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病灶的作用及安全性_郭继中[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病灶的作用及安全性_郭继中[1].docx(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疑虑 1.830. 97 1.020.67 敌对 1.650, 75 0.830.45 恐怖 2.761.49 1.321.23 其他 1_761, 21 1.21 士 0.72 注:干预前后比较, P . 01。 3.讨论 目前, ESD被认为是治疗早期胃肠道黏膜肿瘤的有效手段,特别适合平坦型肿瘤(早期胃癌、结肠癌 和息肉),或者巨大、难以用常规方法进行切除的息肉,是一项微创的新治疗技术。因 ESD开展时间短, 患者对ESD缺乏了解,且有并发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感染等各种并发症,故不能全面了解 ESD, 担 心其操作的痛苦,是否安全、是否有后遗症等,这些都可作为应激原刺激患者发生生理、
2、心理反应,表现 为紧张、恐惧、焦虑、敏感性增强等,因此对 ES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医疗安全所必须的。 心理干预是适应现代医学护理理念和模式的转变。把患者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来看待,从整体上将治 疗与病人的生理、心理反应结合起来,重视并有效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的一种治疗。心理干预要从术前、 术中、术后的认知、情绪、家庭、行为千预、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 使患者解除心理障碍,提髙患者 主动配合能力。 因此,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在技术保证的情况下,对 ES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精神 压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 ESD疗效级安全性。 参考文献 (略)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病灶的作用及安
3、全性 郭 继 中 占 强 王 辉 夏 敏 陈 涛 刘 勤 芬 沈 苑 丹 无锡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14000 目 的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 ESD)是在内镜粘膜下切除术 ( 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现探讨内镜粘膜下 剥离术( ESD)治疗来源于消化道粘膜及粘膜下层病灶的作用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009年 5月 至 2010年 6月采用 ESD治疗 65例消化道病灶患者,其中男性 39例,女性 26例,年龄在 25-82岁,平均 年龄 51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及超声内镜检查。术前签知情同意书,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益 处和可能出现的风险。评价其病灶一次性整体切除率、主要并发症、
4、局部残留率及复发率,术后内镜随访。 ESD的步骤包括: ( 1)用氩气刀在病灶边缘 0.5-1. 0cm进行标记。 ( 2)将含靛胭脂、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 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进行多点粘膜下注射,每点约 2ml, 童复注射直至病灶明显抬起。 ( 3)应用钩形切 开刀沿病 灶边缘标记点切开粘膜 “ 画圈 ” 。( 4)应用钩形电刀或 H刀,在病灶下方对粘膜下层进行剥 离,剥离中反复粘膜下注射,注意始终保持剥离层次在粘膜下层,并通过拉镜或旋镜沿病变基底切线方向 进行剥离,完整的切除病灶。 ( 5)对人工溃疡创面进行预防性止血或缝合等处理 。结果 65例患者入组。 粘膜病变 39例:息肉 19例(增
5、生性息肉 9例,炎性息肉 6例,腺瘤性息肉 3例,混合性息肉 1例),增 生性病变 15例 ( 重度异型增生 7例,中度异型增生 8例),肿瘤 2例 ( 原位癌 1例,腺癌 1例),慢性炎 症 3例 ;粘膜下占位 26例:间质瘤 12例,平滑肌 瘤 10例,异位胰腺 3例,脂肪瘤 1例。病灶直径 1. 5-3. 0cm, 平均 2. 0cm。 ESD 次性整体切除成功率 97%。术中总体并发症出现率 13. 8%,术中出血 3例,其中 1例 紧急手术;延迟性出血 1例行内镜下紧急止血;穿孔 1例行手术修补;幽门梗阻 1例行内镜下气囊扩张; 残留和复发 2例, 1例追加手术, 1例再次 ESD手术; 1例术中发现胃的病灶累及固有肌层而中止 ESD。 有 61例患者术后 1、 2、 6个月复查胃镜,除有 2例残留或复发、 1例幽门梗阻外,其余患者的创面基本愈合。 讨 论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作为一种微创、有 效的治疗消化道病灶的新方法,不仅能实现较大病灶的一次性 剥离,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并具有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但对初学者来说, ESD操作技 术难度大、风险高。应勇于实践,不断积累和完善,提高 ESD操作水平。 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