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

上传人:德鲁****堂 文档编号:40208735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PDF 页数:121 大小:64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1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 录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 大学物理(I)课程教学大纲.5 大学数学(B)课程教学大纲.11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5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18 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22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2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29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33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42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49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59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69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75 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81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85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大纲.95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2、.95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03 计算机在化工中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06 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109 工业催化课程教学大纲.113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117 1 中 国 文 化 概 论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一、说 明 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先修课程 无 总 学 时 36 总 学 分 2(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中国文化概论的教学目的:一是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华先民在各类文明创建上广博而精湛的建树,正确理解和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明的渊源,提高文化创新的信心和本领;二是深入地了解国情。通过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研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

3、精神和国情的历史方面,就能加深对国情现实方面的理解,从而加强对两个文明建设必要性、迫切性和个人责任感的认识。三是能够为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历史的经验和素材。四是通过本课程教学,补充学生知识链条的缺失,和先修课程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等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作为大学文科课程之一的古代文化概论,文化则主要指第二义;在第二义范围里,文化史也有和其他学科的分工问题,所以讲授中,一方面教者应当避免与中国通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等课程内容重复,另一方面要把这些课程所不能容纳,或语焉

4、不详,或不作为重点讲授,而为探讨中国古代文化所必须研究的问题讲清楚,从具体的材料出发,引申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三)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与讨论法为主,辅之以文化实地调查。(四)考核方式四)考核方式 考查:以平时作业平均分记学期成绩。(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安排 备注 1 绪 论 2 2 中国文化生成和演进的环境 2 3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 4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 8 5 汉语及汉字文化 2 6 教育与科举文化 5 7 礼俗文化 6 8 官制文化 3 9 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 2 10 中国园林文化 2 11 古代节日文化 2 2二、大 纲

5、内 容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第一节 “文化”界定;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历史沿革与中国文化的分期;第三节 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说明和要求:文化概念的理解是本章识记内容,中国文化的分期是本章重点,为理解内容。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文化生成和演进的环境中国文化生成和演进的环境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据的社会结构。说明和要求:地理背景和文化的关系,社会结构和文化关系,这两者是本章重点,需要学生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加以理解。第三章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十

6、大特征。说明和要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理解内容,中国文化特征中的主要问题需要学生在理论层面加以理解和认识。第四章第四章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思想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思想 第一节 儒家文化 第二节 佛教文化;第三节 道教文化;第四节 基督教文化;说明和要求:儒、道、佛和中国文化的关系,儒、道、佛和中国文学的关系,要结合先修课程中国历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加以深刻理解。第五章第五章 汉语及汉字文化汉语及汉字文化 第一节 汉语言;第二节 汉字;第三节 汉字文化。说明和要求:结合先修课程汉语、语言学概论,理解汉语和社会制度、社会风俗习惯的关系。第六章第六章 教育与科举文化教育与科举文化 第一节 中国

7、古代教育制度沿革;第二节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演变;第三节 明清科举制度。说明和要求:理清中国古代教育教育制度的沿革,识记科举制度的常识,从理论层面上认识、理解科举制度与明清社会生活、学术思想的联系。第七章第七章 礼俗文化礼俗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五礼”;第二节 中国古代称谓;第三节 中国古代礼俗举要。3说明和要求:识记古代五礼和古代称谓的基本概念,理解古代礼仪和古代生活的关系。第八章第八章 官制文化官制文化 第一节 奴隶制官制的起源与演变先秦官制;第二节 封建官制的确立秦汉官制;第三节 三省六部的形成与完善魏晋南北朝隋唐官制;第四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宋元明清官制。说明和要求:理清古代官制

8、演变历史,特别的秦汉官制对后世的影响。第九章第九章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 第一节 中国书法的基本特点及其发展;第二节 古代书法名家举要;第三节 文房四宝。说明和要求:了解中国古代书法演变历史,了解书法史上名家名作的艺术特色。第十章第十章 中国园林文化中国园林文化 第一节 中国园林的种类;第二节 中国园林所蕴涵的美学原则和文化精神。说明和要求:中国园林独特的审美特征,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要结合中国园林的实例讲清要点。中国园林发展演变的历史是本章识记内容。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中国节日文化中国节日文化 第一节 什么是节日;第二节 中国节日类型和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三节 中国节日例说。说明和要

9、求:节日文化和中国社会生活的关系,是本章重点和难点。重要节日是本章识记内容,教者要以具体节日为实例,使学生理解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4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一)使用教材:(一)使用教材:陈书禄主编中国文化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出版。(二)主要参考书:(二)主要参考书:1.中华文明史110 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891994 年版。2.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年出版。3.刘守华等主编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年出版。4.李宗桂著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8 年出版。5.柳治徵著中国文化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 年版

10、。6.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 1994 年版。7.启良著中国文明史,花城出版社 2001 年版。8.李泽厚著己卯五说,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 年版。9.柳诒徵著柳诒徵说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10.宗志罡主编明代思想与中国文化,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11王力等著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984 年版。修订人:王广超 审核人:周桂峰 修订日期:2007 年 5 月 5大学物理(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 明 适用专业 非物理专业理工科各专业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总 学 时 80 总 学 分 4(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通过教

11、学,应使学生对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有比较全面的系统认识,基本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内容选取本着传统经典与现代科技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注意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四)考核方式(四)考核方式 考查(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安排 备注 1 质点运动 5 2 牛顿运动定律 6 3 运动的守恒定律 6 4 刚体的运动 6 5 相对论基础 2 6 气体动理论 8 7 热力学基础 6 8 真空中的静电场 8 9 导体和介质

12、中的静电场 8 10 真空中的恒定磁场 8 11 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 6 12 麦克司韦方程组 2 13 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 8 二、大 纲 内 容 绪论绪论 1、物理学发展史 2、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6说明和要求:在讲述过程中,注意阐明事物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第一篇第一篇 力力 学学 一、质点运动(5 学时)1、质点 参照系 运动方程 2、位移速度 加速度 3、圆周运动及其描述 4、运动的相对性,伽里略坐标转换 说明和要求:(1)明确质点、参照系、速度、位移、加速度的基本定义。(2)了解运动的相对性原理,能够进行伽里略变换。(3)对矢量建立更进一步认识。二、

13、牛顿运动定律(二、牛顿运动定律(6 学时)学时)1、常见力与基本力 2、牛顿三定律 3、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举例 4、动量定理、动能定理 5、非惯性系 惯性力 说明和要求:(1)了解常见几种力的特点(2)会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3)能熟练使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4)知道非惯性系,建立惯性力的概念 三、运动的守恒定律(三、运动的守恒定律(6 学时)学时)1、保守力 成对力作功 势能 2、动能定理 3、能量守恒定律 4、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守恒、火箭飞行 5、碰撞 6、角动量守恒定律 说明和要求:(1)建立保守力、质心、势能等概念(2)掌握能量守恒、质心运动、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定律(3)掌握

14、功能原理、并会用它解决一些问题(4)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问题 四、刚体的转动(四、刚体的转动(6 学时)学时)1、刚体平动转动和定轴转动 2、刚体的角动量、转动动能、转动惯量 73、力矩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 4、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5、刚体的自由度 6、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理 7、进动 说明和要求:(1)主要掌握刚体定轴转动中的角动量、转动动能转动惯量得计算(2)熟悉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3)了解刚体的自由度、进动等现象 五、相对论基础(五、相对论基础(2 学时)学时)1、伽里略相对性原理、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2、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洛伦

15、兹坐标变换式 3、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4、狭义相对论的动力学基础 说明和要求:(1)了解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及时空观(2)了解洛伦兹坐标变换式 第二篇第二篇 热热 学学 六、气体动理论(六、气体动理论(8 课时)课时)1、状态过程 理想气体 2、分子热运动和统计规律 3、气体动理论的压强公式 4、理想气体的温度公式 5、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 6、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7、波尔兹曼分布律 8、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及平均自由程 9、气体内的迁移现象 10、真实气体、范得瓦尔斯方程 说明和要求:(1)会使用压强公式、温度公式(2)了解分子热运动和统计规律、能量均分定理、分子的平均自由程(3)掌握麦克

16、斯韦速度分布律、波尔兹曼分布律和真实气体的范德瓦尔斯方程(4)知道理想气体和气体的内迁移现象 七、热力学基础七、热力学基础(6 学时学时)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对于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2、绝热过程 3、焦耳-汤姆孙实验真空气体的内能.84、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5、热力学第二定律 6、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卡诺定理 说明和要求:(1)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2)了解等压,等温,等容和绝热过程的特点(3)知道焦耳-汤姆孙实验,卡诺定理(4)熟悉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 第三篇第三篇 电场和磁场电场和磁场 八、真空中的静电场八、真空中的静电场(8 学时学时).1、电荷 库仑定律 2、电场 电场强度

17、 3、高斯定理 4、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电势 5、等势面 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 6、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 说明和要求:(1)掌握高斯定理和电场环路定理.(2)认识电荷 电场 等势面.(3)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4)会应用库仑定律解决问题.九、导体和介质中的静电场九、导体和介质中的静电场(8 学时学时)1、静电场中的导体.2、空腔导体内外的静电场.3、电容器的电容 4、电介质及其极化 5、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6、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电位移 7、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 静电场的能量 8、铁电体 压电体 永电体 说明和要求:(1)了解铁电体,压电体,永电体,电介

18、质及其极化(2)熟悉静电场中的导体,空腔导体内外的静电场(3)掌握电介质中的静电场及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4)了解几种常见的电容器 十、真空中的恒定磁场(十、真空中的恒定磁场(8 学时)学时)1、磁感应强度 磁场的高斯定理 2、毕奥-萨伐尔定律 93、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 4、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 5、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所受作用及其运动 6、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应用 7、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8、平行载流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 电流单位“安培”的定义 说明和要求:(1)会应用毕奥-萨伐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理(2)掌握磁场的高斯定理(3)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4)熟悉磁场对载流导线的

19、作用 十一、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十一、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6 学时)学时)1、电磁感应定律 2、动生电动势 3、感生电动势 4、涡电流 5、自感和互感 6、电感和电容电路的暂态过程 7、磁场能量 说明和要求:(1)重点讲述电感和电容电路的暂态过程(2)了解动生和感生电动势以及涡电流(3)理解电磁感应定律 十二、麦克斯韦方程组十二、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磁场电磁场(2 学时学时)1、位移电流 2、麦克斯韦方程组 3、电磁场的物质性 4、电磁场的统一性 电磁场量的相对性 说明和要求:(1)把特殊条件下的电磁规律通过科学的假说建立成普遍的电磁规律(2)对磁场的物质性及电磁场的统一性和相对性作简单的论述

20、第四篇第四篇 振动和波动振动和波动 十三、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十三、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8 学时)学时)1、简谐振动 2、阻尼振动 3、受迫振动 4、电磁振荡 5、同方向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06、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说明和要求:(1)掌握简谐振动的特点及同方向和相互垂直方向振动的合成(2)了解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电磁振荡(3)掌握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波动方程及波的能量 三、参 考 书 目 1、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C.福里斯.A.B.季莫列娃著。吉林大学物理系物理教研室合译普通物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3、D.哈里德.R.瑞斯尼克著,李仲卿等译

21、。普通物理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修订人:王野奇 审核人:金本喜 修订日期:2007 年 5 月 11 大 学 数 学(B)课 程 教 学 大 纲 一、说 明 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地理、现代教育及小学教育(理)等 先修课程 总 学 时 144 学时 总 学 分 4+4=8 学分(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2)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用所学理论解决简单应

22、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有以下内容:一元与多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无穷级数与空间解析几何。(2)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精选范例,加强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以克服解题困难。(3)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适当安排一定的习题课,同时要布置一些思考题,促使学生钻研本学科的内容,牢固掌握知识。(4)本课程教材的选用可根据各专业的知识要求而定,可选用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的高等数学(第五版)、及华东师范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教材。

23、教材上定义的叙述较为严格,对定理的论证较为严密,具体讲授时大都应满足于叙述结果,而证明过程只要求基本读懂即可。(5)在应用本大纲进行教学时,应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大纲中不带“*”号的内容属基本内容,带“*”号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机动处理。(6)建议总课时 144 课时左右,在第一、二学期开设,周课时为 4 课时,总学分为 4+4=8 学分(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讲授为主,适当地练习为辅。(四)考核方式(四)考核方式 本课为考试课程,闭卷,笔试考试(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安排 备注 1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10 2 函数、

24、极限与连续 16 3 一元函数微分学 22 4 一元函数积分学 12 5 无穷级数 16 6 多元函数微分学 24 127 多元函数积分学 24 8 常微分方程 20 二、大 纲 内 容 第一章第一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1、向量与坐标 2、向量的运算 3、平面与空间直线 4、空间曲面与空间曲线 说明和要求:-注:主要为教学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掌握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理解曲面方程的

25、概念,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图形,会求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的方程。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第二章第二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极限与连续 1、函数 2、数列的极限 3、函数的极限 4、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5、无穷小的比较 6、函数的连续性 说明和要求:-注:主要为教学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几种常用表示法,了解函数的基本性质(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的概念。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理解极限的概念(对极限的-、-定义可在学习中逐步加深理解,对于给出

26、定义或不作过高要求)。理解函数的左右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关系,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及两个极限存在法则(夹逼准则和单调有界准则),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理解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了解无穷小的阶的概念及无穷小与函数极限的关系,了解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概念,了解间断点的概念,并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介值定理和最大最小值定理),会利用介值定理证明根的存在性等问题。第三章第三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微分学 1、导数的概念 2、求导法则 3、高阶导数 4、隐函数和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5、微分 6、中值定

27、理 137、洛比达法则*8、泰勒公式 9、函数单调性与极值 10、函数的凹凸性 函数作图 说明和要求:-注:主要为教学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理解导数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 n 阶导数,掌握初等函数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了解隐函数的概念,掌握隐函数和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导数;了解微分概念及几何意义;理解罗尔(Ro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掌握这两个定理的简单应用。了解柯西(Cauchy)定理和泰勒(Tayl

28、or)定理。掌握用洛必达法则(LHospital)求不定式的极限的方法。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拐点,会描绘函数的图形(包括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求解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会求曲线的渐进线。第四章第四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 1、不定积分 2、定积分 3、广义积分 4、定积分的应用 说明和要求:-注:主要为教学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理解变上限的积分作为其

29、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定理,掌握牛顿(Newton)莱布尼兹(Leibniz)公式。理解广义积分的概念。会计算简单广义积分。掌握定积分元素法,掌握用元素法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和旋转体的体积的方法。了解利用元素法计算功、压力、引力等物理量的方法。第五章第五章 无穷级数无穷级数 1、数项级数 2、幂级数 说明和要求:-注:主要为教学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理解无穷级数收敛、发散以及和的概念,了解无穷级数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掌握几何级数和 p-级数的收敛性。掌握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和比值审敛法,了解正项级数的根值审敛法。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定理。了解无穷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了

30、解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的求法,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了解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会利用 ex,sinx,cosx,ln(1x),(l x)m 的麦克劳林展开式将一些简单的函数间接展开成幂级数,会利用幂级数的性质求和。第六章第六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 1、多元函数、极限和连续 2、偏导数与全微分 143、复合函数与隐函数的微分法 4、偏导数的几何应用 5、多元函数的极值 说明和要求:-注:主要为教学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了解有界

31、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会求简单二元函数的极限。理解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掌握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掌握全微分的求法。会求隐函数(包括由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并会求它们的方程。会求方向导数。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掌握求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第七章第七章 多元函数积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 1、二重积分 2、三重积分 3、重积分的应用 说明和要求:-注:主要为教学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理解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

32、,了解重积分的性质,了解二重积分的中值定理。掌握二重积分(直角坐标系下、极坐标系下)的计算方法,会改换二重积分的次序。了解三重积分(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会用重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的体积以及曲面的面积等一些几何量。第八章第八章 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 1、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2、一阶微分方程 3、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 4、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说明和要求:-注:主要为教学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了解微分方程及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掌握变量可分离的方程、齐次方程及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会用简单的变量代换解一些微分方程。会用降阶法解下列方程:(略)。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

33、的结构定理。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并了解高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的结构。会求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它们的和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陈光曙等理工类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2.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 第五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制定人:童 翔 审核人:周友士 制定日期:2007 年 5 月 15Visual Basic 程 序 设 计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适用专业 全院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 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总 学 时 72 总 学 分 3(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一)本课

34、程的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 Visual Basic 的基础知识,了解面对对象的编程思想和,并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独立编制出各种基本的 Windows 实用程序。(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Visual Basic 的语言基础、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等知识,初步掌握可视化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原理,了解文件管理、图形与图像处理。(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 应用 CAI 课件及网络教学资源,课堂讲授,课后辅导。(四)考核方式(四)考核方式 考试 书面试卷和上机编程相结合,其中书面试卷占 60%,上机编程(

35、综合作业)占 4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总学时为 72 学时,其中理论课时为 54 学时,实验课时为 18 学时。教学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安排 备注 1 Visual Basic 概述 2 2 创建用户界面 4 3 Visual Basic 语言基础 4 4 算法基础及 VB 的基本语句 8 5 数组 8 算法设计 6 程序调试 2 7 文件 6 算法设计 8 过程 6 算法设计 9 图形及多媒体应用 6 综合作业 10 数据库操作及编程 6 综合作业 11 总复习 2 合计 54 二、大 纲 内 容 第一章第一章 Visual Basic 概述概述 16教学内

36、容:Visual Basic 简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基础;基于 Windows 环境下的应用程序的工作方式事件驱动;Visual Basic 的集成开发环境;创建 Visual Basic 应用程序的一般步骤;Visual Basic 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操作。说明和要求:掌握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熟悉 VB 集成开发环境和 VB 可视化编程的步骤;了解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本章重点是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的概念;难点是 VB集成开发环境,事件驱动的编程方法。第二章第二章 创建用户界面创建用户界面 教学内容:创建窗体;Visual Basic 的常见控件;制作菜单。说

37、明和要求:掌握窗体和常用控件如文本框、标签、命令按钮、列表框等属性、方法和事件,下拉菜单的设计;熟悉窗体的界面设计。本章重点是文本框、标签、命令按钮、列表框等属性、方法和事件掌握和应用;难点是将这些对象在处理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三章第三章 Visual Basic 语言基础语言基础 教学内容:Visual Basic 程序代码的组织方式;代码行的书写规则;Visual Basic 的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Visual Basic 公共函数。说明和要求:掌握 VB 的常用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运算符和表达式的应用,常用内部函数的调用格式和功能;熟悉程序代码的组织方式和书写规则,不同类型

38、的常量表示。本章重点是 Visual Basic的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Visual Basic 公共函数;难点是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Visual Basic公共函数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四章第四章 算法基础及算法基础及 Visual Basic 的基本语句的基本语句 教学内容:算法及程序设计基础;赋值语句及 InputBox、Msgbox 函数;分支结构与分支结构语句;循环结构与循环结构语句;程序示例。说明和要求:掌握 IF-Then 分支语句和 SELECT CASE 多分支语句的格式,Do.Loop 语句、For.Next 语句的格式,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熟悉赋值语

39、句的使用,Inputbox、Msgbox 函数的格式和功能;了解算法及程序设计基础。本章重点是三种基本算法的设计应用;难点是如何将一般问题归纳成三种基本算法。第五章第五章 数组数组 教学内容:数组的概念;数组的基本操作;动态数组;控件数组;程序示例。说明和要求:掌握数组的概念,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的定义和引用;熟悉数组的输入、输出以及常用处理的程序设计方法;了解控件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本章重点是数组的概念;数组的基本操作;动态数组;难点是如何将数组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第六章第六章 程序调试程序调试 教学内容:程序调试的基本概念;程序调试。说明和要求: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概念;熟悉常用调试工具的使用。本

40、章重点是程序调试的基本概念;难点 17是程序调试方法。第七章第七章 文件文件 教学内容:文件管理控件;文件处理;顺序文件;随机文件处理;二进制文件。说明和要求:掌握文件管理控件的常用属性、方法和事件,顺序文件的打开和读写方法;熟悉三个文件管理控件同步的设计;了解随机文件和二进制文件的打开和读写。本章重点是顺序文件的打开和读写方法;难点是文件的操作方法。第八章第八章 过程过程 教学内容:Sub 过程;Function 过程定义;过程调用;参数的传递;递归过程;变量的作用域;程序示例;多窗体程序设计。说明和要求:掌握 Sub 过程、Function 过程的定义、调用和程序设计,参数按值传递和按地址

41、传递的区别;熟悉变量的不同作用域的定义和使用;了解递归函数的定义和调用,多窗体程序设计方法。本章重点是 Sub 过程,Function 过程定义,过程调用,参数的传递,变量的作用域;难点是参数的传递,递归过程,变量的作用域。第九章第九章 图形处理及多媒体应用图形处理及多媒体应用 教学内容:图形处理;多媒体应用 说明和要求:了解 VB 的常用绘图方法,常用图形控件和多媒体控件的使用。本章重点是常用绘图方法,两个多媒体控件;难点是圆弧等绘图,多媒体控件属性。第十章第十章 数据库操作及编程数据库操作及编程 教学内容:数据库基本知识;数据库的建立;数据控件;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数据处理;ADO 数

42、据访问;MIS 系统程序设计。说明和要求:了解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数据库的建立、数据控件及结构化查询语言的使用。本章重点是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数据处理,ADO 数据访问;难点是 data 等控件属性,ADO 数据访问。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牛又奇,孙建国.新编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7 2 牛又奇,朱巧明.新编 Visual Basic 学习指导.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4 3 刘炳文,杨明福,陈定中 二级教程-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4 龚沛曾,陆慰民,杨志强.Vis

43、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修订:王郁武 审核人:韦相和 修订日期:2007 年 5 月 18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 明 适用专业 全院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 总 学 时 36 总 学 分 (一)实验目的、要求(一)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机制,熟悉 VB 的集成开发环境,掌握简单的 Windows 应用程序的开发。(二)实验内容的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二)实验内容的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 Visual Basic 的基础知识、Visu

44、al Basic 的语言基础、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变量与过程的作用范围、文件管理、图形与图像处理等。(三)考核方式与要求(三)考核方式与要求 上机考核(四)实验项目与时数安排(四)实验项目与时数安排 序号 实验名称 教学时数 备注(课后)1 Visual Basic 基本操作 2 2 2 界面设计 2 2 3 菜单设计 2 2 4 简单程序设计(顺序)2 2 5 简单程序设计(分支)2 2 6 简单程序设计(循环)4 4 7 数组 4 4 8 控件数组 2 2 9 Visual Basic 程序调试 2 2 10 文件 4 4 11 过程 6 6 12

45、递归调用、参数传递和变量作用域4 4 合计 36 36 二、实 验 内 容 实验一实验一:Visual Basic 基本操作基本操作 1、VB 集成开发环境 2、创建一个可执行应用程序 3、建立一个登录窗口 4、交换两个文本框中的内容 19说明和要求:掌握建立简单的 VB 应用程序的步骤,在属性窗口中设置控件属性的方法;熟悉 VB 的集成开发环境;了解 VB 程序代码的形式。实验二实验二:界面设计:界面设计 1、将标签框中的文字按指定字体效果显示 2、编制程序对输入成绩进行判断 3、列表框程序设计 4、定时器的使用 说明和要求:掌握常见控件的属性、方法的使用,常用事件过程的设计,在代码中设置属

46、性的方法;熟悉VB 界面设计。实验三实验三:菜单设计:菜单设计 1、菜单编辑器的基本操作 2、下拉式菜单设计 3、设计弹出式菜单 说明和要求:掌握下拉式菜单的设计方法;熟悉菜单编辑器窗口的操作技术;了解弹出式菜单的设计方法。实验四:简单程序设计(顺序)实验四:简单程序设计(顺序)1、变量的定义 2、运算符、表达式的使用 3、常用函数的用法 4、求圆面积和周长 说明和要求:掌握变量的定义,运算符、表达式和常用公共函数的使用,简单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熟悉代码的书写规则,VB 中各种类型常量的表示和使用;了解模块的基本概念。实验五:简单程序设计(分支)实验五:简单程序设计(分支)1、登录程序设计 2

47、、货币兑换程序设计 3、运费计算等 说明和要求:掌握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熟悉双分支、多分支结构的语句格式。实验六:简单程序设计(循环)实验六:简单程序设计(循环)1、编制程序判断素数 2、计算表达式 3、逆序输出字符串 4、字符串的加密和解密 说明和要求:掌握循环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常用算法的程序设计思想;熟悉 Do-Loop 型循环、For-Next 型 20循环的语句格式。实验七:数组实验七:数组 1、矩阵的输入和输出 2、判断完数 3、数组排序 4、求矩阵的对角线、靠边元素和 5、杨辉三角形等 说明和要求:掌握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数组的输入、输出以及常用处理的程序设计;熟悉数

48、组函数、语句的格式和使用。实验八:控件数组实验八:控件数组 1、创建控件数组 2、设计英文短语加密和解密的程序 3、计算器的设计 说明和要求:掌握控件数组的设置,控件数组事件过程的设计;了解运行时动态增加数组元素的语句和方法。实验九:实验九:Visual Basic 程序调试程序调试 1、常用 VB 程序调试方法 2、求级数和 3、求三角形面积 说明和要求:掌握VB常用的程序调试工具的使用;熟悉程序断点的设置;了解利用“调试”窗口跟踪变量中间结果的方法。实验十:文件实验十:文件 1、文件管理控件的建立和使用 2、顺序文件的设计 3、随机文件的设计 说明和要求:掌握文件操作相关控件的属性和相关事

49、件过程的设计,顺序文件的打开和读写的程序设计;了解随机文件的打开和读写的程序设计方法。实验十一:过程实验十一:过程 1、运动员名次处理 2、数组的合并排序 3、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4、验证歌德巴赫猜想等 21说明和要求:掌握通用子过程和函数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数组作参数的程序设计;熟悉 Sub 过程和 Function过程的定义和调用方法。实验十二:递归调用、参数传递和变量作用域实验十二:递归调用、参数传递和变量作用域 1、递归过程设计 2、有参过程的设计及执行 3、不同作用域的变量使用 说明和要求:掌握参数的值传递和地址传递的区别和联系,过程级、窗体级和模块级变量的定义和使用;熟悉递归过程的编

50、制和调用方法。三、实 验 教 材 和 主 要 参 考 书 1、牛又奇,孙建国.新编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7 2、孙建国,海滨.新编 Visual Basic 实验指导书.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9 3、龚沛曾,陆慰民,杨志强.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4、牛又奇,朱巧明.新编 Visual Basic 学习指导.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4 5、刘炳文,杨明福,陈定中 二级教程-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修订:王郁武 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