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酸及其性质-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1115853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1酸及其性质-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7.1酸及其性质-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1酸及其性质-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1酸及其性质-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7.1酸及其性质一、选择题(共16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量取稀盐酸C倾倒液体D取用碳酸钠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用汽油洗油污汽油能与油污反应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搅拌能加快蔗糖分子的运动D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AABBCCDD3某混合气中可能有CO、CO2、水蒸气和N2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测定其组成,现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有吸水性)、灼热的CuO、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浓硫酸质量增加,CuO 固体由黑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一定有剩余气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和CO,可能有CO2或N 2B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CO和CO2,可能有N2C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2和N2, 可能有CO或水蒸气D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水蒸气和N2,可能有CO2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验证面粉粉尘爆炸B稀释浓硫酸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D倾倒液体5构建模型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分类正确的是A金属性质模型B反应关系模型C物质分类模型D溶液分类模型6.下列相关事实用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相关说法解释A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会变稀硫酸分子运动到空气中B水壶中的水烧开后会把壶盖顶开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C液化石油气很容易压缩到钢瓶中

3、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D冬天的盐水不易结冰分子的运动停止了A.AB.BC.CD.D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稀释浓硫酸C.溶液的配制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铁: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紫红色固体B.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黑色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碘加入到水中后:形成棕色溶液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冒出白烟9硫元素化合价与其化合物的“化合价 -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BX的化学式可能是 MgSO3CY的化学式可能是 H2SO4D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化合价

4、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取用块状固体C 加热液体D 稀释浓硫酸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瓶酸溶液,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测得它们的质量与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b分别代表A浓盐酸、稀盐酸B稀盐酸、浓硫酸C浓硫酸、稀硫酸D浓盐酸、浓硫酸13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14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收集氢气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5如图所示是某

5、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在容积可变的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若“ ”代表甲烷分子,则X是分子D反应后容器的体积增大,主要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增大16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燃烧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酸雨的pH值小于7,所以pH值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二、综合题(共6题)17银白色的镁条表面常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6、。已知镁条变黑是因为生成了碱式碳酸镁()。(1)根据碱式碳酸镁含有H元素,推测镁条变黑与空气中的_有关。(2)为确认镁条变黑是否与O2有关,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同学们讨论得出:只要完成实验_(选填序)就可达到探究目的。同学们继续探究碱式碳酸镁( )的化学式,已知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称量1.42g碱式碳酸镁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吸收均完全)。部分实验步骤如下:.打开弹簧夹K,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关闭弹簧夹K,给碱式碳酸镁加热;.当样品完全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空气直到玻璃管冷却;.称量C装置增重0.18g,D装置增重0.44g。(3)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4)实验过程中,当关

7、闭K后,加热B装置,判断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_,证明其已完全分解。(5)通过计算确定该碱式碳酸镁中x:y的最简整数比=_。(6)若没有A装置,则测定得到的x:y的比值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7)工业上碱式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是_(选填序号)。a.分解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的固体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c.生成的气体稀释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18现实验室要把20%的硫酸配制成5%的稀硫酸,小洪同学看了室内温度计上的示数为25。查了书本中不同温度下各浓度的硫酸密度(g/ml),部分数据如下:H2SO4浓度%15时密度20时密度25时密度30时密度151.10

8、451.10201.09941.0968201.14241.13941.13651.1335251.18161.17831.17501.1718(1)从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为: _。(2)25时要配制20g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的体积为_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需要量取水_ml。(3)将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填序号)。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倾倒时,试剂瓶口要紧挨着烧杯壁震荡,使烧杯内的溶液混合均匀19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用气

9、体压力传感器测出该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什么?(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g,再用100.0g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20如图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收集和性质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1)指出B装置中标号仪器名称:_。(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实

10、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小红利用图中F装置进行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黑色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提出问题)得到的红色粉末是什么?查阅资料:Cu2O是红色,易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猜想假设)红色粉末是CuCu2O_(设计实验)小明设计如下实验验证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2O: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红色粉未于试管中,加人足量稀硫酸_红色粉末中含有Cu2O(实验反思)小明设计的实验无法证明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原因是_。21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甲实验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11、,乙实验现象是 _ 将反应后甲乙两试管中的溶液部分倒入烧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由此猜想反应后乙试管中溶液的溶质:aNaCl、 HCl _ 为了验证猜想a,某同学对乙试管中剩余溶液,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方案1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_猜想a成立方案2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方案2不合理的理由是 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代替石蕊试液,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其中不正确的是 _ (填序号)。A铁粉 B碳酸钠粉末 C氧化铜粉末 D氢氧化钠 利用酸的性质测定锌铜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

12、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_ mol 。.求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_22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甲图中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_。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作出猜想:猜想一:CO:猜想二:CO2:猜想三:CO和CO2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2)浓硫酸的作用是_。(3)洗气瓶C中盛放的试剂是_。(4)若猜想二成立,则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若猜想三成立,证明CO存在的现象除了E装置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还有_。方案二:从定量实

13、验角度判断: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并立即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取一定量的碳粉和4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G(玻璃管+固体)m1m2H+I(广口瓶+混合液)m3m4交流反思:(6)实验开始前缓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7)若猜想二成立,则理论上(m4-m3)_(m1-m2)(填“”“”或“=”)(8)若猜想三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碳粉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_。参考答案1D【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

14、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A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故B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故C错误;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D正确。故选D。2B【详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

15、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浓硫酸能干燥氧气,但图中装置用作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故选B。3C【详解】A、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纸碳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用天然气作燃料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金刚石做首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6、故选C。4C【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说法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发红光,不会产生耀眼的白光,故说法错误;C、硝酸铵加入水中溶解,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下降,故说法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白雾出现,而不是白烟,故说法错误;故选C5A【详解】A、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与盐反应生成金属和盐,符合题意;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两者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C、纯净物是一种

17、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是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氧化合物,化合物包含着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不同液体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乳浊液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详解】A、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会变稀,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选项解释不正确;B、水壶中的水烧开后会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而水分子的体积不变,选项解释不正确;C、液化石油气很容易压缩到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选项解释正确;D、冬天的盐水不易结冰,是因为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而分

18、子总在不断地运动,选项解释不正确。故选C。7.D【详解】A.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底部要预留少量的水或细沙,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8.B【详解】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固体,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B、氧化铜与稀盐

19、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可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选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C、碘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棕色溶液,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冒出白雾,而不是白烟,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故选B。9B【详解】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正确;B、X对应的是氧化物,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化学式为SO2,错误;C、Y对应的是酸,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由于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化学式可能是H2SO4,正确;D、由图可知,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化合价,正确;故选B。10C【详解】A、盛放

20、澄清石灰水瓶内壁的白膜是碳酸钙,可用稀盐酸除去,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B、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符合题意;D、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可以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铜,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1B【详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A错;B、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B正确;C、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要用外焰加热,故C错;D、浓硫酸稀释的方法: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

21、棒不断搅拌,故D错。故选B。12D【详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质量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增多,故选D。13C【详解】A、盐酸可以与石蕊试剂反应变为红色,其他的酸也具有此性质,正确;B、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其他的酸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C、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是盐酸中氯离子的特性,其他的酸不一定能与硝酸银反应,故错误;D、盐酸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其他的酸也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故正确。故选C。14C【详解】A、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

22、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该“左物右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错误。故选C。15C【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两种不同的分子参加反应,生成一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和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是单质,故A错误;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若“ ”代表甲烷分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X是H2分子,故C正确

23、;D、反应后容器的体积增大,主要是因为分子数目增多。故D错误。故选C。16B【解析】试题分析:A、燃烧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通电后的白炽灯,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C、酸雨的pH值小于7,但pH值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我们是把PH5.6的雨水确定是酸雨,错误,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错误,故选B17(1)水(2)AC(3)浓硫酸(4)C中无气泡产生(5)1:1(6)偏小(7)bc【分析】(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空气中含有氢元素的只有

24、水蒸气,所以推出氢元素来源于水蒸气。(2)探究氧气对铁生锈的影响,所以需要找到对比实验中变量为氧气的实验,进行验证;A中没有氧气镁不生锈,C中有氧气镁生锈,AC变量为氧气,因此A与C可以进行对比实验,验证氧气的影响。(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碱式碳酸镁分解生成氧化镁、水和二氧化碳三种氧化物,因此选用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装置D中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还需要物质吸收水蒸气,一般选用水的吸收剂为浓硫酸,故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4)碱式碳酸铜分解后产生二氧化碳,为气体,在装置C溶液中可以形成气泡,因此可通过观察浓硫酸中是否产生气泡判断分解是否完全完成;故填:C中无气泡产生。(5)浓硫酸

25、中增加质量为水蒸气质量,所以水的质量为0.18g;浓氢氧化钠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二氧化碳质量为0.44g;而碱式碳酸镁分解只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镁,所以氧化镁质量为1.42g-0.18g-0.44g=0.8g;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相等,水中氢元素和氧化镁中镁元素都来自于碱式碳酸铜,氢元素质量为:,镁元素质量为:,则。(6)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若没有A装置,在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后,会导致装置C、D质量变大,使得计算得出氧化镁质量变小,最终导致测定得到的x:y的比值变小。(7)a.分解时吸热,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不能被降低,错误;b.生成的固体覆盖燃烧物,

26、隔绝氧气,破坏燃烧的条件达到灭火目的,正确;c.生成的气体稀释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利于灭火,正确。故选bc。18温度越高,硫酸密度越小 4.4 15 【解析】(1)由图中数据分析解答;(2)根据溶液配制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解答;(3)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步骤解答。(1)从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为温度越高,硫酸密度越小;(2)设需要20%的硫酸的体积为x。20g5%=x1.1365g/ml20%x=4.4 mL4.4 mL1.1365 g/mL=5g故需要加水的质量为20g-5g=15g。约为15 mL。(3)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

27、棒不断搅拌,故选。19(1)4P+5O22P2O5(2)红磷燃烧是放热反应,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变大,所以造成BC段气压升高(3)打开弹簧夹(4) 65% 解:由图可知,锌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50g,设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为x,则有所以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答: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分析】(1)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填:4P+5O22P2O5;(2)由于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密闭装置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气压增大,所以造成BC段气压升高,故填:红磷燃烧是放热

28、反应,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变大,所以造成BC段气压升高;(3)DE段气压上升到与开始值接近,说明与大气压相近,此时应该是打开了弹簧夹,外部大气压将水压入集气瓶,使得气压平衡,故填:打开弹簧夹;(4)由图可以看出,剩余的3.5g固体应为不参加反应的铜,因此可知锌的质量为10.0g-3.5g=6.5g,所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65%,故填:65%;见答案。20分液漏斗 B E CaCO3+2HClCaCl2+H2O+CO2 A Cu、Cu2O 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铜 【详解】(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

29、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解答;【猜想假设】根据猜想结合Cu和Cu2O都是红色解答;【设计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分析解答;【实验反思】根据Cu2O+H2SO4=CuSO4+Cu+H2O解答。(1)是分液漏斗;(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实验室用加

30、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猜想假设】Cu、Cu2O;【设计实验】取红色粉未于试管中,加人足量稀硫酸,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明红色粉末中含有Cu2O;【实验反思】小明设计的实验无法证明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原因是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铜。21有气泡产生 NaCl 变红 NaCl+AgNO3AgCl+NaNO3 D 0.1 0.35(或35%) 【解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会有气泡产生;甲中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乙中盐酸和碳酸钠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甲乙同学将反应完成后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洁净的废液杯中,没有观

31、察到明显现象,说明液体中没有碳酸根,说明盐酸过量或恰好完全反应;故为:NaCl、 HCl或NaCl;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猜想a正确;.氯化钠也可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HCl,反应的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 A、盐酸能与铁粉反应,产生氢气,氯化钠不能与铁粉反应,故可以;B、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不能与碳酸钠粉末反应,故可以;C、氧化铜粉末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铜,溶液为蓝色,氯化钠不能与氧化铜粉末反应,故可以;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反应没有现象,氯化钠不

3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可以。由图可知氢气的质量为0.2g,氢气的物质的量 =0.1mol,设锌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2x 0.2g x=6.5g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35%答: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22(1)集中火焰,提高温度(2)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3)澄清的石灰水(4)(5)试管F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防止空气组分影响实验结果的判断(7)=(8)0.3gm0.6g【解析】(1)碳还原氧化铜时,需要的温度较高,所以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2)浓硫酸有吸水性,装置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

33、气体中的水蒸气。(3)乙图实验过程是探究碳还原氧化铜后生成的气体的成分,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是检验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存在,装置B中液体是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尽的,并除去可能存在的少量剩余的二氧化碳,所以洗气瓶C中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4)猜想二成立,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猜想三成立,碳还原氧化铜后有一氧化碳产生,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通过ABCD四个装置后,除去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E装置玻璃管中的气体为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也有还原性,氧化铜被一氧化碳还原后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证明CO存在的现象除了E装置

34、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还有F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6)碳还原氧化铜若有一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遇空气在受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另外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在高温加热时,氧气能与碳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也会使广口瓶内的液体质量增加,干扰实验,故实验开始前缓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防止空气组分影响实验结果的判断。(7)若猜想二成立,说明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没有一氧化碳,B中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可以将二氧化碳全部吸收,碳粉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都不变,反应前固体为碳粉和氧化铜,反应后生成的固体只有铜,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碳粉的质量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之和,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固体减少的质量,而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澄清的石灰水吸收,所以而B和C中增加的质量则为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因此若猜想二成立,则理论上(m4-m3)=(m1-m2)。(8)若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只有CO,设此时需要碳的质量为.若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只有CO2,设此时需要碳的质量为.若猜想三成立,说明混合气体中既然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所以碳粉质量介于和之间,即0.3gm0.6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