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七)使至塞上1(2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839780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七)使至塞上1(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七)使至塞上1(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七)使至塞上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七)使至塞上1(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七)使至塞上1-第 2 页(七)使至塞上(河北近8年未考)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首联叙事。“单车”是说随从少,轻车简从。“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微露失意情绪。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征蓬”“归雁”自比,“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是反衬。在一片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诗人却迎着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孤烟之高;“圆”表现了落日之低之大。这两句极富画面感,营造了雄奇、苍凉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雄奇壮阔景象

2、的赞美以及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悲伤的情感。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尾联虚写诗人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既表现出军情紧急,又表现出诗人对战事的关心。“燕然”为用典,不是实指燕然山,而是代指前线,暗示前方取得了胜利。【文学常识】王维,唐代著名诗人,使至塞上属五言律诗。【本诗主旨】歌颂了将士们舍身报国的战斗精神和诗人幽微难言的抑郁之情。【写作手法】1.这首诗叙事直白平实,语言简单朴素,内容明晰易懂。2.诗中有画的特色。【高效集训】1(2016邯郸25中模拟)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军,为什么却以“蓬”“雁”自比?_示例: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这位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_2(2016邯郸25中模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诗句所表现的画面。_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圆圆的落日残红。_3(2016原创预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_“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