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王阁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滕王阁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逍遥游一体化教学案(老师版) 教学设想: “我们头上的绚丽星空”这一专题旨在引导我们体验人类文化经典中宇宙论和人生论的精华。相识到人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体认人与宇宙的关系,进而思索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 本专题由“心连广宇”和“宏大的情思”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选录的是我国古代两位圣贤“心连广宇”的思卷,探讨的问题是人如何相识宇宙万物,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和阅历的世界。假如说道家思想的鼻祖庄周描绘的是一个非阅历、超现实的宇宙,让我们的精神随之进行一番“逍遥游”;那么书圣王羲之则面对人生短暂与宇宙的永恒之间的冲突,表达了他的达观与自我排遣的情怀,引
2、发我们这些“后之览者”,与作者一同“有感于斯文”所述之生死问题。其次板块,节录了西方两位哲学大师的“宏大情思”,探讨的是人为什么宏大和人怎样才会宏大的问题。帕斯卡尔指明白思想的重要性,让我们相识到“思想形成人的宏大”,并提出了“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一“道德原则”;而罗素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问题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脱离平凡的人所具有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境界。两个板块,相互补充,逐层深化,引领我们攀登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巅峰。 板块一的逍遥游兰亭集序都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富有哲理思辨色调的文章。庄子的逍遥游通过“小大之辩”的论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超现实的肯定自由的精神世界,把人从庸常的世俗
3、世界引人这一境界,开阔了人的心胸眼界,启发人们应当具有旷达的、超越庸常的生命追求。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虽然有人生无常、“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一反魏晋时期流行的消极虚妄的人生看法,暗含把握人生当下,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的看法。 这一专题依旧是“问题探讨”的教学要求。逍遥游的教学,有两大难点,一是文言的理解上,二是作者言此意彼的深邃含义上,这两个基础性的拦路虎在前,作为进入中学才一年多的学生又何谈什么探讨呢?所以本人的教学设想仅把这两个难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将不会去作不切实际的“做秀”。 目标要求: 1、进一步了解庄子。(高一学过秋水,已经初步接触) 2、驾驭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
4、特别句式。 3、学习本文运用比方、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4、理解庄子“逍遥之游”的境界。 5、背诵前3段。 教时设置:3教时 第1教时 要点:进一步了解庄子。朗读课文。疏通部分内容,积累部分文言学问。 过程: 一、导入 介绍专题学习要求,明确本文学习目标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溢奇妙的想象和浪漫的色调,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方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见,追求精神世界的肯定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肯定的自由,要想无所依
5、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二、进一步了解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生活年头与孟轲相仿,可能稍后。闻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又称南华经,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其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即相对的相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处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的年头,周王室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他对现实不满,却无力变更,然心又不甘,因此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世人。他
6、对待生活的看法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行,而安之若命。 他生活极其贫困,却不情愿出来做官,宋国是个小国,不做也罢了,可是楚国是个大国,楚王用重金求他出任楚国国相,这样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他也毫无爱好,他原委要干什么呢?其实答案就在他的逍遥游里,他要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之游的精神境界。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调,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秋水)、鲲鹏展翅、庖丁解牛等,都是奇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二、朗读课文 1、留意读音 北冥(mng)鲲鲲(knpng)抟(tun)坳堂(o)阏()
7、蜩(tio) 学鸠(ji)決(xu)抢榆枋(qingyfng)舂(chng)小知(zh)奚(x)蟪蛄(hug)大椿(chn)棘(j)斥鴳(yn)仞(rn)蓬蒿(ho)沮(j)泠然(lng)数数然(shu) 2、朗读 三、找出本文的通假字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垂,同“陲”,边际)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3)三餐而反(反,同“返”) (4)小知不及大知(知,同“智”) (5)此大小之辩也(辩,同“辨”,辨别,分别) (6)知效一官(知,同“智”) (7)而宋荣子犹然笑之(犹,同“繇”,喜) (8)而御六气之辩(辩,同“变”) (9)旬有五日而后反(有,同
8、“又”) 四、同学合作,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下列词义(1、2段) 北冥化而为鸟鲲鹏怒而飞若垂天之云海运志怪水击三千里抟扶摇以六月息者也野马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其正色邪无所至极亦若是则已矣 (北海。化,变。鲲,传闻中的大鱼;鹏,传闻中的大鸟。怒,奋起的样子。垂天,天涯,“垂”,同“陲”,边际。海运,指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一说指大海运行,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志,记载;怪,怪异之类的事情。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抟,回旋而上;扶摇,一种旋风。以,凭借;息,气息,即风。野马,指浮游物。野马、尘埃等飘浮物,是生物用气息吹动而形成的。其,揣测性语气副词,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无法看
9、到它的终点。也像这样罢了,则已,而已。) 五、和同学相互翻译以上两段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改变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绽开的双翅就像天涯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自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特地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回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留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如同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
10、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莫非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终点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六、背诵1、2段 第2教时 要点:接着疏通课文,积累文言学问,背诵1、2、3段 过程: 一、检查背诵1、2段 二、指名翻译1、2段 三、朗读未教的课文 四、疏通3、4段 1、同学合作,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下列词义(3、4段) 且夫负大舟坳堂置杯焉则胶而后乃今培风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控于地奚以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真宿舂粮之二虫 (且夫,表示欲发争论,提起下文;“且”,连词;夫,句首语气助词。负,承载。堂中低凹处。将杯子放于其中则
11、胶着搁浅;置,放;焉,于此;胶,粘住不动。然后才乘风而飞;培,凭借。莫,没有谁;夭,挫折;阏,遏制,阻挡。然后才图谋飞向南方。蜩,蝉;学鸠,斑鸠之类的小鸟名。決起,疾速的样子。抢,着落;榆枋,两种树的名称,榆树,檀木。时则,时或。控,落下。何以; “奚以为”,即“为何要呢”。适,去,往;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实的郊野。三餐,指一日;反同“返”。果真,饱饱的样子。舂捣一宿的粮食。之,此,这;二虫,指蜩与学鸠。) 2、和同学相互翻译以上两段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气。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气不雄厚,它
12、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气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气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经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来回,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打算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打算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五、背诵3、4段 六、疏通5、6段 1、同学合作,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下列词义(5、6段) 小知小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冥灵者大椿者彭祖乃今以久
13、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未有知其修者背若太山抟扶摇羊角绝云气斥鴳不过数仞此亦飞之至也小大之辩 (知同“智”,才智。年,寿命。怎么知道是这样的。朝菌,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晦朔,一个月;晦:农历每月的最终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蟪蛄,寒蝉;春秋,指一年;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不能知晓一年四季。冥灵,大树名,一说为大龟名。大椿,传闻中的大树名。彭祖,传闻中尧的臣子,封于彭,活了约八百岁。如今因长寿而特殊闻名;乃今,而今。匹,比。悲,哀痛。 汤:商汤;棘:汤时的贤大夫;已:矣。穷发,不毛之地;发,指草木植被;冥海,北海。修,长。太山,即泰山。羊角,一种旋风。绝,穿
14、过。池沼中的小雀;斥,池,小泽。过,超过;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这里应从周制。至,极点。小和大的区分;辩,同“辨”,辨别,区分。) 2、和同学相互翻译以上两段 (小聪慧赶不上大才智,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早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许久而著名于世,一般的人与他攀比,岂不行悲可叹吗? 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
15、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绽开双翅就像天涯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准备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准备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回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翱翔的极限了。而它准备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六、朗读已教课文,翻译已教课文。 第3教时 要点:疏通完毕,探讨问题,作业 过程: 一、疏通第7段 1、朗读 2、同学合作,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下列词义(第7段)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16、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彼且恶乎待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才智能够胜任一官的职责;知,同“智”;效,效力,尽力。行为能够顺应一乡的风俗人情;比,合。品德能够投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而取得一国之人的信任的人;征,信。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喜笑的样子;犹,同“繇”,喜。世上的人都夸赞他,他并不感到劝勉;加,更加,愈加;劝,勉励。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感到懊丧;沮,懊丧。审定自我和外物的区分;这里指能够确
17、定自我,否定外物;定,相识。辩,分清;境,界限。他也不过如此罢了。于世,对于处世;数数然,指急迫用世、谋求名利的样子。即使这样。仍有不曾树立的东西;指宋荣子只是确定自我,否定外物,偏滞于内,达不到物我为一的逍遥境界。驾风而行。轻妙之极;泠然,轻妙飘然的样子。旬有五日,十五天。致福,求福。免除步行。待,依靠;指列子虽然能够乘风而行,不用走路,但还必需依靠于风这样的外物,所以也达不到逍遥的境界。乘天地之正,顺应天地的法则,指顺应自然之道;若夫,至于。把握六气的改变;御,驾御,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同“变”。无穷,指宇宙。他还有什么要依靠呢?恶,何。至人,这里指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
18、;无己,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掉自己的境界。神人无功神人没有要建立功业的偏见。神人,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无功,不树功业,指神人身上的奇妙超凡之处都是他们的自然显现,并非有意要显露什么。圣人不求声名;指圣人以万物为一,不加分别,去除了对于名实的偏见。) 3、和同学相互翻译以上一段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德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足,实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更加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懊丧。他清晰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分,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
19、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连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快美妙,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华蜜,从来没有急连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改变,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备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二、探讨问题 1、作者用鲲鹏和蜩鸠的寓言故事想说明什么意思? (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鲲鹏在逍遥游的境界上超过了蜩鸠;越是有大
20、行动,越是要有所凭借。) 2、作者用斥鴳的寓言说明什么事理? (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条件产生不同的结果。) 3、作者用宋荣子、列子的事例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他们虽然具有很高境界了,但是仍旧有所待,最终还没完全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4、在作者看来的逍遥游是怎样的境界? (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至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自由无碍的心境,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 5、说说本文有怎样的风格特点?
21、 (1)借用寓言说理。 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予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鷃,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予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建的意境。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文章开头写鲲的奇妙改变,鹏的遨游太空,想象非常奇妙。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溢浪漫主义色调。 (3)运用比方、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加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22、三、即时作业: 翻译: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小聪慧赶不上大才智,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 2、奚以知其然也?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3、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一般的人与他攀比,岂不行悲可叹吗?) 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更加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懊丧。) 5、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他清晰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分,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 6、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改变,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 7、至人
23、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备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滕王阁序学案 一、读音精确,给加点的字注音 轸瓯隍懿骖汀凫闼甍舳遄睇眄阍舛涸赊悫簪笏叨 二、断句恰当。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 1、四字句只有一种状况,即二二式,如: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2、六字句的状况大致有四种,如: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
24、黄龙/之舳。 3、七字句的状况则更困难一些,如: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 三、名楼诗作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25、。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四、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西汉豫章郡的治所在南昌。故:旧 2、.地接衡庐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5.、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6.、千里逢迎千里: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7.、高朋满座高:尊贵 8、腾蛟起凤:西京杂记中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词。”又说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 9、青雀黄龙之轴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10、.彩彻区明彻
26、:普照 11、.雁阵惊寒惊:被惊扰 1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序:时间。属:是。 13、.潦水尽而寒潭清而:因而。尽:干枯。寒:寒冷。清:澄清 14、烟光凝而暮山紫烟光:山岚。凝:凝合。暮:傍晚。紫:呈现紫色。 15.、即冈峦之体势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16、.四美具具:具有,都有。 17.、而难并并:会聚一起。 18.、穷睇眄于中天穷:望尽。中:最高处。 19.、极娱游于暇日极:尽情。娱游:快乐。 20.、兴尽悲来兴:兴致。 2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悲:悲怜。失路:迷路,不得志。 22.、屈贾宜于长沙屈:被贬谪。 23、.所赖君子见机赖:依靠。 24.、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
27、志。 25.、穷且益坚:且:反而。 26、不坠青云之志坠:抛弃。 27.、一介书生介:个 28、等终军之弱冠等:等同。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29.、有怀投笔怀:心思。 30、.奉晨昏于万里奉:侍奉。 31.、接孟氏之芳邻接:结交。 32、.胜地不常,盛宴难再胜:美妙。再:其次次。 33.、兰亭已矣已:过去。 34.、奉承恩于伟饯于:在。 35.、是所望于群公是:这。于:对。 36.、敢竭鄙怀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五、名题讲析】 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1-3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
28、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悟得来? 1“一楼何奇”中的“楼”详细指的应当是() A鹳鹊楼B岳阳楼C.滕王阁D黄鹤楼 2“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A.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3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当是()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闻,
29、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上联写楼的传闻,下联写湖光景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闻,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六、【跟踪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翼轸(zhen)骖(can)騑睇眄(mian)捧袂(mei) B瓯(ou)越潦(liao)水簪(zhan)笏桑梓(zi) C台隍(huan)舸(ge)舰帝阍(hun)叨(dao)陪 D懿(yi)范彭蠡(ni)虢(guo)州遄(chang
30、)飞 2.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鱼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 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 3.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A句与句的“且”字相同,句与句的“矣”字不同。 B句与句的“且”字相同,句与句的“矣”字也相同。 C句与句的“且”字不同,句与句的“矣”字也不同。 D句与句的“且”字不同,句与句的“矣”字相同。 4.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
31、 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 (二)填空题 5.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王勃,字_,有_文集存世。 6.默写填空: _,烟光凝而暮山紫。 _,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 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 七、【提高试题】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
32、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
33、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7、.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 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 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 8、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
34、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9、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着的一项是: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调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四周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波,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10、.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
35、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明珠暗投,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滕王阁读序 远走南昌,我是肯定要看看滕王阁的,那里是王勃喜闻乐见、流传千古的骈体文名篇滕王阁序孕育、产生的地方,滕王阁序的整个篇什和它的意深境远、凝炼非凡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精彩佳句,莫不为世人由衷称颂。我想在那里领会江南古代文化的一重气息,沉淀一番对这份奇丽文化遗产的粗浅感知。 原以为滕王
36、阁是唐代的原貌建筑,亲临观瞻,才知是当地政府于1988年重新修建。史料记载,滕王阁自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创建,迄今1300余年,缘于自然旧败和水火兵燹,迭废迭兴达28次之多。从1926年反动军阀肆意火焚到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第29次重建,也已时隔62年。现今的滕王阁,址在赣江与抚河交汇处的新洲尾,背依两河茫茫水域,面对南昌繁华街市,是当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参照宋代腾王阁彩画,重新设计建立的大型仿宋式建筑。赣江之滨,阁体巍然耸峙于象征古城的高台上,在四重叠楼和飞檐之间,朱丹廊柱与琉璃碧顶显明辉映,雕梁画栋同飞檐翘脊凌空呼应,昂然当空傲立,气概颇为壮丽。 步上基台前的回折台阶,我首先从阁内的电梯
37、直达顶层东眺:洋洋水域,连天接地,洲渚横波,芳草萋萋,江面舟帆艇舸争流,彼岸楼树山田如漂,云天空远,沙鸥翱翔,好一派宽阔的壮丽!这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地方啊,这就是王勃状摹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的境界啊。凭栏俯视,水国风物尽收眼底,回望楼阁,画檐彩廊倚空巍峙,这怎不令人心旷神怡,胸阔意远!体会顶层门联依旧极浦遥山惦念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遥想当年王勃在此吸取诗情画意,凝聚美句华章,我不禁兴怀感慨,神思联翩。 滕王阁以滕王冠名,标示的不过是建阁的最初因由,与当年的滕王其实并没有多少关联。作为一座非凡的历史性建筑,它的意义不仅是临观山河的一处胜景,而且是古代绚丽文
38、化的一座载体。而王勃的名序则是这座文化载体中的轴心之作。 滕王阁以王序传名,滕王阁的文化蕴存大体上都与王序相关。韩愈称自己作新修滕王阁记词列王序之后,苏东坡、董其昌恭写王序全文,甚至康熙帝临摹董其昌笔意,御写王序,遂有御书亭石刻;诸多历史名人如白居易、王安石、文天祥、汤显祖、辛弃疾等,都写过滕王阁的诗词赋联,其中的很多佳句词涉王序。现今的滕王阁,占地47000平方米,高拔57.5米,构建规模当居历史之首,而各楼的内容布设,自然以王勃的名序贯穿-一楼有依据冯梦龙醒世恒言中马当清风夜送王勃赴滕王阁作序传奇故事创作的大型壁画,二楼有描画王序人杰一语的江西历代80位各类名人的巨幅长卷,三楼有绘制汤显祖
39、在滕王阁演出牡丹亭盛事的临川梦,四楼有演绎王序地灵一词寓意江西胜山名湖风光的地灵图,而五楼的整壁书法则是苏东坡书写王序全文的秀美镌刻。诚如滕王阁一幅名联所谓:高楼人文之最,雄奇壮美,唐代文章巨子除王郎韩愈更谁侧显其间;杰阁得公论之先,瑰伟特绝,江南闻名景观数黄鹤岳阳而此独为第一。滕王阁与王勃序襟袂相谐,融而难分。 王勃作序,佳话动人-洪都闫都督拟求大才为滕王阁撰序,筵座皆江左名儒,惟王勃最幼。众皆怯辞,而王勃欣然受纸,分毫不让。闫公原本借滕王阁重修竣工的盛宴,让女婿吴子章显才,光耀门庭。不料王勃心中有数,勇当此任,闫公只好诺命,令吏人在王勃下笔时,逐句禀报。起先数句,闫公傲然小视;接下几联,稍
40、有心动;当落霞、秋水句落纸,竟不禁拍案赞美:此子运笔如有神助,真乃天才,当垂不朽啊!便更衣出庭,邀王勃上座。王勃才名,从今远播,王勃序作,天下传诵。这段佳话,无不激发后世学人。滕王阁也因此更富有文化蕴含。? 史载:王勃自幼聪慧过人,6岁能作文章,9岁即有指暇,10岁精通六经,14岁应举及弟。他才思灵敏,下笔则成,人生仅28岁,就有文集30卷;所撰周易发挥、大唐千岁历及宸游东岳岭颂、乾元殿颂等,史有记载。王勃的祖父王通曾是隋朝官员,弃官后专事著书讲学,有纪元书元经、类似孔子家语的书中说,为当时所称。王勃受祖父启蒙、教育,当在理中。王勃怎样治学,尚无史录,但他博览融会,志专精学,绝然不行或缺。 滕
41、王阁序赋事意谐境切,用典推陈出新,历史地理底蕴深厚,人情风物境况通晓。这一切,融而成文,又谋篇老到,用辞精凝,极为到位。仅此一序,便可识王勃学养。我因此认为,名序名阁相互辉映传世,自有其深湛之道。 (郝贵平)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滕王阁序典故 滕王阁位于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是公元653年,唐高祖李渊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六月李元婴受封为滕王,后迁洪洲(南昌)任都督,据说唯一的建树就是在公元653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此楼便是“滕王阁”。 滕王阁饱经风霜,历史上屡毁屡建达28次之多
42、,世所罕见。现在的阁楼建于1985年,高达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仿宋风格,临江而立。 滕王阁因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名扬四海,序因阁流芳百世,南昌古城也因此平添不少文采风流。 继王勃之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奇丽绝特之称”,故有“江西第一楼”之誉。 滕王阁序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按】:先写藤王阁得天独厚的地势,接着叙述参与宴会的宾主,最终写自己碰巧有幸得以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