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稳步增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稳步增长.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3页 共33页1986至2002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调整进展加快,经济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固定资产投资由1986年的11368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35095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由1986年的57169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901528万元。通过计划、统计、审计、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物价管理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济管理走上了依法、规范的轨道。农业
2、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行两田制和适度规模经营。2000年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随着农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服务体制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转变。工业在一轮承包和二轮承包改革企业生产经营权的基础上,从1997年开始,工业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经过2001年开始的以企业产权、职工身份双置换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随着工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打破全民、集体和少量个体经济成分的传统格局,个体经济大量涌现,外资经济成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出现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多种经济共存的新格局。其中,个私工业产值占2002年全市工
3、业产值的85%。流通领域也进行内部改制和经营机制转换,推进产权改革和承包租赁。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节农业体制改革经营体制改革完善承包制1986年9月,县委农工部制订关于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意见,完善责任制。1998年11月,根据“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在浦口镇沈家坎村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试点。2000年8月,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开展延长土地承包期核发土地承包权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明确土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为目标,开展二轮土地承包,把土地承包期延长到30年。已搞过第二轮土地承包但承包期未到30年的,在原有基础上延长至30年。除大规模土地征用的33个村外,1119个村、21
4、4903户基本落实承包权,延长了土地承包期。直接延长的有258个村、57252户,分别占村、户的23%、26.6%;小调整后延长的有482个村、87361户,分别占村、户数的43.1%、40.1%;调整后延长的有309个村、54729户,分别占村、户数的27.6%、25.4%。对取得土地承包权的农户,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推行两田制和规模经营1991年,在博济镇上路西村进行两田制(口粮田和责任田分开)试点,大田生产责任制开始向适度规模方向发展,口粮田按定粮承包到户。35.9公顷水田承担国家定购粮35万公斤,由93户农户自愿承包,变动承包关系,推进规模经营,改善生产条件,建设服
5、务体系,承包户、村级集体收入同步得到增长。蛟镇乡上高村搞小农场式的两田制,“户户种口粮田,集体种任务田”。分定口粮田27公顷,占总水田的69%,其余12.8公顷水田由村实行集体统一经营,指定专职人员,落实责任,承担12.48万公斤粮食定购任务,并建立奖赔责任制,经济作物生产责任制。1993年,按照“积极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分类指导”的方针,把股份合作制引入到农村经济各个领域,以土地等生产资料合股进行,发展效益农业的流转方式逐步增多。年底,有53个农业项目推行了股份合作制。1994年,县政府发布关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若干意见,土地流转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明确推行以两田制为主体的土地使
6、用权流转的地域范围。7月,为探索从两田制到规模经营的实践经验,在开元镇雅张村和三界镇傅山村开展实施两田”和推进规模经营一步到位的高层次试点。是年,13个重点乡镇28个村相继实施两田制,涉及农户6400余户、23700多人,土地流转面积1013.3公顷。1995年,两田制在长乐、开元、博济、城关、黄泽、三界推开,形成3种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以组实施,相对连片,按劳承包;打破队界,统一规划,两田分离;一步到位,形成大户,规模经营。年底,295个村推行两田制,占总村数25.6%。流转水田8366.7公顷,占水田总面积的34.3%,其中口粮田6716.3公顷,占80.3%,商品粮田983.7公顷,占1
7、9.7%,累计形成0.67公顷以上种粮大户1778户。1996年,14个平原产粮乡镇凡有国家商品粮任务的村,全面实施两田制。1997年继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旱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采用“统、包、转、租、联、卖”等多种形式,促进旱地资源多层次、多形式开发。2001年,鼓励农民开展规模经营,加大土地使用权流转力度,组建乡镇土地流转中介组织3个,耕地使用权流转新增面积4133.3公顷,比2000年增加84.9%。其中租赁承包54%,反租倒包15%,股份合作5%,季节性承包等占26%。是年,坡地(茶园、果园、桑园、竹园等)使用权流转达3133.3公顷,新增1666.7公顷,比2000
8、年增长113.6%。其中租赁承包占55%,反租倒包占26%,股份合作占12%,季节性承包、土地置换卖等占7%。2002年4月,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扶持平原设施农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对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实行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鼓励农业企业争创农产品名牌和驰名商标,鼓励乡镇(街道)、村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同年,规定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政策不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持长期稳定,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农户流转土地,不得阻碍农户依法流转土地,承包土地使用流转权的主体是农户,是否流转,采用什么形式
9、流转,转包费或租赁费如何确定,由流转双方自愿协商决定。至2002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为1465.6公顷。服务体制改革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在农机、水利、农业科技普及推广方面造成一定困难,农技服务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势在必行。1989年,在乡镇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收缴土地承包款、农业承包合同规范化、良田弃耕收取抛荒费、劳动积累工等制度。1991年,普遍提倡和实施“四站一厂” (农机服务站、植保配药站、排灌服务站、农技服务站、育秧工厂)、“五统一” (统一布局、统一灌溉、统一植保、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的服务形式。是年,发展和形成一批农民自愿
10、组合的专业协会,1093个村建立农民技术员队伍,510个村建立各种服务组织,配备1342人,197个村建立“四站一厂”、“五统一”服务,各种专业科普协会199个,会员1万余人。崇仁区春联乡普遍开展村一级农业服务,把乡科员统一起来,确定责任、落实基地,实行农电、水利、机耕、道路、技术等各方面全程系列化服务,建立200公顷连片集中的农业高产区。1996年12月,市长毛兔专业合作社成立。建立良种兔人工授精站100个,良种繁育专业户500户,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年底,全市建立各类农业服务部118个,大部分村建立配药站、服务点、科技示范户,从上到下,形成连线带面的农业科技推广渠道。2000年,农口部
11、门通过三项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产后服务),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利用科技手段,抓种子种苗工程,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全程服务。加强农业信息中心建设,带动全市乡镇农业网的形成,接轨国际大市场,把信息转化为经济效益,解决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加工问题。做好品牌、包装、贮运和市场运作。举办不同类型的农展会、推介会及农产品评选,提高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开展送科技、送信息、送资料的三下乡活动,为农民讲科技知识,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在农业110信息网上开设责任农技师专栏,通过网上开展技术咨询活动。至2001年全市45位责任农技师有25位在网上解答农民提出的疑难杂症。至2002年,全市建
12、成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96个,拥有会(社)员12000多户,带动农户12万户。第二节工业体制改革国有企业体制改革1986年,改革企业领导体制,重点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搞好三全管理(全面计划管理、质量管理、经济核算),推行价值工程。企业逐步由“产、供、销”生产型转变为“销、供、产”经营型,提高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1987年2月,全面实行厂长负责制,在县紫砂厂实行第一个招标承包,采取“包住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承包方法。各厂在承包过程中,车间、班组也建立相应的承包责任制。1988年,县化工厂将竞争机制引入生产炸药的主车间,日产量由17吨提高到200吨,产品合格率100%。形式有全额承
13、包,超利税奖;单位产品、工资奖金含量计制;定额(工时)计件;包基数上缴,超额自得,欠收自补;岗位考核、评分计奖;包销售基数(销售额、车旅费用)超额提奖等,形成“纵向包到底,横向包到边”的经济责任制。1987至1990上半年,19家全民企业年平均利润1842.5万元,比1986年的1108.75万元增长66%,年均工业产值比1986年增长33.5%。二轮承包1991至1993年,在前3年产值平均基数上年递增7%至8%。改二包一挂(包入库利润、技术改造,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为三包一挂(包财政上缴,包科技进步,包强化管理,效益与工资奖金挂钩)。但由于承包制没有处理好权、责、利三者关系,产生一些负
14、面影响,有些企业产生短期行为,出现包盈不包亏和潜亏现象。1992年初,全县预算内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潜亏2095万元。是年起,贯彻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实现利润1208万元,比上年增加25.18%。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四放活”(经营、价格、用工、分配放治)和“二制”(劳动用工制、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岗位技能工资制。1993年,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底,分3批全面进行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改革。动员职工人人参股,每人缴纳股本金5000元,改制企业有新光制药厂等29家,参股职工10896人,筹集股本金5448万元,入股率达95%。1998年
15、,改制企业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和持股职工监督小组,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规范运作。2000年6月,全面实施“以明晰产权为重点,以资产置换为目标”的产权制度改革。调整优化股权结构,进行内部股权流转,增资扩股,探索股权奖励、期权激励和整体出让等各种途径,使股权向经营者和业务技术骨干集中。通过转让、改组、兼并、拍卖重组等形式激活企业经营机制,中小企业国有资产从竞争性行业中全部退出,卖断产权,转变成以经营者(核心层)为主要持股(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即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完成置换有市热电厂等48家。2001年6月,实施劳动关系置换,对已置换产权尚未置换劳动关系的国有企业职工,按工龄支付给一定的经济补偿
16、金,对5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职工,实行离岗退养和“双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将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合同、契约为基础的企业职工,建立起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化用工制度。至2002年,已置换劳动关系职工2831人,占职工总数的33.2%。企业建立按劳取酬,按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同时规范经营者收入档次和奖赔比例,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市属企业体制改革1986年,普遍推行厂长负责制,承包经营。1987年,实行在厂长负责下的集体承包责任制,确保利润基数,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1991年,实行以车
17、间为单位的承包责任制,也有根据不同产品,以车间为单位公开招标,承包到人,把权、责、利结合起来。车间班、组也相应建立责任制,形式有单位产量工资奖金含量计制;定额工时计件;岗位考核,评分计奖;对营销队伍包销售基数(销售额、车旅费用)超额提奖等,体现多劳多得。1992年,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岗位技能工资制。1993年,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嵊县交通机械厂兼并县汽车大修一厂。1993年12月,县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宣告县岩棉厂破产(是全县第一家破产企业)。1996年,市供销联社天宏实业有限公司实行市内企业和市外企业分立经营,市外企业深圳天河等8家子公司转制
18、为私营企业。1997年底,实施“以明晰产权为重点,以资产置换为目标”的产权制度改革。企业分三批实行“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改革,参股者每人缴纳股本金5000元,改制的有市包装装潢厂、天华造纸厂等29家,参股职工4895人,筹集股本金2716万元,入股率达71%。1998年,改制企业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和持股职工监督小组,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各司其职,规范运作。是年6月,县交通机械厂产权实行整体转让出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拍卖。1999年,教育局35家校办企业清理挂靠脱钩,停业注销29家。2000年5月起,实行以“双置换”为核心的深化完善产权制度改革,调整优化股权结构,使股权向经营者和业务技术骨
19、干集中,集体转让改组49家,兼并3家,拍卖重组激活企业经营机制7家,停产10家,破产的有市皮革厂等3家。集体资产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卖断产权,转变为以经营者(核心层)为主要持股(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有浙江天乐集团、嵊州市塑料厂、保温材料厂等11家。2001年6月起,实施职工劳动关系置换,对尚未置换劳动关系的职工,按工龄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对5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职工,实行离岗退养和“双缴”。将职工身份置换成为合同制形式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要素,建立企业自主用工、职工自主择业的市场化用工制度。2002年底已置换劳动关系职工身份4695人,占职工总数75.2 %(二轻100%)。企业实行按劳取酬
20、,按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乡镇企业体制改革1987年,开始承包责任制试点,多数采取粗放的“断踢包”。1988年1月,在甘霖镇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1990年,县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乡镇企业承包责任制意见,有97%的厂实行厂长负责制的集体承包经营责任制,把经营承包纳入科学管理轨道。有全员集体承包,风险共担;厂长(经理)风险抵押承包,建立职工监督机制等形式。厂内职工也相应建立责任制,有单位产量工资奖金含量计制、定额(工时)计件、岗位考核(产品质量)评分计奖,对营销队伍包销售基数超额提奖等体现多劳多得的多种形式
21、。重点规模企业用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岗位技能工资制。1993年,嵊县城郊砖瓦厂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1995年,对311家乡镇集体企业实行转让改组、兼并拍卖重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盘活集体存量资金4866万元,吸纳股本金1275万元,参股职工2550人。1998年,市政府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乡(镇)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的意见,成立改革督导组,从实际出发,一厂一策。对原先“挂靠集体”的305家个私企业清理脱钩,对应改制的441家乡镇集体企业,实施转让改组、兼并拍卖重组等形式转制。实施股份合作制形式,组建有限责任公司33家,扩大股金1534万元;出售、卖断产权,重组有限责
22、任公司105家;收购兼并改组9家;实行租、售相结合形式(动产出售,不动产租赁)企业42家;以资抵贷,由银行收购,再转租经营者39家;关停歇业23家;实行拍卖重组135家。置换企业386家,占应置换的92.63%。对55家不具备产权制度改革条件的企业继续实行承包、租赁。至2001年,乡镇企业已转为个体私营企业达99.5%,53769.55万元存量资产在流转中得到重组,28851万元闲置生产要素得以有效利用。在置换企业中有一部分创办企业的老职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金,把企业权益首先兑现给职工,同时解除职工原集体关系,重新与企业主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少量净资产较多的企业,从净资产中提取一
23、定份额资金,建立职工劳动保险基金,以解决职工后顾之忧,正确处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第三节流通体制改革商业1986年,按照“巩固、消化、补充、完善”方针,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理顺批发体系,划专划细批发企业,增强企业活力。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承包责任制,利用百分制考核、利奖结合、核算分细、分线承包、分段指标承包等办法,使企业经营成果与劳动报酬直接挂钩。县五金公司实行批发分组分线考核责任制,改变吃“大锅饭”、库存积压多的状况,库存商品从1985年末222万元压缩到1986年末的17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8%。1987年,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制、承包制,使经营者责、权、利紧密结合
24、,完善中型企业的内外承包责任制和深化中小型国营商业企业改革。组织百货、石油、五金、医药4家中型企业,同财政签订入库利税递增承包合同,深化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完善中型企业的内外承包体系。深化小型国营商业企业改革。对已实行“改、转、租”的小型企业,采取完善、深化办法,缩小“改”的形式,扩大租赁经营范围,通过“租”的办法,实行“两权”(经营权、所有权)分离,调动职工积极性。是年,商业系统有租赁企业13家,营业额255.05万元,比租赁前增长42.11%,利润18.22万元,增长56.48%。1988年,按照两权分离和转换经营机制原则,开展商业体制改革。国营企业实行入库利税递增承包,并延长承包期到
25、1990年。是年,国营企业入库利税完成314.96万元,超过承包基数84.96万元。同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设立厂长(经理)目标考核奖励基金。1991年,调整商品结构,形成商品经营特色。调整库存结构,经常进行库存排队,及时处理积压产品,组织畅销产品。通过展销会、设摊销售、送货下乡等形式,处理积压商品230多万元,使库存渐趋合理。调整网点结构,调整布局、分工,形成“大而全”和“小而专”相结合营业网点新格局。调整经营机构,裁并一些重复容易产生内耗的机构,增设一些新机构。县食品公司增设税管股,加强生猪税收征管工作,完成293万元,比上年增收60多万元。1992年,按照“抓改革、建网点、建基地、办
26、工业、办市场”思路,以县百货公司、烟糖公司、五交化公司等单位试点,进行以风险抵押承包为主要形式“四放开”(经营、价格、用工、分配)改革,实行经营、价格放开,分配与效益直接挂钩,拉开档次,用工实行双向选择和“在岗、试岗、待岗”制度,搞活国营商业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1993年,县烟糖公司零售商店实行抽资承包,开展国有民营和集有个营改革,通过招标,确定承包人,包死税利,一次性缴纳承包款。后有25家国有商店和22家集体商店实行,收回资金110万元。同时在县商业综合公司四季商店、大有商场进行股份合作制试点改造,吸收职工个人股金28.72万元。1994年,围绕推进产权改革,对上规模国有商业企业,搞股份合
27、作制。对一些“边、小、微、亏”网点,以共有人形式租赁给职工经营。1997年,开展城乡结合、批零结合、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经营结合、市内与市外结合、本业经营和综合经营结合为内容的商业体制改革。同年,积极做好企业转制工作,在市饮服公司搞试点的基础上,10家企业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造。1998年,转换经营机制,加强销售网点建设。5月,理顺国商大厦和国商宾馆的内部关系,调整管理班子,实行强强联合,合并为市国商大厦有限公司,是年,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市烟糖公司和市纺织品公司在完成企业体制改革以后,对下属独立核算单位也相应进行改造或实行承包责任制,增加销售网点14个。成立市盐业公司,食盐零售网点增加13家。19
28、99至2002年,抓大放小,以调整、优化股权为重点,发展现代商业。至2002年底,除市五金公司、饮服公司、食品公司、盐业公司等国有经济单位尚未改制,市商业城和国商大厦实行有限责任公司外,其余全部改为股份合作制。供销20世纪80年代,制定一系列的内部责任制度,主要为集体责任制和个人岗位责任制,推行集体承包,实行“利润包干,超利分成,综合平衡”的办法。1987年,转换经营观念,把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组织、协调、指导、服务,扩大企业自主权,进一步搞活企业。允许黄泽、浦口、城区、三界等社进城关镇进行工业品批发零售,扩大燃料、建材、水产、印刷等业务,建立水果、竹木、兔毛等交易市场,突破行政、经济区域和行业
29、界限,增设经营网点55个。另外在集镇办好14个初具规模的商场,总销售额达1688万元,比上年增54%。跨部门跨地区发展多种经营,召开物资交流会63次,为乡镇工矿生产企业、农村双代(代购、代销)店组织各种代销额421万元,生活资料销售总额355万元,比上年增17.7%。据统计,直接向工厂、生产部门和县外商业部门组织货源877万元,占购进总值的50.7%,择优直线自行组织货源6170万元,比上年增50.3%。1991年下半年,在黄泽供销社进行“两制”(分配制度、用工制度)改革试点。1992年2月,生活资料经营线推行“五定三搞活”(定人员、定资金、定销售、定上交、定商品适销率,搞活经营、搞活价格、搞
30、活分配)。1993年8至9月,推行“社有个营”责任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即职工有偿使用供销社企业集体所有的营业设施,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职工个人身份不变,企业核定经营者上交基数款和销售额,签订社有个营合同。1997年8至12月,市土产公司、畜产公司、特产公司、日杂公司等相继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造。2000年8月至2001年10月,进行第二轮体制改革,完成股权结构调整和职工劳动身份置换,经营者持股在51%以上。2001年下半年起,“社有个营”责任制期满,各基层社分别采取职工自营(边、小、微、亏和零星网点)、资产承包经营(一般为大众生活资料经营门店)、特种商品承包经
31、营(农资供应、食盐转批、图书供应、烟花爆竹委托代批等)、长期承包经营(对财产权属一时难以明确的房产或门店)、企业阶梯歇业或破产等形式进行内部改制和经营机制转换,普遍以个人租赁经营为主。第四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2000年9月,施行第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841项审批事项进行削减和调整,保留530项(其中审批127项,审核204项,核准135项,备案64项),减幅为37%;承诺件平均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2.2天缩短到9.8天,提速19.7%。2000年12月,嵊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挂牌,由市发计局、公安局、建设局、外经贸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等19个部门组成服务窗口,集中办理涉及经济发展
32、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包括审核、核准、备案)173项。按照“进一家门办成,盖一个章办好,按承诺日办结,收规定费办完”的要求,对各类审批事项实行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补办件、退回件的“五件管理”和一般事项直接办理制、特殊事项承诺办理制、重大事项联合办理制、上报事项负责办理制、控制事项明确答复制的“五制办理”,以及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申报资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的“五公开”制度,降低企业和市场主体的审批成本,提高审批效率。围绕经济发展,以方便、快捷、简化环节、压缩时限的方式,对涉及多个部门审批的项目,按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要求,进行联合审批办理;对工业园区等成批次申报
33、项目,则组织相关窗口去现场办公办理;对园区内资项目,除关系经济安全、环境资源及涉及整体布局和限制项目外,凡在审批权限内,只要资料齐全,一律按备案登记办理,做到即来即办,当天办结;在园区分别设立办事大厅和代理服务机构,对各类审批事项,为申请人提供全程代理服务;除重大事项需集体讨论决定外,其他一般事项由窗口负责人审核签发。2002年11月启动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减少184项,减幅34.7%;件平均审批时限从9.8天压缩到5.6天,提速42.85%;完善集中办事制、“一审一核”制和推行告知承诺制。服务坚持“服务经济,方便群体”的宗旨,倡导“宁可自已麻烦百次,不让群众麻烦一次”的服务理念,
34、引入“宾馆式”服务模式,对服务语言、态度、仪表、设施作了规范。实行“一事一地”办事原则,方便群众,各窗口推出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上门服务、超时服务、陪同服务、全程服务等便民措施,使企业和群众较为满意。据发出的服务对象评议表汇总统计,满意率保持在99.5 %以上,公安窗口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审批服务已成为发展嵊州经济的“绿色通道”。由于发挥“政务超市”的功能,至2002年底,累计办理各类审批事项202285件,其中即办件174520件,承诺件26968件,联办件446件,补办件88件,退回件263件,平均每个工作日办理387件。第二章 经济结构第一节所有制结构农业1986年以来,建立土
35、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实施两田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让一部分农户把土地使用权转让出来,逐步向种植大户集中。转让坚持自愿、依法、有偿和稳制活田原则,即在长期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前提下,明确集体所有权,搞活土地使用权,按生产发展需要优化组合,并由村经济合作社统一发包和管理。推行两田制的村,根据人均占地、土地级差、粮食定购任务和种植结构等因素,经过测算核实定产,把全村耕地合理划分为口粮田和商品粮田,口粮田按人口平均分包,每人标准一般控制在267平方米。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村,改商品粮田按劳承包为按能承包,动员务工经商农民出让责任田,让种粮大户承包。在承包管理上,不论采
36、取何种形式承包,都须签订承包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承包期尊重群众意见,因地制宜确定,一般为3至5年。随着农村所有制改革的深入和农村产业的发展,涌现出各种农村经济联合体和各类专业户。到2002年,有各种经济联合体122个,固定资产原值381万元;各类专业户8294户,其中种植业3920户,畜牧业655 户,渔业92户,林业481户,工业652户,建筑业286户,运输业1243户,商业、餐饮服务业650户,其他行业315户。工业所有制结构出现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合作、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格局。1986年,有工业企业2780家,其中国有经济45家,占1.6%;乡及乡以上集体
37、经济710家,占25.5%;村办工业535家,占19.3%;农村合作及个体企业1488家,占53.5%;其他工业企业2家,占0.1%。工业总产值6.38亿元,其中国有经济1.44亿元,占22.9%,乡以上集体所有制3.43亿元,占54.5%。“七五”(19861990)期末,有工业企业3427家,其中国有48家,占1.4%,乡以上集体669家,占19.5%,其他经济类型工业2710家,占79.1%(其中城镇个体工业92家,农村村办工业637家,农村合作经营工业60家,农村个体工业1919家,各占工业企业总数的2.7%、18.6%、1.8%和56%)。工业总产值15.32亿元,其中国有经济3.4
38、6亿元,占22.6%,乡以上集体7.03亿元,占45.9%,其中乡办工业3.21亿元,占20.9%,城乡个体工业2.39亿元,占15.6%,农村村办及合作经营2.34亿元,占15.3%。20世纪90年代后,在积极发展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同时,个私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八五”(19911995)末,个私工业发展到7467家,占全部工业企业9081家的82.8%,个私工业企业数量比“七五”末猛增5456家,增幅达271.3%。个私工业总产值66.61亿元,比重由“七五”末的15.6%跃升为44.8%。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234家,其中地方国有企业4家,集体企业43家,股份合作企业11家,有限
39、责任公司6家,私营企业130家,其他企业1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2家,外商投资企业17家。内资企业占83.3%,港、澳、台商企业占9.4%,外商投资企业占7.3%。商业经过商业体制改革,商业所有制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国营(国有)经济和包括供销合作社在内的集体经济商业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而个体、私营、股份制、租赁制等所有制形式的商业经营快速发展。1986至1992年,零售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中,除3家私营服务业和5家私营商业外,其余商业由国有、集体和个体组成。零售商业机构和网点数,国有商业79家(年平均数),占0.9%,供销合作社306家,占3.6%,其他集体所有制778家,占9.1%,个体7
40、392家,占86.4%。餐饮和服务业,国有17家,占0.5%,供销社20家,占0.6%,其他集体143家,占3.9%,个体3491家,占95%。零售商业从业人员,国有682人,占5.3%,供销社1549人,占11.9%,其他集体2957人,占15.8%,个体8717人,占67%。餐饮和服务业从业人数,国有148人,占2.4%,供销社94人,占1.5%,其他集体599人,占9.8%,个体5280人,占8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48672万元,其中国有商业7545万元,占15.5%,供销合作社9987万元,占20.5%,其他集体14186万元,占29.1%,个体16954万元,占34.
41、8%。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6亿元中,个体经济103570万元,占21.1%,私营企业130616万元,占26.6%。2002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商品购销总额中,购进总额为9.51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5.32亿元,占56.0%,集体经济商业4004万元,占4.2%,股份合作商业7424万元,占7.8%,其他所有制企业3.04亿元,占32%。商品销售总额为10.82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6.27亿元,占58%,集体经济商业3678万元,占3.4%,股份合作商业7908万元,占7.3%,其他所有制企业3.39亿元,占31.3%。限额以下批发零售商品销售总额49.01
42、亿元,其中个体商业27.18亿元,占55.5%。第二节产业结构农业农林牧渔业构成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按照 “平原发展设施农业,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方针,发展效益农业,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由种植业为主,逐步向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重由1986年的9010调整到2002年的37.662.4。在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和平原设施农业中,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建立一批茶叶、花木基地和以柑橘、大青梅、黄桃、板栗、桃形李、香榧、茭白、竹笋、大棚蔬菜为主的果蔬基地,建成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三新技术实施园区等10个现代农业园区。2002年有各类特色农业基地1.2万余公顷。农产品加
43、工企业发展迅速,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农业增加值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中的比重,由1986年66.7%上升到2002年81.5%,林业由4.3%上升为9.1%,牧业逐年下降,由20.8%下降为8.3%,渔业由0.8%逐步上升为2000年的1.8%,2001年、2002年略有下降,分别为1.6%、1.1%。农、林、牧、渔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农业徘徊在70%上下变化,林业渔业趋上升态势。农村劳动力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使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大量劳动力从传统农业转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1986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30.02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人数的8
44、0.7%,1990年、2002年分别下降为28.8万人和19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75.8%和51%。在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员中,工业、建筑业、交通、通讯和商业饮服业人数有较大幅度增长。1986至2002年,从业人数在农村劳力中的比重,工业由9.8%上升到14.5%,建筑业由3.4%上升到7.3%,交通邮电通讯业由1.1%上升到2.8%,商贸饮服业由1.4%上升到6.3%。进城或在省、市外从事建筑和务工、经商人数由1986年的4.34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5.44万人。工业“七五”至“九五”(19962000),重工业比重进一步下降。3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25.
45、174.9、20.379.7、12.187.9。1986年,轻工业产值占总工业产值的71.7%,重工业占28.3%,“七五”末,分别为67.5 %、32.5%,“八五”末为57.1%、42 .9%。乡办以上工业企业按主要行业分类,纺织业:1986年95家,工业产值14296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22.8%;“七五”末79家,工业产值20264万元,占15.7%;“八五”末65家,工业产值68288万元,占64%。服装服饰制造业:1986年26家,工业产值1250万元,占2%;“七五”末31家,工业产值6406万元,占5%;“八五”末61家,工业产值57800万元,占5.1%。医药制造业:198
46、6年4家,工业产值867万元,占1.4%;“七五”末4家,工业产值2240万元,占1.7%;“八五”末5家,工业产值5995万元,占0.6%。金属制品业:1986年37家,工业产值909万元,占1.5%;“七五”末32家,工业产值1289万元,占1%;“八五”末34家,工业产值26581万元,占2.5%。普通机械制造业:1986年84家,工业产值4188万元,占8.6%;“七五”末68家,工业产值7486万元,占5.8%;“八五”末51家,工业产值25155万元,占2.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986年25家,工业产值3362万元,占6.9%;“七五”末31家,工业产值3717万元,占2.
47、9%;“八五”末44家,工业产值33847万元,占3.2%。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1986年8家,工业产值936万元,占1.9%;“七五”末28家,工业产值34257万元,占3.2%;“八五”末13家,工业产值7212万元,占5.6%。2002年,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234家,其中轻工业155家,重工业79家。有大中型企业16家,其中轻工业11家,重工业5家。从工业产值看,轻、重工业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72.41和27.61。按主要行业分,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食品加工制造业占0.9%;饮料制造业7.4%,其中制茶业7%;纺织业26.3%(其中棉纺织业
48、6.1%,丝绢纺织业12.8%,针织品业7%);服装服饰制造业24%;造纸及纸制品业1.9%;印刷业0.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医药制造业1.7%;塑料制品业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4%,其中耐火材料制品业0.5%;金属制品制造业7.3%,其中灶具等日用金属制品业6.3%;普通机械制造业7.3%,其中机床等通用设备制造业0.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4%,其中电机制造业4.6%,日用电器制造业2.2%;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5.5%,其中扬声器等电子元件制造业5.2%。从企业地域分布看,形成长乐电机,甘霖电声、丝织,石璜领带,三界厨具,城区服饰领带工业小区。商业2002年末,有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网点22908个,从业人员7.89万人,遍布城乡,平均每百人拥有网点3.1个。其中个体餐饮、服务业11537家,从业人员1.44万人,私营商业企业224户,从业人员2500余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6亿元,是1986年的16.3倍,年均增长19.1%。第三章经济发展第一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七五”期间,全社会投资总额达7.83亿元,年递增15.4%。经过1987至1989年“治理整顿”,调整投资结构,控制投资规模,压缩基本建设,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