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女娲造人》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女娲造人》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女娲造人袁珂 学习目标: 1. 积累字词,熟悉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了解神话的特点。2.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3. 体味本文清新质朴的语言。教学重点:1. 积累字词,熟悉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了解神话的特点。2. 体味本文清新质朴的语言教学难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联想想象的作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展示几张相关神话的图片,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猜神话作品的活动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作家作品简介 有关神话故事的文学常识。三.课前预习检测: 字词如:莽莽秦榛czhen) 抟ctuan) 澄清等四 .整体感知 用自已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
2、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复述课文 。 2.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层次:第一部分(1-4);女娲决定造人; 第二部分(5-16) ;造人过程;第三部分 (17-18);让男女婚配,自己创造后代。五.精读细研: 再读课文,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1.女娲为什么造人? 2.她是怎么造人的? 3.女娲怎样让人自己生生不息繁衍下去? 再读课文,认识女主一女娲(本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女娲?细读课文 ,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4. 分析人物形象:女娲 本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女娲?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以“与其说女娲是一个神,不如说女娲是一个_”的格式,并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女娲形象。 (1)与其
3、说女娲是一个神,不如说女娲是一个人。(2) 与其说女娲是一个神,不如说女娲是一个少女。(3)与其说女娲是一个神,不如说女娲是一个母亲。六.合作探究1.在造人的前后,女娲的情感有什么变化?怎样理解这种变化?造人前:孤独寂寞造人后: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心理 神态)2.这个神话故事的内容不具有科学意义。今天学习这个故事的意义何在?七.课堂小结:感悟1.女娲是神也是人,她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方法“神”性;同时她又是人,有人的心理、感悟、生活体验,有为人母亲的勤劳、伟大、智慧。感悟2.女娲有创造精神,探求精神。我们要学习她这个方面的精神。八.拓展探究课外阅读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富加镇中教师:辜越2020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