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伤仲永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伤仲永教案 .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伤仲永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包括重要的文言虚词,如“于”等。2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能力目标1学生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3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二、教学重点 1 、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文言知识。 2 、理解方仲永从“神童”到“泯然众人”的原因。三、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
2、理解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四、教法与学法 1 、讲练结合,读练结合。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朗读,译读,思读,品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加以指导点拨,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能力。 2 、合作探究法,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 、小组竞赛法,适当的竞争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课时安排本课拟用两课时六、预习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王安石情况。2、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一、导语
3、设计:古人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 的真谛。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二、作者简介:学生谈自己知道的作者情况,教师以多媒体显示资料加以补充。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 ) ,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
4、,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 文。著有王临川集 、 王文公文集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三、朗读课文,准确认读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多媒体显示需注意读音的字,点名请学生认读,明确读音后学生齐读两遍。隶扳谒泯称卒耶2、教师以多媒体提示学生朗读时应注意的一些语句的停顿,请一名朗读较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指正后,学生齐读课文。(1)仲永 / 生五年。(2)借旁近 /与之,即 / 书诗四句,并/ 自为其名。(3)其诗 /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 / 指物作诗 / 立就,其文理 / 皆有可观者。(5)传 / 一乡秀才 / 观之。(6
5、)父 / 利其然也,日扳仲永/ 环谒于邑人。(7)余闻之也 / 久。四、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 、学生自读课文,参照课文注释,初步翻译课文。并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 2 、每个小组各选出一名代表,每人翻译一段课文,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以错误少者为优胜。3、教师以多媒体补充译文。五、积累掌握文言文知识,多媒体显示测试题,学生练习,以回答多、正确率高的小组获胜,教师加以更正指导,并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1)解释红色的字。1、世 隶耕2、未 尝 识书具3、并自 为其名4、指物作诗立就5、传 一乡 秀才观之 6、其 文理 皆有可观者7、稍稍 宾客其父 8、或以钱币求之9、环谒
6、于邑人10、不能 称前时之闻11、 泯然 众人矣12、受之天 / 受于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13、 贤于材人 远矣 14 、得为众人 而已耶15、 卒之为众人 16、彼其 受之天也(2)一词多义。其之其诗以养父母忽啼求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借旁近与之传一乡秀才观之父利其然以钱币乞之其受之天余闻之也久如此其贤也不能称前时之闻彼其受之天卒之为众人于环谒于邑人于舅家见之贤于材人远矣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3)词类活用。邑人 奇 之宾客 其父父利 其然父异焉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4)翻译下列句子。其受之
7、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得为众人而已耶?参考答案: (1)1、属于2、曾经3、题上4、完成5、全乡6、文采和道理 7、渐渐 8 、有的人9、四处拜访10、相当11、完全12、先天得到的 / 指后天所受的教育 13 、胜过有才能的人 14 、能够普通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15、最终 16、他(2)其:他的,指方仲永的代方仲永写的诗这样他他的他之:代“书具”代“仲永”代“仲永写的诗”代“仲永的诗”“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结构助词“的”助词,无实在意义于:引出对象在表示比较,比被(3)奇:对感到惊奇
8、宾客: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利:认为有利异:对感到惊异(诧异)这四个词都属于词类活用中的意动用法。日:名词活用作状语,每天。(4)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2、将课文翻译在作业本上,并整理课上所学文言文知识。第二课时一、 检查复习检查课文背诵情况及文言文知识掌握情况。二、 学生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理解作者观点。多媒体显示相关思考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自由发言,教师最终进行归纳总结。(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
9、众人”,原因是什么?(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 (1)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10、- - - - -第 4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详略处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伤”的含义。(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三、体验反思,畅谈领悟教师提问:大家现在明白作者以“伤仲永”为题的用意了吧?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例,说明了后天教育对
11、成才的重要性。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请用两分钟左右组织一下,进行即席发言。四、品读课文,语言赏析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 “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 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例 1 、 “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2、 “啼”
12、 :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找找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段落进行赏析。(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明确:1、 “忽” “即” “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2、 “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3、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4、 “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以上,教师可摘要启发讲解。四、课堂小结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 岁到 20 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由此看来,人的成长
13、,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五、拓展延伸多媒体显示,学生当堂练习。南方多 没人 ,日与水居也。 七岁而能涉, 十岁而能浮, 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
14、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选自苏轼日喻)1“没”的意思是“沉入水底”,所以“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_”。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从“涉”到“_”到“ _”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可理解为“_”。3文章中说游泳高手是因为“有得于水之道”,这句话的大意是()A找到过水的道理。B领会游水的方法、规律。C弄清了游泳的道理。D得到会游泳人的传授。4不会游泳的人只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不被水淹没的。这个意思在原文中的语句是_ 。5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句,大意可译成_。6这
15、段话的作者设喻说理。用浪线标出体现这个道理的中心句。参考答案: 1“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指会潜水的人。 2从“涉”到“浮”到“没”,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是“徒步过水”。3 B 4“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大意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不被水淹没的。”5反问句,可译成“那会潜水的人难道是轻易能做到这样的吗?”6本文的中心句是“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六、布置作业 1、课外收集关于学习、成才的格言警句,最少五条。 2、课外搜集(图书馆、因特网)少年天才或因勤奋而成才的(古今中外均可)的故事,写出自己的心得,自办一份手抄报,或与其他同学合作办一期墙报,主题为“星光灿烂”,力求图文并茂。七、推荐阅读诸葛亮诫子书诫外甥书刘向列女传. 孟母教子勤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