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梁书--沈约传》专练.doc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312800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梁书--沈约传》专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梁书--沈约传》专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梁书--沈约传》专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梁书--沈约传》专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梁书-沈约传专练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幼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能属文。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聪明过人。好坟籍,聚书至两万卷,京师莫比。少时孤贫,丐于宗党,得米数百斛,为宗人所侮,覆米而去。及贵,不以为憾,用为郡部传。齐初为征虏记室,所奉之王,齐文惠太子也。太子入居东宫,为步兵校尉,校四部图书。时东宫多士,约特被亲遇,每直入见,影斜方出。当时王侯到宫,或不得进,约每以为言。太子曰:“吾生平懒起,是卿所悉,得卿谈论,然后忘寝。卿欲我夙兴,可恒早入。”后太子薨,时高祖勋业既就,天人允属,约尝扣其端,高祖默而不应。某日又进曰:今童儿

2、牧竖悉知齐祚已终莫不云明公其人也天文人事表革运之征苟是历数所至虽欲谦光亦不可违得也今王业已就,天心不可违,人情不可失。昔武王伐纣,始入,民便曰吾君,武王不违民意。公自至京邑,已移气序,比于周武,迟速不同。若不早定大业,合天人之望,脱有一人立异,便损威德。”高祖然之。高祖受禅,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与勉,勉为言与高祖,弗许。天监二年,遭母忧,舆驾亲出临吊,以约年衰,不宜致毁,遣中书舍人断客节哭。服阕,迁侍中、右光禄大夫,寻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约性不饮酒,少嗜欲,虽时遇隆重,而居处俭素。十二年,卒官,时年

3、七十三。(节选自梁书沈约传)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童儿牧竖/悉知齐祚已终/莫不云明公其人也/天文人事表/革运之征/苟是历数所至/虽欲谦光/亦不可违得也B.今童儿牧竖/悉知齐祚已终/莫不云明公其人也/天文人事/表革运之征/苟是历数所至/虽欲谦光/亦不可违得也C.今童儿牧竖/悉知齐祚已终/莫不云明公其人也/天文人事表/革运之征/苟是历数/所至虽欲谦光亦不可违得也D.今童儿牧竖/悉知齐祚已终/莫不云明公其人也/天文人事/表革运之征/苟是历数/所至虽欲谦光/亦不可违得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斛,中国旧量器名,也是古代容量单位,一斛本为

4、十斗,后来改为五斗,多以计量粮食。B.薨,古代称诸侯或者有爵位大臣的死叫“薨”,也可以指皇帝的高等妃嫔和皇子公主之死。C.端揆,指相位,是魏晋南北朝时尚书令的别称,宰相居百官之首,总览国政,故有此称。D.遭母忧,又称“丁外忧”或者“丁母忧”,指古代官员遭逢母亲去世,辞官守丧。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约心胸豁达,不计前嫌。他幼年孤苦,曾经向宗族求助,却被族人侮辱,后来他做了高官,没有记仇,还任用了那位族人。B.沈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当时东宫多士人,他受文惠太子赏识,有的王侯很难见到太子,他常常以此事向文惠太子进言。C.沈约善抓时机,勇于进言。齐国气数已尽,高祖

5、功业既成,沈约以朝代更迭是天愿人望,不可谦让,迟则生变为由,力劝高祖称帝。D.沈约一生质朴,颇受重用。他喜读书,不爱饮酒,所受恩遇优厚,节俭朴素,受齐梁两朝重用,但自梁高祖即位后就一直想隐退。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若不早定大业,合天人之望,脱有一人立异,便损威德。舆驾亲出临吊,以约年衰,不宜致毁,遗中书舍人断客节哭。【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

6、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解答】(1)“天文人事表革运之征”的意思是天文和人事,表现出国运变更的征兆。“革运之征”作“表”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虽欲谦光亦不可违得也”的意思是即使想谦逊礼让,也是不可能的。“虽,亦”译为“即使,也”,故应在“虽欲谦光”后停顿,排除D。故选:B。句子翻译为:现在小到小孩和牧童,都知道萧齐的气数已尽,没有不说您是(取代萧齐的)最恰当的人。天文和人事,表现出

7、国运变更的征兆,假如是朝代更替的时间已经到来了,即使想谦逊礼让,也是不可能的。(2)D.“遭母忧,又称丁外忧”错。“遭母忧”,也称“丁内艰”或“丁内忧”。“丁外忧”指遭遇父亲去世。(3)D.“一直想隐退”说法有误。根据原文“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可知,梁朝以来,沈约位居高官却“有志台司”,他并不是一直想隐退。(4)若:如果;合天人之望:与天象和人事的希望相合;脱:倘若。句子翻译为:如果不早些确定帝业,与天象和人事的希望相合,倘若有一个人背离,便有损您的威势和德政。舆驾:皇上;以:因为;致毁:因哀痛过度而伤害身体;断:谢绝。句子翻译为:皇上亲自出宫临

8、丧哭吊,因为沈约年老,不宜因哀痛过度而伤害身体,就派遣中书舍人去谢绝来客,让他节哀。答案:(1)B(2)D(3)D(4)如果不早些确定帝业,与天象和人事的希望相合,倘若有一个人背离,便有损您的威势和德政。皇上亲自出宫临丧哭吊,因为沈约年老,不宜因哀痛过度而伤害身体,就派遣中书舍人去谢绝来客,让他节哀。参考译文:沈约,字休文,是吴兴武康人。幼年意志坚定,爱好学习,昼夜不知疲倦。他的母亲担心他太劳苦而损坏身体,常常减少给他点灯的油或灭掉他的灯。但是沈约白天所诵读的文章,在夜间就能背诵,于是他广泛通晓各种书籍,善于写文章。沈约左眼两个瞳仁,腰上有紫色的胎记,聪慧睿智超过常人。爱好古代典籍,积累典籍达

9、到两万卷,京都没有人与他相比。沈约年幼时孤苦贫寒,向宗族乞求,得到了几百斛米,但被族人侮辱,他把米倒掉然后离开。等到显贵了,沈约不因此怨恨,任用这个族人为郡部传。齐初年,沈约担任征虏将军府记室,他侍奉的王,是萧齐的文惠太子萧长懋。太子入居东宫时,沈约担任太子步兵校尉,校理四部图书。当时东宫士人很多,沈约特别受到文惠太子的宠幸,每次他当值时进宫觐见太子,到太阳西下了才出来。当时王侯到东宫,有的得不到允许不能进去,沈约常常用这件事(向文惠太子)进言。太子说:“我生平懒得起床,这您是知道的,有您和我谈论,然后我才忘记了睡觉。您想让我早早地起床,可以早些进来。”后来文惠太子去世,当时高祖功业已成,天和

10、人都觉得允当,沈约曾试探高祖(是否有称帝)的心思,高祖沉默不回答。某一天沈约又进言说:“现在小孩和牧童,都知道齐的气数已尽,没有不说明您是(取代齐的)那个人。天文和人事,表现出国运变更的征兆。假如天运已经到来,即使想谦逊礼让,也是不可能的。现在帝王的基业已经就绪,天意不可违抗,人心不可违背。从前武王伐纣,刚进入商都,民众就说(这是)我们的君主,武王不违背民意。您自从到了京城,已经改变了节令,与周武王比起来,(只有)早晚不同。如果不早些确定帝业,与天象和人事的希望相合,倘若有一个人背离,便有损您的威势和德政。高祖认为沈约的话对。高祖接受禅让后,沈约任尚书仆射,封为建昌县侯。沈约长时间处于相位,有

11、志于三公之位,议论的人都认为他适合此位,但是皇帝始终没有任用他,于是沈约请求外调任职,也不被允许。沈约与徐勉一向相处得好,于是给徐勉写信陈述衷情,徐勉替他向高祖进言,高祖还是不允许。天监二年,沈约母亲去世,皇上乘车驾亲自出来吊唁。(皇上)认为沈约年老,不宜于过于哀伤,就派遣中书舍人去帮他回绝客人节制哭泣。守丧期满,沈约升任为侍中、右光禄大夫,不久又升任为尚书令,兼任太子少傅。沈约生性不饮酒,少有嗜好,虽然当时给他的待遇优厚,但是他居家仍节俭朴素。天监十二年,沈约在任上去世,享年七十三岁。【点评】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

12、、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祖林子,宋征虏将军。父璞,淮南太守。璞元嘉末被诛,约幼潜窜,会赦免。既而流寓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母恐其以劳生疾,

13、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能属文。起家奉朝请。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兴宗为郢州刺史,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尝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事之。”及为荆州,又为征西记室参军,带厥西令。兴宗卒,始为安西晋安王法曹参军,转外兵,并兼记室。入为尚书度支郎。初,高祖有憾于张稷,及稷卒,因与约言之。约曰:“尚书左仆射出作边州刺史,已往之事,何足复论。”帝以为婚家相为,大怒曰:“卿言如此,是忠臣邪!”乃辇归内殿。约惧,不觉高祖起,犹坐如初。及还,未至床,而凭空顿于户下,因病,梦齐和帝以剑断其舌。召巫视之,巫言如梦。乃呼道士奏赤章于天,称禅代之事,不由己出。高祖遣上省医徐

14、奘视约疾,还具以状闻。先此,约尝侍讌,值豫州献栗,径寸半,帝奇之,问曰:“栗事多少?”与约各疏所忆,少帝三事。出谓人曰:“此公护前,不让即羞死。”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徐勉固谏乃止。及闻赤章事,大怒,中使谴责者数焉,约惧遂卒。有司谥曰文,帝曰:“怀情不尽曰隐。”故改为“隐”云。所著晋书百一十卷,宋书百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皆行于世。又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寤,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选自梁书沈约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

15、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笃志好学,昼夜不倦倦:疲惫B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善:交好C而凭空顿于户下顿:顿时D累千载而不寤寤:领会、领悟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约惧遂卒”的原因的一组是( )璞元嘉末被诛,约幼潜窜帝以为婚家相为,大怒曰:“卿言如此,是忠臣邪!”及还,未至床,而凭空顿于户下初,高祖有憾于张稷,及稷卒,因与约言之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及闻赤章事,大怒,中使谴责者数焉AB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约在孤独、贫穷的流浪生活中,仍然好学不倦,昼夜不止,以至于他的母亲害怕他因劳生疾。B蔡兴宗听说沈约的才能,推荐他做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后来又推荐他

16、做征西记室参军,带厥西令。 C高祖和沈约谈论张稷的事时,沈约的回答触怒了高祖,他非常害怕,梦到高祖用剑割断了他的舌头。 D沈约撰写了四声谱,并且认为以前的词人都不明白,只有自己穷尽了其中的妙旨,自称这是入神之作。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能属文。译文:_(2)乃辇归内殿。约惧,不觉高祖起,犹坐如初。译文:_1C2C3C4(1)他的母亲担心他因为劳苦而生病,常常让人减少给他点灯的油或灭掉他的灯。因而白天读的文章,在夜间沈约就进行背诵,于是他博览群书,并能写一手好文章。 (2)高祖就乘辇车回内殿去了。沈约感到非常恐惧,没有感觉到高祖起身,还是像原来一样坐着。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