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基础拔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基础拔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基础拔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一、单选题1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ABCD2向100 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 g NaCl固体和12 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A20%B22.5%C25%D30%3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温度/水的质量/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1010040120.96010040140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B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若通过加热将中剩
2、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D若将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4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升温后,其溶解度变大,而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酸和碱中一定同时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D饱和溶液结晶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5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0204060NaCl的溶解度/g35.736.036.637.3KNO3的溶解度/g13.331.663.9110A20时,100gH2O最多能溶解36.0gNaClB40时,KN
3、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6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7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操作顺序为B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8下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9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量筒C铁架台D玻璃棒10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 g二氧化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二、填空题11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
5、溶解能力不同。下表是KNO3、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20406080100KNO313.331.663.9110169246NaCl35.736.036.637.338.439.8I.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是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不要求计算)。II.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III.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IV. 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_。用硫酸铜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_(用编号表示)。所得三个溶液中
6、: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12如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1)a点对应的溶液是_溶液。(填“饱和”或者“不饱和”)(2)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只列计算式)(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 ,其质量分数_。(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13实验室配制100g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_g;用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细口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瓶外,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选填“变大
7、”、“变小”或“不变”)。1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g,水_g。(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天平螺母(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4)小雪同学用2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70g。需25%的氯化钠溶液_g;配制时应选用_mL(选填“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三、实验题15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实验室用H2O2制取
8、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 (填字母序号)。(3)指出装置B中的错误: _ 。(4)实验室除用装置C和D收集氧气外,还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若将E装置装满水来收集该气体,应从 _ (填“a”或“b”)端通人气体。(5)请计算,制取3.2g氧气,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_ g;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 _ g。(6)某化学试剂公司报价:高锰酸钾30.50元/kg,30%的过氧化氢溶液21.70元/kg。请从实验操作和生产成本两方面考虑,用 _ 的方法制取氧气更好(二氧化锰价格低,耗量少,可忽略不计)。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_
9、。16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_ (2)某同学按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_ (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 _ ;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 (3)若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_ 四、计算题17为了测定某银、锌合金(假设合金中只含银和锌)中银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20g银锌合金粉末进行实验,现将125g稀硫酸分五次加入合金粉末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滴入稀硫酸的质量/g2525252525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0.05m0.150.200.2
10、0请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m的值为 ;(2)银、锌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为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具体计算过程)18三吉台中学初四化学兴趣小组对阁山的石灰石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中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序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质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162.8n(1)上表中n的数值是多少?(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9配置溶液、计算练习(1)实
11、验室需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该实验中需要准确量取水_毫升。若某学生用量筒取水时,面对刻度线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则其所配制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5%(填“”、“”或“=”)。(2)要配制8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写出解题过程)(3)某同学为探究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项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所取合金的质量/g202040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10012080生成氢气的质量/g0.40.40.4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上表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
12、硫酸溶液的质量是_g。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写出解题过程)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写出解题过程,结果保留至0.1%)。参考答案:1D2A3D4A5C6C7D8C9C10A11(1) 硝酸钾, (2) 降低温度 68g 蒸发结晶(3) 68g A BCA12(1) 饱和(2) 100% 不变(3) 增加溶剂13(1) 6(2)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3) 不变14(1) 5 95(2)B(3)加速氯化钠溶解(4) 28 5015(1) A(2) 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 b 31.6 22.7 30%的过氧化氢溶液(3) 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购买过氧化氢溶液比高锰酸钾的价格低;分解过氧化氢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操作简便16(1) 7.5g AB(2) 量筒 搅拌、加速溶解(3) 2.5g17(1)0.10(2)67.5(3)9.818(1)2.8g(2)根据题意可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16g-2.8g=13.2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2.5%(3)解:设2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x=3.65g所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8.25%答: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19(1)95;(2)2.5kg;(3)80;56%;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