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数学23知识点总结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8681546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44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数学23知识点总结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高中数学23知识点总结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数学23知识点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数学23知识点总结 .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知识点大全高中数学必修1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表示自然数集,N或N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 .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与集合M的关系是aM,或者aM,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描述法: x|x具有的性质 ,其中x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含有无限个

2、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子集BA(或)AB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 B (1)AA (2)A(3)若BA且BC,则AC(4)若BA且BA,则AB或真子集AB (或 BA)BA,且 B中至少有一元素不属于A (1)A(A 为非空子集)(2)若AB且BC,则AC集合相等AB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B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A (1)AB (2)BA (7)已知集合A有(1)n n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它有21n个真子集,它有21n个非空子集,它有22n非空真子集 . 【1.1.3】集

3、合的基本运算(8)交集、并集、补集A(B)BABAA(B)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交集AB|,x xA且xB( 1)AAA( 2)A( 3)ABAABB并集AB|,x xA或xB( 1)AAA( 2)AA( 3)ABAABB补集UAe|,x xUxA且1()UAAe2()UAAUe【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集|(0)xa a|xaxa|(0)xa a|x xa或xa|,|(0)axbc axbc c把axb看 成

4、一 个 整 体 , 化 成|xa,|(0)xa a型不等式来求解(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判别式24bac000二次函数2(0)yaxbxc a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20(0)axbxca的根21,242bbacxa(其中12)xx122bxxa无实根BABAO()()()UUUABAB痧?()()()UUUABAB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20(0)axbxca的解集1|x xx或2xx|x2bxaR20(0)axbxca的解集12|x xxx1.2函数及其表示【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

5、的概念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任何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f x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B的一个函数,记作:fAB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设,a b是两个实数,且ab,满足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 , a b;满足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 , )a b;满足axb,或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 别 记 做,)a b,( , a b;满 足,xaxaxbxb的

6、实 数x的 集 合分 别 记 做 ,),(,),(, ,(, )aabb注意:对于集合|x axb与区间( , )a b,前者a可以大于或等于b,而后者必须ab(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f x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f x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 )f x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tanyx中,()2xkkZ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若( )f x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精选学

7、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域的交集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 )f x的定义域为 , a b,其复合函数( )f g x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 )ag xb解出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

8、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判别式法:若函数( )yf x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的关于x的二次方程2( )( )( )0a y xb y xc y,则在( )0a y时,由于, x y为实数,故必须有2( )4 ( )( )0bya yc y,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反

9、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函数的单调性法【1.2.2】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6)映射的概念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B的映射,记作:fAB给定一个集合A

10、到集合B的映射,且,aA bB如果元素a和元素b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y x o 1.3函数的基本性质【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及判定方法函数的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 x1 x2 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上升为增

11、)(4)利用复合函数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下降为减)(4)利用复合函数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对于复合函数( )yf g x,令( )ug x,若( )yf u为增,( )ug x为增,则( )yf g x为增;若( )yf u为减,( )ug x为减,则( )yf g x为增;若( )yf u为增,( )ug x为减,则( )

12、yf g x为减;若( )yf u为减,( )ug x为增,则( )yf g x为减(2)打“”函数( )(0)af xxax的图象与性质( )f x分别在(,a、,)a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a、(0,a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一般地,设函数( )yf 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1)对于任意的xI,都有( )f xM;(2) 存在0 xI,使得0()f xM那么,我们称M是函数( )f x的最大值,记作max( )fxM一般地, 设函数( )yf 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 (1)对于任意的xI,都有( )fxm;x1x2y=f(X)xyf(x )1f(x )2

13、oy=f(X)yxoxx2f(x )f(x )21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2)存在0 xI,使得0()f xm那么,我们称m是函数( )f x的最小值,记作max( )fxm【1.3.2】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及判定方法函数的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函数的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 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

14、(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 y 轴对称)若函数( )f x为奇函数,且在0 x处有定义,则(0)0f奇函数在y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化解函数解析式;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画出函数的图象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

15、、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平移变换0,0,|( )()hhhhyf xyf xh左移 个单位右移|个单位0,0,|( )( )kkkkyf xyfxk上移 个单位下移 |个单位伸缩变换01,1,( )()yf xyfx伸缩01,1,( )( )AAyf xyAfx缩伸对称变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 )( )xyf xyf x轴( )()yyf xyfx轴( )()yf xyfx原点1( )( )yxyf xyfx直线( )(|)yyyyf xy

16、fx去掉 轴左边图象保留 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轴对称图象( )|( )|xxyf xyf x保留 轴上方图象将 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 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高中数学必修 2 知识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一、直线与方

17、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 向上方向 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 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180(2)直线的斜率定义:倾斜角不是 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tank。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90,0时,0k;当180,90时,0k;当90时, k 不存在。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xxxyyk注意下面四点: (1) 当21xx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 k 与 P1、P2的顺序无关; (3) 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

18、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 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3)直线方程点斜式:)(11xxkyy直线斜率 k,且过点11,yx注意: 当直线的斜率为 0时, 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斜截式:bkxy,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两点式:112121yyxxyyxx(1212,xxyy)直线两点11,yx,22,yx截矩式:1xyab其中直线 l 与x轴交于点( ,0)a, 与y轴交于点(0, )b, 即 l 与x轴、y轴的

19、截距分别为,a b。一般式:0CByAx(A,B不全为 0)注意:1 各式的适用范围2 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 x 轴的直线:by(b 为常数) ;平行于 y 轴的直线:ax(a 为常数) ;(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0000CyBxA(00,BA是不全为 0 的常数) 的直线系:000CyBxA(C为常数)(二)过定点的直线系()斜率为 k 的直线系:00 xxkyy,直线过定点00, yx;()过两条直线0:1111CyBxAl,0:2222CyBxAl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0222111CyBxACyBxA(为参数) ,其中直线2l不在直线系中。

20、(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当111:bxkyl,222:bxkyl时,212121,/bbkkll;12121kkll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7)两条直线的交点0:1111CyBxAl0:2222CyBxAl相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交点坐标即方程组00222111CyBxACyBxA的一组解。方程组无解21/ ll;方程组有无数解1l与2l 重合(8)两点间距离公式: 设1122(,),A x yB 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则222121|()

21、()ABxxyy(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00, yxP到直线0:1CByAxl的距离2200BACByAxd(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二、圆的方程1、圆的定义: 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2、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222rbyax,圆心ba,,半径为 r ;(2)一般方程022FEyDxyx当0422FED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2,2ED,半径为FEDr42122当0422FED时,表示一个点;当0422FED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3)求圆方程的方法: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

22、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 a,b,r ;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 ,E,F;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基本上由下列两种方法判断:( 1) 设 直 线0:CByAxl, 圆222:rbyaxC, 圆心baC,到 l的 距 离 为22BACBbAad,则有相离与Clrd;相切与Clrd;相交与Clrd(2)设直线0:CByAxl,圆222:rbyaxC,先将方程联立消元,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之后,令其中的判别式为,则有相离与Cl0;相切与Cl0;相

23、交与Cl0注: 如果圆心的位置在原点, 可使用公式200ryyxx去解直线与圆相切的问题, 其中00, yx表示切点坐标, r 表示半径。 (3) 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 x2+y2=r2,圆上一点为 (x0,y0) ,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200ryyxx ( 课本命题 ) 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 (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 (x0-a)(x-a)+(y0-b)(y-b)= r2 ( 课本命题的推广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 ,与圆心距( 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设圆221211:rbyaxC,222222:RbyaxC两圆的位置关

24、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 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当rRd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当rRd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当rRdrR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当rRd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当rRd时,两圆内含;当0d时,为同心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三、立体几何初步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定义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

25、围成的几何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EDCBAABCDE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AD几何特征 :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 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EDCBAP几何特征 :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3

26、)棱台:定义 :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EDCBAP几何特征 :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侧面是梯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 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 :底面是全等的圆;母线与轴平行;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 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 :底面是一个圆;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6)圆台:定义: 用一个

27、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几何特征: 上下底面是两个圆;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7)球体:定义: 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 球的截面是圆;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28、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斜二测画法特点: 原来与 x 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 平行且长度不变;原来与 y 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 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 为底面周长, h 为高,h为斜高, l 为母线)chS直棱柱侧面积rhS2圆柱侧21chS正棱锥侧面积rlS圆锥侧面积)(2121hccS正棱台侧面积lRrS)(圆台侧面积lrrS2圆柱表lrrS圆锥表22RRlrlrS圆台表(

29、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VSh柱2VShr h圆柱13VSh锥hrV231圆锥1()3VSS SS h台2211()()33VSSSS hrrRRh圆台(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V球=343R; S球面=24 R4、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1)平面 平面的概念: A. 描述性说明; B. 平面是无限伸展的; 平面的表示: 通常用希腊字母 、表示,如平面 (通常写在一个锐角内) ;也可以用两个相对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BC 。 点与平面的关系: 点 A在平面内,记作 A;点A不在平面内,记作 A点与直线的关系: 点 A的直线 l 上,记作: Al ;点 A在直线 l 外,记作

30、A l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直线 l 在平面 内,记作 l;直线 l 不在平面 内,记作 l。(2)公理 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直线在平面内,或者平面经过直线)应用: 检验桌面是否平;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用符号语言表示公理1:,Al Bl ABl(3)公理 2: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 一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平面;两相交直线确定一平面;两平行直线确定一平面。公理 2 及其推论作用: 它是空间内确定平面的依据它是证明平面重合的依据(4)公理 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

31、的公共直线符号: 平面和相交,交线是 a,记作 a。符号语言:,PABABl Pl公理 3 的作用:它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它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必过公共点。它可以判断点在直线上,即证若干个点共线的重要依据。(5)公理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6)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 异面直线定义: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异面直线性质 :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异面直线判定: 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过该

32、店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异面直线所成角 :直线 a、b 是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意一点O ,分别引直线 aa,bb,则把直线 a和 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和 b 所成的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 0,90 ,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说明: (1)判定空间直线是异面直线方法: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2)在异面直线所成角定义中,空间一点O是任取的,而和点O的位置无关。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步骤:A、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 B 、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角 C 、利用三

33、角形来求角(7)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角相等或互补。(8)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三种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a aA a(9)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 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b 5、空间中的平行问题(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 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 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 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34、1)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2)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各有两组相交直线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面面平行)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1) 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某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线面平行)(2)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7、空间中的垂直问题(1)线线、面面、线面垂直的定义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线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

35、,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平面和平面垂直: 如果两个平面相交, 所成的二面角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 ,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2)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这个平面。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性

36、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9、空间角问题(1)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两平行直线所成的角:规定为0。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过空间任意一点 O , 分别作与两条异面直线a, b平行的直线ba ,,形成两条相交直线,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不大于直角的角叫做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平行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0。平面的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90。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

37、所成的角。求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思路类似于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一作,二证,三计算” 。在“作角”时依定义关键作射影,由射影定义知关键在于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在解题时,注意挖掘题设中两个主要信息: (1)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2)过斜线上的一点或过斜线的平面与已知面垂直,由面面垂直性质易得垂线。(3)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定义: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顶点, 在两个 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

38、面角。两相交平面如果所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反过来,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求二面角的方法定义法:在棱上选择有关点,过这个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得到平面角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与两个面的交线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7、空间直角坐标系(1)定义 :如图,,OBCDD A B C是单位正方体 . 以 A为原点,分别以 OD,O,A,OB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三条数轴x轴.y 轴.z 轴。这时建立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1)O叫做坐标原点 2 )x 轴,y 轴,z 轴叫做坐标轴 . 3)过每两个坐标轴的平面叫

39、做坐标面。(2)右手表示法:令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相互垂直时,可能形成的位置。大拇指指向为x 轴正方向,食指指向为y 轴正向,中指指向则为z 轴正向,这样也可以决定三轴间的相位置。(3) 任意点坐标表示: 空间一点 M的坐标可以用有序实数组( , , )x y z来表示,有序实数组( , , )x y z叫做点 M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作( , , )M x y z(x 叫做点 M的横坐标, y 叫做点 M的纵坐标, z 叫做点 M的竖坐标)(4)空间两点距离坐标公式:212212212)()()(zzyyxxd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40、- - - - -第 13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高中数学必修3 知识点第一章算法初步第二章统计2.1.1 简单随机抽样1总体和样本总体:在统计学中 ,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个体: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总体容量: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 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只

41、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1)抽签法;随机数表法;计算机模拟法;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总体变异情况;允许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4抽签法 : ( 1)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 2)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 3)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例:请调查你所在的学校的学生做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5随机数表法: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 位同学参加某项活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8

42、页知识点大全2.1.2 系统抽样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 /n(样本规模)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2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样方法之一。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实施也比较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种与调查指

43、标相关的辅助变量可供使用,总体单元按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队的话,使用系统抽样可以大大提高估计精度。2.1.3 分层抽样1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两种方法:1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2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最后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2分层抽样是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总体中的样本

44、分别代表该子总体,所有的样本进而代表总体。分层标准:(1)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2)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3)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3分层的比例问题:( 1)按比例分层抽样:根据各种类型或层次中的单位数目占总体单位数目的比重来抽取子样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层抽样:有的层次在总体中的比重太小,其样本量就会非常少,此时采用该方法,主要是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子总

45、体进行专门研究或进行相互比较。如果要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时,则需要先对各层的数据资料进行加权处理,调整样本中各层的比例,使数据恢复到总体中各层实际的比例结构。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1、本均值:nxxxxn212、 样本标准差:nxxxxxxssn222212)()()(3用样本估计总体时,如果抽样的方法比较合理,那么样本可以反映总体的信息,但从样本得到的信息会有偏差。在随机抽样中,这种偏差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我们用样本数据得到的分布、均值和标准差并不是总体的真正的分布、均值和标准差,而只是一个估计,但这种估计是合理的,特别是当样本量很大时,它们确实反映了总体的信息。4 (1

46、)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共同的常数,标准差不变( 2)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乘以一个共同的常数k,标准差变为原来的k 倍( 3)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标准差的影响,区间)3,3(sxsx的应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中的科学道理2.3.2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1、概念 : (1)回归直线方程(2)回归系数2最小二乘法3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1)描述两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用直线回归方程即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依存的数量关系(2)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把预报因子(即自变量x)代入回归方程对预报量(即因变量Y )进行估计,即可得到个体Y值的容许区间。(3)

47、利用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控制规定Y值的变化,通过控制x 的范围来实现统计控制的目标。如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经得到了空气中NO2的浓度和汽车流量间的回归方程,即可通过控制汽车流量来控制空气中NO2的浓度。4应用直线回归的注意事项(1)做回归分析要有实际意义;(2)回归分析前 ,最好先作出散点图;(3)回归直线不要外延。第三章概 率3.1.1 3.1.2 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1、基本概念:(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

48、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 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 nA 为事件 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n(A)=nnA为事件 A 出现的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 ,称为事件A 的概率。(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

49、nA 与试验总次数n 的比值nnA,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1、基本概念:(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18 页知识点大全(2)若 A B为不可能事件,即AB=,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 B互斥;(3)若 A B为不可能事件,AB 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

50、与事件 B 互为对立事件;(4)当事件A 与 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 ;若事件 A 与 B 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 ,于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质: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 0P(A)1;2)当事件 A 与 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 ;3)若事件 A 与 B为对立事件,则AB 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 与事件B 在一次试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