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_Tobe_ornottobe_的隐喻性.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3880297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姆莱特_Tobe_ornottobe_的隐喻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哈姆莱特_Tobe_ornottobe_的隐喻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姆莱特_Tobe_ornottobe_的隐喻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姆莱特_Tobe_ornottobe_的隐喻性.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哈姆莱特 “T o b e ,o r n o t to b e ” 的隐喻性 内容提要 哈姆莱特 著名独白的起始句 “T ob e , o r n o t t ob e ” 是莎士比亚批评所关注的 焦点之一, 本文试图发掘该句的深层意义, 特别是它所隐喻的哈姆莱特的内心活动, 提出 “ T o b e , o r n o t t ob e ” 是充满了张力的词语, 它的隐喻性超越了通常的 “生与死” 的解读, 而它的自 主性使其颠覆了自身与任何特定释义的确切联系, 这种开放性标示了悲剧 哈姆莱特 的丰富 内涵。 关键词哈姆莱特“T ob e , o r n o t t ob e ”隐喻性生与死

2、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 中, 哈姆莱特的独白占据着独特的位置 , 其中, 他在第三幕第一场开场时的独白 “T o b e , o r n o t t o b e t h a t i s t h e q u e s t i o n ”引起了批评 家的特别关注。哈姆莱特的独白揭示了哈姆 雷特的内心活动 , 这是毫无疑义的。约翰逊 博士曾说:“就这段著名的独白而言, 它从 一个因欲望的相反因素而困惑 、 并且被自己 的宏大目的而压垮之人迸发而出, 它涉及的 与其说是语者的言语 , 不如说是 语者的 心理。 ”然而在论及哈姆莱特的内心活动的 具体内容时 , 在把这段独白与悲剧的整体意 义联系在一起

3、时 , 批评家则持有不同的看 法 。尽管在独白中可隐约看出哈姆莱特自杀 的念头 , 但是约翰逊博士还是含蓄地否认了 哈姆莱特在思考自杀这一观点 。不过,A . C . 布雷德利结合哈姆莱特第一场第二幕中 独白的开端 , 认为这段著名的独白不仅明显 表现出哈姆莱特对自杀的思考 , 而且还进一 步说明了他患有严重的忧郁症 , 因此他只是 思考而不能有效地行动。 L .G .奈茨倾向 于约翰逊博士的看法 , 但是他强调哈姆莱特 心理的病态意识。他说道 ,“T o b e , o r n o t t o b e ” 的问题是 “如何以恐惧和反感之外的 其他方式面对生命和死亡的问题, ” 哈姆莱 特的心

4、里虽有自杀的念头 , 但是 “这并不 重要, 重要的是健康让位于疾病这一非常模 糊的感觉、 目的丧失的感觉以及背离积极的 方向的感觉 。简言之 , 独白的作用是澄 清了哈姆莱特意识的方向是朝着任何解决办 98 法都是不可能的这样一个区域活动 。 ”同时 他着重指出 , 哈姆莱特意识里的罪恶感是这 段独白所要暗示的主旨, 也是整个剧作的中 心思想 。这里, 他同样是在为哈姆雷特的不 行动追寻原因。约翰 维维安也强调整个戏 剧里罪恶意识在这段独白中的表现 , 他在 莎士比亚的伦理 中说道 : “在整个长长 的独白里, 每一个念头都是否定的, 生就是 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 , 死就是飞向 我们所不知

5、道的 罪孽 , 甚至连欢乐的可 能性都被排除了 。 ”所以, 哈姆莱特所处的 境地是两难的境地, 这令他很难甚至不能做 出选择 。 种种解读说明了这段独白的歧义性和开 放性。批评家在解读相关的其他问题时也同 样莫衷一是 。 例如 , “T ob e , o r n o t t ob e ” 是哈姆莱特对生与死的思考还是对死后境况 的思考 ?哈姆莱特在思考的时候是否忘记 了鬼魂以及鬼魂对他所讲的谋杀? 独白中涉 及到自杀、 生和死的本质 、 对付国王的行动 等 , 它们之间的过渡并不清楚 , 我们如何明 确地释义 ? 无怪乎查尔斯 兰姆坦率地说 道 :“我承认 , 我自己完全不能欣赏 哈姆 莱特

6、 中那段著名的独白 , 他以 T o b e , o r n o t tob e 开始 ,我 说不清楚它是好、 是坏、 还是不好不坏 。 ”然而在对这段独白 的解读中, 似乎有一点是许多批评家所认同 的 , 即 “T o b e , o r n o t t o b e ” 是哈姆莱特对 生死的思考 。而且, 这一解读已经被当作自 然的声音 甚至信念 控制着我们对它 的思考 。然而, 这种思维惯势往往令我们有 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封闭的 系统来解读 。维维安在解读的时候干脆把它 变成了 “t o l i v e ” 和 “t o d i e ”。 但是, 问题 在于:为什么哈姆莱特用

7、的词是 “b e ”, 而 不是 “d i e ”、 “l i v e ” 或者其他的什么词 , 从 而使这一行的前半句变为 “T od i e , o r n o t t o d i e ”、“T ol i v e ,o r n o t t ol iv e ” 或者 “T o l i v e , o r t o d i e ” 等 。从表面上看 , 换了这类 的词, 并不影响诗行的节奏和格律 , 不但意 思明确并且与下面的话语契合 , 而且它们的 声音效果似乎还比 “b e ” 更易于传达哈姆 莱特的感情 。而在最终的这段耐人寻味的语 句里,“b e ” 在哈姆莱特的独白中, 是 “生 存

8、”,又 不 完 全 是“生 存 ”,是“活 着 ”, 又不单单是 “活 着 ”, 它是发 散式的 , 充溢着语言的张力, 它所蕴含的复 杂而丰富的意义超越了 “生死 ” 的解读。 这段独白发生在故事开始后约两个月的 时候, 这两个月中发生了许多事情 。首先, 哈姆莱特的父亲突然去世 , 这令他悲痛不 已 。父亲去世后继承王位的本应该是他 , 但 是他的叔父却插了一脚,“篡夺了 ” 他 “嗣 位的权利 ”( 5,2,65) , 给他的心灵蒙上 了阴影 。其次是他母亲再婚, 而且所嫁的不 是别人 , 正是他父亲的兄弟、 新继位的国王 克劳迪斯。哈姆莱特不能理解更不愿接受这 桩婚姻 , 因为它在哈姆

9、莱特看来不但是 “乱伦 ”( 1,2,157;3,4,41 - 51) , 而 且还暴露了他母亲的性欲 。这件事情使得已 经蒙上阴影的哈姆莱特的心里更加黑暗 。接 着是鬼魂向哈姆莱特讲述了谋杀事件并要哈 姆莱特为他复仇 , 这对郁郁寡欢的哈姆莱特 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他伺机复仇的期间 , 心 爱的姑娘断绝了与他的恋情, 从而 , 他极度 的心理压力最有可能得以释放的小小环境也 变成了对他打击的他者。此外 , 他看到丹麦 王国变成了一个 “荒芜不治的花园 , 长满 了恶毒的莠草 ” ( 1,2,135 - 136)而痛心 疾首, 有心在这个 “颠倒混乱的时代 ” 里 “重整乾坤 ” ( 1,5,

10、196 -197) , 但却苦于 找不到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所有这些使他对 周围的一切产生怀疑 , 也使他失去了对大千 世界以及男人和女人的兴趣 ( 2,2,297 - 299;309) 。正是在哈姆莱特内心中充满了 矛盾、 心情极其沉重的情况下 , 他开始了这 99 哈姆莱特 “T ob e , o r n o t t ob e ” 的隐喻性 段独白 。我们知道, 内心独白 , 完全属于表 述的范畴。独白的语者对自己说话时 , 没有 外来的语言信息 , 所以他的语词没有交际的 预设, 而只是打开了一条通向自己内心的通 道 。作为独白的话语 , 它首先是与自我再现 之间发生联系 , 而且这种联

11、系不是偶然的, 而是内在的 , 话语是语者自我人格和思考的 再现。 但是, 哈姆莱特并不是把上述所发生的 事情以及他心中的郁闷一个个地抖搂出来, 而且在他这种心境下他也没有头绪从何说 起 , 就用 “T ob e , o r n o t t ob e ” 开始了他的 倾诉, 试图把心中的一切重负倾吐出来, 以 表达心理的矛盾和苦闷 。 “T ob e ,o r n o t t o b e ” 包含了众多批评家所谓的 “生死 ”, 然 而 , 它还暗示了与哈姆莱特这一阶段的心理 活动的其他相关内容。诸如复仇还是不复 仇 ? 如果复仇, 他将找什么理由向丹麦朝野 交待? 他只是向朝野说他父亲的鬼魂

12、向他讲 述的谋杀故事? 他还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个故 事是真实的? 他如果复仇, 采取什么方式? 又在什么时候 ?哈姆莱特十分重视自己的 荣誉和名声 , 如果杀死克劳迪斯, 他是否会 在后世留下恶名 ? 杀死克劳迪斯, 他的母亲 是否会接受 ? 鬼魂曾称克劳迪斯为 “乱伦 的奸淫的畜生 ”, 称王后为 “我的外表上似 乎非常贞淑的王后 ”, 而且还告诉哈姆莱特 不要对她做什么, 而是让她承受 “她自己 内心中的荆棘的刺戳 ”( 1,5,42;46;82 - 83) , 那么他的母亲是否在他父亲死前就 与他叔父有了奸情? 他的母亲是否参与了谋 杀 ? 面对腐败、 污浊的丹麦王朝, 他应该从 何整治

13、? 杀死克劳迪斯是否能够解决丹麦王 朝的腐败? 他父亲的鬼魂是真诚可信的还是 要把他引向歧途 ? 他要利用伦敦戏班的演出 试探克劳迪斯, 这是否能够探出克劳迪斯的 真实面目? 还有奥菲莉娅 , 他在她面前的行 为 11只是为了造成假象掩饰他的真正目的, 但是她却丝毫不能理解他 , 那么, 她对他的 爱是否真挚 ? 在前一段独白中 , 哈姆莱特曾 把自己与伶人相比较并且自责 , 我们因此可 以说 “T ob e , o r n o t t o b e ” 中还暗含着 “我 是一个懦夫 ”,“一个多么不中用的蠢材 ” ( 2,2,566;544) , 或者相反, 我是忘记 了我的责任和义务还是没有

14、忘记等意思。 12 凡此种种, 恐怕我们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说 是 “t h eq u e s t i o n ” ( 那个问题 ) 。 13我们在这 里所提出的诸多问题 , 有些是哈姆莱特思考 过的, 有些是他的意识中隐隐约约掠过的, 有些是他并不愿意面对的 。 “T o b e , o r n o t t o b e ” 是哈姆莱特 “忧时空转九回肠 ”、 千愁 万虑无处诉时的倾诉 。 甚至, 我们知道 ,“t o b e ” 在古希腊的 哲学里是形而上学的出发点 ,“b e i n g ” 作为 本体论的范畴, 表示古希腊哲人对宇宙存在 的思考 。那么,“T ob e , o r n o

15、t tob e ” 还可 以从哈姆莱特对宇宙万物存在的真实性的思 考进行解读, 它不仅包括鬼魂的真实性问 题 , 还包括哈姆莱特自己的肉体的真实性问 题 , 进而推及复仇的本质意义 。既然对存在 的真实性、 对复仇的意义提出质疑 , 那么延 宕也就顺理成章 。而另一方面 , 古希腊哲人 对存在的真实性的思考,大多伴随着对 “善” 的思考。哈姆莱特作为 Wi t te n b u r g 大 学的一个学生 , 接触过古希腊的许多思想,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中世纪基督教思想 对他的影响 。如果我们考虑到基督教人生而 有罪的观念 , 我们从 “存在 以及人生 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 ” 来解读 “T

16、o b e , o r n o t t ob e , ” 也不见得就是驴唇不对马 嘴 。 14当然, 哈姆莱特对存在的善恶之思考, 似乎还是得出了结论 :“世上的事情本来没 有善恶 , 都是个人的思想把它们分别出来 的 ” ( 2,2,248 - 49) 。这无异于说 , 善恶 都是 “思想 ” 在作祟 , 然而, 唯有 “思想” 才能使一个人认识到 或者更确切地说是 100 外国文学评论N o .2, 2007 “感受到 ” 自己的主体性 , 按照笛卡尔 的说法是 “我思故我在。” 诚然 , 哈姆莱特 的思想 对生死、 存在 、 善恶的思考, 以 及对真伪 、 复仇 、 行动的思考 是痛苦

17、的 , 否则他也不至于想到 “用一柄小小的 刀子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 ( 3,1,75 - 76) 。或许, 生命中的痛苦 , 尤其是思想的 痛苦, 才令哈姆莱特觉得自身存在的真实。 可是让自身感到真实的代价也是不菲的, 因 为思想的代价是牺牲 , 是悲剧 。 自亚里士多德以降的西方理论家在论及 悲剧 ( 文学的一种体裁和人生的一种精神 之意 义 上 的 悲 剧 )的 时 候 ,大 多 谈 到 “恶” 广义上人性和社会语境中的恶以 及体现在悲剧主人公自身的恶 在导致悲 剧结局中的作用 。 ( 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性格 缺陷 “h a m a r t ia ”) , 黑格尔所谓的 “对于应 当的非适

18、合性, ” 15 都可以理解 为广义的 “恶” ( 一个人的 “过失” 对于自身来说当 然是 “恶”, 如果这个过失殃及他人、 给他 人带来不幸 , 那更是一种 “罪过”, 是名副 其实的 “恶 ”) 。哈姆莱特在 “T ob e , o r n o t t o b e ” 的独白中不能确定存在是善的或者 是恶的思考 , 也暗示着黑格尔所谓的悲剧中 相互冲突的两种力量都是不恶的, 然而不恶 又都是恶的思想。 16这是悲剧的悖论。所以 哈姆莱特说善恶不是存在本身的性质 , 而是 思想的结果 。既然存在的真实性、 存在的善 与恶不是事物的属性 , 那么思想对存在的真 实与否 、 对存在的善与恶的选

19、择也就失去了 客观的依据 。 问题就在这里。所以痛苦 。存在 、 思 想 、 痛苦、 善恶 , 这一切体现在 “T o b e , o r n o t tob e ”, 就映照着哈姆莱特的悲剧命运。 命运总是与悲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古 希腊悲剧中 , 我们看到命运的阴影无时不笼 罩着悲剧主人公 , 无论他如何凭借个人的意 识和意志与命运抗争 , 但是命运之神总是以 胜利者出现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 , 命运同 样或明或暗地显现。命运 , 从广义上讲 , 可 以是外在与自我的无形力量、 因果报应 、 原 罪 , 也可以是心理的必然 , 或者是简单的他 者 。 “如果悲剧主人公从来不思考他的

20、命运 的意义, 如果他从来不知道什么在打击 他 , 那么这部悲剧则是不完善的。 ” 17在这 个意义上,“T ob e , o r n o t t o b e ” 正是哈姆 莱特对命运的意义之思考 , 在思考中所显现 的个人意识和意志印证着悲剧人物的崇高和 尊严, 从而使作为文学体裁的悲剧呈现为人 文精神的悲剧。 另一方面, 哈姆莱特在说完 “T ob e , o r n o t tob e t h a t i s t h e q u e s t io n ” 之后 , 他的 话语明确了许多 , 尽管仍然带有一定程度上 的模糊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 或 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 ,

21、 在奋斗中结 束了一切 , 这两种行为, 哪一种是更勇敢 的 ?” ( 3,1,57 - 60) 。 18 “T o b e , o r n o t t o b e ” 显然包括着这一问题。 19哈姆莱特的这 句话, 瓦解了他采取行动的责任, 把生死行 动的选择婉转地变成了思考的对象 , 也恰恰 符合了 “q u e s t i o n ” 只是要求他进行思考然 后做出回答的性质, 而不是“p r o b le m ” 要 求他做出选择然后采取行动以解决问题 。如 果 “T ob e ,o r n o t tob e ” 仅仅是生死的选 择 , 那么哈姆莱特这句话的重点应该是 “默然忍受命运的

22、暴虐的毒箭 , 或是挺身反 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 在奋斗中结束了一 切 ?” “默然忍受 ” 意味着生,“挺身反抗” 意味着死, 这两种都属于行动的范畴。然而 哈姆莱特却把重点放在了 “哪一种是更勇 敢的?” 从而把行动转移为思考,“默然忍 受 ” 和 “挺身反抗” 最终成了思考的对象。 而且,这里所忍受的“暴虐的毒箭 ” 和 “挺身反抗 ” 本身仍然含有模糊性 : “暴虐 的毒箭” 最近似的解读应该是 “他杀死了 我的父王, 奸污了我的母亲, 篡夺了我的嗣 101 哈姆莱特 “T ob e , o r n o t t ob e ” 的隐喻性 位的权利, 用这种诡计谋害我的生命 ” 20 (

23、5,2,64 -67) ;而“挺身反抗 ” 则是拔 出利剑杀死克劳迪斯为父复仇 。然而 , 复仇 意味着行动 , 行动意味着死亡 。无怪乎他延 宕复仇 。他潜意识中对生命的渴望, 对死亡 的恐惧 , 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他采取可能 会导致自己死亡的行动。 21 柏拉图在他的 理想国 的开始谈到 了人类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伊壁鸠鲁认为, 对死亡的恐惧隐藏在一切形式的对生命的渴 望中。而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 , 对死亡的恐 惧已经成为人类无意识领域的原型 ( p r o t o - t y p e ) 。哈姆莱特这里所谓的 “挺身反抗人 世的无涯的苦难, 在奋斗中结束了一切 , ” 实际上暗示了人物对

24、死亡本能的恐惧 。这 里 , 他把死亡类比成 “睡着了, ” 而且睡着 了还会 “做梦。” 22尽管他说睡眠 “是我们 求之不得的结局, ” 因为他希望 “在这一种 睡眠之中, 我们心头的创痛, 以及其他无数 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 都可以从此消 失 ”( 3,1,61 - 64) , 然而他又说道, 他 不知道 “在那死的睡眠里, 究竟将要做些 什么梦 , ” 但是我们却有理由相信, 他父亲 鬼 魂的话不会 完全从他 的脑海里抹 去: “你父亲的灵魂 , 因为生前孽障未尽, 被判在晚间游行地上, 白昼忍受火焰的烧 灼 ” ( 1,5,9 - 11) 。所以, 他潜意识中对 死亡的恐惧 、

25、 对生命的渴望, 使他把对行动 的选择转变为对生死的类似于哲学的思考, 从而回避了采取行动可能导致的死亡 。 再者, 哈姆莱特还意识到,他不能睡 着 :“在我的心中有一种战争, 使我不能睡 眠 ” ( 5,2,4- 5) 。这个 “战争 , ” 我们可 以理解为哈姆莱特作为一个儿子为父复仇的 责任。责任 , 也成了他继续生存的理由。然 而 , 要生存 , 他就得默然忍受 。他默然忍受 的不仅是 “命运的暴虐的毒箭 ”, 还有 “长 满了恶毒的莠草 ” 的 “荒芜不治的花园 , ” 忍受一颗高贵的心灵被人世的丑恶玷污所带 来的痛苦, 以及强烈的责任感要求他采取行 动 , 但是他对生命的渴望和其他

26、的种种主客 观原因又令他不能采取行动所带来的自我折 磨 。显然哈姆莱特在问 “T ob e ,o rn o t t o b e ” 的时候 , 也是在问 “用一把小小的刀 子 ” 是否 “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他对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 因为他 “惧怕 不可知的死后, 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 过的神秘之国 ”( 3,1,78 -80) 。 23所以, 他内心中的选择是 “默然忍受 ”, 而且推己 及人 , 说到“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 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 , 压迫者的凌 辱 , 傲慢者的冷眼, 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 法律的迁延 , 官吏的横暴 , 和微贱者费尽辛 勤所换来的鄙视

27、负着这样的重负, 在烦 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 ” 宁肯 “忍受 目前的折磨 ” 也不愿意 “向我们所不知道 的痛苦飞去 ” ( 3,1,70 - 77;81 - 82) 。 24 哈姆莱特明白, 这样的 “默然忍受 ” 常常 被看作是 “懦夫 ” 的表现 , 尽管 “哪一种 是更勇敢的 ” 问题有模糊他的认识之嫌, 但他还是为自己的懦弱找到了借口 :“理智 常常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 , 决心的赤热光 彩 , 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 , 伟大的 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 也会逆流而退 , 失 去了行动的意义 ” ( 3,1,83 -88) 。这样, 哈姆莱特就把 “T ob e , o r

28、 n o t t ob e ” 演绎成 为了 “行动 , 还是不行动 。 ” 我们从哈姆莱 特的独白得知, 他把 “t h a t i s t h eq u e s t i o n ” 演绎成了 “不是问题 ”, 因为他思考的结论 是 “行动是没有意义的, ” 所以就采取了 “不行动。 ” 25可以看出, “T ob e , o r n o t t o b e ” 在哈姆莱特的心理结构中, 不仅是诸 多疑问中的一个疑问 , 还是诸多他不愿进行 的选择中的一个他必须进行的选择 。两种选 择之间的严峻差别昭然若揭, 从而其中的悲 剧性也昭然若揭 。就像光明之神与黑暗力量 102 外国文学评论N o

29、 .2, 2007 之间的选择一样 , 永远是一个悲剧性的选 择 , 因为两者的欲望都是要消灭对方 。因 此 ,哈姆莱特 也是人生面临两难境地不 得不进行选择的悲剧 。 以上对 “T o b e , o r n o t t o b e ” 的隐喻意 义所进行的解读尝试, 只是立足于 哈姆 莱特 的人物以及悲剧中的故事情节的阐 释 , 以说明哈姆莱特内心活动的复杂 , 进而 揭示他的悲剧性格。文学文本的解读 , 可以 随着读者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而无限地延 续下去 , 而且也可以作出各种与以往不同的 解读。解读无论多么的严整详细, 也不会穷 尽它的意义 。 “T ob e , o r n o t

30、 tob e ” 亦复如 此 。罗兰巴特在 批评与真实 ( C r i ti q u e e t v r i t , 1996)中说道 : 作品不受任何情境的限制 、 指示、 保护和指导 , 任何现实生活都不能告诉 我们究竟应该向它提供哪些意义 不 论作品怎样拖沓 , 它都具备类似德尔菲 神喻的某种简洁性, 它的词语都必须符 合最初的准则并且它也可能会有好 几种意义, 这是因为 , 我们所说的词语 是不受任何情境限制的, 除了模棱两可 的情境本身 26 哈姆莱特这段独白的开始 “T ob e , o r n o t t o b e ”, 恰恰证明了巴特这里所说的文学作品 以及文学作品的词语具有

31、 “德尔菲神喻 ” 似的 “简洁性” 和 “模棱两可” 性。 当然,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对哈姆 莱特 “T ob e , o r n o t t ob e ” 的意义的开放性 提出疑问。我们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 : 莎士 比亚在写作的时候为哈姆莱特选用了 “T o b e , o r n o t t o b e ”, 是否有意为它赋予如此丰 富甚至模棱两可的意义? 对这个问题的回 答 , 我们同样可以借用罗兰 巴特的观点。 巴特在 作家与作者 ( 1960)一文中认 为 , 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 , 只专注于手段本 身 , 或者语言本身, 而不会过多地考虑目的 和意义 :“他的行动内在于行动的

32、对象, 他 的手段变成了自身实践作用其上的对象 , 即 语言;作家只是用语言 ( 即使是富有启发 性的语言 )来工作 , 并纯为实用地融入到 他的作品之中。 ” 27当然 , 作家在写作的过程 中 , 必然要把他对世界 以及作品所承载 的世界 的思考带入他的写作活动和写作 的作品 , 也不完全排除作家在遣词造句时赋 予其某种或某些意义 , 因为他是一个有着意 识的主体:作家应该很清楚他想说些什么, 而且他也会决定 他有权利有自由来决定 采用何种方式以及选用哪些词语去述 说 。那么, 一方面作家可以确定能指与所指 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另一方面他也可以 刻意地模棱两可 , 刻意地使他的作品具有

33、开 放性。莎士比亚 , 无论在喜剧还是悲剧创作 上 , 往往把问题表现得含混 、 表现得不确 定 , 常常把对立的意义放置在一起 , 引起对 立解读的可能, 剧本提出的问题, 往往是要 接受观众个人的评判 , 但是任何评判都不是 不可争议的 , 一旦说死了 , 就会滑向简单化 和偏颇 。 总之,“T ob e , o r n o t t ob e ” 是富有隐 喻性的独白话语 , 它颠覆了相似性的原则 ( th e p r in c i p l eo f r e s e m b l a n c e ) , 打破了能指 与所指之间的固定关系 。在 “T ob e , o r n o t t ob

34、 e ” 的独白中, 词语是自主的, 它疏离 了与世界的物质连接 , 也疏离了与某种特定 释义的确定连接 , 从而从世界的束缚中解脱 了出来 。另一方面 ,“T ob e ,o r n o t t ob e ” 还展示了它作为指示符号所燃烧的火炬是忽 明忽暗的, 它与被指示的事物之间蕴蓄着张 力 , 甚至暴力, 这是因为词语行动的原动力 来自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循环流动的能量 ; 它 指称关系的模糊性, 源于其隐喻投射过程中 不可预料、 不可确定的置换;它的意义在一 103 哈姆莱特 “T ob e , o r n o t t ob e ” 的隐喻性 定程度上可以说只是心理活动的标记 , 以其 投

35、射到背景上的映像传达着某种含义 。总 之 , 哈姆莱特独白丰富的隐喻性, 以及它与 所指之间不即不离的游戏性, 玩弄着能指与 所指的符指定势 , 也玩弄着读者因习惯而养 成的解读倾向, 从而颠覆任何确定的 、 毫无 争议的单向解读 。 本文所引用的 哈姆莱特 英文, 除特别注明外, 均出 自 T h eC o m p l e t eW o r k so fW i l l i a m S h a k e s p e a r e , G l a s g o w : H a r p e r C o l l i n s ,1994。汉语除特别注明外均 出自朱生豪译本, 引文随文标出原剧中的幕次、 场次

36、 和行次。 转引自 L .G . K n i g h t s , “H a m l e t ” a n d O t h e r S h a k e s p e a r e - a n E s s a y s ,C a m b r i d g e : C a m b r i d g e 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 1979, p . 63。 A .C .B r a d l e y , S h a k e s p e a r e a nT r a g e d y ,2n de d . ,L o n - d o n :M a c m i l l a na n dC

37、o . ,L i m i t e d ,1905,132.当然 了, 同布雷德利一样认为 “T o b e , o r n o t t ob e ” 这段 独白反映哈姆莱特对自杀的思考的批评家大有人在, 例如 T h e o d o r e L i d z 在 哈姆莱特的敌人 中也做如 是解 ( H a m l e t s E n e m y :M a d n e s s a n dM y t hi nH a m l e t , N e w Y o r k : B a s i c B o o k s ,I n c . ,P u b l i s h e r s ,1975, p . 65) 。

38、L . G . K n i g h t s , “H a m l e t ” a n d O t h e r S h a k e s p e a r e a n E s - s a y s , 69- 70. H .D .F .K i t t o 认为,哈姆莱特 同 古希腊悲剧一样, 属于 “宗教剧”( r e l i g i o u s d r a m a ) 的范畴, 其主题是 “罪恶”, 罪恶之不可避免的自我 毁灭:“罪恶酝酿罪恶, 并且导向毁灭”( F o r ma n d M e a n i n gi nD r a m a , N e wY o r k : B a m e s a n

39、 d N o b l e , 1965, p . 244;p . 324,p . 69) 。 E r n e s t S c h a n z e r 在其莎士比亚的问题剧( T h e P r o b l e mP l a y s o f S h a k e s p e a r e ,1963)中认为 哈姆莱 特 属于 “问题剧” 的范畴,剧中所关涉的政治责 任和个人感情的问题,形成了它的含混性 ( a m b i g u - o u s p o s s i b i l i t i e s ) 。不但戏剧里提出的问题没有圆满的 结局, 甚至批评家提出的问题也没有令人满意的答 案。对于剧中的问题

40、的解读, 存在着诸种可能, 甚至 彼此相对立的解读, 我们难以判定谁是谁非。悲剧的 开放性, 吸引观众或读者进行价值的和意义的判断, 但是这些判断从来不是不容置疑的, 从来不是一成不 变的。这也是 “问题” 的所在。较早提出 “问题剧” 的概念的是卢梭。卢梭在 给达朗贝的信 中坚持 认为, 唯一可能的戏剧是问题剧, 而且, 剧作家不能 自由的选择问题, 问题是由他的国家和他所处的时代 趣味加诸于他的。这一点是卢梭的历史观在文学批评 的应用。 ( 参见欧文白壁德法国现代批评大师, 孙宜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第 7页) 。 G . Wi l s o n K n i g h

41、 t 认为,哈姆莱特在这段独白里集中 思考的是死后的恐怖景象 ( T h e W h e e l o f F i r e ,L o n - d o n :M e t h e u n , 1930,p . 31) 。梁实秋基于后者翻译该 句为 “死后是存在, 还是不存在, 这是问题。” 转引自 L . G .K n i g h t s , “H a m l e t ” a n d O t h e r S h a k e s p e a r - e a nE s s a y s , 第 61页。 G o l d s m i t h 持有类似的观点,认 为这段独白是 “断断续续的意象之稀里古怪的大杂

42、 烩”( 见 H a r r yL e v i n , T h e Q u e s t i o no f H A M L E T ,O x - f o r d :O x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 1959,p . 69) 。 我国的翻译者几乎全做如是读。 哈姆莱特想到要在克劳迪斯 “酒醉以后, 在愤怒之 中, 或是在荒淫纵欲的时候, 在赌博, 咒骂, 或是其 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 杀死他,“让他幽深黑暗不见 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 3,3,89 -95) ,但是这是 后来的事儿。 11参见第二幕第一场 87 - 100行。 12哈姆莱特在看

43、到福丁勃拉斯的军队经过后指责自己的 “B e s t i a l o b l i v i o n ” ( 鹿豕一般的健忘,4,4,40) 。 A . C .B r a d l e y 认为鬼魂要哈姆莱特 “R e m e m b e r m e ” ( 记 着我,1,5,91)不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 哈姆莱特 偶 尔 会 忘 记 他 的 责 任(S h a k e s p e a r e a n T r a g e d y , p . 126) 。 13A . C .B r a d l e y 说道:哈姆莱特的 “主要问题 几 乎他的所有问题 是内心的” ( S h a k e s p e

44、a r e a nT r a g - e d y ,p . 118) 。 G .Wi l s o nK n i g h t 曾提出 几个问 题: “杀死克劳迪斯有什么意义? 那样做会挽救他母亲的 名节吗? 会使他父亲正在腐烂的躯体活过来吗? 会令 哈姆莱特自己找回和奥菲莉娅接吻时那种天真的 快乐吗? 那样做会改变宇宙的秩序吗?”( T h e W h e e l o f F i r e , p . 31) 。我们可以认为, 这些都包括在哈姆莱 特的 “那个问题” 即他思考的 “T ob e , o r n o t t ob e ” 之中。 14如果说哈姆莱特还不能确定存在是善还是恶的话,那 么

45、叔本华就已经彻底否定了存在的善了, 他说: “悲 剧的真正意义是一种深刻的认识,认识到 悲剧 主人公所赎的不是他个人特有的罪, 而是原罪, 以及 生存本身之罪。” ( 见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石 冲白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第 352页。) 104 外国文学评论N o .2, 2007 15黑格尔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 薛华译, 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2年, 第 288页。 16黑格尔 哲学史演讲录 ,贺麟、 王太庆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0年, 第二卷,第 106页。 R i c h a r d S e w e l l 在 V i s i o no f T r

46、 a g e d y( 1959)中进一步发展了黑 格尔的观念, 把它运用于悲剧主人公的特征分析:悲 剧主人公所遭受的苦难, 与其说是肉体的, 不如说是 精神的,“主人公知道, 他认为他必须做的事情在某 种意义上是错误的, 正如他知道自己同时既是善的又 是恶的, 既是正当的又是不正当的”。这一矛盾构成 了悲剧主人公的心理基础( 转引自 R i c h a r dH .P a l m - e r ,T r a g e d ya n dT r a g i cT h e o r y :A nA n a l y t i c a lG u i d e , We s t p o r t L o n d o

47、 n :G r e e n w o o dP r e s s , 1992,p . 73) 。 17W i l l i a mG .M c C o l l o n , T r a g e d y , N e wY o r k :M a c m i l l a n , 1957, p . 71. 18许多读者和观众简单地把“t ob e ” 理解为 “t os u f - f e r ”, 把 “n o t t o b e ” 等同于 “t o t a k ea r m s ”( 参见 H a r r yL e v i n , T h eQ u e s t i o no f H A M L E

48、T ,O x f o r d :O x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 1959,p . 69) 。 19在不同的版本中,“T ob e , o r n o t t ob e t h a t i s t h e q u e s t i o n ” 之后有的用分号, 有的用冒号, 还有的是 逗号。尽管三种标点符号均表明下一句话与 “T o b e , o r n o t t o b e t h a t i s t h e q u e s t i o n ” 一句关系十分密切, 笔者还是倾向于用分号, 因为分号表明停顿的时间较 长。停顿时间长, 既与

49、这段独白语言的特点相近, 即 衔接不明、 逻辑不严, 又表现了哈姆莱特目前的心理 活动机制, 即多思但是又常常思维不连贯、 不明确。 20“用这种诡计谋害我的生命” 发生在哈姆莱特的独白 之后, 但是哈姆莱特应该预料到克劳迪斯一旦认为哈 姆莱特给自己造成危险, 就会处心积虑地除掉他。 21笔者在 哈姆雷特 与阿里奇亚丛林中的仪式 一 文 ( 外国文学评论 1998年第三期, 第 85- 92页) 论及哈姆莱特延宕的原因, 认为他潜意识中对生命的 渴望是其主要因素之一。 22哈姆莱特的比喻, 反映了他作为一位在德国 Wi t t e n - b e r g 大学读书的学生对古希腊思想的熟知。柏拉图在 苏格拉底的申辩篇 中曾把死亡与睡眠相比, 他 说: “死的状态有两种可能:死可能是绝对虚 无, 死者全无知觉;死也可能像人们说的那样, 是灵 魂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如果死是毫无直 觉, 像一场没有梦的睡眠, 那就是近于绝妙的境界 了” ( 柏拉图对话集, 王太庆译, 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4年, 第 53页) 。只是他把柏拉图“没有梦 的睡眠” 演绎成为 “会做梦的睡眠, ” 把柏拉图“近 于绝妙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