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整体阅读指导.wps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39380184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WPS 页数:8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版】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整体阅读指导.wps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版】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整体阅读指导.wps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版】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整体阅读指导.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版】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整体阅读指导.wps(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整体阅读指导文言文阅读:整体阅读指导一、考纲要求一、考纲要求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部分所列“理解”的 5 个考点和“分析综合”的 3 个考点,主要针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规定如下: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部分所列“理解”的 5 个考点和“分析综合”的 3 个考点,主要针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规定如下:理解B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

2、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C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考情分析二、考情分析题干

3、及考点题干及考点题号题号卷别卷别题干题干考点考点第 10 题第 10 题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卷、第 4 题第 4 题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断句断句第 11 题第 11 题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卷、第 5 题第 5 题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文化知识文化知识第 12 题第 12 题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卷、第 6 题第 6 题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4、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析综合分析综合第 13 题第 13 题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卷、第 7 题第 7 题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翻译1题型稳中有变。1题型稳中有变。分析综合题、翻译题,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变化。全国新课标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试题有了微调,删去以前的信息筛选题,增设了断句题,而且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以前均设有一道考查文言实词的单选题,替换为一道文化知识题,仍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各题题型及其针对的考点保持一致。全国新课标卷、第 10 题仍旧是断句题。 考分析综合题、翻译题,一直

5、沿用至今,没有变化。全国新课标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试题有了微调,删去以前的信息筛选题,增设了断句题,而且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以前均设有一道考查文言实词的单选题,替换为一道文化知识题,仍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各题题型及其针对的考点保持一致。全国新课标卷、第 10 题仍旧是断句题。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出现了实词考查单选题,说明这个考点依然要重点复习。试说明题型示例出现了实词考查单选题,说明这个考点依然要重点复习。2 “内” “外”兼顾,以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主。2 “内” “外”兼顾,以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主。选文是课本外的,但答案却能在课本内找到。断句题、翻译题,甚至分析综合题,皆体现出这一特点

6、。选文是课本外的,但答案却能在课本内找到。断句题、翻译题,甚至分析综合题,皆体现出这一特点。3始终坚持“浅易”原则。3始终坚持“浅易”原则。“浅易”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选文基本上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全国卷中宋史选文 9 篇、 明史选文 6 篇、 旧唐书选文 2 篇、 新唐书选文 1 篇、 北史选文 2 篇、 宋书选文 3 篇、 后汉书选文 3 篇、 新五代史选文 1 篇、 晋书选文 1 篇);第二,文章用词均为常用词;第三,文章均采用常见句式;第四,文章可在脱离写作背景的情况下读懂;第五,文章是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浅易”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选文基本上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

7、全国卷中宋史选文 9 篇、 明史选文 6 篇、 旧唐书选文 2 篇、 新唐书选文 1 篇、 北史选文 2 篇、 宋书选文 3 篇、 后汉书选文 3 篇、 新五代史选文 1 篇、 晋书选文 1 篇);第二,文章用词均为常用词;第三,文章均采用常见句式;第四,文章可在脱离写作背景的情况下读懂;第五,文章是典范的文言文作品。4特别关注点。4特别关注点。要特别注意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中沿用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这一考点。全国新课标卷、卷、卷古代文化知识题都契合了这一考点,使考卷中的“古代文化知识”试题在课程标准中得到正式确认。要特别注意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中沿用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

8、古代文化知识”这一考点。全国新课标卷、卷、卷古代文化知识题都契合了这一考点,使考卷中的“古代文化知识”试题在课程标准中得到正式确认。5考点全覆盖。5考点全覆盖。要提醒关注的是,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虽然只有 4 道小题,但是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考点的覆盖仍然是全方位的。不单独设虚词题、筛选信息题等,似乎遗漏了某些考点,但实际上这些考点在断句题、文化知识题、分析综合题和翻译题的考查中都有所体现。要提醒关注的是,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虽然只有 4 道小题,但是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考点的覆盖仍然是全方位的。不单独设虚词题、筛选信息题等,似乎遗漏了某些考点,但实际上这些考点在断句题、文化知识题、分析综合题和翻译题的考

9、查中都有所体现。【真题示例】【真题示例】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 “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 “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

10、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 “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 “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

11、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

12、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

13、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

14、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答题思路答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此处介绍王涣的出身、性格和爱好。 “好侠” 和“尚气力”为两个并列的动宾词组,故二者间应断开,排除 C、D 两项;同时,应注意“敦” 作“重视

15、”讲, “学” “习”在此处不是一个双音节词,分属上下句,故“敦儒学”前后应断开,再排除 A 项,故选 B 项。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此处介绍王涣的出身、性格和爱好。 “好侠” 和“尚气力”为两个并列的动宾词组,故二者间应断开,排除 C、D 两项;同时,应注意“敦” 作“重视”讲, “学” “习”在此处不是一个双音节词,分属上下句,故“敦儒学”前后应断开,再排除 A 项,故选 B 项。答案:B。答案:B。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16、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 “京” “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 “京” “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答题思路答题思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 京 师

17、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错误, “师”单独使用并不能指代国都。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 京 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错误, “师”单独使用并不能指代国都。答案:D。答案: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

18、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

19、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答题思路答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的能力。 “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与文意不符,文中“不得旋踵”的是“文武吏”而非任峻。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的能力。 “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与文意不符,文中“不得旋踵”的是“文武吏”而非任峻。答案:D。答案:D。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

20、荐之。(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答题思路答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作答时,要注意依据原文直译,并准确翻译得分关键词,比如第(1)句中的“辄” “荐”等,第(2)句中的“威风” “文理”等。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作答时,要注意依据原文直译,并准确翻译得分关键词,比如第(1)句中的“辄” “荐”等,第(2)句中的“威风” “文理”等。答案:答案:(1)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边为他建造一座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1

21、)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边为他建造一座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2)(任峻)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2)(任峻)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三、阅读指导三、阅读指导全国新课标卷对文言文的考查,其选文一直是“正史”中的古代人物传记。全国新课标卷对文言文的考查,其选文一直是“正史”中的古代人物传记。从历年高考选文来看,唐宋元明的传记文出现得比较多,传主或为文臣,或为武将,大部分位居高官,有不凡的业绩,而又贤良方正,道德品质堪称表率,多为有远见卓识、从历年高考选文来看,唐宋元明的传记文出现得比较多,传主或为文

22、臣,或为武将,大部分位居高官,有不凡的业绩,而又贤良方正,道德品质堪称表率,多为有远见卓识、刚正不阿、直言敢谏、关注民生、政绩卓著、清正廉明的官吏,是历史上具有正能量的人物。刚正不阿、直言敢谏、关注民生、政绩卓著、清正廉明的官吏,是历史上具有正能量的人物。阅读文言人物传记类文本时,可以根据传人记事的特点从以下三点入手解读:阅读文言人物传记类文本时,可以根据传人记事的特点从以下三点入手解读:1厘清脉络,锁定时间节点1厘清脉络,锁定时间节点人物传记有基本的规范:开头对传主作简单介绍,如姓名、字号、籍贯、官职升迁,有时还交代其祖上的情况;中间是生平履历和主要事迹、任职地点及变动、主要政绩、成就、特长

23、、性格特点,一般从其读书、习武、进入仕途写起,围绕官职变迁介绍其相应的功业事迹,反映人物的道德品质;结尾交代人物的结局,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人物传记有基本的规范:开头对传主作简单介绍,如姓名、字号、籍贯、官职升迁,有时还交代其祖上的情况;中间是生平履历和主要事迹、任职地点及变动、主要政绩、成就、特长、性格特点,一般从其读书、习武、进入仕途写起,围绕官职变迁介绍其相应的功业事迹,反映人物的道德品质;结尾交代人物的结局,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厘清文章脉络,抓住表现人物经历节点(时间节点)的词语比较关键,此类词语主要有以下三种:厘清文章脉络,抓住表现人物经历节点(时间节点)的词语比较关

24、键,此类词语主要有以下三种:2辨析褒贬,明晓“春秋笔法”2辨析褒贬,明晓“春秋笔法”人物传记以事实说话,事迹中蕴含了对人物的评价往往以道德评价为主,常常一字寓褒贬,即“春秋笔法” 。人物传记以事实说话,事迹中蕴含了对人物的评价往往以道德评价为主,常常一字寓褒贬,即“春秋笔法” 。概括分析题中,常常对传主的形象特点进行概括和评价,因此,明晓春秋笔法,更有助于理解文章,利于答题。概括分析题中,常常对传主的形象特点进行概括和评价,因此,明晓春秋笔法,更有助于理解文章,利于答题。3依据选项,扫清阅读障碍3依据选项,扫清阅读障碍分析综合题的四个选项(三正一误),基本上按行文的先后顺序设置,即每个选项对应

25、的是文章的一个层次。阅读中遇到“难解”或“不解”之处可先读分析综合题的四个选项,在原文中找到对应内容,通过一一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难懂的字词,快速疏通文意,又为解答分析综合题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了依据。分析综合题的四个选项(三正一误),基本上按行文的先后顺序设置,即每个选项对应的是文章的一个层次。阅读中遇到“难解”或“不解”之处可先读分析综合题的四个选项,在原文中找到对应内容,通过一一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难懂的字词,快速疏通文意,又为解答分析综合题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了依据。史传类文言文的行文思路有一定的模式,显示在结构方面的特点也相对稳定。史传类文言文的行文思路有

26、一定的模式,显示在结构方面的特点也相对稳定。四、备考指导四、备考指导第一步快速通读,厘清层次第一步快速通读,厘清层次初读后,应大致上厘清文本的层次。史传类文言文,其行文大多按时间顺序记叙传主的一生。一般结构模式见上文图示。初读后,应大致上厘清文本的层次。史传类文言文,其行文大多按时间顺序记叙传主的一生。一般结构模式见上文图示。第二步勾画业绩,解读品性第二步勾画业绩,解读品性史传主体部分,一般记叙传主一生中重要的事迹。这些事迹主要是为了突出传主的功德,表现传主的某些品格。而命题者命制的分析综合题,恰恰就是针对传主的生平事迹、功德品格的。因此,我们可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对这些事迹及与事迹有关的内容做

27、记号,史传主体部分,一般记叙传主一生中重要的事迹。这些事迹主要是为了突出传主的功德,表现传主的某些品格。而命题者命制的分析综合题,恰恰就是针对传主的生平事迹、功德品格的。因此,我们可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对这些事迹及与事迹有关的内容做记号,加深印象。 (怎样圈点勾画, 全凭个人习惯。如用单斜线和双斜线在字句间切分事迹的层次,用问号标示疑难处,用叹号标示关键处。还可在词句下用小三角形、圆点、波浪线、直线勾画,标示人名、时间、事件中心词以及直接或间接评价人物的关键词等。)在勾画传主的事迹时,我们可以将分析综合题各选项看一看,相互比对,想一想:各选项分别是针对什么事迹设置的?从事迹中解读出的功德品格与自

28、己的体会是否一致?这种方法叫作“借题读文” 。加深印象。 (怎样圈点勾画, 全凭个人习惯。如用单斜线和双斜线在字句间切分事迹的层次,用问号标示疑难处,用叹号标示关键处。还可在词句下用小三角形、圆点、波浪线、直线勾画,标示人名、时间、事件中心词以及直接或间接评价人物的关键词等。)在勾画传主的事迹时,我们可以将分析综合题各选项看一看,相互比对,想一想:各选项分别是针对什么事迹设置的?从事迹中解读出的功德品格与自己的体会是否一致?这种方法叫作“借题读文” 。第三步宏观着眼,微观品析第三步宏观着眼,微观品析综观近些年全国新课标卷的史传类文言文阅读材料,所涉及的传主至少有两大共性:第一,具有正能量;第二

29、,具有立体感。所谓立体感,就是人物的品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宏观着眼,就是要把握传主品性的多面性。微观品析,就是要分析某一事迹的细微之处,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行事方式等,可以表现传主的哪一方面或哪几方面的品性(可以重点研读分析综合题的分析部分,分析部分提到哪一方面,就重点比对原文对应的信息区)。不放过细微之处,是准确答题的关键,因为分析综合题主要是在细微之处设误。综观近些年全国新课标卷的史传类文言文阅读材料,所涉及的传主至少有两大共性:第一,具有正能量;第二,具有立体感。所谓立体感,就是人物的品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宏观着眼,就是要把握传主品性的多面性。微观品析,就是要

30、分析某一事迹的细微之处,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行事方式等,可以表现传主的哪一方面或哪几方面的品性(可以重点研读分析综合题的分析部分,分析部分提到哪一方面,就重点比对原文对应的信息区)。不放过细微之处,是准确答题的关键,因为分析综合题主要是在细微之处设误。第四步结合语境,正确断句第四步结合语境,正确断句全国新课标卷断句题,一般是抽取文言文阅读文本中的局部语句作为命题材料。有人可能认为断句只需要理解局部语句即可,不需要着眼全篇,实则大谬。断句不能仅仅只依据首尾虚词、对话标志、句式等外在标志,还要依据断句处的上下文的意思乃至文段整体意思的理解。我们必须弄清楚这句话涉及的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

31、关系及各自的立场观点等,这样才有可能正确断句。全国新课标卷断句题,一般是抽取文言文阅读文本中的局部语句作为命题材料。有人可能认为断句只需要理解局部语句即可,不需要着眼全篇,实则大谬。断句不能仅仅只依据首尾虚词、对话标志、句式等外在标志,还要依据断句处的上下文的意思乃至文段整体意思的理解。我们必须弄清楚这句话涉及的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关系及各自的立场观点等,这样才有可能正确断句。第五步关注文化知识,力争集腋成裘第五步关注文化知识,力争集腋成裘史传中,经常涉及古代文化知识。主要包括称谓字号、官职制度、科举教育、礼仪文化、纪时纪年、民风民俗等。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积累,并学会迁移运用。我们不

32、仅要弄懂课文中出现过、试题中考查过的古代文化知识,而且还应该触类旁通,联想扩展到与之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史传中,经常涉及古代文化知识。主要包括称谓字号、官职制度、科举教育、礼仪文化、纪时纪年、民风民俗等。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积累,并学会迁移运用。我们不仅要弄懂课文中出现过、试题中考查过的古代文化知识,而且还应该触类旁通,联想扩展到与之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真题示例】【真题示例】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

33、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 “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

34、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 “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 ”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

35、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 “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36、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 “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 ”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第一步快速通读,厘清层次第一步快速通读,厘清层次文章可划分为几个层次?文章可划分为几个层次?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介绍传主的基本情况(姓名、籍贯、家

37、族背景和字号);第二层,叙述主要事迹;第三层,交代传主去世、享年及追赠名。(可用“”在文中标示层与层之间的分界)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介绍传主的基本情况(姓名、籍贯、家族背景和字号);第二层,叙述主要事迹;第三层,交代传主去世、享年及追赠名。(可用“”在文中标示层与层之间的分界)第二步勾画业绩,解读品性第二步勾画业绩,解读品性文章叙述了鲁芝生平中的哪几件重大事件?从中可以看出鲁芝怎样的品性?文章叙述了鲁芝生平中的哪几件重大事件?从中可以看出鲁芝怎样的品性?鲁芝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对应第 12 题 A 项)鲁芝幼年失去父

38、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对应第 12 题 A 项)鲁芝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对应第 12 题 B 项)鲁芝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对应第 12 题 B 项)鲁芝在曹爽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对应第 12 题 C 项)鲁芝在曹爽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

39、而未被采纳。(对应第 12 题 C 项)鲁芝因为受到牵连而被下狱,按理当死,但他始终不加争辩,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宣帝很欣赏他,于是赦免了他。鲁芝因为受到牵连而被下狱,按理当死,但他始终不加争辩,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宣帝很欣赏他,于是赦免了他。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对应第 12 题 D 项)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对应第 12 题 D 项)泰始九年鲁芝去世,享年 84 岁。武帝为他哀悼,赐谥号“贞” ,并赐墓地百亩。泰始九

40、年鲁芝去世,享年 84 岁。武帝为他哀悼,赐谥号“贞” ,并赐墓地百亩。第三步宏观着眼,微观品析第三步宏观着眼,微观品析从整体上看,鲁芝有哪些优秀品格?从整体上看,鲁芝有哪些优秀品格?鲁芝身上,具有一系列优秀品格:能吃苦,勤于学习;有革新精神,治理政务卓有成效;面对危局,能审时度势,作出决断;品性坚贞,下狱也不申辩是非曲直;清廉忠诚,居高位并无私产;不贪权位,有功时提出告老还乡。鲁芝作为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典范,在当下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鲁芝身上,具有一系列优秀品格:能吃苦,勤于学习;有革新精神,治理政务卓有成效;面对危局,能审时度势,作出决断;品性坚贞,下狱也不申辩是非曲直;清廉忠诚,居高位并

41、无私产;不贪权位,有功时提出告老还乡。鲁芝作为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典范,在当下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第四步结合语境,正确断句第四步结合语境,正确断句所断句子涉及哪些人物?人物行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所断句子涉及哪些人物?人物行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涉及人物:曹爽、鲁芝、宣帝。涉及人物:曹爽、鲁芝、宣帝。主要人物性格:鲁芝品性坚贞,即使下狱也不申辩是非曲直。主要人物性格:鲁芝品性坚贞,即使下狱也不申辩是非曲直。人物之间的活动: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因而没有听取鲁芝的建议,于是被杀;鲁芝也因为受到牵连而被下狱,按理当死,但他始终不加争辩,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宣帝很欣赏鲁芝,于是赦免了他,

42、不久起用为并州刺史。人物之间的活动: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因而没有听取鲁芝的建议,于是被杀;鲁芝也因为受到牵连而被下狱,按理当死,但他始终不加争辩,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宣帝很欣赏鲁芝,于是赦免了他,不久起用为并州刺史。第五步关注文化知识,力争集腋成裘第五步关注文化知识,力争集腋成裘文中涉及哪些文化知识?文中涉及哪些文化知识?1 “刺史” “骑都尉” “太守” “光禄大夫”为官职。1 “刺史” “骑都尉” “太守” “光禄大夫”为官职。2 “泰始”属于皇帝年号, “宣帝” “明帝” “武帝”属于帝王谥号。2 “泰始”属于皇帝年号, “宣帝” “明帝” “武帝”属于帝王谥号。3 三坟 五典称“坟典”

43、 ,后为古代典籍通称; “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 “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 “阼” :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 “践阼” ,指古代帝王即位。3 三坟 五典称“坟典” ,后为古代典籍通称; “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 “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 “阼” :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 “践阼” ,指古代帝王即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A爽懦惑不能

44、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

45、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答题思路答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芝坐爽下狱”意思是“鲁芝也因为受到曹爽牵连而被下狱” ,所以不能断开,由此可排除 A、D 两项。 “而口不讼直”的意思是“但他始终不加争辩” ,再从句式来看, “口不讼直”与“志不苟免”形成对仗,所以应在“志”前断开,可排除 B 项。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芝坐爽下狱”意思是“鲁芝也因为受到曹爽牵连而被下狱” ,所以不能断开,由此可排除 A、D 两项。 “而口不讼直”的意思是“但他始终不加争辩” ,再从句式来

46、看, “口不讼直”与“志不苟免”形成对仗,所以应在“志”前断开,可排除 B 项。答案:C。答案:C。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坟 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 “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A 三坟 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 “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 “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B “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 “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C “践阼”

47、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答题思路答题思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践阼”原意是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所以“践阼”一词确实有皇帝登基的意思,但并不只指用武力夺取帝位。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践阼”原意是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所以“践阼”一词确实有皇帝登基的意思,但并不只指用武力夺

48、取帝位。答案:C。答案: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

49、,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

50、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答题思路答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蜀地饱受侵扰”错,原文是“郡邻于蜀,数被侵掠” ,意思是“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犯掠夺”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蜀地饱受侵扰”错,原文是“郡邻于蜀,数被侵掠” ,意思是“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犯掠夺” 。答案:B。答案:B。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