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39380507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同步训练)1.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时,“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论政宽猛,否定了“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秘密法。下面政治主张中,与子产的观点相吻合的是A.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 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2.某学者说:“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这表明A.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B. 官吏监察日益严密C. 贵族政治完全消失D. 行政效率逐渐提高3.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

2、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寿终正寝”的标志性事件是A. 汉代设中朝B. 唐代设三省C. 宋代设副相D. 明代废丞相4.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A. 与商贵族共掌天下B. 拉拢并控制商贵族C. 巩固中央集权体制D. 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5.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A. 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 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

3、作C. 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 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6.2009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有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 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B. 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路畅通C. 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D. 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7.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A. 独尊儒术已成定势B 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C. 文官阶层主导立法D. 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8.明朝张居正评价秦

4、朝时说:“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这里强调的是秦朝A. 延续了先秦历史传统B. 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制度C. 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D. 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统一9.荀子曾亲历秦国并记载说,秦国百姓质朴,“甚畏有司”,“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奸邪)”,士大夫“不比周,不朋党”,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荀子记述表明当时的秦国A. 倡导以仁义礼制治天下B. 吸收了道家治国思想C. 重视运用法律治理国家D. 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10.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士的社会地位提高,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

5、和老师的尊称。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节葬”、“节用”B. 孔子主张“仁”与“礼”,“礼”是其思想的核心C. 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以自苦为极”D. 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天行有常”11.对下栏材料所反映的主张解读准确的是A. 老子将万物本原归结为“道”B. 孔子主张“性本善”“有教无类”C. 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D. 荀子从人性出发,主张隆礼重法12.郭希汾在中国体育史中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体育最为发达,“尚武之观念,遂深入于人心,忠勇义侠之士,蔚然为一代之光,则政治为之也。”郭希汾认为当时体育发达的主要原因是A.

6、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C. 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D. 诸侯王重视体育娱乐13.唐代柳宗元说:“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郡县制14.公元前651年,管仲在葵丘会盟并发布文告,其文告中有“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干国事”等内容;唐律疏议户婚中规定:“诸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三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其变化表明A.妇女地位低下B.法律取代了礼教C.宗法观念的强化D.礼乐制度的崩溃15.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夏朝B.西周C.秦朝D.东汉16

7、.某学者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这一制度”是指A.郡县制度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D.三省六部制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以“封建”与“郡县”为历史性标识的两种政治体制,其间的重大区别,今人据以判断的视域自然要比古人宽阔得多。萧公权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概括为两项,言简意赅:“秦灭六国为吾国政治史上空前之巨变。政制则由分割之封建而归于统一之郡县,政体则由贵族之分权而改为君主之专制。”第二项之中,实还包含有另一要项,即赵翼在廿二史记借“汉初布衣将相之局”所申述的由“世侯世卿”,改

8、为中央政府任免的“流官制”。摘编自王家范重评明末“封建与郡县之辨”材料二 在西周的存续期间,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采取了有效的统治政策。如对西部管理贯穿西周统治始终,早在周文王的时候,通过“伐犬戎”“克密”“伐崇”基本扫除了西部的不稳定因素,并通过分封将这些地区纳入西周的统一之下。汉初在政治体制上部分地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但面对当时形势,又不得不重拾分封制。回顾汉初半个世纪的历史,即从公元前202年汉朝初立到公元前154年平定“七国之乱”,汉王朝一直为分封制所困扰,正如当代文学家吕思勉说:“封建者,过时之制也。汉初用之,虽一收夹辅之效,然其势终不可以复行。”摘编自尚绪芝西周、汉初分封制比较(1)

9、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重要的政治制度,并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特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分封制与汉初的封国制有何异同。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实施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转型。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材料二:对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观点二

10、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材料三:为了解决当时的“积贫”问题,王安石的指导原则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就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中小工商业者发展,从根本上巩固并扩大税源;强迫逃避税负成性的大地主大商人和特权阶层多交税费,强迫原来不承担差役的市民、未成丁、单丁、女户、佛寺道观和官员家庭交纳免役钱。摘编自姜锡东“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得失材料四:1902年,清廷颁布新学制,启动教育近代化改革。对历史教育在新学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主持制定奏定学堂章程的张之洞指出:

11、“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而后以西学授其知识,练其艺能”1904年,清政府在教育改革的分章程中将历史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确定为“尤宜多讲本朝仁政”,使学生知晓本朝“列圣德泽之深厚”。与清廷教育改革大略同步,梁启超、章太炎等知识分子掀起了“史界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梁说:“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碟;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唯阐发“民族英雄”的光辉事迹,激发国人“民族情感”,实施“民族主义救中国”。于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抗元死节的文天祥,晚明反清志士史可法、郑成功都被纳入民族英雄的范畴。于是

12、,晚清官方宣扬“本朝列圣德政”的历史教育被彻底淹没在民间“史界革命”的大潮中。据腾讯历史转型中国第39期:史界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经济和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3)根据材料三中王安石变法是如何解决“积贫”问题的。试卷答案1.A【详解】题干材料否定秘密法,通过将刑书铸在鼎器上,强调法治的作用,可知其属于法家思想,与“一断于法”思想一致,A项正确;荀子的唯物论思想“天行有常”强调自然规律,“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属于孔子的儒家思想, “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属于墨家思想,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3、。2.A试题分析:平民的流动性扩展到政府结构,主要是通过选官制度完成的,由先秦的世官制到察举制,而最终到科举制,故A项正确;平民流动与政府构成和官吏监察无关,故B项错误;贵族政治完全消失,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平民流动性与行政效率提高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3.D【详解】“寿终正寝”即这项政治制度完全消亡,“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此前六部由三省管理,直接向三省负责。而三省的长官皆为宰相,因此宰相制度被废除后,六部就直接向皇帝负责,故选D;汉代设置中朝是为转移宰相的决策权,A选项排除;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是为了分散相权,B选项排除;宋代设置副相是在

14、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割相权,C选项排除。4.B试题分析: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分析材料,西周分封商代奴隶主贵族主要是他们的权势及其后裔仍有较大影响力,在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则是为了加强防范。本题

15、选B项。A选项错误;C选项当时还没有这种思想;D选项错误,专制制度当时并不存在。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5.C【详解】根据材料“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迹”“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江西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的作用,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C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江西新干出土的青铜农具,没有体现青铜农具最早出现的地区,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土于江西新干,A项错误;根据材料“更无使用之痕迹”等信息可知,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是否有利于精耕细作的

16、结论,B项错误;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6.A【详解】根据材料中西汉时期西域地区的屯田、官署遗址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故A项正确;材料中是在西汉发现屯田等遗址,说明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丝路的畅通,故B项错误; 材料中只是涉及到发现西汉的一些遗址,不能说明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涉及民居、防御性建筑等,并未说明汉代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故D项错误。7.B春秋中的事例、长孙无忌用的经、义均体现了儒学理念,而这些事例、经、义却具有和法律等同的效力,反映的本质问题只能是儒学理念渐趋法制

17、化,故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仁政思想”,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儒家思想的影响分析解答。8.B【详解】秦朝开创了以一套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且“至今守之以为利”,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故选择B;秦朝没有延续先秦的分封制等历史传统,排除A;秦朝为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焚书坑儒”,后世没有“守之以为利”,排除C;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与材料“创制立法”不符,排除D。9.C【详

18、解】根据材料“甚畏有司”“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奸邪)”“不比周,不朋党”等信息可知,体现了商鞅变法后秦国百姓、百吏、士大夫、朝廷的状态,表明商鞅变法重视运用法律治理国家,强化了对百姓、百吏、士大夫的控制,C项正确;商鞅变法时期通过运用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以仁义礼制治天下,A项错误;道家治国思想强调无为、顺其自然,而商鞅变法时期通过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运用道家思想,B项错误;秦国统一全国后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并且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秦国重视运用法律治理国家,没有体现确立君主专制制度,D项错误。10.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

19、故选C;墨子主张“节葬”、“节用”,排除A;“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排除B;荀子主张“天行有常”,排除D。11.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主张“性恶论”、“礼法并重”是于荀子的观点,其从人性出发主张通过礼法实现国家大治,D选项符合题意;老子的“无为”、孔子的“德政”和法家的“法治”均不符合题意,ABC三项错误。12.B【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体育最为发达”“尚武之观念,遂深入于人心,忠勇义侠之士,蔚然为一代之光,则政治为之也”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时期是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国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脱颖而出,因此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是导致尚武观念深入人心的主要原因,B项正

20、确;百家争鸣是指这时期在社会上有不同思想主张和学派流行,与这时期体育发达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是这时期体育发达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C项错误;这时期体育发达的主要原因是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即是兼并战争的需要,而不是体育娱乐,D项错误。13.B【详解】根据材料“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等信息可知,西周时期通过分封土地和人口给同姓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因此材料中体现的制度是分封制,B项正确;禅让制是指统治者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材料内容体现了分封制,而不是禅让制,A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分配权力的体制,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分封制,没有体

21、现宗法制,C项错误;郡县制是中央管辖地方的制度,西周时期还未实行郡县制,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郡县制,D项错误。14.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它规定了嫡庶长幼之别,假如以妻为妾等现象出现就破环了宗法制,从春秋时只是不允许,到了唐朝则有明确法律规定并有相对应的惩罚措施,可看出这是在强化宗法制原则,C项符合题意;在古代中国,妇女地位一直低下,A项不正确,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礼乐制度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崩溃,D项错误。故选C。15.C【详解】图中反映的是秦的三公九卿制,故选C;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夏朝、西周还没有

22、皇帝制度,排除A、B;东汉不实行三公九卿制,排除D。16.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制度具有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和皇位世袭的特征,这一制度是“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因此C正确;A属于地方政治制度,排除;BD属于中央行政机构,排除。故选C。17.(1)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主要特点:君权至上;地方集权于中央;官僚不得世袭,由皇帝任免。(2)同:目的都是为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分封了同姓子弟为王;诸侯国都有较大自主权。异:西周分封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汉初分封的对象刘姓皇族子弟,当时郡县与封国犬牙交错。西周的分封拓展了疆域,有利于巩

23、固统治,到后期随着诸侯国力量增强,周王室权威下降;汉初封国制导致了王国问题,为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18.(1)措施: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社会习俗方面:禁止父子及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家庭政策。(2)认识: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推动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了拓跋英勇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全盘汉化使得鲜卑贵族迅速腐化,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和活力。(3)措施:发展农业和中小工商业以扩大税源;强迫地主、富商和特权阶层交税;征收免役钱以扩大征税对象。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巩固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巩固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基础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基础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阶段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阶段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测评--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测评--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