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案:《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44614672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教案:《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一化学教案:《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教案:《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教案:《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化学教案: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 学问与技能: 1、了解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为探讨物质的通性建立框架,将学问系统化。 3、驾驭“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 (二)过程与方法:多角度、多标准对化学学问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重要性。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形成将生产、生活实践与所学的化学学问相联系的意识。 2、体验分类在化学、各科学习上的重要性,将“分类思想”灌输于脑中,能够在后面学习中进行实际应用,培育刚好分类总结的良好学习习

2、惯。 二、【教学重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设计】 学内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导 入 新课。 2、 新 课 教 学 【引入】请同学们翻开书目,找出我们今日所要学习的内容,其次章第一节,在哪一页?(停顿)我们为什么能快速找到我们所学的内容呢?因为这本书的主编在编这本书的时候,事先依据肯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把化学书分为四章,每一章再接着分节。 翻书查找,翻书目查找。 提高学生的留意力,翻书找出本节课的内容。 【讲解并描述】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纳分类法,这样使我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提高工作效率。 倾听 【提问】你们能找出分类在生活中的例子吗? 学生在老师的

3、引导下回答:超市的物品归类、图书馆里书籍的分类、 垃圾桶的分类、QQ好友的分类 联系生活实际 【过渡】举了这么多例子,那分类的概念是什么呢?请阅读课本第24页第一段,找出分类法的概念。 【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提问】依据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分类法的理解。 【板书】一、分类法:将大量事物根据肯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强调】这里的“标准”加了双引号,表示强调,那什么是标准呢? 强化学生对分类的理解和应用 【提问】将下列人物进行分类?图片这里的职业就是“标准”。 帮助学生养成分类时要确定“标准”这个意识,为下一步学习做下铺垫。 【讲解并描述】我们在分类的时候首先设定标准,再选择分类的方法。 学

4、生思索、阅读 【讲解并描述】像刚才黑板上的人物根据“职业”进行划分,只用了一个标准,我们称为“单一分类法”。 【板书】二、分类的方法 1、 单一分类法(单分类) 【转折】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具有肯定的局限性,例如有些同学不相识李宇春,只知道她是歌手,并不知道“春哥”的性别,假如我们他这些人物用“性别”进行分类,是不是更全面了呢? 【讲诉】像这种用了“职业”和“性别”进行分类,我们在化学上把这种用多标准分类的方法叫做交叉分类法。 倾听、思索。 【板书】2、交叉分类法(多分类) 标准:阴离子、阳离子 【巩固练习】一、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标准:“状态”、“组成是否单一” 一名同学上台进行连线,其余学

5、生在课本做练习。 培育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实力,并且在次强调标准的重要性。 【过渡】课前我们所说的“书目”分类,是把化学书分为章,章再分为节,属于分类后再分类,这就有点像一棵树,我们成为树状分类法。 3、 树状分类法(再分类) 【过渡】举个化学上的例子来讲,对“物质”可以怎么分类呢?结合课本表2-3,让学生填写酸碱盐等的详细例子,并请学生回答。 【提问】除了上述的分类,还可不行以再分类。 【过渡】我们刚才都是对物质进行分类,那初中学习过这么多化学反应,是否也可以进行分类呢? 探讨、填表。 培育学生将所学学问进行阶段性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 3. 课内总结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分类的方法

6、,知道分类首先要确定标准,并对学过的物质及其反应进行分类总结。既然学习了分类,我们就要对化学和其他学科进行总结分类,将学问系统化。 4、巩固练习 一、找茬题(每组中有一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的不同,请找出来) 1、铜、金、银、钠 2、NaCl、KCl、Cl2、BaCl2 3、空气、氮气、氯化氢气体、五水合硫酸铜 备选习题:p29 第1、2题 培育学生将所学学问进行阶段性归纳。 【作业布置】配套习题p105 第1-5题 【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分类法:将大量事物根据肯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前提:首先确定“标准”。 二、分类方法 1、单一分类法(单分类) 2、交叉分类法(多分类) 3、树

7、状分类法(再分类)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的浓度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的浓度教学设计 学问目标 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实力目标 通过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育学生的视察和动手试验实力。 情感目标 通过试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培育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协助 教学过程: 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学习了概念之后,今日我们学习如何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板书:

8、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提问:配制的第一步要做什么? 板书:1.计算 学生计算,老师加以订正。 提问:知道了质量假如取固体?假如是液体呢? 板书:2.称量 提问:天平运用时的留意事项 演示:用托盘天平称量无水碳酸钠。 设问:假如须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假如称量其固体? 讲解并描述:配制用的主要仪器容量瓶。让学生视察容量瓶,留意有体积、温度和刻度线。介绍其规格,如何检验是否漏水及其运用方法。(此处也可以播放动画“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相关部分。 板书:3.溶解 提问:溶解能够在容量瓶中进行吗? 演示: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边演示边讲解留意事项:溶解时不能加入太多的水;

9、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烧杯壁;不能把玻璃棒干脆放在试验台上;待溶液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因此第四步是转移。 板书:4.转移 讲解并描述:由于容量瓶瓶颈很细,为了避开溶液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提问:烧杯和玻璃棒上残留的液体应如何处理? 板书:5.洗涤 演示:洗涤23次,每次的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边演示边讲解留意事项。提示:假如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但是运用量筒时应留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 板书:6.定容 演示: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据刻度线23cm时停止

10、。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提问:若水加多了,超过了刻度线,如何处理?定容后的溶液各处的浓度一样吗? 板书:7.摇匀 演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数次,使得溶液混合匀称。 提问:此时溶液的液面不再与刻度线相切,如何处理?须要再加入蒸馏水吗? 不能再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时体积肯定,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少量液体沾在瓶塞或磨口处。 讲解并描述: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此应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和浓度。 板书:8.装瓶贴签 演示: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小结: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进行误差分析。 微机演示: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1、;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 (1)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2)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3)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 (4)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干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5)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6)将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 答:(4)(5); (3)(6); (1)(2) 作业:复习溶液的配制方法。 板书设计: 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4.转移 5.洗涤 6.定容 7.摇匀 8.装瓶贴签 高一化学教案:化学物质及其改变教

12、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化学物质及其改变教学设计 一、本章教材的编排特点和主线 1、主要内容 (1)相识“分类”这一科学方法对化学探讨的作用。 (2)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依据分类标准驾驭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特点。 (3)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书写其电离方程式。 (4)以是否有离子参与反应为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其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 (5)以化学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的改变为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识别氧化剂和还原剂。 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分类方法的应用 2、内容结构 本章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相识化

13、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初中化学与中学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特别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对大量繁杂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是一种科学、便利的工作方法,它在学习和探讨化学当中有不行替代的作用。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改变的分类。在中学化学的其次章编排化学反应与物质分类,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学问的学习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中学学问的连接,又有利于学生能够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学习,立意更高些。 从化学物质的分类来看,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的学问进一步系统

14、化。溶液和浊液在初中虽然也涉及到,但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因此,分散系和液态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是中学化学的新学问。胶体的性质表现在许多方面,这里只是从胶体与溶液区分的角度,涉及到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来看,本章涉及到化学反应分类的3个标准:(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按此标准划分,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这4种反应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2)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离子反应;(3)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后两种分类及相关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的新学

15、问,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将大量涉及,所以是重要的基础学问,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3、内容呈现特点: 以分类的科学方法作为统领本章的主要线索。本章所涉及的主要教学内容在过去的中学化学教学体系是作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学问载体,但现在只是作为基本概念,而且是从分类的角度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相关学问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详细的教学要求也不相同。 与第一章的编排相像,其次章的学问仍旧特别重视与初中学问的连接,化学物质的分类是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学问入手,引入分散系、胶体等新的概念,而化学反应的分类则是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4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基础上引申到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而且离子

16、反应的概念建立在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问基础上,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也从得失氧的角度初步相识了,所以,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新旧学问的联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能够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能够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区分溶液、胶体和浊液,了解丁达尔效应。 3了解电解质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盐的电离方程式。 4通过试验事实相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能通过化合价的升降,推断氧化还原反应。 6能识别常见的氧化

17、剂和还原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探讨,相识分类法在化学探讨的作用。 2通过对丁达尔效应、溶液的导电性、离子反应等试验现象的视察和分析,初步体会从试验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学问的理性思维过程。 3在与同学探讨分类法的过程中学会对日常生活学问进行提炼、升华,并应用于科学探讨或学习过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感受分类等科学方法对于化学科学探讨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2能正确相识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 3通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相互依存关系,初步树立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课堂探讨活动学习与人合作与沟通,共同探讨、探讨科学问题。 三、课时支配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2

18、课时)。 其次节 离子反应(2课时)。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 复习(1课时) 单元测验(1课时) 测验讲评(1课时) 四、教学建议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2课时) 基本的要求 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知道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弹性的要求 胶体的渗析; 胶体的吸附作用。 暂不宜拓展 胶体的凝合的方法; 胶体布朗运动。 第一课时:简洁分类法及其应用。 (1)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化学物质及其改变的分类方法,教科书引入“简洁分类法及其应用”,其目的是使学生相识科学方法对于化学科学探讨和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教学要源于

19、生活,落在化学,建议用详细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例1:NaCl、HCl、CaCl2、CuO、H2O、Fe2O3等化合物,假如将它们以在通常状况下的存在状态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假如将它们以是含氧还是含氯的二元化合物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氧化物和氯化物两类。 例2: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 例3: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是否化合反应;反应物的特点;是否氧化还原反应等) 硫在氧气里

20、燃烧; 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2)从化学物质的分类过渡到化学反应的分类,建议可适当补充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虽然这个内容在“人教版”中没有出现,但在“山东版”和“江苏版”都有涉及。 其次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 (1)关于分散系的教学,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教科书已经列举了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相互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但没有详细的实例,因此教学过程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和生活阅历,引导学生主动思索和列举实例。 (2)关于胶体概念的教学,要把学生在初中学过的浊液、溶液的有关学问和日常生活中的有关事实

21、、现象等联系起来,建议先通过丁达尔效应把浊液、胶体、溶液区分开来,然后通过比较、探讨,正确相识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特征。 (3)关于胶体的性质,三个版本的教科书都提到了丁达尔效应,而其他性质只有“山东版”提到了电泳、聚沉、渗析等,而课标对胶体教学的要求是“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在活动与探究建议方面提到了试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可见胶体的教学要求并不高,不宜随意扩展、加深。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其核心是物质的量及摩尔质量。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物质的量

22、的概念,物质的量是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观粒子的集合体,而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具有的质量,对于某种粒子来讲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值。学生在生活中常常接触类似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例子,如“箱”与“瓶”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就以此为类比进行讲解。由于它还与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引出和有相关计算重要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并有理论联系实际生产生活的作用,是本学科化学试验部分的核心内容。教 学的重点是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和摩尔质量,解决重点的关键是从抽象的角度理解物质的量是肯定数目粒子的 集合体,驾驭物质的量和粒子的个数、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驾驭摩尔质量和微

23、粒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2)驾驭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简洁换算关系; (3)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在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4)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掌 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2目标解析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就是指物质的量表示含有肯定数目粒子粒子的集合体,这里肯定数目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个。 (2)驾驭物

24、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简洁换算关系,就是指n = N / NA,其中n为物质的量,N为粒子数,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3)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在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就是指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理解它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物质的相对分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4)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驾驭有关概念的计算,就是指n=m / M,其中n是物质的量,m是物质的质量,M是摩尔质量。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很难理解物质的量概念,并简单物质的质量混淆或将物质的量理解为物质的数量,产生这一问题的缘由是学生思维方式

25、,缺少抽象思维,不清晰它与宏观物理量的联系。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培育学生抽象思维实力并指出它与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 之间的纽带关 系,其中关键是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类比教学,并打好坚实基础,为后面的学问做好铺垫。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物质的量概念的形成的教学中,打算运用电脑多媒体。因为运用多媒体播放教学的PPT,能把生活中的和物质的量有关的比方形象的再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在比方中不知不觉的接受物质的量的概念。 【教学过程】 问题1: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怎样去理解化学方程式: ? 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同一化学方程式,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描述不同,让学生形成概念: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之间必定存在

26、着某种联系。 师生活动: 从宏观质量角度 12g 32g 44g 从微观粒子角度 1个碳原子 1个氧分子 1个二氧化碳分子 从微观角度讲,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从宏观讲,12g 碳和32g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我们不行能数得清有多少微观粒子参与反应,一般是称量物质的质量、量取体积。这里我们就得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在这个化学方程式里物质的量可以将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 问题2:可称量物质与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微观的看不见的粒子之间有什么联系?能否用肯定数目的离子集体为单位来计量它们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

27、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同时培育学生的阅读及理解实力。 师生活动:生活中一箱饮料有24瓶饮料,一打帽子有12顶帽子,那么我们用物质的量表示含有肯定数目 粒子的集合体。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 物理量的符号 单位名称及符号 长度 l(L) 米(m) 时间 t 秒(s) 质量 m 千克(kg) 温度 T 开尔文(K) 发光强度 I(Iv) 坎德拉(cd) 电流 I 安培(A) 物质的量 n 摩尔(mol) 物质的量也是与质量、长度一样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注: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是一个专出名词,这四个字是一

28、个整体,不能分割,也不行加字、减字。 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微观粒子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中子、质子等。 物质的量用符号“n”表示。 问题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涵义? 设计意图: 让学生理解粒子的数目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师生活动: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 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把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通常用6021023/mol表示。可以理解为阿伏伽德罗常数是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 问题4:物质的量、粒子的个数、阿伏伽德罗之间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培育学生独立思索的

29、实力,驾驭能应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洁的计算。 师生活动:n=N/NA 问题5:1mol的粒子的质量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培育学生的推理及应用学问的实力。 师生活动: 粒子符号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每个粒子的质量/g 1摩尔物质含有的粒子数/个 1摩尔物质质量/g H2O 18 2.99010-23 6021023 18 C 12 1.99310-23 6021023 12 H2SO4 98 1.62810-23 6021023 98 Na+ 23 3.82110-23 6021023 23 结论: 1.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在

30、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 .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g/mol 或 kg/mol 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n = m /M 【课 堂小结】 1、 物质的量概念 2、 物质的量、粒子的个数、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 3、 摩尔质量的概念 4、 摩尔质量、质量、物质的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5、 N/NA=n=m/M 物质的量将宏观物质 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 【目标检测】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C.摩尔既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31、又是粒子的数量单位 D.阿伏伽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2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1molH2 B. 1molFe C. 1molNH4+ D. 1mol小米 3下列关 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的摩尔质量是32g?mol-1 B.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g D.CO32-摩尔质量是60g?mol-1 【分组练习】 A组 1.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24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阿伏伽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C.阿伏伽德罗常数约是6.021023 D.阿伏伽德罗常数的 符号为NA,近似为6.0210

32、23mol-1 2.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摩尔质量是18g B.2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mol水摩尔质量的2倍 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D.水的摩尔质量是氢气的摩尔质量的9倍 B组 1.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数相等的是( ) 0.1mol CO 9.8g H2SO4 1g H2O 1.6g 02 A. B. C. D. 2.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A B.2g氢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3.011023mol-1个氮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17g氨气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第24页 共24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