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44262400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案》教学设计.docx(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案教学设计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学问与技能 1、学会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其表示方法、表达式、单位,学会用化学反应速率进行简洁的计算。 2、相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尝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说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思维学习化学反应速率。 2、通过对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的探究培育自己的视察、分析实力设计简洁试验的实力。 3、通过运用函数图像视察和描述特定化学反应的速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改变状况,提高自己的理解实力和表达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培育对化学反应探讨的爱好,能够在对化学反应

2、原理的探究过程中找到胜利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探究原理的动力。 2、增加合作、创新与求实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会应用化学反应速率进行简洁的计算 2、相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独立设计试验的实力 教学方法:发觉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化学反应,有的反应进行地轰轰烈烈,而有些反应却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展示图片:炸药的爆炸、溶洞的形成、牛奶的变质 提出问题:这几幅图片所描述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如何? 引导:对前两个反应过程的快慢大家都能快速作出推断,但对牛奶变质进行快慢产生了分歧,同学们有自己的想法很不错,我们不妨换

3、个思索方式,牛奶变质与溶洞形成相比较它的快慢如何?在和炸药爆炸相比较快慢又如何? 提问:你从比较牛奶变质中对化学改变的快慢有何新的相识? 讲解: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快”与“慢”是相对而言的,在科学探讨和实际应用中,须要用一个统一的定量标准来衡量或比较。与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相类似,化学反应过程中进行的快慢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表示。 阅读教材p28第3、4段,回答下列问题: 1、定义: 2、表示方法: 3、表达式: (用v表示化学反应速率,c表示浓度的变 化量,t表示时间的改变量) 4、推断单位:_ 投影学生的答案,沟通探讨。 应用1 :在体积为2l的容积不变的密

4、闭 容器中充入0.8mol的氮气与1.6mol氢气,肯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min后,测得容器内生成的氨气为0.24mol,求: 用nh3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 分别用h2 、 n2 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 应用向一个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molso2和1molo2,在肯定的条件下,2s末测得容器内有0.8molso2,求2s内so2、o2、so3的平均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比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优秀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 化学平衡的建立、特征和标记; 化学平衡的移动; 平衡移动原理。 二、学问梳理 考点1:化学平衡的建立、特征和标记 1可逆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

5、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的建立 在肯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肯定程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改变,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留意:化学平衡状态是指肯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因”,体系中各组分浓度不变是“果”。 速率时间图象: 3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探讨对象为可逆反应。 “等”: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 第一层含义:用同种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该物质的生成速率=消耗速率,即A+=A- 其次层含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A的正反应速

6、率:B的逆反应速率=化学计量数之比,即A+:B-=m:n(m、n为化学方程式中A、B前面的系数)。 “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质量、物质的量、质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反应物转化率、体积、体系压强、体系温度等多种物理量)不随时间改变。 “动”:正、逆反应都在进行,只是正=逆,体系处于动态平衡。 “变”:化学平衡状态是有条件的、短暂的、变更影响平衡的外界条件,平衡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同”:只要外界条件相同,同一可逆反应达到的化学平衡状态就相同。它的建立与途径无关,从反应物起先或从生成物起先,或从反应物、生成物同时起先,都可建立平衡状态。 4化学平衡的标记 (1)任何状

7、况下均可作为标记的: 正=逆(同一种物质) 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正反应消耗掉某反应物的速率等于逆反应生成该反应物的速率。 各组分浓度(百分含量、物质的量、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达到最大值且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2)在肯定条件下可作为标记的是: 对于有色物质参与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颜色不再改变。例如2NO2(g)N2O4(g) 对于有气态物质参与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改变不为0,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和反应总压P不变(恒温恒容)。例如2SO2(g)+O2(g)2SO3(g)。 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化学键的

8、物质的量相等。 (3)不能作为推断标记的是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改变或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有气态物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改变为0,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和反应总压P不变(恒温恒容),如:2HI(g)I2(g)+H2(g)。 对于均为气体参与或生成的体系,恒容时密度不发生改变。 考点2: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可逆反应中旧的化学平衡被破坏、新的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就是化学平衡的移动。 留意: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缘由是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移动的结果使二者相等。 2. 化学平衡移动缘由:v正 v逆 v正 v逆 正向 v正. 考点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

9、温度的影响: 上升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2.浓度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的影响: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 加入催化剂,化学平衡不移动。 以N2 3H22NH3为例: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条件 反应速率 N2转化率 N2的平衡浓度 NH3的体积分数 V不

10、变 充N2 充He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P不变 充He 减小容器体积 上升温度 考点4: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假如变更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变更的方向移动。 留意:平衡向减弱外界条件改变的方向移动,但不能抵消外界条件的改变。 三、例题精析 【例题1】在肯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2(g)+2B2(g) 3C2(g)+D2(g)在容积不变的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的标记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B2,同时消耗3n mol C2 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C混合气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D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E单位时间内断裂2 mol A-A键,同时断

11、裂3 mol C-C键 【答案】E 【解析】在任何时刻,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B2的同时必定消耗3n mol C2,两个速率的指向相同,不能作为到达平衡的标记,所以A选项错;该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恒温恒容时在任何时刻气体物质的量均不变,压强均不变,又因为密闭体系质量守恒,所以平均摩尔质量不变;又因为恒容,所以密度不变,所以B、C、D不能作为推断标记;消耗2 mol A的同时必生成3 mol C,则C的生成速率等于C的消耗速率,所以E可以作为到达平衡的标记。 【例题2】下列叙述中可以证明2HI(g) 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

1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百分组成HI%=I2% 反应速率(H2)=(I2)=0.5(HI) C(HI)=C(H2)=C(I2)=2:1:1 温度和体积肯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温度和体积肯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条件肯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温度和体积肯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温度和压强肯定时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答案】 【解析】 表示不同方向的反应,但生成H2与生成HI的物质的量之比应等于相应化学计量数之比; 表示不同方向的反应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正确; 毫无依据,只在极特别状况下成立; 任何状况下均成立; 只是

13、某种特别状况; 浓度不变,说明已达平衡,正确; 此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恒温恒容条件下任何时候容器内压强均不变; 此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总质量不变条件下任何时候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不变; 颜色不变说明浓度不变,正确; 此反应前后气体体物质的量不变,恒温恒压条件下体积不变,任何时候气体密度均不变。 【例题3】对于可逆反应H2(g)I2(g) 2HI(g),在温度肯定下由H2(g)和I2(g)起先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 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 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14、答案】BD源 【解析】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A选项中,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应为1:2;B选项出现的净速率在中学没出现过,但依据平均速率的求算,为反应物的净削减量,该项正确;C项明显错误,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是减小的过程,而逆反应速率是增大的过程;D选项是平衡定义中来,正确。这类题就只有几个考点:平均速率的比等于计量数的比;平均速率的计算;反应过程中即时速率改变;平衡中的速率问题。 四、课堂练习 【基础】 1. 在肯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记是(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容器内

15、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改变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答案】AB 【解析】考察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时,即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各物质的浓度也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2. 已知反应:2A(g)+ B(g)3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条件能充分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B的同时,生成3n mol C B反应进行到容器内温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C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D(A)=2(C)/3 【答案】 B 【

16、解析】B、C选项可先假设反应不平衡,再进行推断。 【巩固】 3. 反应:A(气)3B(气)2C(气)Q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 【解析】考察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温度降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因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4. 下列叙述中能推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变

17、更 B.正、逆反应速率变更 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变更 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变更 【答案】C 【解析】对应H2O(g)+CO(g)H2(g)+CO2(g)加压,各组分的浓度均增大、反应速率均加快,平衡不移动,所以只有C选项可推断。 【拔高】 1. 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肯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 )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O2和SO2中 D存在于O2、SO2和SO3中 【答案】D 【解析】 可逆反应能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 2. 可逆反应N2 + 3H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关系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18、( ) A3v正(N2)= v正(H2) Bv正(H2)= v逆(NH3) C2v正(H2)= 3v逆(NH3) Dv正(N2)= 3v逆(H2) 【答案】C 【解析】化学平衡状态的标记。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为便于视察,可将等式改为比例形式。 3.肯定条件下存在反应:2SO2(g)O2?(g)2SO3(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 I、,按如图所示投料,并在400条件下起先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I、中平衡常数相同 B.容器、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C.容器、中的反应达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 D.容器 I中SO2的转化率与容器

19、 II中SO3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答案】CD 【解析】A、容器是绝热容器,反应过程中温度上升,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容器、中平衡常数不相同,故A错误; B、容器是恒压容器,反应过程中压强大于容器,反应速率大,容器、中正反应速率不相同,故B错误; C、容器是恒温恒容,是恒温恒压,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中压强大于容器,平衡正向进行,三氧化硫含量增大,SO3的体积分数:,故C正确; D、若容器恒温恒容,容器也是恒温恒容时,达到相同平衡状态,二氧化硫转化率和三氧化硫转化率之和为1,但实际容器是绝热恒容,随反应进行温度上升,平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硫转化率减小,因此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与容器中SO3的

20、转化率之和小于1,故D正确;故选CD。 五、课后作业 【基础】 1.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 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增加CO的浓度 减压 加催化剂 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 3.可逆反应2HI(g) H2(g)I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B混合气体总分子数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C混合气体

21、的颜色不再变更 Dc(H2)与c(I2)保持相等 【巩固】 1肯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SO2(g) SO3(g)NO(g)H41.8 kJ/mol,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2在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肯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Z为0.3 mo

22、l/L BY2为0.4 mol/L CX2为0.2 mol/L DZ为0.4 mol/L 3反应NH4HS(s) NH3(g)H2S(g)在某一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状况中,能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的是( ) A加入NH4HS固体 B压强、温度不变,充入少量氩气 C容积、温度肯定,充入氦气 D温度、容积肯定,充入H2S气体 【提高】 1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 bY(g)cZ(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abc B压缩容器的容积时,

23、v正增大,v逆减小 C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 D达至新平衡时,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增大 2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制取,其中一步的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了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3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 2Z(g)H 图L2-3-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加入了催化剂 Bt3时降低了温度 Ct5时增大了压强 D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 【答案】 【基础】B C C 【巩固】B A B 【提高】C B A 高二化学教案

24、:化学平衡图像教学设计 一、复习巩固 复习化学平衡的建立、特征和标记; 化学平衡的移动;平衡移动原理。等效平衡的原理、规律以及应用。 二、学问梳理 考点1:化学平衡图象问题的识别分析方法 化学平衡图象问题的识别无外乎是看坐标、找变量、想方程、识图象四个方面,即精确相识横、纵坐标的含义,依据图象中的点(起点、终点、转折点)、线(所在位置的上下、左右、升降、弯曲)特征,结合题目中给定的化学方程式和数据,应用概念、规律进行推理推断但识图是关键,笔者认为应以横坐标的不同含义把图象分为两大类:时间(t)类,压强(p)或温度(T)类这两类的特征分别如下 1.时间(t)类 (1)图象中总有一个转折点,这个点

25、所对应的时间为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时间的长短可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结合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可确定浓度的大小,温度的凹凸和压强的大小 (2)图象中总有一段或几段平行于横轴的直线,直线上的点表示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这几段直线的相对位置可确定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固定其它条件不变,若因温度升降引起的平衡移动,就可确定可逆反应中是Q0还是Q0;若因压强增减引起的平衡移动,就可确定气态物质在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系数和与生成物的系数和之间的相对大小 2.压强(p)或温度(T)类 (1)图象均为曲线 (2)曲线上的点表示可逆反应在相应压强或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而不在曲线上的点表示

26、可逆反应在相应压强或温度下未达到平衡状态,但能自发进行至平衡状态 (3)曲线的相对位置、改变趋势确定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固定其它条件不变,若温度改变引起的平衡移动,即可确定可逆反应中是Q0还是Q0;若因压强变更引起的平衡移动,即可确定气态物质在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系数和与生成物的系数和之间的相对大小 考点2: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三看”、“两法” 三、例题精析 【例题1】可逆反应mA(固)+nB(气) eC(气)+f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j(C)在不同温度(T)和不同压强(P)的条件下随时间(t)的改变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若运用催化剂,

27、C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B当平衡后,若温度上升,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方程式中,ne+f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B 【解析】从(1)图中应先推断出T1与T2温度的大小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变大,达到平衡时间越短。由此可知,T2T1。从图(1)分析可知温度较高时j(C)变小,说明上升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选项是正确的。从(2)图中,应先推断出P1与P2大小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状况下,压强越大,达到平衡的时间就越短,由此可知P2P1。从图中可知,压强增大时j(C)变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

28、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减小方向,即ne+f,C项错误。由于运用催化剂,并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A项错误。在化学平衡中,增大或减小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因此D项错误。解答这类图象题时,必需要抓住纵坐标(变量)即C的体积分数与外界条件改变的关系,分析得出相应正确的结论。 【例题2】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右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T1T2 P1P2 mnP H BT1T2 P1P2 mnP H0 CT1T2 P1P2 mnP H DT1T2

29、 P1P2 mnP H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依据温度、压强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来推断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分析图象,可以分两个层次考虑:(如图将三条曲线分别标为、)。从、曲线可知,当压强相同(为P2)时,先达平衡,说明T1T2 ;又因为T2低,B%大,即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向放热,正向吸热。从、曲线可知,当温度相同(为T1)时,先达平衡,说明P2P1 ;又因为P2大,B%大,即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方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mnP。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T1T2, P1P2,mnP,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识别此题的图像,要从两点入手,其一,斜线的斜率大小与反应速率大小关联

30、,由此可推断温度、压强的凹凸;其二,水平线的凹凸与B%大小相关联,由此可分析出平衡向那个方向移动。 【例题3】在肯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改变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答案】D源 【解析】本题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为素材,考核视察图象及其信息加工的实力。从图象可知,t1时,N的物质的量是6mol,M的物质的量是3mol,故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是正确的;同时也可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t2时,正逆反应速率虽

31、然相等,但尚未达到平衡,因为此时M、N的物质的量还在增大与削减,t3时M、N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说明已达平衡状态,则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学问,已经抽象到没有详细的元素符号,并且以看图设置情境设问,因此对视察实力作了重点考查,思维实力要求也较高。图的横坐标是时间,绘出了t1、t2、t33个时刻。纵坐标既不是速率,也不是浓度,而是物质的量。细致谛视各时间段中物质的量的改变。 四、课堂练习 【基础】 1. 反应:L(s)aG(g)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推

32、断( )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ab 【答案】BD 【解析】由图给信息可知,随着温度的上升,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由图知,在相同温度下,压强增大,说明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也增大,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即ab。 2.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2B(g)C(g)+3D(g) H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图可体现t0时上升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可体现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运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可体现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运用了催化剂 D图可体现

3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答案】C 【解析】上升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所以A对;增大压强或运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平衡不发生移动,B对;运用催化剂对平衡没有影响,A的转化率不变,C错;因为乙先达到平衡,所以乙的温度高,上升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D对。 【巩固】 1. 可逆反应A(g)2B(g) 3C(g)4D(g)H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变更某一条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A项,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K应增大,A错;B项,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B的转化率降低,B错;C

34、项,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D的产率不变,C错;D项,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故正确。 2. 现有可逆反应A(g)2B(g) nC(g)H Ap1p2,n3 Bp13 Cp1p2,n3 【答案】B 【解析】依据图像可知在p2时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短,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快,即压强p2p1;由纵坐标可推断,压强高时对应的A的转化率低,即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12【拔高】 1. 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 (aq)+2Pb2(aq)+H2O(l)2PbCrO4(s)+2H(aq) H 该反应达平衡后,变更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35、【答案】A 【解析】 图像问题。由题意知该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上升温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依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K应当减小,A正确;pH增大溶液碱性增加,会中和溶液中H,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向反方应方向移动,的转化率会增大,B不正确;温度上升,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错误;增大反应物Pb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物质的量会减小,D不正确。 2.(2022?安徽模拟)?对于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探究单一条件变更状况下,可能引起平衡状态的变更,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加入催化剂可以使

36、状态d变为状态b B. 若T1T2,则逆反应肯定是放热反应 C. 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D. 在T2和n(A2)不变时达到平衡,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 【答案】D 【解析】A催化剂只变更反应速率不变更平衡移动,所以加入催化剂不行能使状态d变为状态b,故A错误; B若T1T2,由图象可知温度上升AB3的平衡体积分数减小,说明上升温度平衡向逆反应分析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横坐标为B2的物质的量,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会促进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则B2越大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越大,即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cba,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横坐

37、标为B2的物质的量,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必定会促进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则B2越大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越大,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平衡时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故D正确;故选D。 五、课后作业 【基础】 1在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肯定条件下反应:2A(g)+B(g)2C(g);H X Y A 再加入A B的转化率 B 再加入C A的体积分数 C 增大压强 A的转化率 D 上升温度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2反应A2+B22AB在不同温度和压强变更的条件下产物AB的生成状况如图所示,a为500,b为反应在300时状况,c为反应在300时从时间t3起先向容器中加压的状况,则下列叙述

38、正确的是( ) AA2、B2、AB均为气体,H BAB为气体,A2、B2中有一种为非气体,H CAB为气体,A2、B2中有一种为非气体,H0 DAB为固体,A2、B2中有一种为非气体,H 3对于可逆反应()() ()()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的质量分数与温度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运用催化剂可使D%有所增加 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 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巩固】 1.反应 2X(气) Y(气)2Z(气)+热量,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2

39、)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述判正确的是( ) A. T1T2,p1p2 B. T1T2,P1p2 C. T1T2,P1p2 D. T1T2,p1p2 2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A()2B() C()D()放出热量,图中曲线a代表肯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a 曲线变为b曲线,可实行的措施是( ) A增大A的浓度 B缩小容器的容积 C加入催化剂 D上升温度 3在肯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改变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

40、度是M浓度的2倍 【提高】 1.已知某可逆反应:mA(气)+nB(气) xC(气) +Q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右图表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 ,温度T和压强P与C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C%)的关系曲线,则( ) AT1T2 ,P1P2 ,m+nx ,Q0 BT1T2 ,P1P2 ,m+nx ,Q0 CT1T2 ,P1P2 ,m+nx ,Q0 DT1T2 ,P1P2 ,m+nx ,Q0 2.右图表示可逆反应mA(g) + nB(g) pC(g)在不同温度(T)、压强(P)下,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分数x(C)的改变状况。下列关于该正反应热效应及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吸热反应,m+n B吸热反应,m+np C放热反应,m+n D放热反应,m+np 3对于可逆反应 2AB3(g) A2(g) 3B2(g),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