水 100830250130160损耗采暖、空调系统补水160实验室用水174174未预见用水图2-3 拟建项目水量平衡简图 单位:m3/d外排1372中水回用及排水系统扩建后的新校区,部分污水(1152m3/d)处理后作为中水回用,主要用于办公楼与宿舍冲厕(675m3/d)、绿化用水(432 m3/d)、景观用水等,见表2.2-3。其它各种污水废水汇合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后排放。详见2.7.2废水表2.2-3 中水回用情况用途冲厕用水绿化用水景观用水洗车等合计用量(m3/d
30、)563432137201152注:绿化用水量按0.002 m3/dm2,全校绿化面积按216000 m2计算;冲厕用水按20l/人d;景观用水按全年补充50000m3/a 平均。2.2.6.2 新校区热负荷及热源 热源:xx拟新建110吨锅炉的供热中心,以替代原有西校区小锅炉,同时满足本项目热负荷。该项目设计正在进行,将与一期工程同时投入使用。热负荷估算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冬季需供热的建筑物主要有院系综合楼,实验楼及附属用房、院系行政用房、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学生宿舍、风雨操场、科学会堂、学生食堂宿舍楼等10类用房,不同建筑物因使用功能不同单位控制热指标并不同,经估算xx新增建筑物的采暖热
31、负荷为15346KW(折合20.13t/h)。表2.2-3 新增建筑物热负荷估算一览表序号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热负荷(KW)1教室2500017442实验室及附属用房10500073253院系行政用房2000013954图书馆4000027905校行政用房1500010466其它用房150001046合计22000015346(合20.13t/h)xx原有西校区有采暖负荷为42t/h,与新校区一期工程新增热负荷相加为62.13t/h,新建供热中心110 t/h锅炉可以满足两处的供热要求。2.2.7拟建项目绿化方案 在新校区建设时对整个西校区进行统一绿化,其方案如下:2.2.7.1整体思路
32、整个校园绿化风格简洁、大方、流畅、明快,植物景观以适地适树为宜,注重季节搭配。以阔叶乔木为主,配合雪松、龙柏、桧柏、华山松、白皮松、油松等常绿植物。植物配植以风景片林为主形成枫林、银杏林、合欢林、白杨林、水杉林等景观,林下种植玉簪、大花萱草、麦冬、地被菊、二月兰等,使景观更加丰富;配植注重乔灌草搭配,形成不同特色的植物群落。行道树以法国梧桐、银杏、毛白杨、垂柳等乔木为骨干树种,形成不同风格的林荫大道,在人工湖和河道两侧种植亲水性强的水杉、垂柳等乔木,还种植洋水仙、菖蒲、鸢尾等亲水、水生球根花卉,水中则种植荷花、睡莲等。在花架和墙面上特别是河道两侧攀爬凌宵、紫藤、南蛇藤、扶芳藤、地锦、金银花等开
33、花悬垂植物,使整个学校绿色而生态。2.2.7.2主要指标新校区建成后西校区:绿地面积:217200m2,绿化覆盖率:55%,地面硬化率:43.5%。新校区绿化方案图附后。2.3 拟建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2.3.1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2.3.1 1扬尘扬尘主要来自建筑工地现场和道路运输。在拆除原有建筑、清理场地、挖掘土石方、转运和堆积土方以及运输土石方的车辆来往行驶过程中,都产生扬尘。一般来说,扬尘的排放量与施工场地的面积的大小、施工活动频率以及当地土壤中泥沙颗粒成一定比例,同时,还与当地气象条件如风速、湿度、日照等有关。一般在具有中等施工活动频率、泥沙含量适中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建筑施工
34、的扬尘排放量为10g/(m2d),该项目一期工程占地约为515亩(约合3.4105m2),则整个一期工程的施工扬尘平均排放量为3.4t/d。2.3.1.2 噪声噪声主要来自建筑施工机械以及来往车辆的交通噪声。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噪声有不同的特性。在土方工程阶段,主要噪声源是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和各种运输车辆等。这些主要为移动性噪声源,挖掘机、推土机等移动的范围较小,而各种车辆移动的范围较大。一般这些噪声源和声功率级在100-110dB (A), 均无明显的指向性。在基础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是各种打桩机、风镐和空压机等。这些噪声源基本上属于固定源,其中打桩机为最主要的噪声源,其时间特征为周期性脉冲
35、噪声,打桩机噪声一般在125-135dB (A)。并且具有明显的指向性。风镐和空压机的噪声级一般在110-120dB (A)。在结构施工阶段,使用的施工设备较多,主要噪声源有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各式吊车、运输平台、施工电梯、电锯、砂轮锯以及运输车辆等。这一施工阶段持续的时间最长,噪声以撞击声为主,噪声级一般在90-110dB (A)。在装修阶段,噪声源的数量较少,主要有砂轮机、电钻、电梯、吊车和切割机等。这一阶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大多数噪声源的噪声级较低,一般在90dB (A)左右。虽然有些声源的声功率较高,但一般使用的时间较短,有些还是房间内使用。可见装修阶段的噪声源不是施工期
36、的主要噪声源。2.3.1.3 燃油废气施工车辆及施工机械主要以柴油为燃料,燃油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NOX、CO等,燃油废气对区内环境空气有一定污染。2.3.1.4 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在区内生活,排放生活废水,一般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区内土壤产生一定影响。2.3.1.5 建筑及生活垃圾建筑及生活垃圾主要来自拆除旧房、清理场地、建筑施工、内部装修以及生活垃圾等,大量建筑垃圾以及少量生活垃圾的运输和堆存对环境造成一定不利影响。2.3.1.6 土壤和生态环境变化施工工地的土壤被挖出或重新堆积,原有土层被破坏,原有植被被清除,并有局部的水土流失。2.3.2运行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2.3.2.1 废气污
37、染负荷增加情况 新校区建设的配套工程供热中心工程目前尚于设计阶段,供热中心拟建设225+235t燃煤锅炉,承担未来新校区、现有西校区、拟建马武寨小区共110t/h热负荷。拟配置的脱硫、除尘措施设计脱硫效率65%,除尘效率97%。燃煤用肥城煤,煤质:灰份-20%、硫份-0.8%,低位发热值:5000kcal/kg。经估算,供热中心废气污染物排放量,SO2:274.2t/a烟尘排放量:104.9t/a。新校区建设增加采暖负荷20.13t/h,相应增加区域废气污染负荷为:SO2:50.2t/a、烟尘:19.2t/a。2.3.2.2 废水(1)污水处理新校区建设污水处理厂,一部分生活污水(1152m3
38、/d)经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后,用于冲洗便器、道路洒水、绿地浇灌、汽车冲洗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2000 m3/d,采取的主体工艺为生物接触氧化,废水主要的污染指标为:BOD5、COD、SS、氨氮等,处理水量为1316.4m3/d。处理出水水质要求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中的指标要求。具体工艺流程见图2-4,工程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2.3-1。原水格栅水解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校内回用清水池过滤罐沉淀池O3剩余污泥污泥脱水污泥浓缩池图2-4 拟建项目污水处理流程图表2.3-1 水处理工程进出水水质及达标情况 单位:mg/l指标CODcrSSNH3-NBOD5进
39、水水质45020035220出水水质35488回用水标准50102010(2)实验室废水实验室废水水质较复杂,本次环评对xx西校区现有实验室废水水质进行类比监测。监测结果见表2.3-2。表2.3-2实验室废水类比监测结果项目监测结果排放标准PH7.066-9溶解氧2.67-CODcr438.5500BOD5263.4300氨氮1.6035氰化物0.0231.0砷0.0350.5汞(ug/l)24.650六价铬0.0070.5总磷0.289-水温()28-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室废水中排放各类污染物浓度均不超标。(执行标准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标准
40、(CJ3082-1999)NH3-N35mg/l)经现场调研,校内化学实验室内使用过的化学药液及其它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废弃后均收置一起作为危险废物经有关部门统一处置。只有极少量的污染物因清洗器皿而进入下水系统,因此实验室外排废水污染物浓度较低。(3)新校区建成后污水排放情况经不同方式处理的污(废)水汇集后一并经校区排水管网达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然后进入xx水质净化二厂(xx污水处理厂)处理,新增废水排放385m3/d,新校区建成后西校区废水排放量1372 m3/d。废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类标准COD450mg/l;BOD300mg/l ;SS350m
41、g/l。 新校区建成后西校区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2.3-3。表2.3-3 新校区建成后西校区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进污水处理厂前)CODSSNH3-N外排水质(mg/l)45035035排放标准(mg/l)500400-废水排放量(m3/d)1372污染物排放量(t/a)169.8(26.4)132.113.2(5.7)注:括号内为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污染物排放量数据。2.3.2.3 固体废弃物学校运行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污泥。生活垃圾按新增2500人,每人每天按常规1.1kg计算,该项目运行后每天估计产生生活垃圾2750kg,全年约为1004吨,校内专人统一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
42、组织运送至垃圾厂处置。新校区建成后西校区共产生生活垃圾9034吨。中水回用设施每年产生污泥约530吨,产生量较小,经运至附近农村堆肥后用做绿化肥料。2.3.3新校区建设的带动效应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因素2.3.3.1新校区建设对周边环境的有益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xx市区西南部大专院校及省直、市直机关较少,文化及中小学教育事业相对比较落后。新校区建设可以进一步扩大xx的实力和影响力,带动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城市景观的文化气息和人们的文化品味。同时学校规模扩大、驻校师生数量增加也可带动周边地区饮食、娱乐、购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2.3.3.2新校区建设的带动效应环境的不利影响因素以往的经验
43、说明大专院校的建设因其规模大,容纳人口多,可带动周边地区饮食、娱乐、购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周围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个体饮食业在迅速发展时,往往没有配套污水管道和油烟处理设施,无组织排放的污水和油烟易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饮食、娱乐、购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随着地面硬化率的提高,农田与林地的减少,绿地面积往往没有相应增加甚至趋于减少,可能会影响到区域降水对市区地下水的渗漏补给和当地的生态环境。2.3.4 项目运行期可能影响环境敏感区(教学楼、宿舍等)的污染因素 由于学校环境的特殊性,对于空气环境及声环境均要求较高,新校区南边界及东边界的公路噪声,生活区的食堂油烟,中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恶臭,均有可能对校园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新校区南边界为南外环路是xx交通干线,车流量在800辆/小时以上,对新校区校园环境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 2.4新校区建成前后“三废”排放变化量新校区建成前后西校区“三废”排放变化量见表2.4-1。表2.4-1新校区建成前后西校区“三废”排放变化量(出污水处理厂后) 单位: t/a阶段废气污染物废水污染物(经xx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固废SO2烟尘废水量CODNH3-N新校区建成前8107.92.7110519.04.18030新校区建成后50.219.23.7710526.45.79034变化量-30.811.31.061057.41.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