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挫折教育的整合研究(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挫折教育的整合研究(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挫折教育的整合研究-第 6 页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挫折教育的整合研究摘要:当前,中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很是薄弱,新课改必须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作为学校体育,它的实践性、群体性和互动性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关键词:学校体育 挫折教育 意义 实施措施前言近几年,新闻媒体不时有报道说某某学生由于学业不佳,沉迷于网络,同学关系恶化,家长溺爱后的绝望训斥,教师的批评等各种或大或小的原因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自残、轻生或是报复他人。这些其实是家庭、学校教育的不全面,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人
2、格的培养、精神的塑造而造成学生抗挫折能力底下的恶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让他们正确认识挫折的两面性,进而学会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是我们理应探讨和解决的问题。1. 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意义1.1什么是挫折教育所谓的挫折,就是俗语说的“碰钉子”。挫折教育,也叫抗挫折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折的恢复力的教育。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磨练意志,增强心理免疫力,提高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1.2新健康观的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体格的虚
3、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以及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当今社会发展之迅速,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挑战与机遇无处不在,成功与挫折无时不有。这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要适应不久的将来必须要有较强的心理适应性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因此,学校体育教育明确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运动素质,还要设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人文素质、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包括对挫折承受力等社会适应方面的基本素质。由此可见,挫折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新世纪教育的需要。顺便说一下,笔者对当前教育界很流行的“赏识教育”深深忧虑,因为我们有些教者太容易走极端。一味地赏识真的是灵丹妙药吗?未必,教育无定法,我们应该
4、有的放矢,讲究百花齐放,综合运用。1.3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总有一种潜在的能量不能被激发,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会被迸发。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是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切实掌握新知识。 1.4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挫折,完成一次跨越,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那要比师长的传授或书本里学到的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因为从师长或书本里得来的知识,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和探究性,学生的识记显得枯燥无味,而
5、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究得来的知识才更有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2. 实施挫折教育的策略 2.1教师要转变观念,清醒认识挫折教育的时代价值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认识。这是三维体育观、新健康概念的提出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的要求。当前,人们对体育及体育课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以及能够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因此,当今的教师不能再像先前的“教书匠”,而要向专家型、学者
6、型教师迈进。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既能教书又能育人,把培养健康有用、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我们教师追求教育事业的最高境界。 2.2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2.2.1挫折的客观存在性 学生应能意识到挫折的客观存在性。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而应该做好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2.2.2挫折的两面性 挫折带来的结果无非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使人产生痛苦的心理,失措的行为。另一方面,挫折也可能给人以教益和磨练。学生应该认识到挫折的双重性,不应该只见其消极面,而应该将挫折视为自己进步的时机,应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应对学习、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 2.2.3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敢于面对失败 在学习和生活中
7、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目标,同时做到不要轻易放弃。但也不要脱离实际,冲击高不可攀的目标,那样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和失望。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敢于面对失败。胜利固然是快乐的,但也要牢记“胜败乃兵家常事”、“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2.2.4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挫折可成为弱者的精神压力,也可成为强者勇往直前的动力。中小学生要意识到坚强的性格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而是要内化为一种生活态度。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体育活动中有意识的去磨练自己。 2.3承认个体差异,适时疏导 虽然体育课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也要注意对不同性格,不同阅历,不同体育水平的学生采用灵活的教育
8、方法和手段。所谓“因材施教”。 2.3.1外向型学生 性格外向的学生多半活泼、开朗、乐观,同时也易骄傲自满。根据上述特点,对外向型学生可以直言不讳地进行说服教育,向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设立更高的目标,创设更加困难的情景,让他们在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同时矫正他们易骄易躁的情绪和不服从指挥的缺点。 2.3.2内向型学生 内向的学生一般少言寡语,不善言表。教师对其教育应委婉,旁敲侧击,逐渐渗透,感化学生。对更加严重的抑郁型学生,更要讲究策略。因为抑郁型学生的表现更加悲观、无助、易怒、易伤自尊、优柔寡断、回避交往甚至厌世绝望。针对这样的学生,应循序渐进地引导,由简到繁。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集体型体育项目
9、,如集体类游戏、球类等,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应让他们参与拔河、游泳、登山等项目,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应鼓励他们参加如跳高、跳远、跳马等运动,在培养他们胆量的同时培养其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 2.3.3不同承受力的学生区别对待 除了性格上的不同之外,学生由于自身综合素质、理解能力、社会阅历、家庭情况等差异,所具备的抗挫折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体育教师在课堂创设挫折情境、人员搭配、持续时间、强度设定时就应全面了解、酌情考虑,既要达到提高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目标,又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特别要注意那些父母离异、有生理残疾、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相比其他学生而言,更为敏感,抗挫折能力不强,对
10、他们所采取的方法一定要谨慎渐行,切不可草率行事,否则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另外,在利用运动负荷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负以适当的运动负荷。过量的负荷学生承受不起,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负荷量太小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要观察学生不同的生理特点,研究适度的项目强度,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在体育训练中有很多项目都可简易地达到极限和超越极限,如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撑、一分钟投篮、跳高、跳远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达到自身负荷的极限后,再咬牙争取更进一步,这样就避免了统一标准,效果不一的弊端。 2.4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挫折情景 在进行体育实践课时,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
11、况,结合教材设置相应的障碍,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课堂任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克服挫折,完善自我。可以从气候天气、场地器材、技术要求和运动负荷、练习手段、机体状况、测验、竞赛等方面设置情景。也可针对性的设置情景,对于经常有成功体验的学生可设置难度较大的情景,让他们体验失败和挫折;对于经常有挫折体验的学生,要设置相对比较容易的情景,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滋味,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忍受能力。比如在篮球跳投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自由选择投篮的距离,当在某一远度的命中率达到自已的目标时,再增大下一个投篮点的距离,这样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慢慢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2.5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气氛
12、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的良好品质。”体育课堂教学中互动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它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树立体育教师的威信,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竞争与合作的生生关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社交能力提供条件和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砝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多让学生与学生之间
13、开展交流,在活动中提倡互帮互学,特别是在有一定难度动作的教学中,鼓励互相帮助与保护,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气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2.6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的感染熏陶下,学生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潜在的上进热情。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宣传体育明星,优秀运动员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克服困难,奋勇前进。经常提醒学生:人的一生都会遭受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这样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例如:在上课之前讲一位名人由失败到成功的事迹,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也可以从学生当中或平时的案例中找一些失败向成
14、功转化的事例,给学生一股必胜的信念: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这一次做不到,下一次一定能做到!当然,学生中的榜样更具现实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每个班培养一到两名体育骨干。体育骨干需要具备不怕吃苦、顽强拼搏、不甘落后的特质。有了现实的、身边的榜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也有利于丰富和活跃课堂气氛。 2.7家校合作育英才这里把话题扩展一下。挫折教育还应该和家长多沟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因为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是生活中的楷模,家长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父母对生活中挫折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悲观失望的父母常常会有同样品质的学生。这样的学生
15、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然也就精神低落,束手无策,因此,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教师和家长携手共管,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无疑是事半功倍。教师应抓住一切时间、机会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有缺点就及时改正,解除心理负担,与同学和睦相处,从而建立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当然,社会教育也很重要,这里就不再阐述。3. 实施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3.1注意把握恰当的时机 挫折教育时机的把握主要可从课前和课中来分析。在备课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把握教育主题的切入点,处理好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切入问题。例如,在田径教学中,长跑往往是学生们最害怕和最薄弱的项目,而恰恰这个项目是锻炼学生
16、吃苦耐劳的最佳手段之一。训练前,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极点现象”的原理及应对方法,让同学们事先知道长跑中的痛苦感是正常的,只要咬牙坚持一会儿就会消失。同时向学生说明意志和毅力在长跑中的重要作用,说明只要意志坚强、训练得法,每个人都可跑完“马拉松”的道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视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根据事情的起因、时间、场合、地点、对象、影响程度等因素抓住机会,随机应变,将挫折承受力教育融合到课堂当中。一句不起眼的评价,一个很随意的手势、眼神,如果运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如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反之,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内容陈旧单调,或者过早、过晚,过多、过久,就会留下明显的说教痕迹,也就
17、只能起到画蛇添足的负面效应。 3.2必须注意挫折的度和量 设置的挫折情境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学生的挫折感,但也不能太难,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时,不要让学生一次面临太多的难题。不要给学生设置无端的挫折;尤其不要随便否定学生这个人。就事论事,在解决方法上多下功夫。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学生自我调节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3.3注意困难中鼓励学生 要让他们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战胜困难,战胜挫折。
18、另外,在学生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困难。 3.4对陷入严重挫折情境中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 要帮助学生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在必要时可帮助他们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学生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而进步、达标的全过程就是不断挑战困难的过程。在平时则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活动,把握其发展趋势,如果学生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均告失败,就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 3.5注意鼓励的度与量 不要因为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就给予过多或过分的赞美之词,而应让学生通过努力享受真正的成功的喜悦。过多的奖励会扭曲学生的成功体验,甚至为了奖
19、励而努力,这样我们就大错特错了。 3.6注意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学生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在群体中,学生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参考文献:1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导组.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杨岳山.试论挫折教育与体育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00,(6) .4谢良云.让学生经历挫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5陈忠.成功体验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