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共三套.docx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4183247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共三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共三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共三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共三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01一、字词百花园。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正月正确正直端正B.纤细纤绳纤维纤夫C.散步松散散开散漫D.喷撒撒种播撒撒了汤2.认真拼读,准确书写。腊八这天要泡l b sun_;腊月二十三,bin po_声一响,便有了年的味道。除夕夜守岁,大年初一人们之间要b c_hn in_,正月十五吃yun xio_,年的味道fn wi_浓厚。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光景、光阴、时光”这三个词的意思相近B.新建的商店开始营业、商店等一天中的第一次成交都可以说是“开张”C.“熬”是一个形声字,下面的“灬”说明这个字与火有关D.“骆驼、

2、嘟囔、预备、热闹”四个词中加点的字都读轻声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_的洪水_地歌唱煮得_的姿态_地叹气吃得_二、句子游乐场。1.北京的春节,不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改为反问句)_2.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修改病句)_3.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_4.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仿写句子)赛场夺金的_,戍守边防的_,旅居海外的_,谁不是对祖国充满了_呢。三、课文欢乐谷。1.“_一水间,脉脉_。”这两句诗出自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2

3、.腊八粥一文中,作者对八儿等粥的过程的描写,可分为迫不及待地_、妙不可言地_和充满惊讶地_。全文以比灶台矮了许多的八儿的视角,写出了腊八粥的_。全文多用_的修辞手法和_、_、_等描写方法。四、阅读芳草地。中秋赏月每逢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词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中秋赏月呢?从时令上来说,中秋是“秋收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跳舞,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来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终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此时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格外

4、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恰如古人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彻。”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徐凝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盛行。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这里指富贵人家专门搭台),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连坐至晓”的描写。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

5、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1.文章第二自然段从_、_、_三个方面写了中秋赏月的原因,并诠释了中秋节_、_、_这三方面的内涵。2.“每逢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文中有一个字与“衰”的意思相反,这个字是_,可解释为_(A.华美B.炽烈C.兴旺D.热烈)。3.下列对文中引用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表达了诗人

6、对一年四季的圆月的喜爱之情B.“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说明八月十五是赏月圆之景的最好时光C.“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连坐至晓”描绘的是北宋京都家家中秋赏月的盛况,突出了中秋赏月风俗的历史悠久4.借“月”表达思念、团圆、亲情、友情的名句有很多,请尝试将下面的诗词句补充完整。(1)海上生明月,_。(2)_,千里共蝉娟。五、习作风景线。一年里,我们会度过许多美好的传统节日。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呢?这个节日你是怎么度过的呢?请结合家乡的节日风俗写一写。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题目自拟。第一单元测试答案解析01一、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读音。可以根

7、据意思来区分多音字的读音。A项中,“正”表示“正月”的意思时读“zhng”,其他情况下读“zhng”。因此“正月”中的“正”读“zhng”,其他读“zhng”。B项中,“纤”表示“拉船用的绳子”时读“qin”,其他情况下读“xin”。因此“纤绳”“纤夫”中的“纤”读“qin”,其他读“xin”。C项中,“散”表示“松开”“零碎的”“药末”等时读“sn”,表示“由聚集而分离”“散布”“排遣”等时读“sn”。因此,“散步”“散开”中的“散”读“sn”,其他读“sn”。D项中,“撒”表示“散布”“散落”时读“s”,表示“放开”“排出,漏出”“尽量使出来或施展出来”时读“s”。因此本项中,四个词语中的

8、“撒”都读“s”。本题选D。2.【答案】腊八蒜鞭炮彼此贺年元宵分外【解析】本题考查字形。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准确书写即可。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词的综合练习。A项中,三个词语都是表示时间的称谓。时间的称谓有很多,如时光、光阴、光景、岁月、年华等。B项中,结合北京的春节中“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或联系生活实际可知是正确的。C项中,部首“灬”有两种含义,一是与火有关,如煮、蒸、煎、熬等;二是表示尾巴,如燕等。D项中,“预备”的“备”读“bi”,其他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均读轻声。本题选D。4.【答案】示例:咆哮愉快浓稠优美沉重香甜【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搭配。根据自己的积累,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即可。

9、填完之后要再读一读,检查一下是否合适。二、1.【答案】示例:北京的春节,怎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呢?【解析】本题考查陈述句改反问句的能力。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是: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在句中加上反问语气词(怎、怎能、怎么、难道等),在句末加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知道了这个规律,就不难作答了。2.【答案】示例:即使你是天才,也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修改病句的方法是反复读句子,找出病因并对症修改。这是一个含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在修改病句时不能忽略关联词语的使用。本句中的“即使却”是一个混合使用了假设关系和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根

10、据语境我们可以得出,这句话应该使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因此可修改为“即使也”。3.【答案】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他们要感谢唐东杰布为民造福。【解析】本题考查直述句与转述句之间的转换。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是:改变人称代词,把“你、我”改为“他(她)”,“我们”改为“他们”;把冒号改为逗号;删去引号;可适当调整语序。知道了这个方法,即可准确改写句子。4.【答案】示例:健儿战士游子无限深情【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完成本题,首先要找到这句话的主题。根据提供的文字可以判断,这句话表达的主题是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也可以是深深热爱)。其次,扣住主题完成前三空的词语搭配。最后,把主题填入第四空即可。三、1

11、.【答案】盈盈不得语迢迢牵牛星二人虽然只相隔了一条清澈的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积累和理解。根据对本单元中的迢迢牵牛星的学习,完成诗句补充填空,做到不写错别字。完成诗句的理解,注意将诗句解读完整。2.【答案】盼猜看浓香可口拟人语言心理动作【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仔细阅读课文,提取内容和写法信息,完成填空即可。四、1.【答案】时令渊源科学观察庆祝丰收崇拜自然天净气清【解析】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结合问题提炼关键词完成木题。注意后三个空对中秋内涵的诠释,不能完全引用段落中的词语,为了表达更流畅,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工,形成一个关键词来填写

12、。2.【答案】盛C【解析】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写出“衰”的反义词,首先要结合句子知道“衰”的含义是“事物发展转向微弱”;其次认真读短文,从中找出与其意思相反的字;最后结合文中的句子,选出这个字的解释。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本文所引用的内容多是我们不太熟悉的,除了借助查资料的方法理解之外,还可以结合短文语境或引文中的关键词进行理解。A项中,词句中的“喜中秋”是这两句词的魂,这两句词表达的是人们对中秋圆月的喜爱之情,所以选项中“一年四季”的说法是不正确的。B项中,联系第三自然段的前三句,可以得出中秋,即八月十五是赏月最好的时候,所以正确。C项中,可以结合其出处,体会出中

13、秋赏月的历史悠久,因此正确。本题选A。4.【答案】(1)天涯共此时(2)但愿人长久【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句积累。借月抒情的诗词句有很多,本题所考查的都是耳熟能详的诗词句,如果完成有困难,可与同学合作完成或上网查询,注意书写正确。五、【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习作能力。本次习作的要求是,选取你最喜欢的家乡节日,并结合节日的风俗,运用详略得当的方法写出自己是怎样度过的。习作时,注意要把内容写具体。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02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蜡月空竹开张必定B.店铺元宵解释湖涂C.腊肉年画对联搅和D.外套广告猜想通霄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4、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带地广人稀,我们驱车数十里不见一个村落。B.试卷上这两篇习作的主题截然不同。C.小弟弟得到玩具后破涕为笑,他这种两面三刀的性格真让人难以捉摸。D.喜剧演员的精彩表演逗得我们哄堂大笑。四、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B.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等。C.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D.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五、按要求写句子。1.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_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

15、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仿写句子)_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描绘的景色)_六、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1.北京人过春节前的“彩排”是( ),春节过后的又一个高潮是( )。A.腊八B.腊月二十三过小年C.正月初六D.正月十五2.腊八粥这篇课文的主要线索是( )A.八儿的心理活动B.八儿的语言C.八儿和母亲的对话D.母亲熬腊八粥的经过3.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描写了古代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的习俗,但权贵豪门得到皇帝赐火,可以例外,诗歌暗寓讽刺之意。B.迢迢牵牛星记叙了古时候人们在七夕节望月的习俗。C

16、.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习俗。D.十五夜望月分别写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七、课内阅读我最棒。“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1.“呃”要用( )的语气来读。A.紧张B.兴奋C.惊讶D.纳闷2.下列不属于“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中“一切”的是

17、( )A.在锅里粉碎的栗子B.黄焖鸡锅子里的栗子C.煮得肿胀的饭豆D.脱了皮的花生仁和锅巴3.让八儿感到意外的是_。4.想一想:此时八儿的头脑里会想些什么?_八、课外阅读我能行。粽子里的乡愁琦君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

18、“富贵粽”。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

19、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福要靠自已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

20、中追寻了。1.下列不属于作者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的是( )A.布施乞丐B.包粽子C.吃粽子D.扔粽子2.“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联系上下文,这句话中“美其名曰”的用意在于( )A.母亲觉得自己的粽子包得很富贵。B.母亲祈愿吃了富贵粽的乞丐能够有福。C.母亲善良、有爱心的表现。D.母亲想让自己的粽子名字听起来有喜气。3.下列表述与“粽子里的乡愁”含义不符的一项是( )A.对善良母亲的怀念。B.对家乡过端午节包粽子、送粽子习俗的怀念。C.表达对乞丐的同情。D.现在身处异乡,无从体味家乡情味的失落。4.文中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_5.选文的结尾好在哪里?请结

21、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_九、口语交际。本单元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你最喜欢吃的一种食物是什么?请简要说一说它的做法。_十、习作。我们每年都要过好多节日,比如传统的春节、端午节还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劳动节、教师节、儿童更有举国同庆的国庆节。我们也总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个个欢乐、祥和的节日。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节日活动,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要注意写作顺序!第一单元测试02答案一、【答案】骆驼贩板栗摊脏缸饺子醋二、【答案】C三、【答案】C四、【答案】B五、1.【答案】虽然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2.【答案】示例:在急诊科忙碌不眠的医护人员,在

22、列车上执行任务的乘警,在不同岗位上坚守的军人,提到过年,谁不想和家人团聚呢。3.【答案】示例: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白色的霜,乌鸦栖息在远处的树枝上。夜深了,清冷的露水悄悄打湿了庭中的桂花。六、1.【答案】B D2.【答案】A3.【答案】B七、1.【答案】C2.【答案】B3.【答案】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4.【答案】示例:这些粥快熟了吧,我要馋死了。八、1.【答案】D2.【答案】B3.【答案】C4.【答案】端午节那天,母亲会包一些富贵粽施舍给乞丐,教育“我们”要惜福。5.【答案】恰当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端午节的粽子来写的,通过粽子表现出母

23、亲乐善好施的品质,而结尾处说现在很少吃粽子,流露出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九、【答案】示例:我最喜欢吃蛋炒饭。先把淘洗过的大米放在锅里蒸,蒸熟之后,再和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炒,这样做出来的蛋炒饭,米饭的味道特别香浓,米粒也是一粒粒的,不会粘在一起十、【答案】略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03一、字词百花园。(共27分)1.用“”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放假(ji ji)出差(chchi)间(jin jin)断露(lu l)水分(fn fn)外热闹万象更(gng gng)新2.读句子,写字词。(7分)Jio ch lu tu(1)庙会上有赛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的。chu

24、 h l zhu rn gng zng(2)浓而又深色的八,让八儿想起了里的水。hn gng hu(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家。3.同音字组词。(6分)(1)po_兵_菜_影花_(2)l_椒_月_烛热_(3)dn_水鸡_元_是4.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4分)(1)近义词。整齐( )开放( )热闹( )结束( )(2)反义词。娴熟( )间断( )沸腾( )压柳(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1)张:A.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B.陈设,铺排C.扩大,夸张D.看,望E.商店开业元宵节的晚上,街头巷尾张灯结彩。( )上课时,同学们都

25、认真听,谁也不东张西望。( )你不要在那里虚张声势了。( )船上的帆还没有张起来。( )(2)味道:A.滋味B.兴趣C.气味D.感觉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妈妈亲手做的这道菜,味道真不错。( )这部韩剧越看越有味道。( )他喜欢抽烟,身上总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6.用一个词语概括画线部分的意思。(3分)(1)新年时,显出一切事物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_(2)除夕夜家家亮着的灯光从天黑一直到天明。 _(3)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没有丝毫的相同之处。 _二、句子游乐场。(9分)1.按要求写句子。(6分)(l)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

26、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用相同修辞手法造句)_(2)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_(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_2.请写出一句描写下面传统节日的诗句。(3分)(l)重阳:_,_。(2)七夕:_,_。(3)中秋:_,_。三、课文欢乐谷。(共11分)1.藏戏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地描写了藏戏的_,以及鲜明的特色,表现了藏戏强烈的_和不可抗拒的_。(3分)2.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旬除夕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元宵节3.长歌行中描写春天万

27、物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感叹秋日将至,草木衰落的诗句是:“_,_”教育我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诗句是:“_,_”你还知道哪些珍惜时间的诗句:“_,_。”(4分)四、口语交际(5分)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其中当属春节最热闹最隆重,但每个地方过春节的习俗或多或少会有差异,请你从生活实际出发,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过在春节的。_五、阅读大舞台。(共l8分)(一)课内阅读。(8分)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_!_,_。1.补全诗词。(2分)2.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

28、这一神话比输_。(2分)3.这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即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2分)4.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和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2分)(二)课外阅读。(10分)中秋节为何吃月饼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那么,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呢?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

29、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常把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作为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受百姓青睐的中秋美食。到了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

30、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赵之珩表示,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感。1.解释词语。(2分)脱口而出:_2.写出在下列朝代中月饼的名称。(2分)汉代( )宋代( )殷、周( )唐( )3.月饼的“始祖”称为_,真正称为月饼是在_,逐渐流传是在_,制作工艺得到较大提高是在_。(2分)4.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_5.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故事吗?用简短的语言写下来。(2分)_六、习作风景线。(30分)我们的祖国民族众多,地域广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想一想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找出你印象深刻的一个活动写下来,也可以写一

31、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注意准确写出人们的活动方式,语言通顺流畅,不少于450字。第一单元测试03答案一、1.【答案】ji chi jin l fn gng2.【答案】(1)轿车骆驼(2)稠褐腊粥染缸脏(3)汉宫侯3.【答案】(1)炮泡泡炮(2)辣腊蜡辣(3)淡蛋旦但4.【答案】(1)整洁绽放喧闹结局(2)生疏连续冷却放纵5.【答案】(1)BD C A(2)DABC6.【答案】(l)万象更新(2)灯火通明(3)截然不同二、1.【答案】示例:(1)父爱是无声的溪流,永远那么含蓄;父爱是巍峨的大山,永远那么崇高;父爱是温暖的阳光,永远那么无私。(2)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也

32、没有办法来反抗呀。(3)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霜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2.【答案】(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三、l.【答案】形成过程民族特点艺术魅力2.【答案】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吃团圆饭、放鞭炮、贴春联、守岁拜年吃汤圆、赏灯3.【答案】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四、【答案】略。五、(一)1.【答案】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答案】牛郎织女夫妻分离3.【答案】泣涕零如雨4.【答案】动作情态(二)1.【答案】不假思索,随口说出。2.【答案】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太师饼月饼3.【答案】太师饼唐朝明朝清朝4.【答案】短文主要介绍了月饼的演变。5.【答案】略六、【答案】略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6 /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小学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