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思维与想象(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思维与想象(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章思维与想象-第 8 页第六章思维与想象一、填空1、按思维的不同形态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概括与具体化)。3、分析综合的三种水平是(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4、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5、掌握概念的两条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的阶段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7、创造性思维经历的阶段有(准备期)、
2、(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8、想象的形成方式有(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9、发散性思维的指标有(灵活性)、(独特性)、(流畅性)。10、比较是(分类)的基础。11、具体化是同(抽象)和(概括)相反的思维过程。二、名词解释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它是依靠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抽象思维:又叫语词逻辑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性思维,即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
3、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散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赖常规寻找变异的思维。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也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单位。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分析: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
4、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概括: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具体化:是同抽象、概括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常规思维:运用人们
5、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思维: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思维能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梦:睡眠状态下所发生的想象活动。功能固定:当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它作用,特别是最初看到的它的功能影响最大。功能固定作用,对问题解决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三、简答题1、简述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区别与联系。答:一、相同点:1、感知和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2、感知和思维都是人的认识活动(过程)。二、不同点:1、感觉和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和整体属性的反映,具有直接性;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6、2、感觉和知觉反映的是当前事物;思维不仅反映当前,还能反映过去,并能预见未来。三、联系:1、感、知觉所提供的信息或认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2、思维是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必须通过思维活动才能实现。 2、举例说明影响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因素。答: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1、过去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相邻”概念,对学习邻角、邻边具有促进作用。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不一致时,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如“垂”的概念,
7、日常理解为自上而下,所以在学习几何中“垂线”概念时,也只理解为自上而下。2、变式。变式时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形式。教学中,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相反如果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则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如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可以提供多种直角三角形的变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掌握。3、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共同特征。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通过语词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4、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
8、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3、试述创造思维及其创造思维的特点。答: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的一种思维。创造思维具有一般思维的特点,又不同于一般思维。它有以下特点:1、创造思维一般是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文艺创作、科学发现或技术革新等活动都需要创作思维。创造思维具有新异或独特性。2、创造思维既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创造思维过程是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构思,因而它又是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3、创造思维往往具有突发性,即灵感在其中起重要作用。4、创造思维是一种
9、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4、简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答:两者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1、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够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是肤浅的。2、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分析的材料将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也不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3、此外,分析为最初的综合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5、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哪几种?答: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2、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3、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6、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答:1、人的知觉特点,主要是知觉的整体性。2、定势,包括知觉定势和
10、思维定势,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3、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动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与问题的解决。解决比较容易问题时,动机强度应该偏高;在解决很困难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效率,动机程度应偏低。4、个性差异,表现在个性倾向性性格特征以及智力等方面。7、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答: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8、简述思维的品质。 答:1、思维的广阔性,能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2、思维的批判性,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是以思维的广阔性为基础的。3、思
11、维的深刻性,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4、思维的灵活性,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够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而变化。5、思维的敏捷性,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准确意见。敏捷性是思维其它品质发展的结果。 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一、填空1、按需要对象的性质分,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3、情感状态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4、*表情动作简称表情。表情的动作分为(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动作表情)。5、情绪、情感具有(信号功能)和(调节功能)。6、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为情绪情感可以分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
12、增力)作用与(减力)作用。7、当个体缺乏某种依赖条件时,就会体验到缺乏感的心理状态。若这种状态被意识到,称为愿望;未被明显意识到,称之为意向。二、名词解释情绪: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绪与有机体的需要密切联系。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又短促的情绪状态。如欣喜若狂。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
13、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属于高级情感,与人的认识成就的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活动的解决相联系。激奋水平: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和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叫激奋水平。愈兴奋表明激奋水平愈高。三、简答题1、*论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答:区别:1、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
14、早,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的;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独有的。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带有环境性;情感既有环境性,又有稳定性和长期性。4、从表现角度看,情绪带有冲动性,情感有意识性,始终在意识的控制之下。联系:1、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对情绪有巨大反作用。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3、同一种情感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2、谈谈情绪、情感的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答: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一种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一、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教师的感染和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能使学生使易于积
15、累情绪学习的经验。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二、情绪与学习的效率。三、教师对学生情绪的识别和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1、要掌握良好的情绪标准。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2、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四、良好情绪的培养途径: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锻炼身体。培养幽默感。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不良情绪出现时,不能简单地抑制它,如,自我暗示、宣泄、自我转移、适应、自我安慰,升华和用控制情绪。3、简述
16、叶克斯道得生定律。答: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答: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其它各种需要的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需要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需要;而后
17、产生安全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需要日益强烈;青年中晚期,自我实现需要占优势。5简述各种情绪理论。答:一、詹姆士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先有生理后的情绪产生(越跑越怕)詹姆士认为:情绪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导致中枢神经后产生的。朗格: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二、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提出丘脑是情绪中枢的看法。三、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认识评估说。1、大脑皮层对刺激影响的评估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2、认为人们的认识过程左右着对情绪的解释与反应。3、认识和评估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因此皮层兴奋被认为是情绪的基础和原因。四、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以汤姆金斯和伊扎德为代表。要点:1、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
18、和适应性的功能。 2、汤姆金斯认为情绪就是动机。3、伊扎德情绪是一种基本动机系统。4、提出人格有个子系统:(内稳态)(内驱力)(知觉)(情绪)(情绪认识相互作用)(情绪认识结构)5、组成4种类形的动机结构:(内驱力)(情绪)(情绪认识相互作用)(情绪认识结构)6、情绪的主观成分:体验。7、提出大脑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同情绪分化是平行的。8、多种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五、沙赫特的情绪归因论,认为情绪的发生与变化涉及三个因素:即刺激情境、生现变化、情绪经验。第八章 意志一、填空1、意志行动的特点是(有明确的预定目的)、(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2、意
19、志对行动的支配表现在:一是(发动),二是(制止)。3、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其重要特征是(克服困难)。4、引起动机的条件一是内在条件(需要),二是外在条件(主体之外的各种物质刺激)。5、动机的功能有(激发功能)、(选择和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6、意志行动过程分为(采取决定阶段)、(确定行动目的)、(制定行动计划)、(作出行动决定)、(执行决定阶段)。二、名词解释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
20、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有激发功能、选择和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意志的自觉性: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双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种都想躲避的威胁,而他又
21、必须接受其一。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者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随意运动:意识支配的运动。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叫不随意运动。三、简答题1、简述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活动的区别和联系。答:区别:1、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情感过程是人脑对自身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态度的反映。意志过程是人脑自觉确定目的,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反映。2、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属性(本质属性)的反映,情感过程是对自身的态度体验。意志过程是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过程。联系:1、认识是意志活动的基础,离开认识,意志无法产生。2、情感对意志有重要作用,它既可能是意志活动的动力,也可能是阻力。3、人的意志能影响
22、或调节人的情感。2、简述意志行动的特点。答:意志行动是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它具有以下特点: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意志行动是人类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它始终是在自觉目的的支配下进行的。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行动的机制,就是在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下所进行的运动分析器的活动。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人在确立目的和实现目的的过程中,都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点,没有困难的行动不能称之为意志行动。3、论述意志行动品质和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主要做法。答:一、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面。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
23、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意志地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二、意志品质的培养。人们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做法是: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青少年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确立自己的行动目
24、的,才能是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明确生活目的,追求崇高理想。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除结合教学内容或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讲述意志锻炼的意义、锻炼的方法外,还应当组织好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如对于怯懦的学生,则应多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以增强其信心和勇气;对于任性和固执的学生,应该从目的性和原则性方面着手培养,使他们理解固执与顽强的区别。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中,周围人们的影响、集体的委派任务、榜样的教育等,都必须通过学
25、生的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逐步形成,他们能认识自我、评价自己,这就为学生意志的锻炼提供了前提条件。4、各种动机理论。答:一、本能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他提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就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二、驱力诱因理论。武德沃斯提出所谓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的平衡。赫尔是驱力理论的重要支持者,认为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能为机体的活动提供动力,促使机体采取行动,以消除需要唤起的紧张状态。PDHI (潜能P 驱力D 习惯强度H 抑制I)PDHKI (K诱因) 三、认知理论。1、期望。弗洛姆认为,个体从事某种行
26、为的动力,取决于行为目标的价值以及他对达到该目标可能性的期望。2、归因。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叫归因。最早研究归因的心理学家:海德,韦纳把这些影响因素归纳为三个维度:因素源、稳定性、可控性。3、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个体能自己从事该项活动与否的判断有关。5、学习动机的培养。答:一、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二、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三、强化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远景性学习目的教育。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及时有效的反馈。第九章 注意一、填空1、注意的特点有(指向性)和(集中性)。2、注意的功能有(选择的功)、(保持的功能)、
27、(调节和监督的功能)。3、注意的基本品质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4、以兴趣的倾向性,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5、*兴趣的品质有(兴趣广度和兴趣中心)、(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转移)、(兴趣效能)。二、名词解释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分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求人们同时去注意更多的事物,即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叫注意的分配。它是指人在一定时间之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活动的数量而言。注意转移: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身上,叫注意的转移。从生理机制上看,注意的转移是
28、大脑皮层上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兴趣:是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以需要为基础,稳定的兴趣是后天形成的。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事物或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在一定条件下,间接兴趣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有需要而产生的兴趣。注意范围:又称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注意的稳定性: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爱好: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好奇心: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倾向。是兴趣的先导。兴趣效能: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三、简答题1、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答: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
29、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时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由一些主客观条件所引起的。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包括:1、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作用;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突出的刺激作用等。2、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需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2、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答: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的发生和维持,虽也与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有关,但这些主观因素的作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它们
30、都受主体当时确定的活动目的所制约。具体说来,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2、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3、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4、排除干扰。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劳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3、简述如何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答: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的持续时间。一个人的注意能否集中和稳定,
31、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的目的。集中而稳定的注意,是进行学习和搞好工作的必要条件。怎样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呢?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当一个人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重大意义认识得越清楚,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和决心越大时,他的注意就越能集中和稳定。2、要有对学习和工作的浓厚兴趣。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人,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长期坚持下去。3、要与分心现象作斗争。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引起分心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周围环境嘈杂,二是任务繁多。面对这种情况,要分出轻重缓急,统一安排,逐个解决。4、简述兴趣与爱好的区别和联系。答:区别:兴趣是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的心
32、理倾向,它是人想熟识某种对象、积极探究它、领会它的一种认识倾向;爱好则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如某人对足球感兴趣,不一定爱好踢足球。联系:1、兴趣和爱好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2、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时,就成了爱好。3、在日常生活中,兴趣和爱好经常是一致的,其兴趣所在,也就是其爱好所在。5、试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答:兴趣不是天生的,它可以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兴趣产生于认识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了解哪些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在个人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曾获得成功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人的兴趣。如学生对学习好的功课容易感兴趣。第二,在未经历过的事物
33、或活动中,有成功希望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起兴趣。第三,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兴趣。如学生对那些略超出其智力水平的问题最感兴趣,但如果难度过大,则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凡是那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就容易引发兴趣。如解决了某一难题而体验到喜悦感,会增强人对相应活动的兴趣。第五,新奇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不论是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新颖的教学内容,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举例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答: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教室内
34、布置的简朴等;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在课上轻轻松松地集中注意听讲,如教学方法要避免单调呆板、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要生动有趣、教学内容要丰富且逻辑性强等。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活动,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如果学生只凭借无意注意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明确为什么学习、每部分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集中。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
35、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等。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意志的品质。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时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但当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则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度紧张的有意注意后,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或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有趣的事例,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教学任务,使学生保持有意注
36、意,然后布置作业。7、注意的各种理论。答:一、注意的过滤器理论。1、早期选择模型:布鲁德本特最早提出。从外界进入信息是大量的,但大脑加工信息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就需要有一个过滤器对输入信息进行选择,使其中的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被识别储存和加工,而其余的信息则迅速消除。2、中期选择模型: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而是按衷减的方式工作的。过滤器有两种,一种位于语意分析之前,称为外周过滤器,它根据刺激信息的特点而对它们给予不同程度的衰减;另一种在语意分析之后,称为中枢过滤器,它根据语意特征来选择信息的。3、晚期选择模型。由德龙奇和诺曼等人提出的所有的选择性注意都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晚期,信
37、息的选择依赖于刺激的知觉强度和意义,所有的信息都达到了长时记忆并激活了其中的有关项目,然后竞争工作记忆的加工,晚期选择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注意分配现象。二、注意的认知资源现论。1、卡尼曼提了资源限制理论。把注意看成是对刺激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识资源。其容量或能量是有限的,每一项认识活动都需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同时进行两种以上活动时,就会有多项认识任务同时竞争有限的注意资源,当这些活动需要的资源之和不超过注意的总资源时,它们才能同时进行。否则必然受到阻碍。2、双重加工理论。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自动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有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注意的积极参与,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