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双基巩固一、选择题1.西汉建立之初,统治者推崇的治国思想是()A.法家思想B.墨家思想C.黄老无为思想D.儒家思想2.“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描述的是()A.秦亡教训B.汉承秦制C.文景之治 D.大定之治3.汉武帝在朝廷中建立了中朝,其意在()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加强对官吏的监察C.防止形成宦官专权D.避免外戚干预政治4.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
2、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5.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是为了()A.开辟丝绸之路B.拓展西汉的疆域C.建立与欧洲国家的直接往来D.配合对匈奴的战争6.汉光武帝刘秀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实施度田,并六次下诏释放奴婢。这些措施体现出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注重()A.扶植豪强地主B.强化中央集权C.休养生息D.遏制地方势力7.王莽时期的绿林、赤眉起义和东汉的黄巾军起义发生的相同原因是()A.阶级矛盾的激化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C.自然灾害的严重D.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发展8.下图中的著作是我国古代第一部()A.纪传体史书B.断代史史书C.民间
3、诗歌总集D.药物学专著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吴、楚七国反叛的爆发和平定,是西汉藩国割据势力恶性发展的最后溃败。反叛平定后,吴、胶东、菑川、济南、赵等国除。朝廷乘平乱的余威,免除了各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相。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藩国割据势力“恶性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说明其措施产生的重大影响。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察举制度初行时,郡国实行不力,有的郡不荐一人。为此,武帝于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冬十一月下诏严加督责,云:“朕夙兴夜寐,嘉
4、与宇内之士臻于斯路。故旅耆老,复孝敬,选豪俊,讲文学,稽参政事,祈进民心,深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经过朝臣商议,规定了严厉的处罚办法:“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朝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人才选拔制度产生的影响。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汉初,御史大夫晁错曾向汉文帝上论贵粟疏,提出:“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这一主张的实施()A.导致物价上涨
5、影响百姓生活B.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C.促使大量农民弃农经商D.背离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2.“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职官制度采取了秦制,在皇帝下同样设置了丞相、太尉等十二个朝臣;其二应是()A.继续以法家治国B.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C.重新建立了封国D.大力铲除异姓诸侯王3.汉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各项治国措施,其中动机与效果发生了明显矛盾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C.对匈奴的政策D.分封同姓子弟为王4.公元前122年,汉武帝颁布了“左官律”(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从当时的背景来看,汉武帝的这种做法很有可能是(
6、)A.显示中央对王国的重视B.歧视王国官员以减少其政治影响力C.“推恩令”后的补救措施D.提高王国官员地位以笼络各个王国5.下表为汉代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据此可知汉代统治者()皇帝举措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常员、三老、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下诏“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A.始终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B.通过教化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C.建立了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D.以实际行动否定了法家思想6.西汉时期,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的主张。其主张主要是为了()A.搜罗王国人才以削弱王国
7、实力B.完善荐举制度以巩固统治C.削弱地方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皇帝权力以遏制相权7.汉代,儒学从诸子百家之一迅速取得绝对优势,并从此成为古代中国的正统思想,主要是因为它()A.注重道德教化B.糅合了百家之长C.借助政府力量D.同教育密切结合8.汉武帝“在产盐区设盐官,雇工煮盐;又在产铁区设置铁官盐铁官统属中央的大农,盐铁官吏多用过去盐铁商人充任”。上述做法()A.加强了政府对市场的控制B.促进了民间盐铁经营的发展C.放弃了对商人的种种限制D.直接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9.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自叙中回忆他幼年时的遭遇时说:“会黄巾盛于海岳,山寇暴于并、冀,乘胜转攻,席卷而南。乡邑望烟而奔,城郭
8、睹尘而溃。”其回忆反映出黄巾军起义()A.因土地兼并盛行而爆发B.主要在沿海地区进行C.彻底改变了土地所有制D.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10.皇帝是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核心角色,但其权柄却也因此常被亲近者侵夺。东汉时期侵夺皇帝权柄的重要角色有()A.丞相和外戚 B.宦官和丞相C.外戚和宦官D.中朝和外朝11.“子虚上林都是大赋,是司马相如对辞赋的开拓和独创,表现了一代汉赋的新面貌。”这里“汉赋的新面貌”是指()A.铺陈排比,辞藻华丽B.语言通俗深刻C.现实感强D.形式朴实自然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
9、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材料二在西汉前中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作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2)根据材料二,
10、概括指出西汉中前期“求富”观念的内涵。(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13.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2015年),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1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
11、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摘编自孙行之海昏侯墓:穿越2 000年的石破天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双基巩固1答案:C解析: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推崇黄老无为思想,“与民休息”,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2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时间是“汉兴”,也就是西汉初年,涉及的人物包括“孝文”“孝
12、景”,特点是“与民休息”,结果是“黎民醇厚”,由此可知,题干材料描述的是文景之治,C项正确。3答案:A解析:汉武帝设立直接由皇帝掌握的中朝,参与朝政决策,三公九卿逐渐演变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皇权加强。4答案:B解析:山东东部是齐国之地,工商业发达,得“鱼盐之利”,而西汉中期,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故B项正确。5答案:D解析: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是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进而稳定边疆秩序。6答案:C解析:题目中的措施,实际上都是休养生息政策的表现,反映了黄老无为思想。7答案:A解析:绿林、赤眉起义和黄巾
13、军起义都是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8答案:D9参考答案:(1)汉初统治者实行郡国并行制,纵容王国势力的发展;王国本身拥有较大的权力,是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2)措施:免除诸侯王的行政权力;削减王国官吏。影响:削弱了王国势力,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为王国问题的彻底解决奠定了基础。10参考答案:(1)自下而上举荐;孝、廉是举荐的基本标志;举荐与官员政绩考核相结合。(2)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为西汉盛世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素养提升1答案:B解析:题干中晁错认为应该把吸引民众重视农业作为当时的首要任务,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提高粮食的价格,对于能提供粮食者
14、实行奖励。这一主张的实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答案:B解析:秦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央官制,二是地方行政。汉朝对秦地方行政制度的继承就是把郡县制作为基本的地方行政制度。3答案:D解析:汉初分封同姓子弟为王的原因是借鉴秦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希望以此巩固西汉的统治,结果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汉景帝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故D项正确。4答案:B解析:汉武帝曾颁布了“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实力。以这个背景为依托,“左官律”也是打击王国力量的举措。故选B项。5答案:B解析:汉高祖以推举
15、三老倡导“修行”,汉文帝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人进行“嘉奖”,汉武帝倡导“劝学”“举遗兴礼”,这些做法实质上都是通过倡导、劝勉的手段,统一人们的思想,造就忠于封建王朝、恪守封建纲纪伦常的社会风气。6答案:B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董仲舒提出了把察举制制度化的要求。察举就是为中央选拔人才,以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统治。7答案:C解析:儒学形成独尊局面,主要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推广。8答案:A解析:汉武帝设置盐官、铁官,由中央统一管理盐铁的大农经营,确立了盐铁官营的政策。这一政策加强了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加强了对手工业者的管理。故选A项。9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席卷而南
16、”“乡邑望烟而奔”反映了黄巾军掠地攻城,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10答案:C解析:东汉后期出现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外戚和宦官是威胁皇权的重要角色,C项正确。11答案:A解析:西汉的辞赋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因此,A项正确;“语言通俗深刻”“形式朴实自然”都是汉代乐府诗的特点,排除B、D两项;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12参考答案:(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成效: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2)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3)“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西
17、汉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13参考答案: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汉朝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政治上,高等级墓葬规格和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体现了海昏侯尊贵的政治地位。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虽然削弱了王国势力,但仍保留了诸侯王的尊贵地位,政治上诸侯王仍然享有诸多特权。经济上,10余吨五铢钱,说明了西汉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经过几代的休养生息,西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虽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但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还是得到了发展。青铜器、漆木器等证明了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高超,质量上乘。文化上,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体现了西汉音乐的文化传承、乐器铸造技艺的高超等。孔子屏风、成堆的简牍等,反映了汉朝儒学受到尊崇。汉武帝尊崇儒术,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尊儒学经蔚然成风。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