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诗词大全保藏七篇_陆游诗词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游的诗词大全保藏七篇_陆游诗词大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陆游的诗词大全保藏七篇_陆游诗词大全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全文赏析 这诗是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八句诗前六写景,后二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绽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 首句“湖山”二字总冒全篇,勾画环境,笔力开张,一起便在山关水色中透着一个“幽”字。次句写到居室四周,笔意微阖。乡间小路横斜,四周绿荫环绕,有屋于此,确不失为幽居;槐树成荫,又确乎是“绕屋树扶疏”的初夏景象。这一句暗笔点题。颔联紧承首联绽开铺写。水满、草深、
2、鹭下、蛙鸣,自是典型的初夏景色。然上句“观”字,明写所见;下句却用“蛙鸣”暗写所闻。明、暗、见、闻,参差变化,且上句所、言,湖水初平,入眼一片澄碧,视野开阔,是从横的方面来写。白鹭不时自蓝天缓缓下翔,落到湖边觅食,人的视线随鹭飞儿从上至下,视野深远,是从纵的方面来写。而白鹭悠闲,安详不惊,又衬出了环境的清幽,使这幅纵横开阔的画面布满了安静的气氛,下一“观”字,更显得诗人静观得意,心境闲适。景之清幽,物之安详,人之闲适,三者交融,构成了舒适深远的意境。从下句看,绿草丛中,蛙鸣到处,一片喧闹喧腾,表面上似与上句清幽景色相对立,其实是以有声衬无声,还是渲染幽静的侧笔。而且,这蛙鸣声中,透出一派生气,
3、又暗暗过渡到颈联“箨龙”、“木笔”,着意表现,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细针密线,又不露痕迹。“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箨龙”已经过去“头番笋”,则林中定然留有很多还没有完全张开的嫩竹;“木笔”才开放“第一花”,枝上定然留有不少待放的花苞。诗人展现给读者的是静止的竹和花,唤起读者想象的却是时时在生长变化的之中的动态的景物。 从章法看,这前六句纯然写景,而承转开阖,井然有序。颔联“水满”“草深”是水滨景色,承前写“湖”;颈联“头番笋”、“第一花”,则是山地风光,承前写“山”。首句概言“湖山胜处”,两联分承敷衍,章法非常严谨。但颔联写湖,是远处宽处景色;颈联写庭院四周,是近
4、处紧处的风光。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律诗中二联必分宽紧远近”,这就在严谨中又有变化。 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显示诗人怡然得意之乐,读诗至此,真令人以为此翁完全寄情物外,安于终老是乡了。但结联陡然一转,长叹声中,大书一个“老”字,顿兴“万物得时,吾生行休”之叹,古井中漾起微澜,结出诗情荡漾。原来,尽管万物欣然,此翁却心情衰减,老而易倦,倦而欲睡,睡醒则思茶。而一杯在手,突然想到晚日旧交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享湖山之乐,于是,一种孤独之感,袭上心头。四顾惘然,无人可诉说。志士空老,报国无成,言念至此,只能怅怅。所以说这首诗在幽情中自有暗恨。 陆游这组诗一共四首七律,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四
5、首诗都着意写幽居初夏景色,布满了舒适的气氛,但心情都显得不安静。其次首有句云“闲思旧事惟求醉,老感流年只自悲”,可见旧事不堪回首,只求于一醉临时忘却。第三首颈联说:“只言末俗人情恶,未废先生日晏眠”,说明先生之所以“日晏眠”,乃由于“末俗人情”之险恶不堪回。第四首结联说:“移得太行终亦死,平生常笑北山愚”,则是嗟叹自己空有移山之志,而乏回天之力;笑愚公,其实是自慨平生。陆游晚年村居诗作,周必大评为“疏淡”,刘熙载称为“浅中有深,平中有奇”。这类诗的渊源所自,历来论者无不指为“学陶”、“学白”。从他大量的写农村风光的诗来看,特殊是从这首幽居初夏看,当然有陶渊明的舒适,白居易的明浅,但此外另有陶、
6、白所不曾有的一境;他的心总是热的,诗情总是不安静的。即使所写景物非常幽静,总不免一语当起微澜,在“一路坦易中,突然触着”。梁清远雕丘杂录说:“陆放翁诗,山居景况,一一写尽,可为村史。但时有抑郁不平之气。”这是陆游一生忧国忧民,喜爱生活,乐观用世,坚韧执着的个性的出现,也正是这首幽居初夏的特色。 写作背景 陆游的诗词大全【篇二】 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全文赏析 陆游的诗词大全【篇三】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全文赏析 本文写自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成都的途中。 这是一首广泛
7、传颂的名作,诗情画意,非常动人。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懂其深意,特殊是第四句写得太美,简单使读者“释句忘篇”。假如不联系平生思想、当时境遇,不通观全诗并结合其他作品来看,便易误会。先写“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陆游晚年说过:“三十年间行万里,不论南北怯登楼”(秋晚思梁益旧游)。梁即南郑,益即成都。实际上以前的奔跑,也在“万里”“远游”之内。这样长期奔跑,自然衣上沾满尘土;而“国仇未报”,壮志难酬,“兴来买尽市桥酒如钜野受黄河顿”(长歌行),故“衣上征尘”之外,又杂有“酒痕”。“征尘杂酒痕”是壮志未酬,到处难过(“无处不消魂”)的结果,也是“志士凄凉闲处老”(病起)的写照。 “远游无处不消
8、魂”的“无处”(“无一处”即“到处”),既包括过去所历各地,也包括写这首诗时所过的剑门,甚至更侧重于剑门。这就是说:他“远游”而“过剑门”时,“衣上征尘杂酒痕”,心中又一次黯然“消魂”。 引起“消魂”的,还是由于秋冬之际,“细雨”蒙蒙,不是“铁马渡河”(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而是骑驴回蜀。就“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来说,他不能不感到难过。当然,李白、杜甫、贾岛、郑棨都有“骑驴”的诗句或故事,而李白是蜀人,杜甫、高适、岑参、韦庄都曾入蜀,晚唐诗僧贯休从杭州骑驴入蜀,写下了“千水千山得得来”的名句,更为人们所熟知。所以骑驴与入蜀,自然简单想到“诗人”。于是,自问:“我莫非只该(合)
9、是一个诗人吗?为什么在微雨中骑着驴子走入剑门关,而不是过那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地生活呢?”不图个人的安逸,不恋都市的繁华,他只是“百无聊赖以诗鸣”(梁启超语),自不甘心以诗人终老,这才是陆游之所以为陆游。这首诗只能这样进行解释;也只有这样解释,才合于陆游的思想实际,才能讲清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一般地说,这首诗的诗句挨次应当是:“细雨”一句为第一句,接以“衣上”句,但这样一来,便平弱而无味了。诗人把“衣上”句写在开头,突出了人物形象,接以其次句,把数十年间、千万里路的遭受与心情,概括于七字之中,而且毫不费劲地写了出来。再接以“此身合是诗人未”,既自问,也引起读者思索,再结以布满诗情画意的“细雨骑驴
10、入剑门”,形象逼真,耐人寻味,正如前人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看法于言外。”但真正的“功夫”仍在“诗外”(示子遹)。 另一说认为:自古诗人多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酒量不在李白之下。陆游满襟衣的酒痕,正说明他与“诗仙”、“诗圣”有同一嗜好。骑驴,也是诗人的雅兴,李贺骑驴带小童出外寻诗,就是众所周知的佳话。“细雨骑驴”入得剑门关来,这样,他以“诗人”自命,就正是名副其实了。 但因“无处不消魂”而黯然神伤,是和他一贯的追求和当时的境况有关。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复中原,写诗只是他抒写怀抱的一种方式。然而报国无门,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陕西前线,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
11、,现在又要去后方充任闲职,重做纸上谈兵的诗人了。这使很难甘心。 所以,“此身合是诗人未”,并非这位爱国志士的欣然得意,而是他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假如不是故作诙谐,他也不会把骑驴饮酒仔细看作诗人的标志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 陆游的诗词大全【篇四】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全文赏析 陆游有诉衷情词二首,其中一首的首句是“当年万里觅封候”,另外一首即此词。公元1190年(宋光宗绍熙元年),陆游六十六岁,闲居山阴(浙江绍兴),曾作诗予十年间两坐斥,罪虽擢发莫
12、数,而诗为首,谓之嘲咏风月。既还山,遂以风月名小轩,且作绝句,这首词中有“平章风月,别是功名”之句,可能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可以此为参照。 词的上片是忆旧。起首两句写早年的政治生活。 公元1160年(高宗绍兴三十年),陆游由福州决曹掾被荐到临安,以右从事郎为枢密院敕令所删定官,由九品升为八品,这是他入朝为官的开头。唐宋时九品官服色青,陆游以九品官入京改职,言“青衫”非常贴切。绍兴三十二年九月,任枢密院编修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这两任都是史官职事。这期间交识的同辈人士,有周必大、范成大、郑樵、李浩、王十朋、杜起莘、林栗、曾逢、王质等,都是一时俊彦。所以才说“结友尽豪英”。下两句词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形势是
13、很鼓舞人的。“蜡封侯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写任圣政所检讨官时的活动。这时宋孝宗刚即位,欲有所作为,遂恢复。起用主战派的闻名人物张浚,筹划进取方略。 陆游曾奉中书省、枢密院(当时称为“二府”)之命作与夏国主书,提出申固欢好,永为善邻,以便全力抗金。又作蜡弹省札,以喻中原人士:“有据北州郡归命者,即以其所得州郡,裂士封建。”实际上是作敌后的分化瓦解工作。“蜡封”是用蜡封固,便于保密的文书。“幽并”,指幽州和并州,主要是河北北部及山西北部地方,在这里统指北方入于金国的地区。“夜半传檄”和“驰谕幽并”表明主战派在朝廷占上风,图谋收复旧山河的种种指施得以进行,陆游不分昼夜地投入抗金工作,透露出他的无比
14、兴奋的心情。 词的下片是抒愤。换头三句既是词意的转折,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经受的转折。接连三个三字句如走丸而下,表现出他感动的心情。“时易失”,先就大局而言,就是说,好景不长,原来满有盼望收复中原的大好机会竟被轻易地断送了!宋孝宗操之过急,张浚志大才疏,北进结果遭到符离之败,反而又结成了屈服于金人的隆兴和议。这些史实概括在这一短语之中,表现出了陆游的痛惜之感。“志难成,鬓丝生”就个人方面说,正由于整个政治形势起了变化,自己的壮志未酬,而白发早生,以致成终身大恨。六字之中,感慨百端。歇拍三句写晚年家居的闲散生活和愤懑心情。“平章风月,弹压江山”相对上片结交豪英,夜半草檄而言。那时候终日所对的是英雄豪
15、杰,所作的是羽书檄文;此时终日所对的则是江山风月,所作的则是品评风月的文字,成了管领山川的闲人。天壤之别的场景,怎能不令词人痛心疾首,透出无奈之态。 苏轼曾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仆人”。(东坡志林临皋闲题)风月的品评,山川的管领,原是“闲者”的事,与“功名”二字沾不上边,而结句却说“别是功名”,这是幽默语,是自我解嘲;也是激愤语,是对那些加给他“嘲咏风月”的罪名的人们,予以有力的反击,套用孟子的一句话就是:“予岂好嘲咏风月哉;予不得已也!” 全篇率意而写,不假雕琢,语明而情真,通过上下片的剧烈对比,反映出陆游晚年的不安静心情。 陆游的诗词大全【篇五】 陆游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原
16、文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 惆怅年华暗换。点销魂、雨收云散。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身在天际,乱山孤垒,危楼飞观。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 陆游的诗词大全【篇六】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全文赏析 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 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
17、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深厚的边地气氛和昂扬的战斗心情。又妙在对仗工整,顿挫铿锵,且一气贯注,组接无痕,以其雄放豪迈的气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联。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 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间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呈现了
18、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忱至老不移,渴望效仿诸葛亮,施展理想。 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写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家乡蛰居。想那山河破裂,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陆游的诗词大全【篇七】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
19、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全文赏析 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把陆游的词分为三类:“其激扬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这首鹧鸪天可以算是陆游飘逸高妙一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开头二句:“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写得是如此的美丽而又纯洁。“苍烟落照”四字,不禁让人联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蔼蔼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一经讽诵便难以忘记。“苍烟”犹青烟,字面已包含着的感情颜色。“落照”这个词里虽然没有表示颜色的字,但也有颜色暗含其中,引起读者的多种的联想。
20、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仕途作鲜亮的对比。所以在其次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这也正是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体现。 三、四句对仗工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玉瀣”是一种美酒的名称,明人冯时化在酒史卷上写有:“隋炀帝造玉瀣酒,十年不败。”陆游在诗中也不止一次写到过这种酒。“黄庭”是道经的名称,云笈七签胡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遁甲缘身经,都是道家谈论养生之道的书这两句的大意是说:喝完了玉瀣就漫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欣赏山中美景。一二句写居处环境的美丽,三四句写自己生活
21、的闲适,体现了满意的生活。陆游读的黄庭经是卷轴装,所以边读边卷,“卷罢黄庭”就是看完了一卷的意思。 下阕开头:“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啸傲”,指歌咏得意,形容旷放而不受拘束的样子。不单是陆诗用了“啸傲”此词,其他诗人也常常用此词,比如郭璞游仙诗:“啸傲遗世罗,尽情在独往。”陶渊明饮酒其七:“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词人说自己贪恋这种旷达的生活情趣,任凭终老田园;随处都能见到使自己兴奋的事物,何不随遇而安呢?这几句可以说是旷达到极点也消沉到了极点,可是末尾两句陡然一转:“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两句可以说是对以上所写的自己的境况作出了解释。词人说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无情(他的心肠与常人不同),它白白地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这莫非不是在怨天吗?但同时也是在埋怨南宋统治者无心恢复中原,以致使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据夏承焘、吴熊和放翁词编年笺注中讲到,南宋乾道二年陆游四十二岁,以言官弹劾谓其“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隆兴通判,始卜居镜湖之三山。这首词和其他两首鹧鸪天(两首开头句分别为:插脚红尘已是颠、懒向青门学种瓜),都是这时候写下的。词中虽极写隐居之闲适,但那股抑郁不平之气仍旧按捺不住,在篇末最终流露出来。也正由于有词人那番超脱尘世的表白,所以篇末的两句就尤其显得冷隽。 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