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以红色村“扛旗”引路打造乡村振兴经验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以红色村“扛旗”引路打造乡村振兴经验材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篇,以红色村“扛旗”引路,打造乡村振兴经验材料 2 篇 以红色村“扛旗”引路,打造乡村振兴经验材料篇一:一、突出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二、突出生态宜居,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三、突出资源特色,焕发红色基因新光芒 四、突出融合发展,激发产业振兴新活力篇二:一、加快产业培育,打造乡村振兴“ 主引擎” 。二、聚力生态宜居,树立乡村振兴“ 新标杆” 。三、狠抓人才建设,培养乡村振兴“ 生力军” 。四、提升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振兴“ 内生力” 。五、强化组织建设,用好乡村振兴“ 主心骨” 。六、完善治理体系,筑牢乡村振兴“ 大堡垒”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八、下 一步工作打算篇一:近年来,XX 县
2、 XX 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目标,精心打造红色村、精品村新山村,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建设湾区红色文化体验景 观示范带,加快实现乡村全域美丽、全面振兴。新山村荣获“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文化与旅游特色村”,跻身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五强,为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树立标杆、提供样板。一、突出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镇党委坚持党建带乡建,大力推进新山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深入实施“红色铸魂”工程,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一是配强“头雁”。调整撤换 5 名村党支部书记,配齐配强18名“头雁”,着力打造“遇事冲在前、干在前”“搞建设有思路、破难题有办法”头雁队伍。二是创新方法。创新并推广“三
3、明三定”工作法,强化村“两委”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确保基层党组织思路明确、决策科学、组织有力、落实有效。“三明三定”工作法入选“2019 年广东省基层党建优秀创新案例”。三是当好“先锋”。“宁可晒黑三圈,不能耽误一天”。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擎起“虎狮头”、当好“包工头”,示范带动镇、村、组党员干部出实招、解难题,以实际行动引领广大群众和外出乡贤踊跃参与、捐钱出力,党群同心推进乡村振兴。新山村一党员带头腾出自家宅基地80多平方米;村民们也纷纷腾出旧房地、菜园地共3130平米,全部用于红色文化馆等村公共设施建设。新北村党员干部积极发动外出乡贤,筹措资金200多万元支持家乡建设。
4、二、突出生态宜居,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围绕市委晓强书记提出的“八大美丽”工作要求,着力推进省级生态宜居 美丽乡村示范镇建设。一是高标规划,科学编制建设方案。坚持规划先行,找准XX 县城“南部新城”和与市城区同城化协同发展新定位,聘请浙江乡建专业团队,征求汇集镇、村、组和群众意见,高标准、合理化编制鹿境片区规划建设整体方案,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留住乡愁,改造提升村容村貌。全域推进14个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清拆破败建筑133306平方米,统一规划建设公厕72座、村级垃圾中转站7座和垃圾分类收集点94个,建立农村环境卫生常态化保洁机制;实施拆旧复绿,加强村前屋后空地景观点缀,鼓励引导村民栽花种果,
5、建成“四小园”约58600平方米;将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纳入村规民约,统一外立面改造,保留“下山虎”“四点金”等地方特色民居,充分利用旧石板、旧门窗、旧瓦罐等“以旧修旧”,既美丽乡居,又留住乡韵。三是守住生态,精细打造景观靓点。按照“盆景”变“风景”的发展思路,围绕“一村一景区、一处一景点”,以穿城而过丽江河一江两岸为脉络,以西闸丽江公园为起点,实施村内外道路景观提升、河体净化、河堤美化、山体绿化工程。重点推进鹿境五村连片生态美丽宜居建设,打造具备岭南村居风韵、绿水青山自然景光的湾区示范带“入户花园”。三、突出资源特色,焕发红色基因新光芒 活化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做好“红色+”文章,培育乡村旅游经
6、济新增长点。一是深挖红色史料。加大对全镇革命遗址的排查登记、革命史料的发掘采集力度,目前已认定广东省革命遗址 5 处,正在申报 55 处。二是讲好红色故事。整合新山、新南、新北等村的革命史迹和人物故事,通过红色故事会、主 题党日活动、革命后裔讲述等多种形式,传承弘扬革命精神,教育激励广大村民听党话、跟党走。三是擦亮红色名片。修缮蔡素屏故居、农会旧址和赤卫队队部等革命旧址,连线规划长约3公里“红色文化长街”,打造红色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的红色基因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被纳入广东省“东方红城、农运摇篮”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游览节点。四、突出融合发展,激发产业振兴新活力 围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因
7、地制宜推进全镇产业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一是坚持产业专业化。利用辖区范围内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自然禀赋优势,引进农业合作企业8家,成立24个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00多亩,积极引导圆山菜心和番石榴、新山西瓜和油占米、荣港番茄等向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打造“双区”米袋子和菜篮子。二是坚持产业品牌化。依托地处油占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植范围的优势,高标准推广种植油占米优质品种2200亩,注册“新山油占米”商标,打响本土优势品牌。三是坚持产业特色化。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公交线路及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引入村民乡贤和社会资本经办“农家乐”、精品民宿、特色文旅商店,走好走实“红色文
8、化教育+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路子。目前,已引导发展农家乐16家、特色商铺20余家、精品民宿1家、文创空间4家。2019年,新山村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高峰期每天2万多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2万元,贫困户人年均收入达1.8万元,返乡回流人员超 200 人,实现家门口的“创业梦”。 篇 二 :今年以来,XXX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积极思考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 XX 的发展,主动探索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超前谋划,精准施策,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点带
9、面,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加快产业培育,打造乡村振兴“ “ 主引擎” ” 。一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比较效益、增加群众基础性收入为目标,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全县小麦、啤酒大麦、马铃薯等优势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到 43 万亩以上,粮经饲比例由 2019 年的 73: 22: 5 优化调整为74: 22: 4。按照全县牛羊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抓好百万只肉羊培育和扩大肉牛规模养殖两项工程,累计建成万只肉羊养殖场(小区) 6 个、千头肉牛养殖场2个。全县肉羊存栏达到64.36万只、出栏19.75万只,牛存栏2.7万头、出栏0.5
10、7万头。二是做优做精特色产业。立足沿山冷凉和干旱特点,加快发展以食用菌、油料、优质牧草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8个、千亩戈壁农业示范基地 2 个,8 个乡镇和 XX 马场完成牧草播种面积 33 万亩。紧紧围绕县域实际,突出“小而特、小而优”,大力发展肉羊、食用菌、菜籽油、黑小米、藜麦等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优质农产品,不断推进种植业结构由增产 导向转向提质导向。XX 羊肉入选“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康源清真“焉支山”羊羔肉入选“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爱福农业“菇东东”食用菌、丹马油脂“丹马”菜籽油、祝福油脂“丹焉小院”菜籽油入选“甘味”农产品企业品牌目录。三是做活做实新型产业。
11、坚持把农旅融合作为产业振兴的突破口,依托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策划推出 XXX 乡村旅游线路 3 条,今年上半年全县乡村旅游点接待县内外游客62.9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有效带动了地方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持续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范围和规模,组织电商运营中心和电商企业与各乡镇合作社、种养大户、贫困户对接合作,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同城网销,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二、聚力生态宜居,树立乡村振兴“ “ 新标杆” ” 。一是加快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实施祁连西路(原G312县城过境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大力实施县城西出入口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实施 XX 镇XX、城北段路面拓宽
12、及绿化美化和沿路村居风貌改造项目,目前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总投资11.2亿元,实施马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XX河城区段河道治理工程(二期)等水利重点项目 8 项,G30 高速 XX 西收费站至县城道路改建工程、X018清泉至民联公路XX段改建工程等交通道路项目5项,G312 线绕城段、G30高速XX西出口等造林绿化项目15项,S590县城至XX集镇段造林绿化工程、北台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全面完工,祁连西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项目扎实推进,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二是加快生态宜居村庄建设。紧盯从根本.上解决相对贫困人口 住房安全和农村“空心化”及“视觉贫
13、困”等问题,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宜居村庄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的要求和“一户一宅”标准,在各乡镇选择地理区位比较集中、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产业培育具有潜力、经济发展空间较大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进行生态宜居村庄建设,并将相对贫困人口列入公租房入住计划。鼓励支持有劳动能力、返乡创业农村人员进城购房置业,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鼓励支持无劳动能力、经济收入来源相对较少的乡村人口就近搬迁至乡镇或生态宜居村庄居住,有效保障农村低收入人群住房安全。全县计划新建生态宜居村庄点7 个,新建住房378户、公租房254户。目前,清泉镇永宁新村等生态宜居村庄建设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
14、。三是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建设,制定下发了XXX2020 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创建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 29个,新建卫生户厕4186座,完成计划任务的109. 75%, 争取年内超额建设卫生户厕890座。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行四级包联制度,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14 乱”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创建清洁村庄 37个,累计清运农村生活垃圾 3128. 42 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090.6多吨,清理积存垃圾2354. 63吨,整治沟渠558.85 公里,依法拆除烂房烂墙烂圈、废弃厂房棚舍518处,治理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
15、堆放点2585处。积极开展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工作,发放新膜97.52吨,回收废旧农膜2926吨,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2%以上。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上半年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4%。坚持“一户一宅、主附区分、拆改并举”的原则,聚焦农村危旧空置房、破旧圈舍、残垣 断壁等“视觉危房”,全力推进农村危旧空置房拆除和腾退复垦工作,明确拆危复垦 3000 元、1 万元补助标准和发放宅基地资格证、腾退复垦土地经营权证等政策性措施,切实解决“视觉贫困”问题。拆除危旧空置房屋3397户,复垦复绿1978户,切实解决了“视觉贫困”问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三、狠抓人才建设,培养乡
16、村振兴“ “ 生力军” ” 。一是加大“引才”力度。立足XX能人众多优势,突出“急需实用”原则和“高精尖缺”导向,深入实施“XX籍优秀人才回流”计划,更新完善XX籍在外优秀人才库,新增在外优秀人才94名,累计建成县级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1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5 个、名师名家工作室 11 个、人才培养开发基地 8 个,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乡投资现代设施农业、特色文化旅游业、技能型劳务等产业。二是厚植“育才”沃土。认真落实XXX 县管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将县管拔尖.人才工作补贴提高至 5000 元。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深入实施“本土人才培育”“劳动力技能培训” “旅游文化
17、产 业人才培育”“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 等工程,持续推进“10 万农民工技能大培训”工作,突出抓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 3500 余人次,其中精准扶贫劳动力400余人次。三是拓宽“施才”渠道。组织开展“人才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选派248名医疗骨干、科技(工业)特派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组建“天使服务团”“科技推广员”“专家服务团” 三支人才队伍,深入村社、企业、田间地头等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政策宣传、人才培训等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积极组织“金钥匙”导师专家团深入农村学校送培送 教,培训乡村教师20名,全面带动乡村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四、提升乡
18、风文明,激发乡村振兴“ “ 内生力” ” 。一是聚焦文化民生。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推进优秀文化挖掘、文化产业开发、文化能人培育、文艺精品创作等工作,完成 8 个乡镇和 6 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成文化活动广场(乡村舞台) 110处、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8个,文化广场(乡村舞台)、农家书屋、村村通和广播电视播出均实现全覆盖。组织开展第七届百姓春晚、民俗灯展、“文化进万家非遗闹新春”文化暖心演出活动和 2020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等文化活动20 场次,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基本形成。广泛开展“三下乡”“快乐老乡”“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活动,去
19、年以来先后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50 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聚焦乡风文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创建行动”,建成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主题示范街等示范点54个。充分发挥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户等各类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评选表彰“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志愿者 45 名、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10个,脱贫光荣户 40 户、致富光荣户 20 户,五星文明户 695 户,五星文明标兵户125 户,先后推荐6 名先进典型参加“甘肃好人”评选,4 名先进典型入选第六届张掖市道德模范候选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20、,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1 个村和6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扎实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先后在各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脱贫攻坚 理论政策宣讲活动 114 场次,进一步补齐群众“精神短板”。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八个一”示范工程,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今年上半年举办道德讲堂总堂活动4场次,乡镇、机关道德讲堂50余场次,3000多名干部群众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三是聚焦传承保护。深入挖掘农村乡土文化特色,大力实施 8 个乡镇区域规划和 111 个村专项规划,搞好“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规划设计。加大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保护力度,充分彰
21、显文化魅力,建成乡村民俗文化展览馆和陈列馆3个、XX非遗研发中心1个、名家工作室6个和省级非遗扶贫工坊4个,评选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1 个。完成“非遗工坊”国家级非遗产品销售平台入驻工作,丹美“剪纸.烙画”非遗扶贫工坊入选全国非遗购物节“云探店” 。剪纸、烙画、麦秆画等民间手工艺品走出国门,罐罐席等地方传统特色美食被复活传承。五、强化组织建设,用好乡村振兴“ “ 主心骨” ” 。-是在建强组织上下功.夫。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组织开展先进支部“对标创优”、一般支部“对标提升”、后进支部“对标整顿”行动,通过常态学标抓规范、常态对标补短板、常态用标促提升、常态创标树典型,持
22、续深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打造标准化样板党支部44个,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1个,成立产业党支部16 个,设置功能型党小组58 个,建成党群共富示范基地32 个,全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二是在配强班子上下功夫。深入实施“能人进村班子”工程,扎实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和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调整撤换村党组织书记19名,精准选派第一书记59名,公开选聘行 政村专职党组织书记16名、大学生村文书29名。制定出台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办法和村( 社区)“两委” 成员任职资格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二是在配强班子上下功夫。深入实施“能人进村班子”工程,扎实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23、整体优化提升和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调整撤换村党组织书记19名,精准选派第一书记59名,公开选聘行政村专职党组织书记16名、大学生村文书29名。制定出台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办法和村( 社区)“两委” 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制度,对村(社区)“两委”成员进行任职资格联审,共清理不符合任职资格人员8名,82%的村实现了书记主任“一肩挑”,对1187 名村干部后备档案信息库进行了调整优化, 对 38 名新调整村党组织书记建立了 “一对一”帮扶台账。同时,制定出台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村班子和村干部绩效考核、新任村干部任前谈话、村干部坐班值班等制度,促进村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在打造队伍上下功
24、夫。建立在家党员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流入城区党员城乡党组织结对集中、流出县外党员依托网络“微支部”集中的“三集中”活动机制,确保农村党员无遗漏参加“固定活动日”。结合每月5日“党员固定活动日”,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引导2260 余名党员干部和757 名能人党员联系贫困群众2896户,帮办实事8900多件。扎实开展党员信教和涉黑涉恶问题专项整治,限期改正的6名信教参教农村党员全部完成教育转化,纳入党组织正常管理。111 个村级党组织专题组织生活会全部召开完毕,组织 6000 多名农村党员签订了不信仰宗教、不参与涉黑涉恶活动承诺书。六、完善治理体系,筑牢乡村振兴“ “ 大堡垒” “ 。 一-
25、是着力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推行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司法便民服务中心“三中心合一”,最大限度集约力量资源,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揽子服务,破解了资源整合难、指挥体系乱、社会服务散等社会治理难题。加快推进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全县8 个乡镇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统一兼任综治(矛调)中心主任,117个村(社区)全部由党组织书记担任综治中心(矛调室)主任,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全面推行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治安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1+N” 联动响应机制,落实受理、分办、督办、回访“四级程序”,社会治理效能大幅提升。强化
26、网格服务管理,制定出台XXX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建设实施方案,打造“全科网格”,通过群众“报”、网格员“采”、综治中心“统”、联动部门“办”的闭环式工作流程,实现小事一“格”处理,大事全“网”联动,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精准化水平。二是着力打造矛盾纠纷联动联调新机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XXX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运行机制的实施方案,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工作领导小组,规范建设县信访局人民群众信访接待中心、县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两个分中心”,组建XXX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统筹8个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明晰8个乡镇、117个村(社区)职能,靠实 30 个参与协作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全力
27、打造联合调处、多元化解的矛盾解决工作模式。配齐配强调解员,组建“金牌调解员”队伍,健全“行调、访调、诉调、检调、联调”对接工作机制,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大幅.上升。2019 年以来,全县群众信访总量同比下降 6.8%、信访重访率同比下降了 60%、集体访同比下降 24. 1%、越级上访同比下降 43%。三是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在深入推进“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五治”融合治理新模式,全力构建具有 XX 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以政治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市域治理”模式,明确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是基层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以法治强
28、保障,以开展“法律八进”为载体,积极运用新思维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不断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法律便民服务机制,全社会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愈发浓厚。今年以来,全县各级法律服务中心(站)共接待法律咨询群众 1280 批3640人次,推动31件信访问题用法解决,及时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以自治强基础,以“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为基础,充分发挥治安户长、楼院长、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作用,努力搭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新平台。今年以来,“三团” 监督执行重点工程230多项,评判不良现象370 多个,帮困实事1100 多件,真正实现了大事一起干、
29、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以德治强教化,借助“道德大讲堂”“道德红黑榜” 等平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群众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以智治强支撑,全面启动投资2200 多万元的“雪亮工程”二期工程建设,“雪亮工程”一期建设联网应用以来,全县发案率显著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2018、 2019年,全县刑事发案分别下降17.7%、26. 6%,为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生态宜居村庄建设进展缓慢,存在乡镇、村社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不深入。二是特色产业培育不明显。部分乡村特色产业的规模化、
30、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不高,区域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尚未形成,缺少能够支撑长效增收的特色效益产业,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稳定。三是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不健全。个别村社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仍存在应付检查、日常保洁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村社干部作用发挥不够,部分群众环保意识差,存在整治、反弹、整治的恶性循环。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紧盯项目建设抓进度。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责任和时间节点,加快建设进度、强化项目管理,倒排工期,统筹推进,量化时序进度,挂图作战,确保新建项目抓前期、续建项目抓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进一步加大督促督导力度,认真做好项目统计分析和监测工作,采取经常检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办法,解决项目建
31、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推动项目高效落地,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抓提升。坚持把整改成效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攻坚质量的重中之重,对各类反馈整改完成的问题,适时开展“回头看”,重点 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贫困户分红等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完成整改任务的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整改成果,提升整改成效,确保所有问题不反弹、不回潮,经得起检查验收。三是培育新型产业抓增收。积极组织人员到东部沿海城市进行考察和推介招商,针对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企业用地、用工成本过高和招工难等问题,充分发挥我县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富余和政策洼地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到我县安家落业,培育经济增长点,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四是强化统筹协调抓落实。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统筹推进产业培育、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全力补齐“三农”短板弱项,健全完善主要领导总体协调、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责任单位全力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包片抓点的包抓督导工作机制,切实强化日常调度、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逐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年度目标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第 8 页