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传染病学考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传染病学考点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执医考试-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总论一、感染过程传染过程的三因素:病原体、人体、外环境;感染后表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产生了特异性免疫。最常见显性感染最易识别。病原携带状态重要的传染源潜伏性感染: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二、病原体的作用发病的两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三、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1、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2、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态反应。四、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患性五、传染病的特征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2
2、、临床特征分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潜伏期是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及诊断的参考。3、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六、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分类: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第二单元 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学1、甲肝(HAV):属小RNA病毒秤嗜肝病毒;2、乙肝(HBV):属嗜肝DNA病毒;3、丙肝(HCV):单链RNA病毒;4、丁肝(HDV):缺陷的单链RNA病毒;5、戊肝(HEV):属杯状病毒。二、流行性1、甲、戊型传播途径:粪口;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和亚临床感染者。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3周内有传染性。以发病前后各
3、1周的传染性最强。2、乙、丙、丁型:传播途径:输血;母婴;密切接触;性接触;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三、发病机制及病理1、发病机制甲肝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肝组织炎症反应;乙肝以细胞免疫为主。2、病理(1)急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气球样变。(2)慢性肝炎:炎症、坏死及纤维化(3)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肝体积明显缩小,边缘薄质软,包膜皱缩;亚急性重型肝炎:肝质稍硬,表面和切面见再生结节;慢性重型肝炎:大块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出血倾向最主要的原因:凝血因子合成障碍。(4)淤胆型肝炎:伴明显的肝内淤胆。小胆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四、病原学检查1、HBV现症感染者传染性强的指标
4、:HBeAg2、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最有意义的依据是:肝穿刺活检3、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第三单元 流行性出血热一、病原学:病毒感染(布尼亚病毒),为RNA病毒。二、流行病学1、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褐家鼠是城市型或家鼠型出血热的传染源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呼吸道,消化道,虫媒,垂直;3、流行性: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以青壮年为主。三、发病机制和病理1、病机:出血原因:发热期血管壁受损,血小板减少,休克期发生DIC致消耗性凝血障碍,继发性纤溶亢进和内脏微血栓形成;肾损害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缺血性肾小管变性、坏死;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小血管通透
5、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2、病理: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管腔内微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和出血。四、临床表现特征: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分期:1、发热期:弛张热及稽留热。三痛症(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征(颜面、颈、上胸潮红);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小血管中毒性损害的表现。2、低血压休克期:热通病情反而加重主要为中毒性内失血浆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3、少尿期:常有低血压。伴高血容量综合征。出血倾向加重;4、多尿期:日尿量2000ml可发生电解紊乱(低钾低钠)及继发感染、休克;5、恢复期:尿量降至2000ml,血尿素氮、肝酐降至正常。五、检查:外周血早期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
6、尿蛋白于短期内急剧增加,如见膜状物及包涵体可明确诊断。血清特异性抗体IgM阳性血或尿标本病毒抗原或病毒RNA阳性第四单元 艾滋病一、病原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RNA病毒。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HIV感染者;2、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母婴。三、病理:1、淋巴、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的原发病变,是病毒直接引起的;2、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卡波济肉瘤;机会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多见。四、分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五、检查:抗HIV阳性,CD4总数0.2或(0.20.5)六、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抗病毒指征:CD4+5
7、000拷贝;或CD4+下降速率每年0.08。第五单元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一、病原学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为有包膜的RNA病毒,室温:尿中存活10天,痰及粪便5天,血液15天,物体表面23天。二、流行病学1、传染原:SARS患者;2、传播途径:呼吸道和消化道;3、易感人群青壮年为主,儿童发病率低于成人。三、病理:主要累及肺和免疫器官(如脾和淋巴结)肺:不同程度的肺实变和肺泡损伤;主要病理特点:透明膜形成,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中肺细胞脱屑性改变。四、临床表现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分期:早期,进展期,恢复期五、检查:血象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减少15个/
8、HP;粪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2、急性非典型(轻型)3、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高热,全身中毒为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呼衰,肠道症状常不明显或缺如。分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二)慢性菌痢:病程超过两个月五、检查粪便细菌培养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六、治疗病原治疗首选:氟喹诺酮类中毒型: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障碍第九单元 霍乱一、病原学: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革兰染色阴性。菌体有鞭毛,活动极活泼。霍乱弧菌可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外毒素(霍乱肠毒素)重要的病因物质二、流行病学1、传染原:患者和带菌者2、传播途径:粪口(水污染暴发流行)三、病理: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丧失。四、表现(一)分期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1、泻吐期:先剧烈腹泻,后吐,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水样便;2、脱水虚脱期;3、恢复期(反应期)。(二)分型:轻型,中型,重型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轻型五、检查悬滴检查初步诊断。细菌培养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即有诊断意义。六、治疗1、补液治疗的关键;2、抗菌减少其腹泻量及缩短排菌时间,首选氟喹诺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