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仪 讲解.ppt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310132 上传时间:2021-08-1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8.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礼仪 讲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中国古代礼仪 讲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礼仪 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礼仪 讲解.ppt(8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古代礼仪,表師世萬,什么是中国礼仪,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仪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播于海外。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

2、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自然成为了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礼仪文化。,中国的礼仪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也带给世界深远的影响。比如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韩国、日本保存颇多,并继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令人汗颜的是,在人们的本土,它的流失速度却是非常惊人。在人们的人际交往中,懂得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语和举止的人已经日渐稀少。作为民间最普遍、最隆重的婚礼、生日礼仪等庆典,正越来越失去民族特性、急剧地西化;而圣诞节、情人节等正日益成为中国年轻人的重大节日。作为民族文化表征的

3、礼仪、节日一旦全部西化,就表明本位文化已经被国民抛弃,它的消亡也就不会太远了。炎黄子孙、有识之士,当知忧虑。,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

4、“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周公制礼,典章制度较前代更为完备,发展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程度,使孔子赞叹不已,宣称“吾从周”。周人本以“尊礼”著称,到了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等级制度破坏,统治者内部对于礼任意僭用,礼崩乐坏,所以司马迁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

5、礼乐废”(史记孔子世家)。但由于周代礼制非常完善、周密,仍为士大夫所向往,力图予以恢复。春秋时代,孔子以前的人,如师服、内史过等,与孔子同时的人,如叔向、晏婴、游吉等,论礼的很多。但论礼最多,并自成体系的首推孔子。他一生以诗书礼乐教弟子,论语中有34处记载孔子论礼。他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礼与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周公制礼,典章制度较前代更为完备,发展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程度,使孔子赞叹不已,宣称“吾从周”。周人本以“尊礼”著称,到了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等级制度破坏,统治者内部对于礼任意僭用,礼崩乐坏,所以司马迁说,“孔子之时

6、,周室微而礼乐废”(史记孔子世家)。但由于周代礼制非常完善、周密,仍为士大夫所向往,力图予以恢复。春秋时代,孔子以前的人,如师服、内史过等,与孔子同时的人,如叔向、晏婴、游吉等,论礼的很多。但论礼最多,并自成体系的首推孔子。他一生以诗书礼乐教弟子,论语中有34处记载孔子论礼。他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礼与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礼仪,含义:礼节与仪式 起源:三皇五帝时期 古代礼仪的划分:政治礼仪和生活礼仪 发展与变化 对我国文化及社会的影响,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

7、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仪礼 仪礼文字艰涩,内容枯燥,治史者对它望而生畏。但本书是“三礼”中成书较早的一部,据考古材料及古文献所知,商、周统治者有名目繁多的典礼,其仪节日益繁缛复杂,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

8、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周礼 周礼展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典制,国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于哲理。三读之后,令人顿生治天下如指之掌中的感觉,第一节、中国古代基本礼仪,一、中国古代基本礼仪 五礼 吉礼 凶礼 宾礼 军礼 嘉礼,1、吉礼:就是祭祀时的典礼。 第一、祭祀神祗 第二、祭祀祖先。,天坛,天坛位于北京外城南部永定门的东侧,系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迁都北京时所建,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与祈祷丰年的地方。现在的规模是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成的。天坛整个组群由内外两重墙环绕,总面积280公倾。,天坛,平面接近四方形,但北面的两角采用圆形,南面则为直角,是附会中国

9、古代“天圆地方”之说而设计的,其中圜丘和祈年殿是全部建筑的主体。各主要建筑用蓝色琉璃瓦顶象征着“青天”.,寰丘坛,太庙平面图,正殿,寝宫,祧庙,太庙正门,太庙正殿(享殿),广东的陈家祠堂,陈家祠堂,陈家祠 堂,2、凶礼:指哀悼之礼。指天子、诸侯、大夫等在遭受凶、丧、祸患时给以的哀悼、慰问、救济的礼仪。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周礼春官大宗伯,3、宾礼:接待宾客之礼。主要是指天子与诸侯,及诸侯与诸侯之间来往交际的礼仪。 (1)朝觐 (2)聘问 (3)巡狩 (4)盟誓,4、军礼:即与军事有关的礼仪。主要有: 军事操练 检阅军队 出征 报捷 献俘,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乾隆),5、嘉礼:是增进人际间关系、

10、联络感情等方面的礼仪。,二、冠礼,古代男子 二十岁时 ,要举行 加冠之礼, 即成人之礼。,1、筮日:确定吉日 2、挽髻、着纚。 3、加冠:缁布冠、皮弁、爵弁。 4、拜见尊长。 5、取字,缁布冠,皮弁,冕,女子: 十五岁,举行加笄之礼。,第二节、中国古代婚礼,“昏礼者,将结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白虎通婚嫁,1、纳采 2、问名 3、纳吉 4、纳征 5、请期 6、亲迎,1、纳采,男方派媒人向女方提亲。 士昏礼:“纳采用雁。”,2、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男女非婚不问名。,3、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 。

11、,4、纳征,征者:聘也,即行聘礼。 玄纁五匹 束帛五匹 纚皮二张。,5、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 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6、亲迎,是新婿亲往女家迎娶的仪式。,迎亲,7、拜见舅姑 8、庙见,9、关于中国古代婚姻的几个问题,婚龄: 男二十而娶,女十五而嫁。 “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周礼媒氏 王肃曰:“周官云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嫁,谓男女之限,嫁娶不得过此也。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不待礼而行之,奔者不禁。” 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周礼媒氏,同姓不婚,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礼记曲礼上:“娶妻不娶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男女如果同姓通

12、婚,那么他们的子孙后代不会繁盛。 见晋公子重耳之亡左传,“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上古部族之间经常有争斗,胜的一方可以通过俘获对方的男女和牲畜扩大势力,男子为奴,貌美的女子为侍妾,生育子女,子孙强壮繁盛。 另外,部族内部经常有因为争夺美色而引起的纷争,削弱本部族力量,所以古代人极力禁止同姓同宗结婚。见晋语: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虽远,男女不相及;畏黩故也。黩则生怨,怨乱毓灾,灾毓灭姓。是故娶妻避同姓,畏乱灾也。,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

13、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诗经齐风南山 “男女非媒不交。”礼记坊记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媒婆蜡像,七出、三不去,七出: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大戴礼记本命 三不去: 一是有所取无所归;二是与更三年丧;三是前贫贱后富贵。,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礼记丧服子夏传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周礼天官九嫔,古代生活礼仪,诞生礼 成年礼, 飨燕饮食礼仪

14、。 宾礼 五祀。 傩仪,诞生礼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

15、,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宾礼。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

16、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傩仪。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总结,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