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学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的改变与分布其次课时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的改变与分布其次课时学案 课题:第三章其次节气温的改变与分布其次课时课型:新课 1、理解天气、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分。2、让学生知道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日均气温计算方法。3、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日改变、年改变及气温年较差。讲授法、视察法、探讨法。1、气候概念2、气温的年改变1、天气与气候的区分2、气温的年改变老师打算教学用课件挂图(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引言: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和区分,又学习了气温的测定和改变。下面同学们思索,二者有什么区分?1、什么叫天气,什么叫气候。2、气温一般
2、用什么表示,如何读?(同学回答,老师总结)3、什么叫气温年较差?上一节我们还学习了气温的改变(板书)1、气温的日改变。2、气温的年改变。3、气温的年较差。今日我们接着来学习1气温柔气温的分布4、温、寒、热带四季气温改变的不同特征。地球上不仅不同纬度地方的气温不一样,就是在同一地方,各月、各季的气温也有差别,例如我们长春,冬夏春秋四季,大家说气温一不一样啊?我们处于温带。四季气温的改变特别显著,最高温有时达3335,最底温有时达-2830,这种差别在热带和寒带,同学们想一想明显吗?(不明显)。热带这种差别最小,那里各月的气温都很高,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不过呢,各月寒冷的程度是不同的,下面同学们打
3、开书P43图4.6(指导同学看,推断A、B、C三图哪个是热带,哪个是温带,哪个是寒带)A:热带全年各月气温都高,均在20以上,气温改变曲线弯曲程度很小。B、温带:各月气温高底改变明显,四季分明,气温曲线弯曲程度也大。C、寒带:各月气温都低,大多在0以下,只不过各月寒冷程度不同。好了,气温的改变我们学完了,我们知道大气是从太阳那里得到光热的,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那么大气是怎样受热的呢?在没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同学们首先把书打到前面彩页看彩图3,山地景观,同学们,离我们较近的山麓是绿树草场,远景山顶白雪皑皑,大家想过没有(1)山麓离太阳比山顶距太阳远些,为什么为绿树和草场,而山顶离太阳比山麓远,为什么
4、山顶白雪皑皑呢?常年不化呢?(大气受热并不是干脆来自太阳)那么大气的热量究竟来自何处呢?再把书翻回来,看图4.4和4.5(总结出地面是大气的唯一热源)气温的改变不仅每天不一样,在地球表面各年的气温也不一样,有的年份气温偏高,有的年份偏低,下面我们看一下气温的分布状况。(二)学习新知,拓展探究三、世界气温的分布以前我们学习过等高线,那什么叫等高线呢?人们依据世界各地气温的观测记录,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这叫做等温线1、什么叫等温线(找同学在右图中,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成线)刚才已经把气温相同的各点连结成线,假想这是一块完整的平坦陆地或者海洋,我们看在上面画出的等温线。1、等温线大体
5、上与纬线相平行。2、同纬度上各地的气温大至相同。3、不同纬度上的各地,气温凹凸不同。下面同学们打开书P45图4.7“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回答以下问题1、看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有什么改变规律?是什么缘由形成的?(从赤道向极地气温渐渐降低,因各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2、把0和30等温线找出来,分别说明世界寒冷地带和最燥热地区各分布在地球上的哪个部分(寒冷地带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地带。最燥热地区20N30N的撒哈拉沙漠地区)3、同学们细致视察,看一看北半球20、10、0等温线是不是与纬线相平行?(不平行)这是什么缘由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之前找同学读P45,读一读水陆温度的差异,总结出
6、。3、海陆影响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受热和放热的状况不同,一般是陆地受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受热慢,放热也慢。各地气温的差异,除了受纬度和海陆的影响外,还受地势凹凸的影响,夏天特殊热的时候,有许多人到庐山去避暑。庐山在江西,原来江西气温特别高,但因为庐山的海拔很高,所以气温就比地面低许多,特别凉快,所以,山地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会渐渐变低,看书P45,4.8图。4、地势影响高原、高山气温低,平原气温高从观测得知,大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内降低0.6,因此,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四、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不知同学们感觉到没有,近年来,全球的
7、气温在明显变暖的趋势,这是因为什么呢?(找同学回答)这是因为现代工业发展以后,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自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汲取地面放出的热量,使大气增温,假如不避开这种状况的发生,全球的平均气温有可能接着上升,北极和南极的冰川会部分溶化,据科学推想,若干年后,南极冰川假如全部溶化,将沉没整个世界。因此,地球日益变暖并不是乐观的,怎么样防止地球日益变暖是特别重要的(设法削减向大气排放CO2)(三)小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的改变与分布学问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的改变与分布学问点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查字典地理网编辑了气
8、温的改变与分布学问点,欢迎大家参考!学问点1、测量气温的设备是百叶箱,一天测量四次,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2、什么是气温日改变、气温年改变、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P51)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气温的分布特点(P52、53)、由赤道向两极,气温渐渐降低(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上升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课后练习1.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C.气温从低纬向极地渐渐降低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2.非洲最高峰乞力
9、马扎罗山海拔5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A.30B.18C.20D.253.我国的北戴河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4.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相邻地区5.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C.中纬度气温高D.各地气温凹凸与纬度没有关
10、系6.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D.某地的气温年际改变大7.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因为()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C.地势高,气温高D.气压低,空气上升,降水多所以气温低8.下面表达天气的用语是()A.风和日丽,雨过天晴B.冬冷夏热,春旱秋涝C.昆明四季如春D.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气温的改变与分布学问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学会了呢?七年级上册气温的改变与分布学案二 七年级上册气温的改变与分布学案二 情景链接这节课我们学习气温的分布自主学习1.等温线的判读(图4.7)(1)低温中心:
11、_,高温中心_(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_,反之_2.气温的分布规律:(1)低纬度气温_,高纬度气温_,其影响因素是_(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_,海洋气温_,冬季相反,其影响因素是_(3)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上升而_,大致每上升_,气温约下降_,其影响因素是_学生自己完成合作探究1.完成课本P43图4.86的问题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全球分布上看,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_向渐渐降低。(2)南半球与北半球的等温线相比,_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缘由是_(3)南半球20等温线经过的大洲有_洲、_洲和_洲。(4)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_(高、低)于四周地区,缘由
12、是3.完成书本P45图4.11画出思维导图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最重要的是同学们要记住气温的分布规律。攀登高峰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中蕴含的地理原理是()A.不同纬度地带气温不同B.同一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C.海拔越高,气温越低D.南方气温比北方气温高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A.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渐渐降低B.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C.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也越高D.北半球的气温比南半球高3.“高出不胜寒”的缘由是()A.海拔高,气压低B.海拔高,空气淡薄C.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要下降0.6CD.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要下降6C4.纬度大致相同,拉萨的气温比成都低的缘由是()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洋流因素D.海陆因素5.下列关于气温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低纬度地区的气温肯定比高纬度地区气温高B.海拔高处比海拔低处气温高C.海洋上气温高于陆地上气温D.同一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气温不肯定相等拓展练习: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教学报告: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