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docx(7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作者方拥军完成日期 2007年3月15曰培养单位四川大学指导教师汝莹专业会计学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授予学位日期年月曰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会计学专业 研究生:方拥军指导老师:汝莹教授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近几年受到国际会计界的关注,己经引起了较多的 讨论。我国的会计准则如何顺应这一趋势,取得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协调, 这是国会计界必须正视并且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对我国会计准则与 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进行比较,尤其是对其主要差异及其原因作出客观的有说 服力的分析。应当是我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势的第一步,也
2、是最重要的基础 工作。本文的基本结构为:首先对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展历 程进行大体的介绍,接下来从准则结构体系、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具体会计准 则几个方面对两套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尤其侧重差异比较,并详细讨论产生这 些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设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对策建议。由于论文篇 幅的限制,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较小差异或基本相同的准则内容,本文没有 进行详细比较,这将在我以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本部分主要阐述本论文选题的目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就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论文的结构,说明全文的整体研究思 路。第二部分,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实质
3、。本部分简要介绍各国学术界对会计准 则各自给出的定义,会计准则性质及其准则制定理论,讨论本文所采用会计准 则概念的界定以及依据。第三部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本部分 介绍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外两套会计准则 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比较。本部分分别比较了 两套会计准则在体系上的差异和包括财务报表目标、基本假设、会计要素、计 量属性和质量特征等在内的会计概念框架的差异。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第五部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具体准则的比较。本部分先以表格的 形式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作直观的比较,然后选
4、择与国际会计准则 存在较大差异的会计准则作详细的比较分析。如果说上一部分是从“线”上比 较,那么本部分多项准则的具体比较就是“面”的比较、3项具体准则的重点 比较就是“点”的比较,从而“点”、“线”、“面”结合,对会计准则的差异既 有整体把握,又有重点的认识,从而对两套会计准则的差异有全面的认识。第六部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加强我国 会计准则与I八5的协调,建设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议。本部分运用会计环 境理论分析了会计准则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考虑我国会计准则与I存 在的差异和I合理的地方,对建设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提出建议,使我国会 计准则体系和内容更加科学、完
5、善,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既重点突出,又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 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其对策研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的不足之 处在于: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较小差异或基本相同的准则内容未进行更进一 步的展开分析。关键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建议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7116 001111331-3(16 51117 0丨 011111656 0011(1119 50(131-5 311 社 111(61-113(101131 0001111(1119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目录第1章引言 1 1.1论文课题的选题、目的和意义1 1.
6、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 1.3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5 第2章会计准则概述 8 2.1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实质8 1. 1. 1会计准则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界定 81.1. 2会计准则的实质 9 2.2会计准则性质和制定的基本理论 91.1会计准则的性质及相关理论 91.1. 2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及相关理论 10 第3章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回顾 133 1中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变迁与会计准则国际化 13 3.1.1中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发展变迁及现状13 3 1.2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内容 16 3.2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发展历程18 3 2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八50及其会计准则的发展
7、18 3 1. 2 150的改组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八犯) 19 3.2.3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 20 第4章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比较 25 4丨1我国会计准则与I沾的体系比较 25 11. 1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构成 25 4 1.2 I沾体系的构成 25 名1. 3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I粘体系的比较 26 4丨2我国会计基本准则与10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 27 4.2.1关于财务报表的目标27 4 2 2关于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 28 4.2.3关于财务报表的要素 29 4.2.4关于财务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31 名5关于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 32 丄3我国会计准则与I奶的总体差异
8、比较 33 4 3丨1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 33 毛3 2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 33 4.3.3我国会计准则缺少一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I则有专门的编报财务报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表的框架 34 1 3 4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I奶则只有会计准则 34 1 3 5我国会计准则在内容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34 第5章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比较 36 5 1中国具体会计准则与I粘的差异比较 36 5.2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的比较 47 5 1.1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一资产减值的框架丨丨丨丨 47 5.2.2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一资产减值的目的 48 5.2.3我国
9、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的框架 48 5 1.4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 49 5 1. 5关于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的比较 49 5 1. 6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比较 50 5.2.7资产减值的确认方式的比较,“现金产出单元”与“资产组、资产组组合” 51 5丨1. 8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比较 52 5 3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一政府补助的比较 52 5.3.1定义的比较53 5 3 2关于政府补助确认的比较. 54 5 3自3关于政府补助计量的比较 54 5 3 4关于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比较 55 5丨3丨5关于政府补助披露的比较 56 5 4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一关联方披
10、露的比较 56 5.1 1关联方的判定比较56 5毛2关联交易披露内容比较 58 第6章中国会计准则与I八5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建设我国更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议60 1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原因分析 60 6 1.1经济因素 60 6.1.2政治法律因素 61 6 1. 3社会文化因素 61 6 1. 4会计从业人员职业水平因素 62 6丨2建设我国更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议 62 &棘 64 #嫌 65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67 068 & 69I第1章引言 1.1论文课题的选题、目的和意义自上个世纪初开始,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朝一体化#展,跨 国公司日益壮大、
11、资本流动的国际化、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日益频繁,各个国家 经济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1998年,全球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已经 达到了 1. 1万亿美元,全球的跨国公司多达6万多家,1999年全球的跨国投资 达8千多亿美元,2004年世界货物进出口总额高达91235乙美元。著名会计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在会计思想史中提出“会计主要 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会计本身是 一门社会科学,它的发展和演变离不开社会经济这个大的历史环境背景,它随 经济的发展而发展.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訂0,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第143个成员国.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往
12、来日益增长,国际投资、国际融资等国 际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我国大力引进外资,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 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增长势头迅猛,我国外资投资额目前已经超过美国,居 世界第一位。很多国内企业的经营规模也越来越大,并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市 场,参与国际竞争。“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及其令人 瞠目的交易量和影响力,将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有意无意地纳入到了世界经 济的一体化进程中。在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要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 市场谋求自身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问题,会计研究刃,2001年11期随着我国加入町世界贸易组织,资本 市场的逐步开放和
13、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我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链条中的重 要一环,也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会计作为一中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是企业与企业及企业与外界之 间沟通的重要媒介,尤其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它也是 沟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到国外资本市 场融资,公开发行股票3股、8股等)或者债券,相应地出具提供会计财务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给投资人。我国的会计标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与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八3“现已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工出制定的I八3 存在一定差异,根据这样的会计标准编制的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应 的也存
14、在差异,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经济决策、增加交易成本。因此,我国 会计应当与时俱进,参与会计国际化,尽可能的实现与的协调,减少会 计准则的差异,从而增强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降低融资成本和国际贸易的 交易成本。我国的会计国际化也随经济的国际化在不断的发展。早在1983年3月和 4月,我国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国财政部先后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会计制度(试行草案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试行草 案)。1990年开始起草会计准则方面的草案,从1992年11月颁布企业会计 准则一基本准则起,到2006年2月15日,我国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 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15、会计法,制定了企 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 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形成。而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是在充分考 虑我国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特点和与国际靠拢的需要制定的,即要 考虑我国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与国际会计环境的不同,不能照搬工丨国际会 计准则,又要考虑实现会计国际化,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这样,我 国的会计准则与15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到底存在哪些差异?如何看待这些差 异并与I进行协调?就有必要对我国会计准则与“3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原因 做客观的研究分析。本文把我国会计准则与1/15的差异作为研究对象总的来 讲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6、: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向纵深发展,经济国 际化与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按I八3标准编报的财务报告正被越来越多的 国家和地区所接受,我国的很多企业开始在海外证券市场发行外资股和债券,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要求我们按“5标准出具财务报告。所以,研 究我国会计准则与I八3的差异就成了摆在我们会计研究者面前的一项基础研 究工作。有关我国会计准则与1八3的差异问题,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了许 多研究,但大多是就某一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差异做研究或者就会计准则涉及 的某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显得不是很系统和全面。再者,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重新对会计基本准则和原有的16项具
17、体准则做了较大的 修改,并新发布了 22项以前没有的新准则,由于时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对 我国新修改和发布的会计准则与I八5的比较更少,而对以前的旧准则的比较 研究的结论显得有些过时了。因此,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我国新会计准则与 I八5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就非常必要。比较研究我国会计准则与“3的差异对我国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 的国际协调将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会计实务、会计业务的处理、会计 报告的编制、提供经济决策参考的会计信息都是在会计准则的框架下进行的, 会计准则是会计实务工作的规范和指南。在不同的会计准则指导下所产生的 会计信息有所不同,会计报告反映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等财务状况的可比
18、 性较弱。将我国会计准则与I的差异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其对产生的会计 信息的各种影响,使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在经济决策时充分考虑和注意到不同 的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差异,对我国宏观经济决策和投资者(包括 股东和债权人的决策有正面作用。分析我国会计准则与I八3的差异,将有 助于我国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更好地与国际协调,提供具有更高国际可比 性和透明度的会计信息,降低我国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和交易 成本。同时通过比较和分析,可以借鉴1八5中合理的成分,对今后进一步的 修订和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正是本文研究的重要 意义和选题的主要目的。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在对中国
19、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I八3比较研究的相关文献的检索中, 笔者发现,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大多研究的是美国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 则I哪和国际会计准则I八3研究我国的会计准则的比较少。2000年12月, 当时国际上著名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 安达信联合发布了一份2000年的公认会计准则研究的报告, 对53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中的62个主要问题进行调查比较 研究,揭示了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与I#的主要差异, 其中涉及我国会计准则的差异问题不是很具体。2001年12月,“五大”又发 布了 2001年公认会计准则报告((丨),调查了与准则相关的8
20、0个指标,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分析了 2000年以后各国准则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该报告的中国部分称中国 的会计准则与I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2003年2月14日,“六大”此处“六大”指的是国际上著名的六家会计师事务所:德勤1)010丨此丁0110110 丁01111131311、安永(此说 及丫01111运、均富(&抓70110I0011)、毕马威尺?!)、柏德毫(!)、普华永道会计师 事务所联合发布了最新的国际会计调查报告公认会计准则原则趋同一2002 年全球调查益? 0061-61106 20023,报告显示,在包括中国在内的59 个被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有超过905的表示有意与国际财
21、务报告准则 接轨,仅仅有三个国家曰本、沙特阿拉伯、冰岛无意采纳I八5。在报告的中国部分称中国会计准则的 屆际协同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从1988年开始研究制订会计准则的有关准备工作,我国财政部于 1997年发布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一企业会计准则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 披露,到2006年2月15日发布38项新的具体准则,我国的专家学者纷纷发 表文章或出版专著,对会计准则从各种角度做了不少分析研究,将我国的会计 准则和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或1八5进行比较.我国学者对我国的会计准则和 I八3及其它国家的会计准则的比较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种是仅将某一个会计具体准则与I他做规范比较研究。这样的比较
22、研究文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对要多些,例如:陆建桥的关于我国中期财 务报考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会计研究2002年第3期、苏启立的存 货准则与国际相关会计准则的差异比较、财会月刊2004年第2期,赵芳 的中美租赁会计之比较、财会月刊2001年第12期)等.第二种是将我国会计准则与I八5做规范的总体比较研究。其中有代表性 的有:叶建芳博士的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年,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认为会计准则是公共产品(即丨0 如),从供 需的角度对I和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变迁做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研究,研 究认为由于我国对会计准则的供需关系的特殊性导致我国会计准则与“3不 同。王松
23、年教授在上海会计上发表的一系列的会计准则比较的文章,也多 角度地对会计准则做了研究分析。盖地教授的大同小异:中国企业会计标准 与国际会计准则会计研究2001年第7期,盖教授研究认为我国的会计 标准与I八3基本相同,即:大同,只在小范围内存在一些会计差异,即:小异.汪 样耀教授和邓川在其合著的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及其国际趋同战略研究(立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一书中,系统研究了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的演进和发展及 实施准则国际化战略后的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值 得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借鉴的地方。第三种是区别于上述两种研究准则的具体内容的研究角度,而是从
24、会计 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等研究角度对我国会计 准则和I做比较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阎德玉在会 计研究期刊1999年第8期上发表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阎 教授在文中就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制定程序、制定人员、适用范围四大要 素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教授研 究认为:由于我国特有的会计环境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和工业经济与知识 经济相交融决定了我国的会计和会计准则具有自己的特点(冯淑萍:关于 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会计研究刃年第期)。曲 晓辉、陈瑜在其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会计研究2003 年
25、第1期)一文中,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出发出发,深入探讨了会计准则的制 定,研究认为会计准则不仅仅是规范会计信息生产的一种技术规范,也是具有 经济后果的制度。第四种是采用实证的方式对不同会计准则的差异性进行研究。例如:洪剑 哨、皮建屏在对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有用性比较的实证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2001 (丨丨),364(0 文中,选取沪市55家8股上市公 司,比较研究1994一 1999的分别按我国会计准则和I编制所得的会计收益, 研究证实存在系统差异。凌春华博士和陈雪萍在中外会计准则差异的实证 研究商业研究2004年2月总第286期)中,“以八、8 (扪股公司境 内外报表中的净利润差异
26、为基础,比较研究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 差异。” 凌春华、陈雪萍中外会计准则差异的实证研究:上海会计2004年第2期口)13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本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我国的会计准则与I八3进行了系统地 比较分析,并选择了几个与I存在较大差异的具体会计准则做了重点研究, 属于规范研究方法的范畴。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本文先对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实质做了简要的探讨,然后在回顾了我国会 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I的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从会计概念框架着手, 系统比较分析研究了两套会计准则的总体差异、我国基本准则与I会计概 念框架的差异、具体准则之间的差异,分析两套会计准则之间差异以及产生 差
27、异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差异提出了笔者的建议,使我国的会计准则更好地 与国际会计准则1/13协调。“截止到2001年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共发布了 41项国际会计准则, 其中仍有效的是34项,此外,还发布了 30项常设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 国际会计准则200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1此 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又新发布了 2项国际会计准则和15项解释公告。到 2006年2月15日我国一共发布了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由于近年 来我国加快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和会计准则与国际协调的步伐,我国的会计 准则与“8的差异越来越小,但是因为我国的会计环境自身的特点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
28、,决定了我国不可能照搬“3,同时,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也是一个 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存在差异在所难免。本文由于篇幅,在具体会 计准则中,选择了 3个与1/15差异较大做了详细的比较研究,但这并不表示 其他的具体会计准则与“5没有差异,只是因为差异较小或者与1/13基本相 同,所以没有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这个部分主要说明本论文选题的目的、理论和现实意 义,介绍国内外学者就会计准则所做研究的现状及论文的结构,提供全文的 整体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实质。本部分简要介绍了各国理论学术界 对会计准则的定义和会计准则性质及制定理论,以及本文中所用的相关
29、会计 准则的概念的界定。第三部分,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回顾。本部分回顾 了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I他的发展历程,介绍我国会计 准则及I的现状和内容,为下文的比较分析做基础准备工作。第四部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比较。总体比较两套会 计准则,主要对准则体系的差异、我国会计基本准则与1仏公布的编报财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务报表的框架的差异(既:概念框架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其中会计概 念框架(包括的比较财务报表的目标、要素、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假 设、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的比较研究是本部分的重点。第五部分,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与I的比
30、较。本部分将我国的38项具体 准则中与I八3存在差异的逐一与1八3进行比较基本相同的本文未纳入研究 范围,并选择其中存在较大差异的3项具体准则(资产减值、政府补助、关 联方披露)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研究,突出重点。如果说上一部分是从“线” 上比较,那么本部分的38项的具体比较就是“面”的比较、3项具体准则的 重点比较就是“点”的比较,从而“点”、“线”、“面”结合,对会计准则的 差异既有整体把握,又有重点的认识。第六部分,中国会计准则与I八3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加强我国会计准则 与“8的协调,建设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议。本部分分析了会计准则差 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考虑我国会计准则与I存在的差异
31、和1八5合理的 地方,对建设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提出建议,使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和内容更 加科学、完善,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结束语,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本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创新的地方,同 时对文章存在的不足、需做进一步研究的方面做了阐述。0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第2章会计准则概述2.1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实质1.1.1. 会计准则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界定我国解放初期会计实务和理论一边倒地向前苏联学习和靠拢,随着改革 开放我国的会计工作逐步转向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学习,“会计准则” 一词就是 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同时传进来的还有“会计标准”、“会计原则”等外来词, 在80年代初,“会计原则”、“会计标准”、“
32、会计准则”是混用的。1989年1 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的研讨会,会 上会计专家学者一致赞成统一采用“会计准则” 一词。关于什么是“会计准则”,国内外的会计学专家学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 观点,至今也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下面介绍几种国内有代表性的观占幸杨纪婉认为“会计准则的涵义一般定义为: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矩, 处理会计业务的准绳。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办事准绳,是大家都应该遵守的 规矩。” 杨纪婉:关于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一一在“会计原则专题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会计研究1989年第2期这种观点属于技术规范论,把会计准则视为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技术 规范,同时认
33、为会计准则应该由国家来制定。但是把会计准则的效力提高到 了法律的高度,这种观点笔者觉得值得商榷。娄尔行认为“会计准则是会计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 8 “表达了会计工作以及会计工作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达到怎样的质量标准, 才符合人们对它的要求,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它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 范。”引自娄尔行、石成岳、裴静之:会计的任务、假设、概念和原则,会计研究习,1983年第2期葛家澍教授认为“我们进行会计工作,就要有一个规范,这个规范就是 会计原则,所以,会计原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 引自葛家澍:公认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的几个问题,财会通讯了1984年第6期还有其他很多专家学
34、者对“会计准则”的定义也各有自己的表述,虽然 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会计准则的基本功能、基本性质方面大同小异。 笔者参考诸多文献后,认为会计准则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会计准则是会计实 践工作的经验总结,由政府机构或者民间机构制定的,指导会计核算时共同 遵循的规范,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多方经济和政治利益博弈的产物。”本文中所用的“我国会计准则(“?) ”如没有特别说明,均专指2006年2 月15日新发布和修改的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 会(工日)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即5以及1/158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 委员会I八50所发布的到今天依然有效的国际会计准则I八3和相关的解释 公告
35、,统称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正奶)。本文出于表达方便,如没有特别 说明,统一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工)” 一词。2.1.2会计准则的实质关于会计准则的实质,从会计准则的功能来看,它是指导会计实践工作应 遵循的规范;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角度看,它是一种利益分配标准。2.2会计准则性质和制定的基本理论2.2.1会计准则的性质及相关理论关于会计准则的性质,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实务规范论也称”技术规范论”和经济后果论。2 2.1.1实务规范论(技术规范论这种观点认为会计准则本质上是规范会计实务工作的规则,是一种对会计处理的纯粹约束机制,是一种技术性的规范手段.制定会计准则的目的在于提供规
36、范会计业务,使按统一的会计准则加工生产的会计信息科学合理,具有可比性稳定性,此观点把会计准则视作纯粹的技术系统。3.1.1 2经济后果论这种观点是基于会计经济后果学说(匕。!。!;,认为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公共和约,具有经济后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准则能够起到配置 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按这种观点,制定出最科学最完善的会计准则在理论上是 难以实现的,因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们(例如:股东、债 权人、政府)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会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施加影响,从而是得 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成为经济程序和政治程序。I涉及到更多的国际和地区, 其经济后果性更加明显,事实上,I八3的制定过程的确
37、是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利 益博弈的过程。所以,会计准则的实务规范性和经济后果性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 计准则的性质,实务规范性是会计的实质,单纯从一个角度看会计准则的性质 有其合理性,但却不全面。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核算的规范,在内容上必定是技 术规范或者叫实务规范,才能指导会计实务工作。同时,准则的内容关系到政 府、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对社会经济资源有配置作用,其 必然具有经济后果性。2.2.2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及相关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资本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国际知名大公司会计 造假舞弊的丑闻,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和政府对会计准则的重新思考。2002 年7月,美国总统布
38、什签署了著名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沾6 59,1168-0x167化丨),该法案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520重新考虑什么 样的会计准则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既: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问题。目 前关于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种:2.2.1原则导向理论所谓原则导向5七訓181油,指在制定会计准则时,仅 制定一些概括性较强的原则性规定,而不全面具体规定各种情况下的经济业务 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例外事项和备选会计处理方法较少,不提供详细的准则应用 指南。以原则导向制定的会计准则以完整的、逻辑一致的会计理论体系为基础, 比较强调会计概念框架的完整性和重要性,给会计人员提供进行职业判断的基 础,
39、故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也被称为“概念基础会计准则 5111(1也)原则性会计准则的对会计处理的规定线条较粗,对会计从业人员 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很多情况下需要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论水平对 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作出正确的、恰当的专业判断,在准则的应用过程中,不同的 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对交易和会计经济事项的职业判断有可能存在一 定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这就要求具备很强的职业道 德观以及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需要会计报告、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以诚信为本, 坚持原则。主要优点有:原则性规定多,因而适用范围广、易于理解和应用; 例外事项的规定少,备选会计方法不多,因而可以增强会计信息
40、的可比性;对 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交易和事项的创新的反应快。2丨2.2.2规则导向理论所谓规则导向133563,指制定会计准则时,配套发布各种相应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解释公告,针对各种具体经济业务详细规定其 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相对于原则性会计准则,规则性的会计准则的规定比较 具体、明确,会计从业人员只需严格按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即可,对会计 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较低,准则的可操作性强。这种准则的 制定成本较高,由于经济业务非常复杂多变,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必须针对 每一类甚至每一种交易、事项的具体情况相应的出台会计处理办法,这样的过 程需花费准则制定机构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对
41、经济业务进行研究,决定如何 处理。其优点是能提供一个供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时遵循的严格、精确的规 范,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但是随着交易创新、越来越多的新的经 济业务和事项层出不穷,形式上看似完善的准则只能对现有的交易和事项进行 规范,无法涵盖准则出台后新出现的业务,会计准则的制定若不能及时跟上业 务的变化,那么会计人员评价其运用准则进行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准则的要求 的难度大大增加,这样必须经常性的增加新准则和修订现有的准则,导致准则 的稳定性较差。过于详细的会计准则可能让别有用心的公司采取非诚信的做法: 凡是准则没有规定不能做的就是可以的,公司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达到规避会 计准则的目
42、的。5.2.3 3目标导向理论所谓目标导向,指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重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应当达 到的目标,强调会计目标的实现。会计目标指的是会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也就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和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对公司和会计信息需求者 的经济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会计准则制定目标导向最初是由美国证券交易委 员会(冗)针对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缺陷提出的,将原则导向和 规则导向的优势融合,提高准则的操作性和灵活性,并尽量克服它们的缺陷, 以实用、稳定、健全、内部一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减少例外事项, 同时也适当提供应用指南,实现会计准则所要达到的会计目标,降低公
43、司管理 当局通过“交易设计”等方法规避会计准则的可能性。目标导向会计准则是理 想状态下的准则,目前尚没发展成熟,但相信是未来世界各国会计准则的发展 趋势。1四川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第3章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回顾 3.1中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变迁与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是为经济管理服务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和经济环境、会计 环境的演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 制度和经济制度,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时至今日,确立了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改革也由适应计划经济 的需要向市场经济的需求的过渡,会计制度、会计准
44、则即坚持我国特色、适应 我国自身的环境特点,又自始至终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发达国家会计改革发展 的成功经验,摸索出了一条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国际化的道路,在建 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3.4 中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发展变迁及现状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会计标准、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发展变迁大致分 为以下几个阶段:从1949年至1977年,照搬前苏联的会计理论阶段一一以“资金运动 论”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这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而前苏 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确有很多经济管理制度方法值得社会主义新中国 学习,受我国建国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我国会计
45、核算基本照 搬前苏联的会计模式,1953年我国引进前苏联的统一会计制度,建立了以“资 金运动论”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为当时我国的计划经济服务。(二)从1978年至1992年,我国会计准则改革起步阶段一局部借鉴国际 会计惯例,会计国际化的开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制度与会计国际惯例接轨的初步尝试,我国 会计国际化的起步。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界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我党工作 重点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形成了由沿海向内地逐步 开放的格局,为了大力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允许外 国的公司和个人在我国开办“三资企业”。但是我国采用的前苏联会计模式与西 方经济发达国家
46、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不适应我国的经济改革的需要, 因此我国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通行的会计模式。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3加强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我国从1979年借鉴西方国家的会计 基本原理,开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并于1983年3 月制定和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试行草案,同年4月又制定 和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试行草案,合称为“合 资企业会计制度(试行草案V。1985年1月,全国人大六届常务委员会第九次 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同年5月正式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 业会计制度,这是我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借鉴国际会计惯例
47、所颁布的新的会计制 度,采用了与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制度完全不同的会计处理模式, 标志着我国即坚持自己的特色,又积极与国际会计向协调,是我国会计国际化 的重要开端。会计准则制订理论研究,对会计国际化的全面摸索阶段。1981年,我 国的会计学会开始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组织翻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供国 内会计专家学者研究使用。1988年10月31日我国财政部正式设立了专门研究 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会计准则组”1998年10月改名为“会计准则委员会X 1989年3月,会计准则组提出了两份研究报告: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初 步设想讨论稿和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需要研究讨论的几个问题(征求 意见稿。1990年9月会计准则组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草案 提纲(征求意见稿,并在11月份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上进行讨论,经过多次 修改完善,形成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基本准则(草案,由财政部发布全 国征求意见,并于1992年11月30日正式以企业会计准则发布。至此,我 国有了第一个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准则,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个会计 准则其实质是一个基本准则,在会计核算规范体系中起到的相当于国际会计准 则中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三)从1992年至2001年,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