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9718729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pdf(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财政学对象(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财政概念一、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1)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国家(政府)的分配行为。因此,财政活动的主体就是国家或政府。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基础,国家(政府)是财政产生的前提。2)公共财政的含义和精神实质P13第二节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1.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是由市场供给用于满足个人需求的商品和服务。食品、衣服、房屋、汽车等。对于私人物品而言,产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的总和,这意味着私人商品具有可加性和可分割性。即:私人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排他性:私人物品的产权所有者拥有享用该物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

2、物品之外;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他人来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竞争性: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的边际成本也相应增加。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他人消费的数量。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由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自主生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2.公共物品是“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的对立物,指的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与私人物品的私人的、单个的消费性质不同,公共产品具有联合的、共同的消费性质。存在形态:普遍广泛存在,诸如国防、社会治安、政府管理、路灯、垃圾清理、防洪堤坝、道路、桥梁、下水道公共产品的特征共同消费性

3、是决定是否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两个特性:(1)非排他性。即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不管该提供者是否愿意让他人消费该产品,在产品效应覆盖的范围和区域内,任何人都能够“消费”该产品,都能够享受该服务。原因: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要想不让某人消费该产品,或者是技术上做不到,或者是阻止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成本费用过于昂贵也实际上不可能。这点,与私人物品所具有的消费时的排他性,即物品只能由提供者或购买者自己个人消费,而可以不让他人参与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非竞争性: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公共物品时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每个消费者都可以从该物品中获得利益,在自己获得利益的同时,并不妨碍他

4、人从中获得利益,消费者自己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换言之,新增消费者引起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则该产品效应覆盖范围和区域内的消费者人数多寡,与该产品的数量和成本变化无关。相反,私人产品具有的消费时的竞争性,即某一消费者对于某一产品的消费,其他人便不能同时消费该产品,或者说新增消费者必须增加该产品的供应量,否则就得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消费量的特点,也是形成鲜明对比的。3、公共物品的分类(1)纯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如:国防、外交、公共秩序、路灯、等niijjXX1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42 页 -(2)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即具有一

5、定排他性或竞争性的商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征。公共资源:竞争性;非排他性如:海中的鱼、山林、矿藏、野生动物等由于公共资源经常被过度开发和使用,这种的现象在西方称为“公地悲剧”。俱乐部产品:非竞争性;排他性如:桥梁、高等教育、医疗、通讯等4公共产品导致市场失效P275.免费搭车者(Free-Rider)问题 P27(二)公共需要与私人的个别需要相对应。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这种需要不是个别需要的总和,而是共同利益,具有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公共物品是从供给方面表达,公共需要是从需求方面表达。第三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政府和市场关系与财政学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

6、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P19划线句+P21 蓝笔记句二、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一)市场效率:指完全竞争状态下所达到的帕累托最优效率。市场系统=家庭+企业+政府1.市场机制:P21 其核心是包含价格竞争的竞争机制。市场机制主要是通过市场价格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均衡,来解决以下的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生产的内容将最终决定于两大因素:“消费者和技术”。如何生产?取决于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市场的供给与需求。2.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效率较高P21(二)市场失灵1.含义 P22 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P22(5 点)(1)垄断产量达到较高水平规

7、模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垄断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市场丧失效率(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影响公平竞争市场失灵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体系不会有效率地运作,导致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柠檬市场”)的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失效: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问题主要有:公地悲剧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私人产品:有竞争性也有排他性公共资源:有竞争性也有非排他性俱乐部产品:有非竞争性但有排他性纯公共产品:有非竞争性也有非排他性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2 页,共 42 页 -(1)逆向选择。它是因为信息的事前不对称引起的问题。即在签订合同或从事交易之前,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使得事物或活动的某些特征被隐藏,误导了相关经济主体,作出与交易另一方的期望截然相反的选择。(2)道德风险。它是在合同签订之后才发生的问题。这一问题所对应的是隐藏行为。诸如保险市场,人们的财产一旦买了保险,可能就不会那么小心保管和使用,该财产的丢失与损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这种行为就是道德风险问题。(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含义P22 头顶(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 公共物品)正的外部效应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得不到应有效益补偿市场失灵负的外部效应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没有付

9、出应有的代价进行补偿市场失灵外部性造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市场)价格,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损失。(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经济要素分配形成收入差距市场失灵定义:所谓收入分配不公,指的是特定时期内与当时社会公认的公平准则不相符合的收入、财富和社会福利的分布状态。出现原因:收入分配不公状态,是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必然出现的结果。但这种状态本身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结果,而不是市场低效或无效配置资源的产物。作为市场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的一种状态,也是市场失效。它不同于前述四类市场失效的不同之处在于,前四类市场失效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产生的,而这类

10、市场失效则是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产物。(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过度竞争供求失衡的反复市场失灵市场经济在其自发运行中,总是呈现出一种波浪型的周期循环起伏状态。这种不稳定状态,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有着很大的共性。在外部性效应覆盖的范围和区域内,也具有共同消费性,即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不管外部性的受益(害)者是否愿意,其外部影响是无法拒绝的。因此,外部性现象与公共产品现象密切相关,它实际上是公共产品的一种特例。对于外部性问题的分析,大体上可以归入准公共产品问题中。但外部性又不同于公共产品:(1)公共产品本身就是正产品,而外部性则不过是私人或企业活动的副产品和伴生物,是他们提供私人产品过程中附带产

11、生的;(2)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以提供公共产品为目的,而外部性产生者的活动目的,则是提供私人产品。通常来说,外部性的产生是非故意的。外部性导致市场失效如同公共产品一样,外部性也具有共同消费性,决定了它的市场失效。但外部性活动的私人消费与共同消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混杂的特点,决定了其市场失效与公共产品是不同的。这样,市场机制无法将资源配置于纯公共产品上,却可以配置于外部性产品上,两者之间存在的是市场配置无效和低效的差别。一般来说,具有外部性的产品本身也是私人产品,能够通过市场提供并收取价格。不过,此时市场价格评价的仅是其产品的效用,而不包括外部给社会带来的成本和利益。外部性产品的边际私人成本和边

12、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的不同,导致市场价格的扭曲和不完全而出现市场失效的结果。正外部性: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而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负外部性: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而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既无消费的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这类物品一旦向某些消费者提供,就很难或者不可能将其他人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同时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量。与公共物品相伴随的是“搭便车”(Free Rider),即不用付费而消费物品。如果一个人可以不购买就能消费一种物品或服务,私人企业就不会有提供该产品的积极性,造成市场对公共名师资料总结-精

13、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42 页 -主要是以物价的跌胀、失业率的升降以及经济增长率的高低等症状表现出来的。经济时而过冷时而过热的状态,尤其是周期性出现经济危机的状态,如同社会分配不公一样,也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结果,也是市场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的一种状态,因而也是市场失效的表现。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则是宏观经济意义上的市场失效。总之,上述市场失灵状态,都是在肯定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市场又天然无能为力的前提下得出的。如果不能克服这些市场失效状态,市场是无法正常运行的。这就必须寻求非市场的解决办法,要求政府及财政的介入。市场失灵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和合理的依据。市场失灵就成为财政

14、存在的经济根源。三、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一)政府的经济作用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性作用更能够表达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支配性作用,更好地反映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二)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政府干预程度:与政府规模相联系(财政支出或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一般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提高,政府规模呈逐步上升趋势,达到一定阶段则相对稳定。国家差别: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

15、家,集权国家高于分权国家。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三)政府干预失效1.含义 P25 2.政府干预失效的根本原因和政府干预失效的具体原因:P24 25 第四节财政职能1.含义P15 头顶2.财政职能的界定:重点是弥补市场失灵(4 个职能)资源配置职能+P15 笔记(1)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和财政是为了弥补市场失效而存在的。这就是以政府的行政手段弥补市场机制,去克服资源配置上无效低效等问题。因此,资源配置是公共财政的首要职能。(2)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理由私人不愿意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本质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私人部门不愿提供。私

16、人不愿意消除外部性外部性:A 的行为给B产生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成本或收益。无论负外部性还是正外部性,都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表现。规模报酬递增所导致的垄断规模报酬递增: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实物产出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量增加的比例。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递减,而且边际成本曲线低于平均成本曲线,无法产生市场均衡点。(3)资源配置的内容:P15 笔记总值,财政机制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二者必须相互配合,互相协调,扬长避短,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收入分配职能+P16 笔记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42 页 -(1)收入分配的目标及判断经济公平:市场

17、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社会公平: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2)收入分配的手段和内容P17(1)通过税收对高收入者进行调节。如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等都有此作用。(2)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3)增加公共投资,创造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医疗机会等,实现机会公平。(4)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举办公共福利设施、社会服务等,提高广大社会公民生活质量。(5)规范工资制度。应纳入工资范围

18、的收入都应纳入,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1)经济稳定的涵义:伴随较低失业水平和较低通货膨胀水平的经济增长。(2)促进经济稳定的理由:依靠市场机制自身的调节,必然会使宏观经济的运行呈周期性波动状态。(3)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主要手段:P1718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1.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形式。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通过垂直相加求得。私人产品的需求和供给:有效提供私人产品的条件:每个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相一致,

19、并且都等于边际社会成本。纯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的公式P262.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1)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可以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一是政府;2)市场的运行机制 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因而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3)公共物品的特性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也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P38书本句子4)相对于市场机制而言,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一方面.另一方面.P38消费是联合的、共同的;一方面,非排他性特征使人们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产生隐瞒自己真实意愿的动机,即“免费搭车”现象;另一方面,非竞争性意味着新增

20、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而产品提供的效率原则要求按边际社会成本确定市场价格,零价格必然使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必须由政府介入。结论: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提供。2.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准公共物品的特征是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两种不同类型(1)第一类准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如有线电视,网络,收费桥梁、公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42 页 -两种提供方式:一种是公共提供,即政府征税弥补该桥梁成本,人民免费使用;一种是市场提供,私人提供,对过桥车辆收费弥补其成本。两种提供方式何者为优?-依据效益和成本+P39头顶(2)第二类是由外部效

21、应引起的,如基础科研成果在于判断外部效应的大小;如果外部效应很大,可视为纯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例如,基础科研对具有较大外部效应的准公共物品,采取混合提供;例如医疗保健,一部分由政府提供,一部分向就医者收费准公共物品有效提供:P39 第三段(4 个)3.关于公共物品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科斯(灯塔问题)我国关于公共物品私人提供问题实践:公路的“贷款修路,收费还款”方式;公共项目采取“BOT”方式;希望工程(PS:?BOT 模式P41)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结论:公共产品不一定要由政府提供。1)公共产品“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私人就不能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一般要由公共部门提供,

22、是因为私人或不愿意或无力提供某些公共产品,或者无法提供充足数量的公共产品。2)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的捐赠现象,就是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典型例子。3)中国的希望工程也是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范例。第三节公共生产与公共定价一、公共生产与公共物品提供1.公共提供:P41 2.公共生产:P41 3.公共提供公共生产4.P41 底下笔记二、公共定价1.什么是公共定价P42 1.(1)(2)(3)(1)公共定价的含义: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2.公共定价的范围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纯公共定价,即

23、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如能源、通信和交通等公用事业和煤、石油、原子能等基础产品行业)的价格;第二,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如金融、农业、高等教育和医药等行业)的价格。3.公共定价的目的:提高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保证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安定。4.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P43(3 个)无论是纯公共定价还是管制定价,都涉及到两个方面,即定价水平和定价体系。(1)定价水平:是指提供每一单位的物品和服务的定价是多少。定价水平是依据正常成本加合理报酬得到的总成本。(2)定价体系:把费用结构和需求结构考虑进来的各种定价组合。5.自然垄断企业的公共定价边际成本定价法:不

24、太现实。此种定价方法使得消费者每消费一单位商品所付出的价格等于该厂商生产该单位商品的边际成本,即依据P=AR=MC决定供给量即价格。此时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不存在无谓的损失,社会福利达到最大。但是这种定价方法可能造成垄断厂商的经济损失,政府如果采取MC 定价法,长期而言,将使得垄断厂商的资本逐渐耗尽而破产,除非得到政府补贴。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42 页 -垄断定价法:政府通常不允许这种定价方法。是垄断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以MR=MC 决定供给量,再依据需求曲线决定价格的定价方法。缺点:产量少价格高,社会产生大量无谓的损失,且完全垄断厂商剥夺了

25、大部分的消费者剩余。平均定价法此种定价方法使得消费者每消费一单位商品的价格等于垄断厂商生产该商品的平均成本,即依据 P=AR=AC决定供给量和价格。这种定价方法保证垄断厂商可以赚到正常利润,又不会有亏损,是最容易为政府接受的定价方法。第四节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一、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P4445 的 1.2.3.3.财政支出效益VS 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P45 头顶笔记一是两者计算的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一样。微观经济主体:只需计算直接的、有形的所费与所得;政府:不仅要计算直接的、有形的所费与所得,还要分析长期的、间接的、无形的费用与所得;二是两者选优的标准不一样。微观经济主体的目标:利润政府的目

26、标: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4.财政支出效益内涵的三个层次(3 个)(1)财政支出的内源性效益:是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该财政项目直接产生的可计量的经济效益。如经济建设支出项目,支农支出项目;间接效益:是指某些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存在社会效益。如事业性支出项目,行政性支出项目)内源性效益:财政支出总量效益,是指对财政支出规模所产生的效益。包括财政支出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是否匹配、如财政支出占一国GDP的比重是否存在一个最优区间的问题(财政支出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财政支出结构效益:财政支出项目之间的组合效益。各类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是否合理,以期寻找一种最

27、优的结构模式。财政支出项目效益:是指具体支出项目所产生的效益,是支出效益的细化。(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指使用财政资金的公共部门在财政年度内的工作绩效。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部门在财政资源配置上是否合理并得以优化,财政资源使用是否得到相应的产出或成果;二是部门本身的工作绩效评价,如是否完成了既定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完成预算目标的财力保证程度。(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指使用财政资金的使用单位在财政年度内的工作绩效。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将一定时期内的总成本与总收益进行对比分析。+P45 47 书本内容该方法的基本要求,将项目的收益,包括内部收益和外部收益全部量化;同时

28、将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全部量化,然后比较其结果。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收益和成本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补充:(2)对公共项目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采用影子价格。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42 页 -许多与政府项目相联系的市场价格根本不存在,比如清新空气的价格、生命的价格、时间的价格、自然资源得以保护、生态平衡的价格;考虑到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在许多场合,市场价格不能反映相关产品的真实社会边际成本或社会边际收益。影子价格:(1)对可在市场上交易,但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真实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投入品,设计出一种新的能反映产品实际价值的价格,即影子价格(shadow

29、price)。(2)不少公共项目的产出品或投入品有价不实或无价可循的原因:项目的产品或服务在垄断市场上交易;存在因管制、税收或补贴而导致的价格扭曲;产品或服务具有外溢性(3)需要对价格进行调整,以反映真实的边际社会成本或边际社会收益。案例点评(1)本案例展示了公共支出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2)在进行公共工程成本一收益分析时,应区别真实的(或实际的)成本收益与货币的(或金融的)成本收益,对后者一般不予考虑,报告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3)在真实的成本一收益中,又要区别直接的与间接的、有形的与无形的、内部与外部的。(4)对成本收益要采用影子价格和贴现率予以折算。报告采用10社会折现率(即贴现率)是

30、从项目计划建设期内情况综合考虑的。(5)由于公共工程的成本收益的内容比较复杂,特别是一些成本收益项目不能货币化,人们的主观评价会有很大的分歧,所以,全国人大在决定是否批准三峡工程时,弃权、反对的票数比例比一般议案要高。2.最低成本法:亦称“最低费用选择法”。即指不用货币单位计量备选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最低成本作为择优标准的方法。适用于“成本容易计算而且效益不易衡量的支出项目”。+P47对应段落划线的内容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1.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P472.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的设计P48四、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种选

31、择,公共选择指的是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区别的集团选择。公共选择理论还对政府决策程序和选举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一、财政支出的内涵和分类的意义1.财政支出:是政府将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有计划地分配使用到各种用途上去的过程。通过财政资金的支出,满足整个社会再生产和公共部门等各方面活动的资金需要,从而为实现政府的各项职能服务。三、我国财政支出分类1.按照财政支出功能(政府职能)分类(1)2007 年前,按政府职能分类,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支出、文教科卫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国防支出、其他支出(2)2007 年以后我国财政支出分类: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P342

32、.按照支出经济分类实际上是按支出产生收益的时间分类可分为三类: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资本性支出: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如用于建筑厂房、购买机器设备、修建铁路和公路,建筑办公楼、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结果:形成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对当年及以后的经济产生影响。补偿方式:税收和国债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42 页 -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社会保障支出。支出特点: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补偿方式:税收净贷款3.按照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也就是按照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

33、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这种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政府是一个市场主体,一手交钱,一手接货(商品或者劳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2)转移性支出定义: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无偿地转移给社会成员所形成的支出。与此同时,政府没有取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只是将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重新分配。包括对居民的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转移支出对社会总供求、社会总储蓄,以及经济增长具有间

34、接的影响,即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3)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各自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就业以及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均衡有着直接的影响,并对收入分配产生间接的影响。转移性支出则相反。购买性支出: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所拥有的资金与市场上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商品与劳务相交换,直接增加了社会购买力,从而对社会生产、就业以及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均衡有着直接的影响;并对收入分配产生间接的影响。转移性支出:则是通过支出过程,将财政资金从政府转移到受领者手中,支出结果是资金所有权的转移。直接干预收入分配,受益人收入提高。对收

35、入分配有直接影响;但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以及社会总供需状况的影响,则是间接的,是要通过资金接受者的反应来实现的。(4)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关系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的比例关系受到一国政府职能的影响。一般来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较少直接参与生产活动,所以,购买支出所占的比重较小,但社会福利水平较高,转移支出所占的比重较大。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因为政府直接参与的生产活动较多,且公共设施基础较差,需要大量的政府投资,因此,购买支出所占份额较大。购买性支出比重大,财政偏重效率;转移性支出比重大,该国财政偏重公平。第二节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1.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

36、两类指标:绝对指标,如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额;相对指标,通常用相对相对指标来衡量财政活动的规模。财政收入占GDP(或 GNP)的比重财政支出占GDP(或 GNP)的比重2、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3 个)P51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42 页 -(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几乎所有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不论是绝对额还是相对额,近几个世纪以来都是不断上升的。从总体上来看,1930 年以前,各国的财政支出相对规模上升比较缓慢,以后开始加快,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财政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达到1/3 以上。各国经济学家试图对财政支

37、出不断增长作出解释,其中代表性的观点:1.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公共支出也将随之增加。+用两个因素解释P53 头顶此外,瓦格纳把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等方面的政府支出水平由它们需求的收入弹性决定,当人均收入增加时,财政支出中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也会大幅度增加,即随着经济中人均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的增长会快于GDP的增长。2.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也称之为“梯度增长理论”假定:政府喜欢多花钱,公民不喜欢多纳税,因而存在一个公民可忍受的税收水平,即税收容忍度。观点: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是说明财政支出超过 GNP增长的主要原因。主要观点:在

38、正常的时期,居民的税收容忍水平是稳定的,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的财政支出与GDP上升呈线性关系,从长期来看是一种渐进的增长趋势。当社会出现激变时,如战争、经济危机的出现,财政支出需要大幅提升。纳税人的税收容忍水平将会提高,整个政府财政支出在渐进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个台阶式的增长形态。替代效应当危急时期过去之后,政府不会轻易容许已经上升的税率降到原有的水平,私人也会因为遭受战乱之苦的缘故接受较高的税率,因此,政府财政支出水平虽然会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下降后的水平依然会比激变前高,在此基础上财政支出继续以稳定的方式向前发展。这种财政支出上升的规律,

39、即称为替代-规模理论。结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显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激变”时,财政支出会急剧上升,当这种“激变”时期过后,财政支出会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趋势水平。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用经济发展的阶段论来解释财政支出的增长原因,将财政支出划分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和转移支出,探讨了财政支出的增长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的财政支出特征:财政支出中用于公共投资部分比重很大,增长的速度也很快;对政府的公共性消费支出需求不大;转移性支出不大;原因:由于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直接影响私人部门生产性投资的效益,从而间接影响整

40、个经济的发展。而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收益小的特点,私人部门不愿意投资或者没有能力投资,因此需要政府提供,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经济发展中期阶段的财政支出特征:社会总投资以及政府投资的绝对数额是增长的,但政府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会趋于下降。政府用于教育、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增加,其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42 页 -重相应上升。用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转移性支出开始增加。原因:私人产业部门已兴旺,资本存量不断增加,私人企业和农业的资本份额增大,那些需由政府提供的具有较大外部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

41、所以政府对这一块的投资逐渐变缓。经济发展成熟期的财政支出特征: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对教育、文化、保健和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及GDP的增速。原因: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长,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私人消费形式将发生变化。伴随着经济增长,社会管理日益复杂,要求政府提供各种管理服务来协调和处理增长所引起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交通警力、控制污染、反托拉斯等等需求增加,引起政府各种管理费支出的增加,从而导致整个公共消费支出迅速增长。总结: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对政府投资的比例要求较高;而在经济起飞后,进入中期阶段,政府投资的比例会趋于下降;当经

42、济步入“成熟”阶段后又会上升。其增加与下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特定收入阶段和它对资本的要求。(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四)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宏观、微观、政治决策程序我国:政治决策对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变化以及最终形成最佳的稳定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P58第三节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一)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学说内生增长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该理论的基本思想: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教育、培训及职工再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开发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生产性公共投资的增加也有助于

43、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因此,生产要素积累的收益率不会发生递减趋势,长期增长率将大于零。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将原来认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外在要素内在化。人们将此种理论成为“内生增长理论”。生产性资本、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活动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动力。这些因素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以及外溢效应,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属性。所以,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路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保障社会民生的长效机制要处理好和把握好财政支持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几种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事

44、业建设协调的关系。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财政支持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增加投入和制度建设的关系。第四讲财政民生性支出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42 页 -民生性支出的性质(书 P64 所有笔记)第一节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一)行政管理支出与国防支出的属性两者同属于民生性支出,是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使用后不形成任何资产。是两项基本的财政支出;两者是全社会消费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1.行政管理支出的定义和组成行政管理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是政府(政府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等政府部门)为行使其最基本的职能所必须花费的一项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包括

45、:三类科目P65 第三段按支出用途: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2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1)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规模:(2)行政管理支出的相对规模:行政管理支出的相对大小是指其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在一国的经济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政府行政管理支出过多必然会导致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过重,从而使微观资源配置发生扭曲。所以行政管理增长速度应小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这样才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3.行政管理支出的特点: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规模不断增长,但相对规模,即行政管理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应该是下降趋势。(1)我国行政管理费居高不下的原因?从财政供养人员与GDP之比看,中国为39 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

46、达国家;中国公务员人数太多,官民比例失调;三公经费支出庞大4.影响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因素P66政府职能:关键因素机构设置:新旧叠加的结果自然是行政管理支出的增加。5.行政管理费的控制1)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控制行政管理经费的前提条件。2)参照各国的经验,对行政管理费的绝对规模或相对规模规定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指标,并由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审计局进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和立法监督。3)财政部门本身必须对行政管理费加强考核和监督,主要是适应行政机构改革,规范行政管理费的范围,完善行政经费的定额和考核办法,坚持支出程序,加强检查监督,走向法制化、规范化。4)最终还是要通过正常的程序的来完善和解决。需要进一

47、步完善政治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透明度,公民也能得到充分信息并实施有效的监督。(二)国防支出P69第二节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一、教育、科技支出和医疗卫生的属性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生产性劳动:凡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非生产性劳动:除此之外的劳动,皆为非生产劳动。投入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而且从事这些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还须消耗物质财富。所以,根据这一标准,用于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事业费属于非生产性支出。二、教育支出1.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1)教育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正外溢性。具体表现:教育是高素质劳动力的来源。教名

48、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2 页,共 42 页 -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尽管教育也有一定的负外溢性,如提高犯罪技能等。但总体说来,教育的正外溢性大大高于负外溢性,这是近现代国家大体上都必须大力介入教育,直接为教育提供大量经费的根本原因所在。(2)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初级教育:小学、初中(外部效应很明显):多数国家通过宪法规定对初级教育规定若干年的义务教育。(背 P72 橙色的部分)基于上述理由,世界各国只有有财政实力,均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义务教育,由政府办学校,通过法律强制要求家长送适龄的孩子入学接收教育。高层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49、两面性:高层次的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人才,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层次的受教育者得到的利益是内在化和私人化的参照的例子,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不由政府全包,私立高校众多,这就打破了教育资源的垄断,实现了办学资源的多元化,所以政府能够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基础教育。2.我国教育经费的规模、结构和效率P73(1)教育经费规模偏低。我国的教育投入水平,还低于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我国教育经费在初级教育、中级教育和高级教育之间分布的级次结构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忽视初级教育,特别是农村的普及教育长期处于落后境地。教育投入改革的方向:政府应该承担公共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义

50、务教育;而高等教育应该更大范围地、更多地向市场开放。可参照的例子,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不由政府全包,私立高校众多,这就打破了教育资源的垄断,实现了办学资源的多元化,所以政府能够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基础教育。三、科学技术支出(一)科学研究的性质1.科学研究具有外部性基础性科学研究:关于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如基因工程、环境污染治理、地震、等;对整个国家或社会都有作用,是以提高整个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的研究。基础性科学研究的外部性通常是无法用货币来计算的,实际上也难以用货币衡量其收益。应用性科学研究:研究的方向性强,目的性明确,与实践活动的关系密切,且直接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