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4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4篇 好用的教案是我们上完一节课的基础,教案是老师为了调动学生主动性提前起草的文字报告,以下是我细心为您举荐的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4篇,供大家参考。 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1 、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示手法。驾驭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尝诗歌的意境。 、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初步鉴赏品尝诗歌的美点。 、驾驭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尝诗歌的意境。 、透过字面意思,驾驭含蓄蕴藉的诗意。 、初步驾驭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示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朗读教学法。 、古诗五步教学法
2、。 、诗歌境界教学法。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旺盛。今日,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倾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简介作者和背景 杜甫(公元),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宏大的实际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冲突,内容深刻。他的很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忱地赞美了泰山高大宏伟
3、的气概和奇妙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志向,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怜悯。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给加粗字注音: 岱宗夫如何岱(di) 决眦入归鸟眦(z) 白头搔更短搔(so) 浑欲不胜簪簪(zn) 、说明下面加粗的词。 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阴阳割昏晓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 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凌:不尽 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四、朗读课文 、播放录音,学生朗读。留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指名读课文,学生相互评议,老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师生同
4、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分组朗读沟通,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五、阅读赏析 望岳: 、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究竟怎样呢?葱郁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时常望不到终点。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羡仰慕的情形,特别传神。语出惊人,依样画葫芦地写出自身的观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奇妙秀丽和雄伟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出现,或
5、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致看才能望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发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明显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袤(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 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唐朝盛世
6、。 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漫游泰山,热忱歌颂了泰山高大宏伟的气概和奇妙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 、学生齐背望岳。 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缺不堪,然而山河照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驾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惊心动魄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
7、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动。在景与情的改变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深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局部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所盼: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时常。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赛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全部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惦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
8、无聊之际,搔首迟疑,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青丝”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苍老,则更增一层哀思。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酷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妙情操,意脉贯穿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剧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呆板,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始终喜闻乐见,历久而不衰。 五、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9、 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
10、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行运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异、赞美之情更明明,也更剧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11、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详细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出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憧憬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白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殊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终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
12、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担心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相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宏大成就的缘由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 近望 细望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排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镇静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缺,虽然山河照旧,可是乱
13、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建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比照剧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化,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说明是,花鸟本为
14、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说明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动。在景与情的改变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深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绵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赛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
15、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全部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惦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苍老,则更增一层悲伤。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酷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妙情操,意脉贯穿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剧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始终喜闻乐见,历久而不衰。 板书设计
16、: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怜悯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 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依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
17、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日美妙生活 观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 斗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理解三整理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精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2、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歌创作风格的改变。 3、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实力目标: 1、指导朗读教学,加强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导驾驭鉴赏诗歌的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合适的酷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
18、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酷爱国家,关切民众,眷恋亲人的美妙情操。 教学重点: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尝事故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透过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吟诵把握诗歌内容。 2、老师点拨引导与学生探讨相结合。 3、引导学生想象联想。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春望、石壕吏。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早期的作品望岳,具有深厚的浪漫色调和昂扬的情调。这节课我们学习他后期的作品,理解赏析这两首诗,体会杜甫诗歌创作风格的改变。 二、写作背景 1、春望写作背
19、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排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不料中途为叛军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表达了诗人关切国家安危、眷恋亲人的思想感情。 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
20、押平声韵。春望一诗属于五言律诗。 2、石壕吏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到战乱后的家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式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见的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闻名的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 三、诵读诗歌,感知诗意 1、学生四人为一组,以不同的形式朗读课文。力求形式多样,有所创意。(要求读准字音,读出
21、节奏,读出诗的情调和韵味。) 2、观赏配乐朗诵春望石壕吏,感受诗的情感。 3、师生齐读这两首诗。 4、学生结合课下注解,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四、深化观赏,领悟诗歌 春望赏析 (一)想象形象,把握物境 问题引导:春望一诗中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明确: 首联: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照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缺,虽然山河照旧,春天也业已驾临,可是人去楼空,乱草遍地,使人满目凄然。 颔联:写了花和鸟两种形象,花和鸟是“感”“恨”的主体,那娇艳的花因“感时、伤别”而流泪
22、,那无忧无虑的鸟也一改往日好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 诗人是“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缺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 颈联:写了烽火和家书两个形象。自开春以来,战火持续不断,因而与家人难通音讯,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这时的一封家书抵得上“万金”啊。 尾联:写的是诗人苍老的形象。目睹眼前国都破败之景,心念远方家人的安危,不觉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已到了“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其伤痛愁苦之情可以感知。 (二)品尝诗歌,体悟感情 1、品字
23、 古诗词中可以说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字字都是诗人心血的结晶”并非夸张之词。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说说哪些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比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骇人动目,“深”字使人满目凄凉。精确地描绘出国都沦陷后惨败荒芜的景象。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两个动词,不仅用字簇新,而且还增加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伤心苦。 2、品句 这首诗中的句子耐人品尝,请同学们说说你喜爱的诗句,并说说你的理由。 比如:我喜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战火连绵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书真是赛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很自然地
24、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我喜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或是诗人触景生情,或是诗人移情于物,其感情都是相通的,都表达出诗人感时伤别的情怀,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3、体验情感 诗言志,古诗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石壕吏赏析 1、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问题引导:根据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内容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是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终四句是结尾和尾声,示意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
25、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不幸:(1720)句老妇人自请应役。 2、品字品句 诗歌的语言精练而又有丰富的内涵,再次朗读这首诗,列举你喜爱的用词和句子,并作赏析。 明确:“吏呼何怒!妇啼何苦!”一“怒”,一“苦”一“呼”一“啼”形成了显明的对比,既表现了“吏呼”咆哮如雷,“妇啼”哀痛凄苦,又体现了诗人憎恶差吏、深刻怜悯老妇人的感情。 “有吏夜捉人”夜字表现出差吏对村民突袭搜捕,令人惊骇。 “老妇出门看”看字表现了老妇的机警,为老翁出逃作掩护。 “急应河阳役”急字既表现老妇想快些让家人脱离危急的心情,也表明前方战事吃紧。 “独与老翁别”独字按时老妇人已被抓走,儿媳不得出面,只有与逃回的老翁
26、告辞,表现出家庭残缺的凄凉景象。 3、感知作者思想感情 问题引导: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人的苦痛申诉,目睹了一幕凄惨的故事,你体察到作者怎样的困难情感? 明确:在这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中,一方面,对饱受战乱之苦的劳动人民赐予深切的怜悯,对官吏的蛮横残暴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唐朝的平乱斗争,盼望希望能取得最好的成功。这正是诗人思想的冲突所在,也是他一生忧国,心系百姓情怀的再现。 4、辨析比较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时期,除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 明确:杜甫的诗歌风格发生改变,乐观自信、奋勉向上的浪漫主义诗风,渐渐变为“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风。 5、课堂练笔,想象改写 运用想象,
27、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细致刻画出人物各自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还要补充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情节。 学生改写范例: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寒冷的北风好像要把整个人淹没掉。 这是战乱的岁月。暮色覆盖着一个边远偏僻的村落石壕村。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这一天,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旅店,只好投宿在石壕村。房东是一对年迈的老人,还有他们的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子。他们衣着破旧,面黄肌瘦。 一天的劳累奔波,诗人和衣而卧,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约莫二更时分,一阵犬吠,村中突然纷乱起来,粗暴的叫喊声、急促的打门声越来越近了。诗人被惊醒了,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原来差吏又来抓壮丁了。房东一家吓得心
28、惊胆战。老翁慌张披上一件破褂,匆忙爬过屋后的一堵断墙,向村外逃去。老妇人战战兢兢,颤抖着去开门。“砰”的一声,门还没有开,就被差吏一脚踹开,只听道差吏粗野地吼道:“你家男人呢?你家还要再征派一个男子去当兵。把人交出来!”老妇人苦苦请求道:“长官,我家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最近一个儿子写了封信回来说,两个兄弟都战死了。哎,我担忧他的性命也难保全啊!官爷,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婆子吧屋里实在没有人了!” “哇”孩子的啼哭声突然响起来了。 “你还说没人!这孩子哪儿来的!他的父母呢?你敢欺瞒官府!”差吏叫卖着,挥动皮鞭往里闯。老妇人眼看请求无用,哽咽着说:“我的媳妇失去了丈夫,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艰难度日
29、,连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也没有了。孤儿寡母,可怎么过啊?你们实在要人,就把我这个老婆子拉去顶差吧,我随你们去,或许还来得及赶到军队烧早饭。” 差吏们骂骂咧咧地把老妇人带出了院子。在惨淡的月光下,老妇人回头望望自己破旧的茅屋,掩面而去。孩子的啼哭声一阵阵传来,令人肝肠寸断。夜深了,窗外万籁俱寂,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在哭,这哭声在旷野上漂浮 诗人一夜无眠,他的耳边仿佛仍旧回响着老妇人凄惨的哭诉声。天蒙蒙亮,诗人整理好衣服和悄然回家的老翁告辞。 五、课堂总结 观赏三首作品,杜甫获得“诗圣”这个有深厚道德意味的称号,其缘由不言而喻,儒家的人生哲学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却以
30、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他的琴弦弹奏出来的总是忧国伤时的深厚音调,忧国伤时构成了他诗歌的主旋律。杜甫是宏大的诗人。是真正的诗人。 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3,背诵并积累名句。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识律诗的格律学问。 二,教学重点 感受、品尝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鉴赏实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爱好,提高鉴赏实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点读法 教学过程与步骤: 秋兴八首 一,学问积累 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
31、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赞扬。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显明的时代色调和剧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酷爱祖国、酷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2,关于作品: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历元年)、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 3,近体诗学问 (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
32、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中间两联必需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需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其次、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究竟。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
33、与律诗相同,只是不肯定对仗。 4,诗歌鉴赏指要 (1.)基本要求:鉴赏诗的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基本要领: 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披词入情,激发感情。 绽开想象,探究意境。 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建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备统一。 感受韵律,品尝语言。 二,研读诗歌 全诗感情基调孤独抑郁 整体感知 一、二联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 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四联追忆“故园”的深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34、通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森,动荡担心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分析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秋的萧杀,人的悲伤与孤独。 问:如何感受意境 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担心,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担心,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力的紧急。 用豪迈、宏阔写出哀愁,既抓住景物特点,又融入自己情感,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问:丛菊两地他日泪
35、,孤舟一系故园心。体现诗歌主旨,诗人此时身在夔州,暮年飘舞,羁旅江上,面对其次次看到菊花大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萧条,不觉得潸然泪下,联想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觉引发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忧国伤时。 寒衣到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起先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温煦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挡羁旅途中的寒冷? 四,小结,这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