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_戟峰.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363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_戟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_戟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_戟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_戟峰.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LILUN ZONGHENG 理论纵横 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 发展新阶段 近年来,无论是领导讲话,还是媒体舆论,频频提到 现代教育技术 1998年 3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 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 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的改 革,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 不久,又在中国教育报 上撰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强调现 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1998年 10月,教 育部副部长韦钰也重申: 必须把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努力占领 制高点 。 一 时间 , 教育技术 成为热门话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最 近,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上,也对教育 技术、教育信息化提出了要求。为了使大家对教育技术有 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就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阶段及趋 势进行一简要阐述和探讨。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始于何时?要了解研究教 育技术,必须弄清这些基本概念。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 AECT)于 1994年对教育 技术作出最新定义,指出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 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从 定义可 知,教育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应用的方法论,其 研宄的对象是 学习过程 和 学习资源 ;研究的目的是 实现教学最优化 , 它不仅包括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 评价的理论 ,还

3、包括全部 实践活动 。 教育技术的产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从 教育 产生 的第一天起,就有了 教育技术 ,即 教育技术始于原始社 会口耳相传的教学方法 。当然,那个时候的 教育技术 , 既没有理论体系,也没有独立的形态,不可能成为独立的 研究对象。因此, 教育技术 的真正产生,应该是在 17世 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 1592 1670年 )提出 直观教学 以后。 直观教学 是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改革,伴随着 教 学论 的确立,建立起完整的教育体系,创造了 班级制 的 教学形式,为传统教育奠定了基础。 峰 吴 永 志 杜 爱 明 从教育技术的产生到 教育技术 这一句词的出现,又 经历了近 3个

4、世纪。刚开始,人们将 教育技术 称为 视觉 教育 、 视听教育 ,直到 20世纪 60年代, 教育技术 (Educational Technology) 词首先在美国一些书刊杂志 上出现后,后很快在国际上传开,以 教育技术 命名的刊 物、专著也纷纷出版。至此, 教育技术 才名副其实。 教育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 17世纪中叶到 19世纪末,称为 直 观教学技术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强调 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 注重图片、模型、书本、黑板粉笔等媒体的结合,确立了 班 级制 教学形式。 第二阶段 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到 20世纪 70 年代,称为 媒体技术阶段

5、 。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将许多工业实用技术成果,如幻 灯、照相、无声电影等引入教育领域,这对教育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重大影响。其间, 教育技术 名词出现: 现代教育 技术 开始兴起。 现代教育技术 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名称, 与国外的 教育技术 ,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 现 代教育技术 更注重研宄、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现代科学方 法论和现代化的教育传播媒体,李克东教授曾给 现代教 育技术 下过定义: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 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学习资源的 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 实践。 第三阶段 20世纪 70年代到 90年代,称为 系

6、统 技术阶段 。 其特点是 :现代系统科学方法论应用于教育领域。随 着现代媒体的开发和应用,人们发现, 教育 是一个复杂 的系统,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媒体、教学方法、教 学设施以及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教育媒体仅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只有用系统的观点与方 2000.3中国电化教育总 158期 13 LILUN ZONGHENG 理论纵横 法,对教育各部分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考虑,对教与学的过 程进行系统的设计,才能实现教学最优化。这个阶段, 教 育技术学 诞生,并提出 教学设计 的思想。 新阶段 教育技术 的特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网络 通信技术等

7、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教育技术显示了前所未有 的巨大威力,也使教育出现全新的面貌。可以说, 教育技 术 正逐步进入信息技术发展新阶段。 这个阶段, 教育技术 的显著特点是 技术的综合 化和多媒体化。大家都知道,电子视音频技术 (声像技术)、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包括卫星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 术 )称为三大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多媒体计 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三大信息处理技术融合在一起,不仅 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技术,还向 人们提供全新的服 务,从而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这一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学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化 传统的教育信息 ( 包括文

8、字教材、声像教材等 ),其组 织结构都是线性的、有顺序的,而人类的思维、记忆却是网 状结构,通过联想可自由选择不同的路径。所以,传统教育 制约了人的智慧与潜能的调动,限制了自由联想能力的发 挥,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能综合处理各种 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声音、图像等 ),且具有交互特 性,为教学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化创造了条件。 2. 信号处理数字化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是 计算机能迅速实时地处理 图、文、声、像。图、声、像能在计算机上运行,这得归功于信 号处理数字化和数字压缩技术。一幅 640X480中等分辨 率的彩色图像,其数据约为 7.37M比特,以每秒 25幅计, 则传输一秒钟视

9、频图像,其速率约为 220Mb/s。 大量的教 学信息,只有经过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数字转换和压缩, 才能快速实时地得到应用。 3. 信息储存光盘化 与录像带、录音带等媒体相比,光盘具有成本低、信息 量大、检索速度快等特点,且携带方便、容易保存,已成为 现代教材体系中重要的信息资源。 4. 信息传 输网络化 对现代教育最有影响的技术趋势之一是信息传输网 络化。网络是信息的高速公路,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 (如 局域网、 Internet网等 ),使教学信息传递的形式、速度、距 离、范围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网络教学、远程教学、虚 拟实验室等新的教育形式奠定了基础。 5. 教学过程的智能化 多媒体计

10、算机系统具有智能模拟教学过程的功能,学 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自主进行学习、复习、模拟实验、自 我测试,计算机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给予帮助、指导、判 定、打分,毋须教师直接处理,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 6. 学习资源系列化 学习资源分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包括优化教学过 程的物质条件、精神心理条件、审美条件等。其中,物质条 件有硬件(各种现代教学设备、环境、系统、网络 ) 和软件 (整个现代教材体系 ) 等。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现 代教学环境系统工程的建立,现代教材体系也逐步成套 化、系列化、多媒体化,使人们能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 目的、不同的阶段,有效地选用相应的学习资源,为教育社 会化

11、、终身化提供保障。 对传统教育的突破 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以后, 教育 不再是传统 意义上的教育。无论在观念、模式,还是在对象、主体上 都发 生了变化。信息化将给 21世纪的教育带来全新的概念。 1. 教学时空的突破 卫 星 通 信 在 教 育 中 的 应 用 , 全 球 性 计 算 机 网 络 (Internet)的建成,真正突破了传统教育时空的限制。从理 论上讲,某地某大学教授可在一个有特殊设施的教室里, 向远在世界各地的学生实时讲课、提问、讨论问题;学生也 可以在家中的多媒体终端上随时调看上课内容,请求指 导。教学时空的突破,不仅拓宽了教学范围,还推进了教育 大众化、全球化、终身化

12、。 2. 教学模式的突破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 式。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挑战,要求 对教师的角色(讲授者一指导者)、学生的地位(接受者一 主体)、媒体的作用(演示工具一认识工具)以及教学过程 (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过程 通过发现问题、探宄问题 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进行变革,从而构建能适应现 代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任务。 3. 教学信息呈现方式的突破 现代教学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教学信息,特别是多媒 体教学系统,为教与学增加了新的维度和方向,形成了多 通道、全方位、整 体化的教

13、学信息加工传输模式,有利于教 学效益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4. 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 信息化教育突破了传统 班级授课制 这种单一的教 14 2000.3中国电化教育总 158期 LILUN ZONGHENG 理论纵横 K国的信息 素 养 教 育 OE旭卿 随着信息化浪潮在全球的风起云涌,世界各国的教育 工作者们都在思考相同的问题,即学校除了培养学生具有 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以外,应该如何教育他们,使他们成 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只是教会他们获取信息的技能, 还是培养学生具有由综合信息能力组成的信息素养?是关 注于个别信息工具的使用,还是强调全面的信息问题解决 和研宄过程?是关注于学生老

14、调重弹别人的观点,还是强 调学生应具有的批判性、创新性思维? 由于信息技术产业逐渐成为美国的主导产业, 10年前 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就已经注意到这种变化对社会公民基 本能力的变革,那就是信息时代的技术工具 计算机网 络、通读系统和数据库将前所未有的大宗信息置于人们的 手指上,然而人们却不知道什么是可用的信息、什么时候 使用信息以及如何找到有关的信息。于是探寻满足这种社 会公民基本 能力变革的对策研宄和实践 信息素养教 育在美国的大、中、小学纷纷开展。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教学、远程教学等变得切实可行。计 算机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使各种教学组织形 式得以科学有效的配

15、合,发挥其整体功能。 5. 教育观念的突破 (1) 学校的概念 传统的 学校 ,限于 围墙 的 学校。广播、电视教学已经突破了这一模式,网络教学、远 程教学,更彻底改变了传统 学校的概念 ,使学校成为开 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 (2) 终身教育 传统教育,一般指传统的学校教 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后又增加了硕士研宄生、博士 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至于 活到老、学到老 ,那是指一 种精神。现代社会,知识频繁更新,科技迅猛发展,要求人 类不断地更新知识、学习新的东西,否则,不但会落伍,甚 至无法生活,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 一个角落。 终身教育 将成为 21世纪的新风尚。 (

16、3) 教学主体 信息化教学,屏弃了传统教育中 教师为中心 、 书本为中心 、 课堂为中心 的三中心论, 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使 在美国,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其实是从图书 检索技能发 展和演变过来的。由于图书检索技能包含了许多实用的、 经典的文献资料查找方法,而计算机则是高效、快速的现 代化信息处理工具,所以美国将图书检索技能和计算机技 能集合成为一种综合的能力、素质,即信息素养。 1989年美 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 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 在其终结报 告中正式给信息素养下了定义 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 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具有检索、 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

17、能力 . 自从信息素养的概念 在美国的教育界被普遍认可以来,它的定义就不断地扩展 和演变。 1992年 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 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 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 鲁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 础 鲁确定一个对信息的需求 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在获得知 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能力。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突破,现代教育技术还将促进教 育原则、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体系等多方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中国教育报 1998年 5月 18日第 2版 2 韦钰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开创我国教育信息化

18、新局面,中 国电化教育 1998年第 12期 3 庄为其等主编电化教育与教学设计,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2年 6月第 1版 4 沈亚强等编著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8年 10 月第 1版 5 李克东关于多媒体教育应用研宄的几个问题,高校电教研宄 1996总第 4期 6 何克抗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中国电化教育 1998年第 10 12期 7 韩健梁现代教育技术辨析,中国电化教育 1999年第 5期 81时晓玲访李克东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中国教育报 1998年 6月 8日第 2版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玉泉标区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310027) 2000.3中国电化教育总 158期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