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课《猫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408127 上传时间:2021-09-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 16 课《猫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 16 课《猫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6 课《猫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 16 课《猫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6 猫 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3.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理解作者在本文写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

2、的散文猫。2、 作者作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五四时期曾与瞿秋白等人合编新社会。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3、 写作背景猫是郑振铎早期的文学作品。受五四运动前后从西方国家传入的科学、民主、平等等思想的影响,郑振铎树立了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人生态度。本文正是作者这一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四、检查字词(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懒惰( du ) 怂恿( sng yng )怅然( chng ) 蜷伏(

3、 qun ) 叮嘱( zh ) 惩戒( chng ) 虐待( n ) 潜逃( qin )污涩( s ) 凝望( nng )红绫( lng ) 屋脊( j )2.解释下面的词语。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蜷伏:弯着身体卧着。悲楚:悲伤凄楚;悲苦。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妄下断语:胡乱、随意地作出判断。五、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叙述“我”家养第一只猫的故事。第二部分(3-14):叙述“我”家养第二只猫的故事。第三部分(15-34):叙述“我”家养第三只猫的故事。六、全文分析(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作答)1.“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4、”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总领全文,点明“我”家养猫的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2.“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猫的外貌。动词“滚来滚去”用得准确,与“白雪球”相照应,更显出猫的活泼可爱。3.“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这句话中的“酸辛”一词有何含义?明确:“酸辛”一词既有难过,又有惋惜之情。4.“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写小猫“太活泼了”“不怕

5、生人”有何作用?明确:为下文写小猫的丢失埋下伏笔。5.如何理解“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这句话的含义?明确:“查问好几次”体现了家人对小猫的喜爱程度,从侧面表现了这只小猫的可爱和它给家人带来的欢乐。6.写小猫捉住老鼠这个细节有什么作用?明确:说明第二只小猫不但给家人带来欢乐,而且还是捉鼠的好手。一再写其讨人喜欢,是为下文蓄势。7.“三妹,小猫呢?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家里的人都忙乱的在寻找,但终于不见。”明确:写三妹的“慌忙”、家里人的“忙乱”,从侧面表现了家人对小猫的喜爱之情。8.张妈的话起到什么作用?明确:张妈的话也从侧面

6、表现了第二只猫的可爱。9.“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这句话中“他们”指的是哪一类人?明确:“他们”指的是事不关己便漠不关心的一类人。10.“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代表哪一类人?明确: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1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内容上,既是对前两次养猫经历的总结,又为第三次养猫做铺垫;情感上,体现作者对失去美好事物感伤、难过的心情。12.第15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明确:主要写了第三只猫的来历和它的形态及性情,以及大家对它

7、的态度。为下文它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13.第17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明确:主要写了妻子对芙蓉鸟的喜爱及猫对鸟的“特别注意”。为下文冤枉猫吃了芙蓉鸟埋下伏笔。14.联系上下文分析,“我们”断定第三只猫咬死鸟的根据是什么?明确:客观原因:猫经常凝望鸟笼;我们找到它时,它嘴里好像吃着什么。主观原因:“我们”不喜欢第三只猫。15.“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这个情节的设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从内容上看,真相大白,原来花白猫蒙受了冤屈,同时也为下文写“我”的自责做了铺垫。16.“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

8、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比喻。将原来对猫的暴怒、虐待比作刺“我”的良心的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发现真相后内心的悔恨。17.“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文章结尾一段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段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在结构上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结构浑然一体。7、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小组推选一位学生作答。)1.朗读课文,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几个方面,说说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的区别。明确:来历外貌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对“我”的影响第一次:花白猫(1-2)从隔壁要来的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很活泼 招人

9、喜欢病死一缕酸楚第二次:小黄猫(3-14) 从舅舅家要来的浑身黄色的更加活泼全家人都喜爱它被一个过路人捉去怅然、愤恨、诅咒路人第三次:丑猫(1534)遭人遗弃,拾来的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不活泼忧郁懒惰 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被冤枉、误打、流浪致死更难过得多,永不养猫2.三次养猫,“我”心情有何不同?明确:(1)第一次养猫:快乐酸辛(2)第二次养猫:更加快乐时时担心怅然、愤恨(3)第三次养猫:不喜欢愤怒忏悔八、本文主旨本文通过叙述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告诉人们,仅仅依靠一点可疑的迹象就主观臆断得出结论是错误的,依靠自

10、己的强势和暴力随意惩戒只会伤害无辜。九、文本特色1.抓住特征,描写生动三只猫各有各的特点,令人难忘。如第一只猫有趣、活泼,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这样的描写能引起读者的想象,使小猫的动态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心理描写,细腻真挚文中不仅写了猫,还写了人,尤其是人的所思所想。“我”家三次养猫,感受不同,结局不同,心情也不同,或欢欣,或难过,或怅然愤恨,或追悔莫及,都情态必现,很有感染力3.构思巧妙,匠心独具作者善于设置伏笔,如写第三只猫不招人喜欢,又老爱凝望鸟笼,为其后来的被冤枉埋下伏笔。开头一句“我家养了

11、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中间一句“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承上启下。文章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前后呼应。三个故事三起三落,层层推进,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而严谨。课后作业作者抓住猫的外形及性情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把三只猫各具情态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也快来写一写你喜欢的一个小动物吧。注意抓住所写动物的特征。(100字左右)示例:我掏出一块面包丢给那只小猴子,不料,它没有接,而是先用爪子试探了一下,然后又缩了回去,还怀疑地看看我。过了一会儿,它发现没有危险,才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它又用央求的眼神看着我,并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给它一块糖。它迅速地剥开糖纸,放入口中大嚼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